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2.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2.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2.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2.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家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复习资料植物篇第1课 1、什么是树: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2、观察大树带什么工具:放大镜、皮尺。第2课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2、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提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3、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树干,一般是多年生。4、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花也不一样。5、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土壤、空气、阳光、水分。第3课1、树是什么植物:木本植物,茎是木质茎。2、草是什么植物:草本植物,茎是草质茎。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营养。4、大树和小草不同之处:植物有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不同,一个是木质茎,一个是草质茎。5、大树和小草相同之处: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第4课1、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营养。都是草本植物。2、植物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陆生植物,水生植物。3、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4、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有: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6、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7、狗尾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9、常见的水生植物有:(1)飘在水面:水葫芦、浮萍;(2)长在水底:金鱼藻;根扎在水底泥土里,叶露出水面:水花生、水稻。第5课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2、比较新鲜叶和落叶: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叶的生长过程和生命特征。叶芽、小叶片、嫩叶、老叶、枯黄、死亡。第6课1、写出树的变化记录表。第7课1、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阳光、空气、土壤和营养;3、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4、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种子、长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真叶长成小苗,花蕾,开花结果,成熟,死亡(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课本插图复习:1、第5页大树画出我观察过的一棵大树2、第8页我观察的狗尾草:根、茎、页、果实(毛茸茸的像狗尾巴)3、第11页我观察的水葫芦和金鱼藻4、第13页叶子图:叶片、叶柄、叶脉 ;资料库(了解内容,不要求掌握)1、短命菊的生命周期最短。2、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3、桃树、小麦、狗尾草是用种子进行繁殖。4、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是用孢子进行繁殖。5、柳是用茎进行繁殖。6、马铃薯薯块和大蒜的蒜头是用地下茎进行繁殖。7、蒲公英、甘薯是用根进行繁殖。 动物篇第1课1、在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打扰、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2、我们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第2课1、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2、要更细致的观察应使用放大镜。3、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三部分。壳上有螺旋形花纹,头部有口和两对触角,口中有很多细小的牙齿,长的一对触角上有眼。第3课1、蜗牛喜欢吃:菜叶、青瓜、苹果2、蜗牛“睡觉”了,怎样让它醒过来:把蜗牛放入常温的水中,让它活动。5蜗牛用气孔呼吸,也用气孔排泄废物。第4课1、蜗牛的特点:生活在地面潮湿之处,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和眼睛,吃菜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2、蚯蚓的特点:生活在地下,身体有环节,柔软,吃落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3、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第5课1、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3对脚),会爬行,过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第6课1、金鱼的特点: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2、金鱼和蚂蚁的相同点:都是活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第7课1、动物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课本插图复习:1、第27、28页蜗牛图:壳、触角、眼睛、嘴、头、腹、尾、腹足;2、第31页蚯蚓图:口、环带、肛门。3、第35页蚂蚁图:头、胸、腹。头上的眼睛、口、触角;腹部的三对脚。资料库(了解内容,不要求掌握)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2、“朝生暮死”说的是一种昆虫蜉蝣。3、无脊椎动物中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4、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弹涂鱼。5、动物的寿命最长象龟。6、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7、昆虫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在胸部长着三对足,通常还有两对翅膀。昆虫是唯一具有三对足的动物。8昆虫是用气管呼吸的。9、生活在水中的昆虫也是用气门进行呼吸的。有一种新的呼吸器官气管鳃。10、雄海马就担负着育卵(小海马)的任务。11、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当今最大的动物。12、世界上最小的鸟叫蜂鸟。13、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14、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材料篇第一课: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如:木头;有的是人造材料,如:玻璃、金属、塑料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人造纤维、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3、能说身边物品的材料组成。第二课:1、铁定能在木头上留下划痕,说明金属比木头硬度大。硬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属、塑料尺、木头、卡纸。2、金属的特性:坚硬(用来做汽车等需要坚固的东西)、有金属光泽(很光亮)、有延展性(可以捶打成各种形状)、易传热(用来做家里炒菜用的锅)、能导电(用做电线)、(吸水性差)等。3、大部分金属都是从矿石中经过高温冶炼而成的,用过的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第三课: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塑料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颜色丰富、可重复利用性等特性,用途广泛。3、塑料是一种从石油中提取的人工材料,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应尽量把用过的塑料回收再利用。第四课:1、纸很容易被水浸湿,我们称之为吸水性。用放大镜观察纸可以看到很多细小的丝状纤维。2、东汉的蔡伦发明了改进造纸术的方法。过程是: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3、用过的纸也可以回收再利用。第五课:1、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2、森林是宝贵的资源,树木成材至少要十几年时间,我们要保护森林。第六课: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第七课: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2、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课本插图复习:注意几个气泡图的填写(49页、52页、58页)课本关注实验:1、比较硬度。2、比较柔韧性。3、造纸。4、比较沉浮。资料库(了解内容,不要求掌握)1、在东汉以前人们把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写在竹片、木片和丝绸上。2、我国东汉时,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常见的树皮、废麻、破布和旧渔网作为造纸的材料,使造出的纸更便宜。 水和空气篇第一课: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3、地球表面有70%左右面积被水覆盖着。但大部分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咸水。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第二课:1、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第三课: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黏度大的流动得慢,黏度小的流动得快。水、洗洁精、食用油流动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水、食用油、洗洁精。2、液体与固体的区别:液体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固体有固定形状,不可以流动。第四课: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2、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3、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ml)。4、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第五课:1、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如:我们用手在空气中舞动,装满空气的袋子鼓鼓的,挥动小纸条可以感知空气的存在。2、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不同的地方如:空气比水轻。3、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第六课:1、空气占据(空间),用实验可以证明。2、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第七课:1、空气有(重量)。2、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课本插图复习:1、第66页水气泡图,第75页空气气泡图。2、第69页水和食用油韦恩图;第71页固体和液体韦恩图;第80页水合空气韦恩图。分别比较相同与不同。课本关注实验:1、量筒的认识与使用,(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2)、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