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doc_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doc_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doc_第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doc_第4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B .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C .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 (2分)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 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 . 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D . 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3. (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 .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 .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4. (2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 . 镜面的大小B . 观察者的位置C . 物体的大小D . 物体与镜面的距离5. (2分)(2014河池)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C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6. (2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垂直水平面的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对着玻璃板看到A所成的像A再在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透过玻璃板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此实验可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B . 蜡烛B在此实验并没有什么作用C . A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7. (2分)(2015百色)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A . 是等大实像B . 是放大虚像C .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8. (2分)一只小鸟在离平静的湖面3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10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 9. (3分)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辨别出是小玲的10. (1分)人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m。 11. (2分)上学前,小红站在平面镜前梳理了自己的头发,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_,所成像的大小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1分)某同学要利用一把卷尺和一小块平面镜测出如图所示的水平地面上的一棵大树的高度,如图中画图表示他的测量方法,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地面上,人沿着树根A与平面镜B所决定的直线,眼睛看到地面上的平面镜前后移动位置,当人在镜中恰能看到树梢D 的像时,记下这时人的位置C用卷尺量出AB间的距离a,BC间的距离b,人眼到地面的高度h用字母表示所测得的量,写出大树高度H的表达式H=_13. (3分)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此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为_米,这样做的好处是_;请你在图中完成人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_ 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5分)14. (2分)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_(物体/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 15. (5分)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选择了薄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 (2)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淸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淸晰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证明平面镜成_(选填“实”或“虚”)像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16. (4分)(2016厦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像(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关系17. (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四、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18. (5分)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一束与水平方向成50角光线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平面(如乙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以及它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完成图丙所示中的光路图;19. (5分)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