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心愿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指心里的愿望、想法)2、课文写谁的心愿?(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二、理解课文内容。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讲读课文第一段。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8、有感情朗读课文。六、课堂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讲读课文第二段。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1、“乞求”是什么意思?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中心)四、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课堂作业。见“冠摩新干线”与“名校联盟”附板书设计:23、心愿小姑娘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父母中国迷学中文中法友好教学反思:24、健忘的教授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行事洒脱,面对小事有十分“健忘”的人。4、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教学重点:了解伊里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难点:理解教授惊人的记忆力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3、归纳学生的问题。(健忘的教授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健忘?他真的健忘吗?)4、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们说怎么办?请同学们轻声读文,相信你们在文中一定会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2、全班交流后,教师质疑:伊里奇教授到底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三、课堂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对疑难字的书写。注意:“涉”的右边不要写成“徙”的半边,“兜”的间架结构。第二课时一、走进文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伊里奇”教授究竟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这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你们细腻的心思,敏锐地目光去找到问题的答案。3、在四人小组交流你的看法。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学生的见解。二、思维碰撞,理解课文。1、根据学生的分组辩论。2、教师小结:伊里奇教授是个博学多才,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绩的人,就是因为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忘我的境地,所以才会成为文学理论、音乐、绘画方面的权威,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会引出学术以外的“健忘”的趣闻轶事。三、个性解读,领悟课文。1、文中大笔墨写教授的健忘,实际意图是什么?2、教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找出来读读,思考两次评价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教授的感情是由“崇拜”到“尊敬”。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感情上的差异,并找出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3、指导学生读好教授的评价。4、思考从教授的评价中你体会到什么?四、指导朗读全文,教师小结全文。作业:见“冠摩新干线”与“名校联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5、友谊的航程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昂首阔步”和“振奋”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对中美友谊和祖国强大的欣喜与自豪之情。教学难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媒体设计:投影片教时安排: 三教时第一教时一、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5、 友谊的航程2教认课题里的生字词(l)出示“友谊(yi)”字卡,指读生字“谊”两遍,齐读“谊”的意思是感情,“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感情。(2)“航程”本是指飞机或船只航行的路程,本课中指中国海军舰艇出访外国的航行路程。3、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l)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读准生字的音。(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争睹卓越比赛侨胞振奋(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顺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l)依次出示有加点字的词语。(2)指名读词,正音。(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圣迭戈:美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和海港。争睹:争抢着来看。“睹”是看的意思。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侨胞:侨居国外的人。振奋:振作奋发。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走的样子,奔走:奔跑。 秘鲁:南美洲西临太平洋的一个国家.3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4齐读课文。三、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卓、赛、侨、振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3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宇,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四、布置作业1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暂不要求造句)每个词语抄两遍。2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教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文后练习3)学生对照课本,有错误就自己订正。2指名读课文。二、讲读课文1分段。(l)提问: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24自然段是重点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海军访问美国的情况)(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这样三段来解读:第一段(第l自然段):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中国海军的访问,既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民倍感振奋与自豪。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其他三个国家,以及这次出访的意义。2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l)指名读。(2)这一段里的“深情厚谊”、“浩瀚”、“抵达”三个词语谁会解释?(“深情厚谊”就是深厚的感情;“浩瀚”是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抵达”就是到达)(3)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些词语?这问题等学到下面的课文再谈。(4)小结:第一段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港的时间和经过的地区。(5)齐读第一段。3学习第二段(第24自然段)。(l)第2自然段。指名读。这个自然段一共有九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这句话谁能换个说法吗?(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联系第一段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词语呢?(是为了突出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大陆的重大历史意义)第2和第3句说了什么?(学生答)(板书:奔走相告争睹风采洋溢着欢乐)问:“奔走相告”是什么意思?(我奔跑着告诉你,你奔跑着告诉他)“风采”是什么意思?(指美好的仪表)上面第l句和第2、3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军舰第一次访问美洲大陆,所以人们奔跑着互相告诉,纷纷赶来争着看中国军舰的风采。来看的人这么多,圣迭戈军港才一连几天都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那么中国军舰和中国海军的风采怎么样呢?美国海军官兵看了有什么样的印象和反应呢,请齐读第4、5句。(学生读“中国海军伟大的祖国”)问:这里的“士气高昂”、“举止文明”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士气高昂”指军队精力旺盛;“举止文明”指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舰容整洁、士气高昂、举止文明、充满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军军官的一句赞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卓越的精神”、“无上的光荣”,这是多么好的赞语呀!请默读下面第6到第9句,谁能说说这四句话是承接着上面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默读后答:这是承接上面第3句话,写出了圣迭戈军港怎样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的)这四句话还可以分成两层来看:第一层是第6、7两句,说的是中美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还举行联欢会共同演奏乐曲。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在美丽的中美乐曲”)提示:这说明了两国官兵的欢乐和友谊。下面第8、9两句是第二层,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和附近的美国人欢迎中国水兵的场面。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美国海军军官你好,中国”)提示:这两句写美国人民对中国水兵非常友好,增添了军港欢乐的气氛。齐读第2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怎样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读了第3自然段就知道了,请齐读第3自然段再回答。(学生读第3自然段后答:可以用“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教师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这一自然段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在课文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对!这是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的过渡段,它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联结作用。那么第4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也就可以知道了,谁来说说?(可以用“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和自豪”来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板书:使旅美侨胞倍感振奋、自豪)问:“旅美侨胞”指什么人?(指长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倍感”是什么意思?(加倍感到)(3)学习第4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了华侨看到中国水兵的风采时高兴的表现,谁能说说其中表示中国水兵风采的词语?(学生答)(板书:雄姿英发昂首阔步)问“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姿态雄伟,生气勃勃)再问: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高兴的词语?(学生答)(板书:忘情狂奔欢呼雀跃)第2至第4句写了当地的和专程赶来看望的两位华侨的话语。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词语?(学生答)(板书:激动兴奋兴致勃勃热泪盈眶扬眉吐气)问:什么叫“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出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真是扬眉吐气呀!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心情,用了惊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请齐读一下。(学生读)谁能说说这两句表达感情的不同方式?(前一句是用反问句表达的,后一句是正面表达)这一自然段说的是中国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那么朗读的时候,当然要带着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来读了。齐读第4自然段。三、小结本课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段,讲读了第一、二两段,知道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既赢得了美国军民的友谊,也使旅美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复习思考文后练习4。第三教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名回答:第2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接在一起的?二、继续讲读课文学习第三段(第5自然段)。1指名读。2这是一个结束全文的段落,一共有三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表示什么意思?自答,蓝色通常是象征友好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友谊的航程。这一句略写了中国海军访问其他国家。3第二、三两句说了什么?(学生答)问:一位外国记者对这次访问评价怎样?“无法用海里来计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友谊深长,无法衡量)这两句写了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4这一自然段三句话都点明了题意,而第3句话末尾直接用上了课题,从而结束了全文。5齐读第三段(第5自然段)。三、总结课文这篇课文着重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所以作了详写,访问其他三国只是一句话带过,这是略写,详写部分既分清了层次,又用过渡段起联接作用,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四、作业:见“名校联盟”和“冠魔新干线”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诗词诵读终南望余雪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朝诗人祖咏。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宣扬隐逸思想,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二、初读诗句,自学感知。(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诗句,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读准字音。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二)检查自学情况:1、轮读古诗,正音。个别读,齐读。2、交流自学后的初步感受。3、生质疑问难。三解疑答难,品读想象。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四、体会写法,感悟诗情。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五、多种形式,激励背诵。1、个别背。2、小组对抗赛。3、全班齐背。教后反思:语文乐园(八)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全班齐读成语,分男女生读成语,对答成语。、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尝试运用。、交流拓展:还有哪些意思相近或相对的成语。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00万只塑料编织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凤山县富硒黑猪种猪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分支酶等8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介绍2025
- 成都工会考试题目及答案
- 河南周口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揭东区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 容器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装修公司开业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内科输血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青岛社区面试真题及答案
- 国家电网反违章教育培训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JG/T 255-2020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 工程周报月报管理制度
- 调解小三协议书
- 建筑工程质量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大考点+4道中考题
- 202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 压力焊工培训课件
- 工艺验证检查指南2025
- 箱式变电站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