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全国物理教学大赛)_第1页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全国物理教学大赛)_第2页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全国物理教学大赛)_第3页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全国物理教学大赛)_第4页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全国物理教学大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课题:94 神奇的升力唐果书果书 单位: 安 徽 省 霍 邱 县城 关 中 心 学 校 94 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引入新课部分:我通过播放小鸟和飞机起飞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在探究流速和压强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块: 通过自主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流体和流速的概念后,我通过吹纸杯演示实验,设疑问题矛盾,激发同学的探索热情.接下来,同学们进入探究实验部分,通过吹纸实验,自制漏斗, 自制喷雾器等动手活动,及教师模拟两船相撞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亲身体验了流体力学的奇妙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探索的好奇心。在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模块,让学生观察升力演示器,模拟飞机起飞情境,再结合多媒体分析,让同学们明白了小鸟和飞机为什么能够飞行问题,呼应了课前的引入.在生活现象解释部分,我引入几个生活场景: 如火车的安全线,海军舰艇护航编队的护航形式,赛车的尾翼,杜甫的诗句,揭示龙卷风的形成问题,让同学们尝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感受到物理学与社会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 。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时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等学情分析:在学习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之后,学生已具有了压强和压力的有关知识,但对流体压强知识还不太清楚,这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地方.教学流程课题第四节 神奇的升力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流体的概念及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4 )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过程与方法()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领略到科学的神奇和奥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教演示升力演示器 漏斗 纸杯 乒乓球 吸管 白纸剪刀 饮料瓶 注射器 盆 水 模拟船 具学生两张纸 漏斗 水 饮料瓶 乒乓球 小刀 吸管 主要过程学习环节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 通过小鸟与飞机起飞行的场景,并引发同学思考,播放小鸟与飞机起飞视频,创设情境观看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出问题1:鸟儿为什么能够 在空中自由飞翔?2:庞大的飞机为什么能够腾空而起?板书课题-神奇的升力引发同学们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设计方案 探 究 新 知一: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掌握两个概念:什么叫流体与流速?2猜想流速与压强之间是否存在影响?3.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 展示: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2.介绍流体与流速3.演示实验:教师先让同学们猜测:纸杯中有什么?教师沿着纸杯上方用力一吹气:学生吃惊地看到:一乒乓球从杯中一跃而起。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三个实验1,实验2, 实验3,(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6.演示:模拟两船相撞实验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流体与流速概念让学生猜测杯中有什么?(思维定势学生会测:水)学生动手实验,进行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实验1:吹纸活动实验2:不听话的乒乓球(1).学生上台演示:用漏斗用力向下吹气,观察乒乓球用没有掉下来?(2).学生用小刀,饮料瓶,自制漏斗完成实验2实验3:学生用饮料瓶,吸管,小刀自制作简易喷雾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设悬念,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产生的奇妙现象,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总 结 流速大,压强小 流速小,压强大引导学生, 分析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都符合这一规律。根据实验现象,尝试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归纳结论的能力。知识应用二: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探生讨升力产的原因: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形成一个向上的升力。1展示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飞机是怎样升空的?2.分析机翼的形状,引导学生分析机翼上下表面流速和压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演示实验:用升力演示器模拟飞机升空。4.展示小鸟飞行图片,提出问题:小鸟是怎样飞翔的?1. 学生观察分析机翼的形状,获知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2. 观察飞机模拟升空实验,亲眼目睹,飞机升空的情形。3.分析归纳:飞机升空的原因学以致用,培养应用 知识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知识延伸三:解释生活现象 1.火车站台上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2.在大海上航行的两艘轮船为什么不能靠的太近?3.我国海上舰艇为 什么采用“前后”护航而不采用“并列”护航?4.风中的雨伞为什么会被掀起?5.解释“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物理原理,揭示龙卷风的成因。展示图片引导分析 完善结论。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明确原因,进一步揭示了流速与压强关系,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迁移小试牛刀:1. 赛车在快速行驶时,会有什么危? 怎样避免这一危?2.草原犬鼠的洞穴中的风向形成问题。1展示赛车图片启发学生联系飞机机翼的原理, 2.引导学生分析洞口的形状用逆向思维思考:1.赛车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从而使 车发飘、不稳2.尾部安装倒置“机翼”,增加后轮着地性拓展视野关注生活关注科技与社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作业 1 查阅资料尝试解释乒乓球和足球中的弧圈球与香蕉球2 自我评价与作业:1.2.3题.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节课我充分了解物理课程理念,对物理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1.学生用身边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饮料瓶 小刀 吸管,就可以自制了教具,如生活中的用品:漏斗,简易喷雾器, 让大家在轻松中学,在动态中学。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社会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2.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实验变得生动形象;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再结合多媒体教学,加深了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而且今后在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对以及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让学生们真正喜爱上物理课堂。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