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操作指南_第1页
基因操作指南_第2页
基因操作指南_第3页
基因操作指南_第4页
基因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及基因治疗实验室操作指南(分子生物学部分)菌种保存700l 菌液加入等体积60%甘油,20或-70保存。甘油菌复苏、培养方法一:挑取甘油菌一环,接种在含有相应浓度抗生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菌种),37培养过夜(约1216小时)。选取单独菌落转接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摇过夜(约1216小时)。方法二:直接吸取1020l 甘油菌,接种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摇过夜(约1216小时)。小规模制备质粒DNA(QIA Miniprep Kit Protocol)适于从15ml 菌液中制备20g、小于10Kb的高拷贝质粒。(1) 溶液EB放置于37孵箱内,预热;(2) 用Ep管收集菌液,10,000 rpm ,离心1min,弃上清;(3) 加入250l 溶液P1(含RNase),重悬细菌;(4) 加入250l 溶液P2,轻轻颠倒46次混匀,室温下静止23分钟(不可超过5分钟,以免过度消化);(5) 加入350l溶液N3,迅速颠倒46次混匀,1,3000 rpm 离心10分钟;(6) 上清入QIAprep柱,1,3000 rpm离心3060秒,滤液弃之;(7) 加入500l 溶液PB洗柱,1,3000rpm 离心3060秒;(8) 加入750l 溶液PE洗柱,1,3000rpm 离心3060秒,弃滤液,再次离心1分钟,以去除残存的PE;(9) 换新Ep管,加入37预热的溶液EB,37孵箱内静置1分钟(若质粒较大可适当延长时间),1,3000 rpm 离心1分钟,-20或-70冻存备用。手工方法小规模制备质粒DNA(1) 将菌液装于Ep管内,用台式离心机10,000rpm离心1min,回收细菌;(2) 加溶液I 200l(溶液I成分:50mM葡萄糖,25mM Tris-HCl pH8.0,10mM EDTA),振荡,重悬细菌;(3) 加溶液II 200l(溶液II成分:0.2N NaOH,1%SDS),盖严管盖,颠倒45次,混匀,静置34分钟。在PH12.0-12.6碱性环境中,线性的大分子量细菌染色体DNA变性,再将PH调至中性,在有高浓度溶液存在的环境下,染色体DNA之间发生交联,形成不溶性网状结构,大部分基因组DNA和蛋白质在去垢剂的作用下形成沉淀);(4) 加溶液III 200l(溶液III成分:5mM KAc 60ml,冰醋酸11.5ml,水28.5ml),迅速颠倒56次,冰浴10分钟,1,3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5) 加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V/V=25:24:1),混匀呈白色悬浊液,1,3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层水相(注意:切勿将酚相与水相之间的白色物质吸起),移入新管;(6) 加入70%体积的异丙醇(约400l),1,3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7) 加入70%酒精1ml,充分混合,漂洗沉淀,1,3000rpm离心1分钟,弃上清;(8) 再次6,000rpm离心1分钟,将残存的酒精吸尽;(9) 将沉淀干燥至无色透明状,加入预热的EB溶液3050l,再加入RNase (工作浓度20g/ml), 37孵箱内放置30分钟,-20保存备用。酶切反应(1)体系构成a) 反应体系应尽可能的小;b) 酶切缓冲液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十分之一,本实验室所用酶多为NEB公司产品,具体的缓冲液选择方案,应参照该公司使用说明;c) 内切酶用量为反应体系的十至二十分之一(若为双酶切,则两种酶的总量占总反应体系的十至二十分之一),酶的用量过大可能反而不利于酶切(因为内切酶中含有甘油);d) DNA总量不宜大于2-3g,否则在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会产生拖尾现象;(2)37水浴12小时(或过夜,以求酶切彻底);(3)10l 电泳观察酶切是否完全;(4)65水浴15分钟,灭活内切酶;(5)-20保存备用。QIAquick 胶回收试剂盒使用说明(1) 切胶(尽可能地去除多余的胶),称重;(2) 加入缓冲液QG,300l/100mg胶,2%的胶应加大QG用量至600l/100mg;(3) 56水浴放置10分钟,每2-3分钟摇匀一次,使胶完全溶解,胶完全溶解颜色为黄色、匀质溶液;(4) 当DNA片段大小为500bp或4Kb时,应加入异丙醇100l/100mg胶,以提高产量,此步不离心。DNA片段在500bp4Kb时,加入异丙醇并不能提高产量;(5) 结合:将以上混合物转入QIAquick柱(柱容量750l),离心 1,3000rpm 1min;(6) 洗柱:加0.75ml缓冲液PE,1,3000rpm离心1分钟(注意:用于盐敏感操作时,如平端连接、直接测序等,加入PE后应静置25分钟);(7) 弃离心液,再次1,3000rpm离心1分钟,以去除残余的乙醇;(8) 将QIAquick柱置于一新的1.5ml Ep管上,滴3050l经预热的缓冲液EB或水于QIAquick柱滤膜中央,静置1分钟,1,4000rpm离心1分钟,所得片段直接用于连接或20保存备用。连接反应(1) 体系构成(适用于粘端连接)a) 总反应体系为20l;b) 载体与目的片段摩尔数比为1:35;c) T4 Ligase Buffer 2l(占总反应体系的1/10);d) T4 Ligase 1l(占总反应体系的1/20);e) 载体用量应为0.1g左右,不宜过高。(2) 反应条件:16水浴放置1216小时(过夜)。(3) 反应产物直接用于转化或20保存备用。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 甘油菌种1020l加入5ml LB液体培养基(无抗生素)中,37振摇46小时,至菌液呈稍微浑浊状(中对数期);(2) 菌液冰浴10分钟,分装至两个Ep管内,4 4,0006,000 rpm离心35分钟,收菌;(3) 弃上清,轻轻重悬细菌于800l冰预冷的0.1M CaCl2中,冰浴10分钟,4 4,0006,000 rpm离心35分钟,收菌;(4) 再将细菌轻轻重悬于50l冰预冷的0.1M CaCl2中,冰浴,1224小时可用。注意: 若用0.1M CaCl2的10%甘油溶液重悬细菌,则可将该感受态细胞保存于-80深低温冰箱内36个月,而转化效率不会有明显的下降。PCR(聚合酶链反应)(1) 反应体系共25l,其中:a)模板为:菌液3l、病毒液5l或抽提的质粒DNA 0.51l;b)引物各0.5l;c)dNTP 0.5l;d)10Buffer 2.5l;e)若Buffer中不含MgCl2,则应加PCR专用的MgCl2溶液1.5l;f)Taq 酶0.5l;g)加入Milli Q 水,补齐至25l。(2) PCR参数:a)95 5 min;2035个循环b)94 30Sec;c)50 30Sec;d)72 90 Sec; e)72 链延伸 10min; f)4 保存 g)降温幅度为0.75/Sec。注意:以上反应条件只适用于一般的PCR,若结果不理想,应适当优化。大量制备质粒DNA(传统碱裂解法、PEG8000纯化)适用于从100250ml菌液中制备100250g高拷贝质粒(1) 涂板,挑取单克隆菌落,加入LB选择性培养基中,37振摇8小时,取适量菌液(1/5001/1,000)加入LB选择性培养基中(高拷贝质粒用100250ml,低拷贝用500ml),37 振摇1216小时;(2) 收获菌液(用50ml离心管):4 5,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再次离心2min吸除残留的培养液;(注意:次步可将离心沉淀后的菌斑20冻存1224小时,留待以后操作);(3) 以10ml溶液I重悬细菌;(4) 加10ml溶液II,轻轻旋转,颠倒46次(不可过重,以免机械剪切基因组DNA),室温放置5min(不可超过5min,避免过度消化);(5) 加入冰预冷的溶液III 10ml,迅速颠倒46次混匀,冰上放置20min,以促进沉淀形成;(6) 4 1,3000rpm(2,000g以上)离心30min,离心前应再次混匀样品;(7) 上清入新管,4 1,3000rpm(2,000g以上)再次离心15min,充分去除沉淀;(8) 上清入新管,加入60%体积的异丙醇(室温,以避免增加盐沉淀),混匀,室温放置10min,4 1,5000rpm离心30min(离心前应于管底作好标记),小心、缓慢地倒出上清,切勿将管底的DNA沉淀一并弃去;(9) 清洗:70%乙醇20ml清洗沉淀物,4 1,5000g离心10min,小心、缓慢地倒出上清,充分凉干,溶于0.1TE溶液3ml中;(10) 加入等体积(3ml)冰预冷的5M LiCl溶液,充分混匀,4 10,000rpm 离心10min;(11) 上清入新管,加入等体积(3ml)异丙醇沉淀,室温条件下,以1,000rpm离心10min,弃尽上清,以70%酒精清洗后,凉干,溶于0.1TE溶液5001,000l中,分装Ep/500l;(12) 加入RNase(20g/ml),室温放置30min;(13) 加入含13%(w/v)PEG8000的1.6M NaCl 溶液500l,充分混匀,室温静置20min,4 12,000rpm离心5min,回收沉淀的质粒DNA;(14) 弃上清,以400l 0.1TE溶液溶解质粒DNA,用等体积的酚:氯仿(200l:200l)和氯仿(400l)各抽提一次,水相入新管(氯仿中加入异戊醇可起到去除泡沫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吸出水相与酚相之间的白色物质);(15) 加入1/10体积(40l)3M的醋酸钾溶液,充分混合,加入2倍体积(800l)的冰预冷的无水乙醇,冰上放置10min,4 12,000rpm离心5min,回收质粒DNA;(16) 弃上清,加入4预冷的70%酒精200l,稍加振荡,4 12,000rpm 离心5min,重复该步骤3次;(17) 吸除上清,敞开管口,室温凉干;(18) 以适量LoTE(pH8.0)溶解沉淀;(19) 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鉴定。注意:每个需弃去上清的步骤都应小心地将其装入另一个新管内,以便于当实验不成功时查找原因及补救。病毒DNA-QIAGEN试剂盒抽提指南(1) 取200l含病毒的细胞悬液入1.5ml离心管,或107培养细胞以PBS悬浮,不够200l时以PBS调节;(2) 加20l QIAGEN蛋白酶K(PK)储备液和200l缓冲液AL,Vortex混匀;(3) 56孵育10min;(4) 4,000rpm短暂离心,去除管壁及管盖上的液体;(5) 加200l无水乙醇,Vortex混匀15sec,再次4,000rpm短暂离心,去除管壁上的液体;(6) 溶液入QIAGEN柱,8,000rpm离心1min;(7) 弃滤液,加入500l缓冲液AW1,8,000rpm离心1min;(8) 弃滤液,加入500l缓冲液AW2,14,000rpm离心3min;(9) 弃滤液,14,000rpm再次离心1min,弃2ml收集管;(10) 置QIAGEN柱于一洁净的1.5ml Ep管中,于滤膜中央滴加56预热的缓冲液AE 50l,室温条件下静止1min(必要时于56热浴5min);(11) 14,000rpm 离心1min,弃QIAGEN柱。转 化 (1) 感受态细胞50l,加入25l连接产物,轻弹Ep管底部混合,冰浴3060分钟;(2) 42热休克90秒,勿摇动试管,再冰浴2分钟;(3) 加入LB液体培养基(无抗生素)200l,37温和振摇4560分钟;(4) 铺相应抗性的LB平板(平板要37预热),平放20分钟,37倒置培养1014小时。Linker的合成引物各10l(25m)加入PCR管中,混匀,置于PCR仪内,按以下程序进行合成:(1) 96变性5min;(2) 以0.01/sec的速度降温至72,停留5min;(3) 以0.01/sec的速度降温至55,停留5min;(4) 以0.01/sec的速度降温至4,备用。Linker的酶促磷酸化 反应体系:合成的非磷酸化Linker 10l10激酶缓冲液2.0l37温育1小时,产物可直接用于连接反应。10Mm ATP溶液2.0lT4 PNK1.0l100BSA溶液4.0l(40g)Milli Q H2O5.0lQIAGEN中样和大样质粒提取试剂盒操作步骤 (1) 取甘油菌10l,接种于LB含抗生素的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高拷贝质粒接种于25ml(中样)或100ml(大样)培养基中,低拷贝质粒接种于100ml(中样)或500ml(大样)培养基中,37振摇过夜,约1216小时;(2) 用50ml离心管收集菌液,4离心6,000g15min,弃上清;(3) 加4ml(中样)或10ml(大样)溶液P1(含RNase)重悬细菌,振荡混匀;(4) 加4ml(中样)或10ml(大样)溶液P2,轻轻颠倒46次混匀,室温孵育5min;(5) 加4ml(中样)或10ml(大样)预冷的溶液P3,迅速轻轻颠倒46次混匀,冰浴15min或20min;(6) 4离心20,000g30min,将含有质粒DNA的上清移入新管;(7) 4再次离心20,000g15min,上清移入新管;(8) 以4ml(中样)或10ml(大样)溶液QBT分别平衡QIAGEN-tip 100或QIAGEN-tip 500柱,让液体自然流尽;(9) 将含有质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