基于Matlab_Simulink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_第1页
基于Matlab_Simulink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_第2页
基于Matlab_Simulink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_第3页
基于Matlab_Simulink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 0 0 9年第 2 8卷第 3期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矢量控制 M a t l a b 仿真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7 2 4 1 2 0 0 9 0 3 0 0 7 3 0 4 Simula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Motor System Based on Matlab Simulink SHAO Jie College of Electric Information vector control Matlab simulation 1 引言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个高阶 强耦合 非线性的多变量系 统 该系统数学模型比较复杂 将其简化成单变量线性系统进行 控制 动态性能不够理想 调节器参数很难准确设计 1 为了实现 高动态性能 2 0 世纪7 0 年代初德国西门子公司F B l a s c h k e 等 提出了矢量控制的方法 所谓矢量控制就是以转子磁场定向 用 矢量变换的方法 实现对交流电动机转速和磁链控制的完全解耦 达到与直流电动机一样的调速性能 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 统经过近3 0 年的发展 其控制方法已趋于成熟 在实现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调速的要求时 往往需借助仿真 通过仿真可使调速系统 调试更方便 并能更快的实现控制 本文研究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建模与 仿真 利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中的电气系统模块 P o w e r S y s t e m B l o c k s e t s 构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 并对其动态 性能进行仿真实验 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原理 在同步旋转的M T 坐标系中 将M轴方向固定在转子磁场方 向 因此矢量控制又称为磁场定向控制 在沿转子磁场定向的M T 同步旋转坐标系中 对于笼型转子异步电机 由于转子短路 有 u m 2 ut 2 0 则电压方程矩阵可简化为 2 2 1 1 2 2 111 111 1 1 0 00 0 0 t m t m rsms rm mmss mmss t m i i i i RLL pLRpL pLLpLRL LpLLpLR u u 1 式中 21 R R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rs LL 为定子和转子绕组的自感 m L 为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 被控的是定子电流因此 需要推导出定 子电流分量和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2 2 1 1 m m L pT i 2 式中 2 T 转子励磁时间常数 2 2 R L T r 转矩方程 21 t r m pe i L L nT 3 当转子磁链达到稳态并保持不变时 电磁转矩只由 1t i 决定 此 时磁链与转矩分别由 1m i 和 1t i 独立控制 磁链与转矩实现了解耦 3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 仿真模型 在 M a t l a b 6 5 环境下 利用 S i m u l i n k 和 P o w e r S y s 收稿日期 2 0 0 8 0 9 1 6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 0 0 9年第 2 8卷第 3期 74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线电压3 8 0 V 额定 频率6 0 H z 定子内阻0 0 8 7 8 定子漏感0 8 m H 转子内阻0 2 2 8 转子漏感0 8 m H 定转子漏感3 4 7 m H 极对数为2 速度 调节器的参数如下 积分增益K i 2 6 比例增益K p 1 3 电流调节 器采用滞环型的P W M 控制器 滞环宽度为2 0 A 仿真的波形如图 8 图9 所示 图 6 DQ ABC模块 图 7 电流调节器模块 图 9 空载时的转矩仿真曲线 图 8 空载时的速度仿真曲线 图1 0 空载时的电流仿真曲线 图 1 1 加负载时的速度仿真曲线 图 1 2 加负载时的转矩仿真曲线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 0 0 9年第 2 8卷第 3期 76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配置连接属性 h t t p C o n n s e t R e q u e s t M e t h o d H t t p C o n n e c t i o n P O S T h t t p C o n n s e t R e q u e s t P r o p e r t y C o n t e n t L a n g u a g e e n U S h t t p C o n n s e t R e q u e s t P r o p e r t y A c c e p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c t e t s t r e a m h t t p C o n n s e t R e q u e s t P r o p e r t y C o n n e c t i o n c l o s e h t t p C o n n s e t R e q u e s t P r o p e r t y C o n t e n t L e n g t h I n t e g e r t o S t r i n g d a t a l e n g t h O u t p u t S t r e a m o u t p u t S t r e a m h t t p C o n n o p e n O u t p u t S t r e a m o u t p u t S t r e a m w r i t e d a t a o u t p u t S t r e a m c l o s e C a t c h E x c e p t i o n e x 接受数据很简单 通过以下代码即可获得数据 D a t a I n p u t S t r e a m d a t a I n n u l l d a t a I n n e w D a t a I n p u t S t r e a m h t t p C o n n o p e n I n p u t S t r e a m 作者简介 夏秀坤 1 9 6 8 女 副教授 研究方向 计算机软 件技术 数据库技术 上接第6 3 页 获得的数据 S t r i n g R e c e i v e D a t a d a t a I n r e a d U T F 5 结束语 该方案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提供的 G P R S 服务实现将抄表数 据及时传送到后台数据系统 而无线抄表器和仪表数据采集器之 间采用无线短距离数据通讯技术 这样大量降低成本较好的实现 的系统运行和数据保证 通过对无线通讯技术的研究后 我们得 出将无线短距离通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来构建无线抄表 系统的数据通讯方案 获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旭名 何蓉等编著 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 M 北 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0 0 4 2 孙利民 李建中等编著 无线传感器网络 M 北京 清华大 学出版社 2 0 0 5 3 许焕新 王保义 利用 J 2 M E S e r v l e t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