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4页)
编号:68950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1.7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1-02
上传人:专业****设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葛**(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定做请加QQ:
1060741974
参考网站
http://www.bysj360.com/
http://www.bylw520.ne
- 资源描述:
-
VB038个人邮件处理系统,定做请加QQ:,1060741974,
,参考网站
,/
,http://www.bylw520.ne
- 内容简介:
-
1目录第一章概述.31邮件的概念、意义31.1什么是电子邮件.31.2电子邮件发展历史.31.3电子邮件发展历史年表32当今电子邮件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82.1从另一个方面看电子邮件82.1.1垃圾邮件.82.1.2邮件病毒.82.2电子邮件发展趋势.9第二章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101电子邮件系统有关协议.101.1RFC822邮件格式101.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01.3POP3邮局协议101.4IMAP4网际消息访问协议.101.5MIME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展.102VB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11第三章系统地分析与设计.111设计思想.112功能设计.123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及编程语言.123.1系统开发环境.123.2系统运行环境.123.3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的选择.123.4模块设计和功能实现图解.123.5变成实现过程.123.5.1主界面.143.5.2邮件发送程序.163.5.3邮件接收程序.173.5.4邮件附件.193.5.5软件信息窗口.213.6系统的运行和调试.21第四章系统总结.211主要功能及特点.212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21主要参考文献.232简述当今世界电子邮件已经是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相信每个认知网络的人都会有一个或多个自己的电子邮箱,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通信和交流,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也用电子邮件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和业务联系,毫无疑问,电子邮件已经逐渐开始取代普通的信件,成为为主流的信件交流工具,带来的就是电子商务的发展。VisualBasic6.0是微软开发的一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广泛的应用各种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VB有灵活,高效,易用,功能强大的等特点,所以用VB来编写电子邮件收发系统很合适。邮件收发系统是个人软件,利用个人电脑的outlook终端进行网络会话,相对的又比outlook邮件系统简单实用。当今网络上邮件系统多不胜数,几乎全是基于Web服务器的asp系统。用vb编写邮件系统没有Web服务器支持,所以不能像网络上那样有华美的画面和各种多媒体功能,用vb编写的只是一个邮件客户端。相比较而言,拥有的确是简洁实用和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我们的时间。ChienSaysThenowworldE-mailhasbeenpersonwhonetworklifetheinsideisnecessary,believingeachperceptionnetworktotherewillbeanormanyaletterforownelectronicsmailbox,peoplepassingE-mailproceedingcorrespondencewithexchanges,manycompanyshouseswithorganizingorganizationtoousingE-mailproceedingeverykindofbusinessactivitywithbusinesscontacting,beyondalldoubtly,E-mailalreadyandgraduallystartingreplacingcommonletter,becomingformaincurrentexchangestools,bringofisthedevelopmentoftheelectroniccommerce.VisualBasic6.0isdevelopmentthataproceduredesignlanguageoftheMicrosoftdevelopmentthatfacetotheobject,wasingappliedtheprocedurebyextensiveandappliedeverykindofsystem.TheVBhasvivid,efficiently,useeasily,mightyetc.infunctioncharacteristics,sousetheVBtoweavetowritetheE-mailreceiveanddispatchthesystemveryfit.Themailreceivesanddispatchthesystemisanoutlookterminalpersonalsoftware,makinguseofthepersonalcomputertoproceedthenetworkconversation,oppositeagainmoresimplethanoutlookmailsystempractical.Mailsystemmanyextremelynumbersonthenownetwork,thealmostallisthesystemofasptobaseontheserverofWeb.WritewiththevbplaitthemailsystemhavenotheserverofWebsupports,socantresemblethereissofineappearanceonthenetworkwitheverykindofmulti-mediafunction,usevbtheplaitwriteofjustamailthecustomercarries.Comparethanbutspeech,ownisreallyChiens洁practicalisingfastwiththeconvenience,increasesconsumedlyourworkefficiency,savedourtime.3第一章概述1邮件的概念、意义1.1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翻译自英文的email或e-mail,它表示通过电子通讯系统进行信件的书写、发送和接收。今天使用的最多的通讯系统是互联网,同时电子邮件也是互联网上作受欢迎的功能之一。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同时,您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这是任何传统的方式也无法相比的。正是由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它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什么是电子邮件呢?每一个申请互联网帐号的用户都会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它是一个很类似于用户家门牌号码的邮箱地址,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当于你在邮局租用了一个信箱。因为传统的信件是由邮递员送到你的家门口,而电子邮件则需要自己去查看信箱,只是您不用跨出家门一步。电子邮件来源于专有电子邮件系统。早在互联网流行以前很久,电子邮件就已经存在了,是在主机-多终端的主从式体系中从一台计算机终端向另一计算机终端传送文本信息的相对简单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它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更加复杂并丰富得多的系统,可以传送声音、图片、图象、文档等多媒体信息,以至于如数据库或帐目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文件都可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在网上分发。现在,电子邮件已成为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生命血脉。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会进行项目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换进行重要的决策行动。但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过去只能在其局域网上进行交谈的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们的客户、竞争伙伴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通信和交流。一旦某个组织的电子邮件系统运行在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上或具有支持两个互联网邮件服务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邮局协议)之一的互联网网关,它的邮件用户就能够连接到任何具有相似连接的电子邮件地址上了,并且不论其电子邮件帐户在何处。1.2电子邮件发展历史电子邮件的诞生据电子邮件的发明人雷.汤姆林森(RayTomlinson)回忆道,电子邮件的诞生是在1971年秋季(确切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当时已经有一种可传输文件的电脑程序以及一种原始的信息程序。但两个程序存在极大的使用局限例如:4使用信息程序的人只能给接收方发送公报,接收方的电脑还必须与发送方一致。发明电子邮件时,汤姆林森是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研究公司(BBN)公司的重要工程师,当时,这家企业受聘于美国军方,参与Arpanet网络(互联网的前身)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汤姆林森对已有的传输文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进行研究,研制出一套新程序,它可通过电脑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种种限制。为了让人们都拥有易识别的电子邮箱地址,汤姆林森决定采用符号,符号前面加用户名,后面加用户邮箱所在的地址。电子邮件由此诞生。电子邮件的30年发展历程虽然电子邮件是在70年代发明的,它却是在80年才得以兴起。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由于当时使用Arpanet网络的人太少,网络的速度也仅为目前56Kbps标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受网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用户只能发送些简短的信息,根本别想象现在那样发送大量照片;到8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兴起,电子邮件开始在电脑迷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到90年代中期,互联网浏览器诞生,全球网民人数激增,电子邮件被广为使用。Eudora简史使电子邮件成为主流的第一个程序是Euroda,是由史蒂夫道纳尔在1988年编写的。由于Euroda是第一个有图形界面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它很快就成为各公司和大学校园内的主要使用的电子邮件程序。然而Euroda的地位并没维持太长时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Netscape和微软相续推出了它们的浏览器和相关程序。微软和它开发的Outlook使Euroda逐渐走向衰落。在过去5年中,关于电子邮件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任何联网的计算机在邮件网站上维护他们的邮件帐号,而不是只能在他们家中或公司的联网电脑上使用邮件。这种邮件是由Hotmail推广的。如今Hotmail已经成为一大热门网站,微软在8月宣布,邮件服务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1亿。但微软在1998年收购此网站的时候却仅用了4亿美元,这个价格后来令Hotmail的创建者沙比尔布哈蒂尔后悔不迭。Hotmail的成功使一大批竞争者得到了启发,很快电子邮件成0为门户网站的必有服务,如雅虎,netscape,Exicite和Lycos等,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1.3电子邮件发展历史年表EmailtimelineThetelegraph,morsecodeandtheinternationaltelexnetworkallperformedsomeofthesamefunctionsasemail,butthefirstemailasweknowitcanbetracedbacktothe70sSarahLeftWednesdayMarch13,200251971:RayTomlinson,acomputerengineerworkingforBoltBeranekandNewmaninCambridge,Massachusetts,developedasystemforsendingmessagesbetweencomputersthatusedthesymboltoidentifyaddresses.Henowcantrememberthefirstmessagehesent,ortheexactdatehesentit.TomlinsonssystemgainedpopularitybylinkingupusersonArpanet,theUSdepartmentofdefencesystemthatbecamethebasisfortheinternet.1972:LarryRoberts-alsoatworkonArpanet-writesthefirstemailmanagementprogramthatdevelopstheabilitytolist,select,forward,andrespondtomessages.1976:QueenElizabethIIsendsanemailmessageonArpanet,becomingthefirstheadofstatetodoso.1988:SteveDornerinventsEudora,anapplicationthatgaveapopularfacetoemailbyprovidingagraphicaluserinterfaceforemailmanagement.1989:ThefirstreleaseofLotusNotesemailsoftware.35,000copiesaresoldinthefirstyear.1996:MicrosoftreleasesInternetMailandNews1.0,afeatureofitsthirdreleaseofInternetExplorer.ThisislaterrenamedOutlook.1996:Afewcompanies-includingthefledglingHotmail-begintoofferfree,use-anywhere,internetemail.1997:About10millionusersworldwidehavefreewebmailaccounts.1998:MicrosoftbuysHotmailfor$400m(283m).2001:Emailcelebratesits30thanniversarywithvirtuallyeverybusinessinthedevelopedworldsignedon.其他相关资料:ABriefHistoryofTheStandardrecountsthehistoryofthe/article/0,1902,24139,00.htmlABriefHistoryofEmailVerybroad,verybriefhistoryofemail.6www.ucmb.ulb.ac.be/documents/email_FAQ/email.history.htmlABriefHistoryofSPAM,andSpam(Wired)W/news/business/0,1367,44111,00.htmlAreYouSureYouWanttoSendThisMessage?FortunemagazinearticleaboutGreat(andnot-so-great)momentsine-mailhistory./fortune/technology/articles/0,15114,418889,00.htmlEmailHasComeALongWayComprehensivearticlefromCNET,/2100-1023-274170.html?legacy=cnetEmailHistoryThesis,publishedin1996,thatexaminestheevolutionofARPAnetemail.A/documents/internet/hari1.txtEmailtimelineUKnewspaper,TheGuardian,presentsabasicchronologyofthedevelopmentofemail.www.guardian.co.uk/internetnews/story/0,7369,666750,00.htmlFreeEmailR.I.P.:TheFreeEmailDeath-WatchT/email_rip.htmHistoryofEudoraShortaccountoftheearlydaysofdevelopmentoftheemailclient,/meh/interviews/gopher/english/1a-Steve-Dorner.htmlImpactsofEmailGeneralarticleaboutemailincludesaninterestingandinformativesectionentitledGreatmomentsinemailhistory./vte692/module_6/impacts_of_email.htmlOriginofthetermspamtomeannetabuseBradTempletonexplainstheetymologyofthetermSPAM,/brad/spamterm.htmlPineProjectHistoryReadaboutthedevelopmentofthePinemailsystem,originallyadaptedfromE/pine/overview/project-history.htmlReactiontotheDECSpamof1978BradTempletoncollectsthefirstspammessageeversent,/brad/spamreact.htmlTalkingHeadersExtractfromthebookWhereWizardsStayupLate,aspublishedintheWashintonPostmagazine,/gubi/estate/libri/wizards/email.htmlTheFirstEmailMessageArticleabouttheinventionofemail,includingthestoryofthefirstemaileversent,withquotesfromthemanwhosentit,RayT/mar98/features/story2.htmTheHistoryofLISTSERV8Comprehensivedocumentlookingbackatthedevelopmentandgrowthofthisautomaticmailinglistserversoftware,firstusedin1985onBITNET./products/default.asp?item=listserv-historyTheHistoryofihnp4andTheGrowthoftheEmailNetworkThenameofthissiteprettymuchsaysitall.T/%7Egjm/nostalgia/ihnp4.htmlTheInteroperabilityReportH/articles/EMail.Origins.txtTheInteroperabilityReportHistoryofemailfocusingmainlyonthetechnicalaspectsofitsdevelopment.2当今电子邮件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2.1从另一个方面看电子邮件2.1.1垃圾邮件自1994年“绿卡”事件以后,世界深受垃圾邮件的折磨,对于整个Internet社会来说,垃圾邮件引发的不仅仅是反感,它还极大程度地浪费了时间和带宽。十年来,互联网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从最初的政府控制的科研、军事专用网络发展至今,Internet已失去了明确的归属。所以,虽然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规范电子邮件的法规,但“有志于此”的商家和个人并不缺乏逃避制裁的法律空子可钻发送垃圾邮件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和设备的门槛。一些调查显示,在今年1月1日美国反垃圾邮件法(人们往往简称其为“Can-SPAM”)生效以来,垃圾邮件的数量并没有减少2.1.2邮件病毒根据总部设在英国的企业电脑防毒厂商索防士(Sophos)的统计,今年十大病虫的前九名都是以大量扩散电子邮件的Windows32病虫为主。其中Klez9求职信病虫占了今年客户灾情回报统计的四分之一,并连续半年以上稳坐病虫月报首恶。排行榜上第二名则是后来居上的Bugbear熊熊虫病虫。而在11月首次发现会窃取密码的Badtrans,已窜升到第三名。索防士公司表示,今年已侦测出7189种新病毒、病虫及特洛伊病毒,今年灾情报道中,87%都与Windows32病毒有关,企业要针对网络安全更加注意。索防士统计今年前十大病毒依序是,W32/Klez(Klez病虫)、W32/Bugbear(Bugbear病虫)、W32/Badtrans(Badtrans病虫)、W32/Elkern(Elkernvirus)、W32/Magistr(Magistr病虫)、W32/MyParty(MyParty病虫)、W32/Sircam(Sircam病虫)、W32/Yaha(Yaha病虫)、W32/Frethem-Fam(Frethem-Fam病虫)、W32/Nimda(Nimda病虫)等。而趋势科技(TrendMicro)也统计出年度电脑病毒排行,“毒”领风骚的Klez求职信病毒持续6个月高居感染率第一,而且感染高峰期是在5个月后才出现,受感染个案从4月发病初期的2万个,增加到12月的近6万个受害人。趋势科技预测未来混种病毒危害更加剧烈,电脑用户一定要随时更新防毒加强防御。但是Bugbear熊熊虫病毒以新的感染手法,从10月起逼退Klez求职信病毒,取而代之坐上宝座。熊熊虫病毒具有关闭防火墙与防毒软件功能,会对网络发动密集攻势。熊熊虫会大量发送病毒电子邮件;使用网络芳邻的共用资料夹复制病毒程式、钻网络浏览器的漏洞,自动开启电子邮件附件;更让人忧心的是,它有可能利用侧录软件(Keylogger),窃取高度敏感资料。2.2电子邮件的发展趋势当今电子邮箱发展日新月异,免费邮箱越来越少,收费邮箱逐渐占据电邮市场主导,各种邮箱大火拼,场面十分热闹好看,战火越烧越旺,商家越斗越勇,“商务邮”“纵横邮”“信天邮”等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叫人眼花缭乱。可是,除了产品名称不同及功能差异外,还有什么决定最后的胜负。众多商家似乎瞄出端倪,下一轮的正面对抗将是支付方式的直接对垒。广义来说,收费电子邮箱的营销属于电子商务范畴,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主要绊脚石无非有两个,一是物流,一是金融流,也即支付问题。电子邮箱非实物的商品,所以自然排除物流的羁绊,接下来理所当然就是支付问题。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低,目前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实际应用较少,发展水平仅为美国的0.23%,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网上购物的货款支付目前一般还需要消费者亲自跑到银行划帐,很不方便,而且银行过户一般需要24小时,对比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瑞士银行的需时5分钟,相差甚远。另外,信用系统的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支付系统的建设,没有支付系统,B2C电子商务何从谈起,产品销售从而谈起?另一方面,电子邮件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步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信任,电子邮件市场进入期已经完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收费电子邮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即是说一个大的邮箱产品市场与产业将逐步形成。目前国内已有21CN、263等为代表的众多商家,开发出不同的、更多的产品来迎合这个不同需求的市场。目前国内中手机的使用及普及率比较高,另外,手机的用户群与上网用户10群具有较大的交叉面;其次,手机费用的收取是以月费收取,而现在网上的许多付费服务也是以月费的方式提供的;再其次,手机的验证问题和系统安全相比信用卡更容易控制和操作;最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特殊的国情现在有较大部分使用者是可以报销手机费用的。鉴于种种因素,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最先采用手机支付服务,成为了国内最早应用手机支付作为支付手段的商家,也成为国内邮箱系统最广为采取的收费方式,也将是网站提供付费在线服务的首要付费方式。可以说,收费电子邮箱及其他付费的在线服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解决了支付方式的瓶颈问题,将为网站的电子商务发展铺开大道。实践证明,在世界网络泡沫纷纷破灭的今天,网络技术只有与传统产业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换句话说,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也只有通过传统的支付方式结合包括网上支付方式以及后来居上的移动手机支付方式,方能使电子商务有最基本的根基,方能真正让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务实的网络应用。第二章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1电子邮件系统有关协议1.1RFC822邮件格式RFC822定义了用于电子邮件报文的格式。即RFC822定义了SMTP、POP3、IMAP以及其它电子邮件传输协议所提交、传输的内容。RFC822定义的邮件由两部分组成:信封和邮件内容。信封包括与传输、投递邮件有关的信息。邮件内容包括标题和正文。1.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它是Internet上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协议,用于提交和传送电子邮件,规定了主机之间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交换格式和邮件在链路层上的传输机制。SMTP通常用于把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以及从某一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1.3POP3邮局协议PostOfficeProtocol,邮局协议,目前是第3版,它提供信息存储功能,负责为用户保存收到的电子邮件,并且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取回这些邮件。POP3为客户机提供了发送信任状(用户名和口令),这样就可以规范对电子邮件的访问。1.4.IMAP4网际消息访问协议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网际消息访问协议,目前是第4版,当电子邮件客户机软件在笔记本计算机上运行时(通过慢速的电话线访问互联网和电子邮件),IMAP4比POP3更为适用。使用IMAP时,用户可以有选择地下载电子邮件,甚至只是下载部分邮件。因此,IMAP比POP更加复杂。1.5MIME,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展11Internet上的SMTP传输机制是以7位二进制编码的ASCII码为基础的,适合传送文本邮件。而声音、图象、中文等使用8为二进制编码的电子邮件需要进行ASCII转换(编码)才能够在Internet上正确传输。MIME增强了在RFC822中定义的电子邮件报文的能力,允许传输二进制数据。MIME编码技术用于将数据从8位都使用的格式转换成数据使用7位的ASCII码格式。2VisualBasic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编制具有收发电子邮件功能的VB程序,必须使用VisualBasic4.0以上的版本,因为只有4.0以上的VisualBasic才带有两个实现电子邮件收发功能的核心控件:MAPI会话控件和MAPI消息控件。MAPI会话控件用于建立和控制一个MicrosoftMail会话,MAPI消息控件用于创建和收发邮件消息。此外,程序必须运行在采用遵从MAPI的消息系统(如:MicrosoftExchange、MicrosoftMail、Outlook等)的环境中。第三章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设计思想用vb编写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有很多方法,如利用SMTP协议,POP3协议等,我们采取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利用vb的两个控件MAPISession和MAPIMessages来实现。在邮件发送过程中,我们需要用户填入邮件的基本信息,然后使用MAPI的send方法将邮件发出,如果有附件的话,再检查MAPI的AttachmentCount属性来确定该邮件携带了多少个附件,然后可以通过设置AttachmentIndex属性依次处理每一个附件。邮件接收程序比邮件发送程序稍微复杂一些。首先需要使用MAPI消息控件的Fetch方法读取邮件,这个过程将把用户收件箱中所有未读邮件全部装入MAPI消息控件中。然后,检查MAPI消息控件的MsgCount属性以确定通过Fetch方法读取的邮件的总数。接着,可以通过设置MAPI消息控件的MsgIndex属性来指定具体需要处理哪一封邮件。需要说明的是,MsgIndex属性值的计数是从0开始的,也就是说,第一封邮件的索引号是0,第二封邮件的索引号是1,依次类推。MAPI为邮件的附件提供了一个计数器和一个索引。在处理收到的邮件时,可以通过检查AttachmentCount属性来确定该邮件携带了多少个附件,然后可以通过设置AttachmentIndex属性依次处理每一个附件。AttachmentIndex的合法取值范围为0至AttachmentIndex-1。在设置了AttachmentIndex属性值后,可以读取附件的下列属性:AttachmentName:当附件是一个文件时,该属性用于指定文件的名称。当附件是一个OLE对象时,该属性用于指定对象的类型。AttachmentPath:该属性用于指定做为附件的文件的全路径名。AttchmentPosition:该属性用于指定附件在邮件内容部分中的位置。当邮件收发程序显示邮件内容时,将使用该属性提供的信息把附件的标志放在合适的位置。12AttachmentType:该属性用于指定附件的类型,其合法取值为三个整数型数值,在VB中分别由下列常量表示:mapData附件是一个数据文件mapEOLE附件是一个嵌入式OLE对象mapSOLE附件是一个静态OLE对象发送邮件时,上述属性的使用方法与接收邮件时相同,只不过由读操作改为写操作了。值得一提的是AttachmentIndex属性,发送邮件时可以将其设置为任意值。而AttachmentCount属性则会自动设置为正确的值,无需人为设置。2功能设计邮件系统是需要网络支持的,因此我们设计的软件要符合网络终端的条件,即能在windows系统下正常运行。主要功能为:1)界面信息程序界面明朗,突出软件主体。2)基本的文本邮件的发送3)邮件的可读与下载*4)邮件单个附件和多个附件的发送*5)多媒体邮件的处理3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及编程语言3.1系统开发环境硬件环境个人计算机AMDAthlonXP2000+512MRAMIntelP41.2128MRAM网络10M以太局域网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开发环境VisualBasic6.03.2系统运行环境有网络连接的486以上计算机且系统为windows9x/me/2000/xp3.3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的选择VisualBasic是Microsoft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基于窗口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易学易用,灵活,高效,功能强大。此外,vb还提供一套可视化设计工具,大大简化了windows程序界面的设计工作,同时其编程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事件驱动机制。目前VisualBasic的最新版本是VisualBasic6.0。VisualBasic自身带有很多Active控件,其中就有我们要用到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可以很方便的完成邮件系统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所以我们选择VB作为开发工具。3.4模块设计和功能实现图解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两个角色是vb的两个控件13系统基本由三大模块构成:1、使用MAPI会话控件建立一个邮件会话。2、使用MAPI消息控件进行邮件的处理工作。3、再次使用MAPI会话控件释放邮件会话。由于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是VB自带的,所以在程序中可直接进行调用控件的方法。例如:MapiSession的SignOn和SignOff,MapiMessages的send等方法。3.5编程实现过程143.5.1主界面主界面将系统的全部功能集于一个窗口登陆后就可使用了PrivateSubCommand1_Click()send.ShowEndSubPrivateSubCommand2_Click()receive.Show15EndSubPrivateSubCommand3_Click()wlc.ShowEndSubPrivateSubdl_Click()frmLogin.ShowEndSubPrivateSubForm_Load()Command1.Enabled=FalseCommand2.Enabled=Falsefsyj.Enabled=Falsejsyj.Enabled=Falsezx.Enabled=FalseEndSubPrivateSubfsyj_Click()send.ShowEndSubPrivateSubhelp_Click()frmSplash.ShowEndSubPrivateSubjsyj_Click()receive.ShowEndSubPrivateSubtc_Click()EndEndSubPrivateSubzx_Click()Command1.Enabled=FalseCommand2.Enabled=FalseCommand3.Enabled=Truefsyj.Enabled=Falsejsyj.Enabled=Falsezx.Enabled=Falsedl.Enabled=True16EndSub3.5.2邮件发送程序邮件发送程序的基本处理过程是:根据用户输入信息组成邮件,然后使用MAPI消息控件的Send方法将邮件发出。编程步骤如下:1、新建一个VB项目。2、将缺省窗体Form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发送邮件。3、将MAPI控件加入VB工具框。4、在Form1中加入一个MAPI会话控件MAPISession1和一个MAPI消息控件MAPIMessages1。5、在Form1中加入三个文本框控件,将它们的Name属性分别设置为txtSendTo、txtSubject、txtMessage,并将txtMessage的M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这三个文本框控件将分别用于填写邮件的收件人、主题和内容。6、在Form1中加入三个标签控件,将它们的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收件人、主题和内容,并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用以标注相应的文本框控件。7、在Form1中加入一个命令按钮控件,将其Caption属性和Name属性分别设置为发送和cmdSend。8、将下列代码加入Form1的Form_Load事件:PrivateSubForm_Load()17MAPISession1.SignOnEndSub9、将下列代码加入Form1的Form_Unload事件:PrivateSubForm_Unload(CancelAsInteger)MAPISession1.SignOffEndSub10、将下列代码加入cmdSend的Click事件:PrivateSubcmdSend_Click()WithMAPIMessages1.MsgIndex=-1.RecipDisplayName=txtSendTo.Text.MsgSubject=txtSubject.Text.MsgNoteText=txtMessage.Text.SessionID=MAPISession1.SessionID.SendEndWithEndSub程序运行后如图所示。在填写完邮件的收件人、主题和内容后,按发送命令按钮,如果没有出现运行时错误提示,那么就表明邮件已经成功地发往目的地了,否则,请检查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系统中运行的消息系统工作是否正常。3.5.3邮件接收程序18邮件接收程序比邮件发送程序稍微复杂一些。首先需要使用MAPI消息控件的Fetch方法读取邮件,这个过程将把用户收件箱中所有未读邮件全部装入MAPI消息控件中。然后,检查MAPI消息控件的MsgCount属性以确定通过Fetch方法读取的邮件的总数。接着,可以通过设置MAPI消息控件的MsgIndex属性来指定具体需要处理哪一封邮件。需要说明的是,MsgIndex属性值的计数是从0开始的,也就是说,第一封邮件的索引号是0,第二封邮件的索引号是1,依次类推。编程步骤如下:1、新建一个VB项目。2、将缺省窗体Form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接收邮件。3、将MAPI控件加入VB工具框。4、在Form1中加入一个MAPI会话控件MAPISession1和一个MAPI消息控件MAPIMessages1。5、在Form1中加入三个标签控件和一个文本框控件,将三个标签控件的Name属性分别设置为lblMsgDateReceived、lblMsgOrigDisplayName、lblMsgSubject,将文本框控件的Name属性设置为txtMsgNoteText,并将标签控件的Caption属性和文本框控件的Text属性的内容清空。这四个控件将分别用于显示邮件的日期、发件人、主题和内容。6、将txtMsgNoteText控件的Locked属性和M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ScrollBars属性设置为2-Vertical。197、在Form1中再加入四个标签控件用于标注上述四个控件,将它们的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日期、发件人、主题、内容。8、在Form1中加入一个标签控件,将其Name属性设置为lblMsgCount,Caption属性设置为第0封邮件,总计0封邮件。该控件用于显示接收的邮件总数以及当前正在处理第几封邮件。9、在Form1中加入三个命令按钮控件,将它们的Name属性分别设置为cmdPrevious、cmdNext、cmdClose,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上一封、下一封、关闭。10、编写一个窗体级子例程(通用)FetchNewMail:PublicSubFetchNewMail()MAPIMessages1.FetchUnreadOnly=TrueMAPIMessages1.FetchEndSub11、编写一个窗体级子例程(通用)DisplayMessage:PublicSubDisplayMessage()lblMsgCount.Caption=第&_LTrim(Str(MAPIMessages1.MsgIndex+1)&封邮件,总计&_LTrim(Str(MAPIMessages1.MsgCount)&封邮件lblMsgDateReceived.Caption=MAPIMessages1.MsgDateReceivedtxtMsgNoteText.Text=MAPIMessages1.MsgNoteTextlblMsgOrigDisplayName.Caption=MAPIMessages1.MsgOrigDisplayNamelblMsgSubject.Caption=MAPIMessages1.MsgSubjectEndSub12、将下列代码加入Form1的Form_Load事件:PrivateSubForm_Load()MAPISession1.SignOnMAPIMessages1.SessionID=MAPISession1.SessionIDFetchNewMailDisplayMessageEndSub13、将下列代码加入cmdPrevious的Click事件:PrivateSubcmdPrevious_Click()IfMAPIMessages1.MsgIndex0ThenMAPIMessages1.MsgIndex=MAPIMessages1.MsgIndex-1DisplayMessageElseBeepEndIfEndSub14、将下列代码加入cmdNext的Click事件:PrivateSubcmdNext_Click()IfMAPIMessages1.MsgIndexMAPIMess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