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doc_第1页
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doc_第2页
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doc_第3页
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doc_第4页
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感不升反降为般 1幸福感不升反降为哪般?调查说明调查时间xx年6月15日至6月19日,共5天调查样本8641人(网友8102人;随机问卷539人)调查方式在搜狐网、人民论坛网等多家网站推出调查问卷;联合人民论坛调研基地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出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9份)数据处理网友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30%调查结果七成受调查者自认尚处温饱水平体现公众生存焦虑九成受调查者最大期待是“物价更低,房子更便宜,生活成本更低”八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最需要加强“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了缺衣少食的状态。 最基本的生存难题解决之后,公众的需求也开始从求温饱向求发展转变。 这种观念和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都产生了微妙的催化作用。 衣食无忧后,公众的幸福感是否更强了呢?公众还有哪些新期待?政府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新需求?围绕以上问2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展开了专题调查。 七成受调查者自认尚处温饱水平体现公众生存焦虑您认为自己丰衣足食了吗?对此问题,70.1%的受调查者的回答是“温饱”,认为自己处于丰衣足食状态的受调查者占比22.4%,认为自己处于“小康”或“富裕”状态的受调查者占比总计不足5%。 xx年中国的GDP已突破47万亿,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中国社科院也发布蓝皮书称,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成中上等收入国家。 从客观来看,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状态已一去不返了,绝大多数公众解决了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可从主观的感受来看,缘何大部分人自认只处于温饱水平?受调查者的意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虽然人们收入普遍增加了,但仍需面对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用高等难题,买一套房、供养一个上大学的子女、或是遭遇一场大病就足以让一个殷实的家庭变得窘迫,因此许多人缺乏安全感、存在生存焦虑。 七成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温饱线,正是这一心理的反映。 二,虽然生活水平都上升了,但与巨富阶层相比,多数人还是会有被“剥夺”的感觉。 有受访者坦言,富豪们一个包、一条领带都动辄几万元,普通百姓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自然只能是“温饱”以下。 三,许多受调查者认为,我们正处于物欲膨胀的阶段,消费主义盛行,对于物质3需求不少人仍有一种饥饿心理,几乎是本能地对个人的经济现状不满意。 有专家指出,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他的需求很简单,也容易满足。 但是,当一个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满足于吃饭穿衣这些单纯的需求时,不满足感要强烈得多。 公众对于自身仍处“温饱”的感叹,在一定程度上是公众更高期待的体现。 衣食无忧,公众幸福感不升反降当问及“衣食无忧后,您是否感到更幸福了”,有90.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是,仍面临住房、工作等诸多烦恼,幸福感下降”,仅有3.5%的受调查者认为,“是,知足常乐”。 为什么当前物质条件的改善没有带来公众幸福指数的增加?有受访者提到,现在食品安全让我们只能闭着眼吃饭,空气污染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工作压力让我们无暇休息,攀升的物价让百姓的“钱袋子”不断缩水,高房价让“蜗居”百姓越来越多自然是幸福不起来了。 看来,衣食无忧或者是生活富足,与幸福感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衣食无忧并不必然带来公众幸福感的增强。 幸福感低与当前公众烦心事多有关。 那么,当前影响公众幸福感的有哪些因素呢?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食品安全、高房4价、环境污染、贫富分化、道德缺失、工作压力、缺乏安全感、炫富风气等因素是影响公众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公众的忧心之处,正是公众的期待之处。 在被问及“丰衣足食后,您最大的期待是”时,90.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物价更低,房子更便宜,生活成本更低”,88.6%的受调查者选择“食品不再出问题,吃得更放心”,76.1%的受调查者选择“解决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民生问题”;接下来依次是“气定神闲的社会秩序,人与人相互关爱”(32.7%),“良好的利益表达机制,参政议政的权利”(31.5%),“丰富的精神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1.0%),“生活品质更高,有更多的娱乐和自由”(20.3%)。 “物价更低,房子更便宜,生活成本更低”、“食品不再出问题,吃得更放心”、“解决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民生问题”三项位居前列,说明公众最为期待政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物价、房价、食品安全、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民生问题。 从得票率的分布,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前公众明晰的思维逻辑,他们期待执政者首先解决社保、住房、物价、食品安全这些眼前令人困扰的问题,然后再逐步构建良好社会、政治、文化秩序。 民生问题无小事。 它既是浅显直白的,又是复杂深刻的。 它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包括百姓的健康和就业、百姓各项5权利的保护。 正因为如此,改善民生,政府任重道远。 既要大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要继续偿还在住房、教育、社保和医疗等方面的“欠账”。 所以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经济”,不仅需要远见卓识,需要加快改革、突破利益藩篱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一以贯之。 那么,百姓衣食无忧之后,政府应如何转型,以适应百姓新需求呢?公众认为政府当前最需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您认为政府当前最需要在哪方面加强作为?”“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推行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以89.5%、88.1%的得票率位居前两位,而“谋求更有利的国际地位”、“发展经济,再接再厉,保持高速增长,创造GDP奇迹”却分别以11.7%、7.7%的得票率排在后两位。 从中可捕捉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温饱之后,大多数公众更希望执政者能够完成转型,转变以GDP为中心、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旧思路,在依法行政、司法公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并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专家们认为,丰衣足食之后,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都与政府转型滞后直接相关。 一位受调查者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我国当前阶段,公众在衣食无忧、基本的生活需6求得到满足之后主要有三方面诉求更好的居住条件、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政府转型是时候了。 政府应当由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