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 (2).doc_第1页
木兰从军 (2).doc_第2页
木兰从军 (2).doc_第3页
木兰从军 (2).doc_第4页
木兰从军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能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关于花木兰的补充阅读材料。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情;学习文中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2紧扣“女英雄”,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木兰从军。(读课题)二、复习巩固1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还能认识吗?自由读一读。2指名读、齐读。3课文读过了,我们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了,主要写谁呀?(板书:花木兰)4她是男的是女的呀?从书上哪儿能够看出来?赶快打开书看一看,找一找。5全班交流后小结。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中心句: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a.谁来读一读?b.师: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师:听出来了,他强调了女英雄。板书:女英雄)c.她叫什么名字?谁能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2说心目中的英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生:勇敢、不怕吃苦、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师:是呀,花木兰既然是个女的,她会是这样一个人吗?而且,古代的女子是不给参军打仗的。花木兰既然是个女的,为什么要去参军呢?她是怎么想的呢?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关键句,扭住中心词。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自由读,划出描写木兰心里想的句子。 指名说。(使句子变色: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谁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文中说:“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加点“为国为家分忧”)此时此刻,国有何忧家又有何忧呢?(联系上下文理解。)(5)木兰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对呀!点出焦急万分。 能理解这种心情吗?不用说,用读表达出你的理解来。师引导过程:不够味,还听不出来你很焦急呀。你想:国家正在打仗,军情紧急,国家有忧;家中没人可以参军,家里有忧。能不焦急吗?(生读)师:听出来了,还看不出来你焦急万分的样子。(生再读)师:看出来啦!你读的时候为什么皱眉头呀? 你就是小木兰,你急什么呀?干嘛这么焦急呀? 读好该句子。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边读一边想就能感受到词句中含着的人物的心情。板书。(板:心情。)这种读书方法真好呀!2. 想象情节,感知英雄形象。过渡:如果是你,你会着急吗?(生:着急。师:是呀。国有难家有忧,谁不着急呀!)在危急关头,花木兰怎么做的呢?(句子变色: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指读句子。 她干什么啦?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师:如果你是她的家人(打出图片:父亲、母亲、弟弟),你会同意她这样做么?生:同意。(师评:你真是个深明大意的好孩子;你真是个为国着想的好孩子;)不同意:(师结:是啊,爸妈怎能舍得她远离家乡呀!怎么生活呢?再说,女孩子怎么能上战场打仗呢?军队也不收她呀!) 不过,小花木兰们,你们一心想女扮男装,替父亲去参军打仗。你会用什么理由,用什么方法去劝说你的家人同意你去呢?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引导学生围绕“为国为家”的中心说。)师:假如他父亲说:女儿呀,听说你要替我去参军打仗。你是个女的,人家不要你呀!还是我去吧!要不咱们都不去?(师随口评:机智的木兰;心系家人,爱家的木兰;心系国家安危,爱国的木兰。)师:你们真是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呀!师:假如妈妈说:女儿呀,你不能去呀,打仗多危险呀,你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么?生:我不怕,我也跟父学过武艺呢!师: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呀!师:假如她提弟弟说:姐,我不让你去,你走了就没人和我玩啦!生:弟弟,现在国家有难,我不能再陪你玩了,你也应该懂事了,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呀。师:安慰他!教育他!(他也八九岁了,能不能给他也讲点道理,教育教育他呀!) 小结:你看,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又读出了故事的情节!(板:情节)小朋友们,读书有趣吗? 师:在品读中,我们感受到花木兰一心想到国家、想着家人的爱国爱家的高尚品质。(板:爱国爱家) 你敬佩她吗?谁能通过朗读告诉我们呢!(第二自然段)(引导:你真佩服她?佩服她什么呀?对呀,把你的理解送进去,再读!) 刚才动画片就是讲第二自然段内容,可惜就是没有配音,你能给它配上音吗?要想配音就得把课文背上来,准备一下,谁最先背上来,我们就请他来当配音演员配音。(生练习后指名背。) 3 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师:学完了这一节,再来读这句话,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啦!谁来读?(师引导:你敬佩她什么?对呀!读!齐读。)五、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她这样做能行吗?(师设问:你为什么认为她以能行呢?并随机点评:行,你相信她,有志者事竟成! 不行,是啊,她毕竟是个女的,女子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的呀!)师:结果如何呢?我们向下读!1.随机出示第三自然段。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读懂了什么? 交流:师:先看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看看从这些词语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二、学习木兰从军时,感受木兰行军打仗时的艰辛与刚强。(一)、找出动作词,体会行军征程的艰辛。小声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木兰从军路上表示动作的词。(披、跨、渡、过)1、思考:你以前在谁的身上看见过这些动作?(军人、将军)而现在这些动作都表现在木兰身上,你觉得木兰怎么样?(木兰很勇敢,很努力,很坚强。)2、指导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4、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在从军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木兰在急速行军中,体力不够怎么办?走不动怎么办?在爬山时,爬不上去,能让别人帮助吗?可以撒娇吗?可以掉队吗?为什么?4、小结:木兰只能咬牙,坚强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时你对木兰是什么感情?5、再次指导读一读这句,读出对木兰的敬佩之情。(二)、变换对仗句,读出韵律美。同学们,你们看这四个句子,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第二个词是表示名称的,字数相当,词性相对,多工整哪,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他的节奏美和韵律美。1、变换诗行出示第三段,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练读。披 战 袍 跨 骏 马 渡 黄 河 过 燕 山2、(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花木兰!怎么样?(真帅!真威风!)3、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我们模仿第三段的形式来描写一下花木兰的威武形象!4、师出示句式:花木兰, 头戴 身披 手持 脚跨 真是 !5、学生练说。(三)、讲述小故事,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1、老师讲述两个小故事:花木兰武艺高强,她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单枪匹马救出民贺元帅。木兰在一次夜里巡营时,发现众鸟乱飞惊鸣,料到敌人来偷袭,于是立即禀报了贺元帅,就献上了四面埋伏计,一举歼灭了所有敌人,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2、木兰功劳非常大,书上怎么说的?(赫赫战功)伸出大拇指来夸奖一下我们的女英雄!(三个人说。急、快,勇)生1:急。(师评:你真不简单!居然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说说看,怎么个“急”法?生说。师:好,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生读。)生2:快!(师评:说说看,怎么个“快”法?生说。师:好,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生读。)生3:勇!(师:对呀!花木兰历经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前线!真是位女英雄!读!师结:一边读一边想,不仅读出了木兰的心情,读出了木兰劝说家人的情节,而且还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老师想说: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最美!(板书:感受)师:读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生:功劳大!师:对呀!她在边疆一蹲就是12年呀,在这12年中她带领军队打败了敌人的许多次侵略。小朋友们请读补充阅读的内容。(生读)师:她在12年的征战中,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大的战功。这就叫“赫赫战功”!(加点读) 想不想看一看这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出示插图1)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师:对呀,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指名读战功句。)师板画边说:她渡过了波涛滚滚的黄河,翻过了高耸入云的燕山。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多么英勇呀!让我们一齐来夸夸她!(齐读并背第三节)2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师:现在你认为她是不是英雄啦?读出你的理解和赞叹。(师引导:你赞叹她什么?对呀!读!齐读。)六、学习第四自然段段过渡:战争结束了,女英雄花木兰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脱下了战袍,换上了心爱的女装,来探望她的将士们怎么样呢?1. 默读第四段,画出有关词语。2.交流:生1:惊讶。(出示对比图)师:对呀,由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变成了文静俊美的姑娘!能不让人惊讶么?师:所以,来看望她的将士们都很吃惊呀!(出示图)如果你就是将军、士兵,你会怎么说呢? 再看看图,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来看望她呢?(朋友、邻居、小时候的小伙伴)、如果你就是她的朋友、邻居、小时候的小伙伴,还会问她什么呢?3.配乐齐读。4.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师:木兰竟然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真让人万分惊讶!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啦!带着你的惊讶之情读这一句。(师引导:你惊讶什么?对呀!读!齐读。)七、老师对照板书,总结出内容与学习方法花木兰 为国为家分忧 女英雄边读边想心情 情节 感受师:学完了课文, 如果请你给课文加个结尾,来赞扬一下女英雄花木兰,你会怎么写呢?八、回读词语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理解可能就更深啦!带上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些词语。九、作业超市(一)必做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二)选做题:1.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自己的朋友听。2.背一背:喜欢背诗的同学可以背一背木兰诗(补充阅读材料二)。3.演一演:把故事排成课本剧,和同学演一演。一、学习木兰从军前,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决心和勇气(一)、创设情景,理解木兰为家为国担忧,体会她焦急的心情。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那还得要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份“征兵文书”说起。(课件出示征兵文书)指导同学们仔细观看征兵文书,了解朝廷面临的危机,理解紧急征兵的重要,体会木兰当时的着急心情。1、征兵文书上说了什么?看了这份文书后,你心情怎样?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着急?2、其实当时的木兰比你们还着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焦急万分)3、师:什么叫焦急万分?她为什么如此焦急?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答案。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指导归纳出:木兰是在为父亲着急,因为父亲年高多病,根本无法去打仗;她又为弟弟着急,因为弟弟年龄还小;也为自己着急,因为自己是个女孩,不是男孩;更自己的国家着急,因为自己的国家正面临危机,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呢?6、引导读出焦急的语气。(二)通过辩论,感受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勇气。1、这时,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是什么?她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木兰认为自己理应为国家分忧。)2、“理应”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词语代进去读一读。3、噢!“理应”就是“应该”的意思!那么你们认为木兰应该不应该去从军呢?4、引导争论:认为“应该”的一方理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不应该”的一方理由是:木兰是个女孩子,女的是不可能上战场打仗的5、小结得出:木兰是个女孩子,她根本不应该去前线打仗,因为只有男孩子才要去保家卫国。而木兰却觉得自己理应去保家卫国,你们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6、指导读二三句话,读出木兰的了不起!(三)通过分角色表演,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为国效力的决心。1、读一读最后一句话,木兰决定去,家里人同意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去战场?(说服)2、自由讨论一下,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和姊妹,你愿意让木兰上战场吗?为什么?3、现在我们就都是木兰的家人,我们都不同意木兰去打仗,哪位小木兰来说服我们,让我们心服口服。生(饰父亲):木兰,你不能去!你是个女孩子!你怎么能去打仗呢?生(演木兰):我不去,你不去,大家都不去,谁来保家卫国呢?我要女扮男装去从军!生(饰母亲):孩子,你不能去,刀枪可没长眼睛呀!生(演木兰):我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正愁没地方用呢!生(演弟弟):姐姐,我不让你去,我不想离开你!生(演木兰):弟弟,我们都不保卫国家,让敌人打进来,我们姐弟就恐怕真要分离的!现在,姐姐只要把敌人打败了,就可以回来和你团圆的。4、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从此,木兰踏上征途。(设计理念: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体可感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体验,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有时为了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课文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好材料。本课的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便是如此,木兰是如何说服家人的,文中没有细写,可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将心比心,谁家父母愿意让从小娇惯的女孩子家奔赴战场?哪个做弟弟的愿意让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姐姐离开自己?本环节刻意地引导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学生越是进到角色里去,就越是能体会当时木兰家人难舍难分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木兰报国的坚定决心。学生进入了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学生对课文会有比较深刻的领会。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二、学习木兰从军时,感受木兰行军打仗时的艰辛与刚强。(一)、找出动作词,体会行军征程的艰辛。小声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木兰从军路上表示动作的词。(披、跨、渡、过)1、思考:你以前在谁的身上看见过这些动作?(军人、将军)而现在这些动作都表现在木兰身上,你觉得木兰怎么样?(木兰很勇敢,很努力,很坚强。)2、指导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4、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在从军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木兰在急速行军中,体力不够怎么办?走不动怎么办?在爬山时,爬不上去,能让别人帮助吗?可以撒娇吗?可以掉队吗?为什么?4、小结:木兰只能咬牙,坚强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时你对木兰是什么感情?5、再次指导读一读这句,读出对木兰的敬佩之情。(二)、变换对仗句,读出韵律美。同学们,你们看这四个句子,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第二个词是表示名称的,字数相当,词性相对,多工整哪,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他的节奏美和韵律美。1、变换诗行出示第三段,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练读。披 战 袍跨 骏 马渡 黄 河过 燕 山2、(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花木兰!怎么样?(真帅!真威风!)3、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我们模仿第三段的形式来描写一下花木兰的威武形象!4、师出示句式:花木兰, 头戴 身披 手持 脚跨 真是 !5、学生练说。(三)、讲述小故事,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1、老师讲述两个小故事:花木兰武艺高强,她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单枪匹马救出民贺元帅。木兰在一次夜里巡营时,发现众鸟乱飞惊鸣,料到敌人来偷袭,于是立即禀报了贺元帅,就献上了四面埋伏计,一举歼灭了所有敌人,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2、木兰功劳非常大,书上怎么说的?(赫赫战功)伸出大拇指来夸奖一下我们的女英雄!(设计理念:本段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这里用了四个排比句式,一句紧跟一句,显示出战事的紧迫、突出表现了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这段文字既很好地渲染了气氛,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人读后为木兰这一去感到踌躇满志,热血沸腾。本环节就是刻意地引导同学们去读懂这段文字背后的情感。并且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此种句式来描写课文插图中的花木兰:花木兰,头戴金盔,身披战袍,手持长枪,脚跨骏马,真是威风凛凛!这样一来,一位英姿飒爽,威风八面的女英雄在师生的头脑里留下了更鲜明深刻的印象。)三、学习木兰从军后,体会木兰换回女儿装的期待与迫切。1、思考:经过木兰和将士们的努力,终于把侵略者打败了。当天子要奖赏将士们时,木兰不要做高官,不要金银财宝,你们猜她要什么?(要一匹马,回到故乡。)2、师述:闭上眼睛想一想,木兰这一仗一打就是12年哪,爹娘盼木兰一盼就是12年哪,4千多个日日夜夜,父母是望眼欲穿哪!现在,木兰胜利了,木兰回来了,家里人会高兴成啥样?村子里的人又会高兴成哈样?3、师生讨论:木兰的父母高兴地合不拢嘴,从上看到下,看看木兰受伤了没有。小弟一蹦三尺高。村里的人将木兰抛起来,向他们心中的英雄致敬。 4、可是,现在木兰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猜一猜。(她想换上女装,做回女孩子。) 5、教师小结:木兰本来就是女孩子,她当然想和别的女儿家一样穿美丽的裙子,化柳眉,上胭脂,涂口红,带玉簪。穿了十几年的军装是为国为家迫不得已的。她这几年哪会梦中不回到家乡父母的身边撒娇亲昵?哪会梦中不是穿着美丽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