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谈礼貌【教学内容】20.谈礼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重点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教学课时】两课时个人加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我会读咳嗽纠纷 态度粗暴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安慰师傅 减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二)我能知看看课文为我们讲了哪几个故事,读完后,再想想,关于“礼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屏幕展示)探究目标:了解几个故事品味一种感情学习一种表达讲讲自己故事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学习讨论:(1)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2)演一演三个故事。(3)讲述自己见到的讲礼貌和没礼貌的故事。二、集体交流,深入探究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三、拓展延伸,积累提高(大屏幕显示)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四、布置作业读主题学习丛书五,积累关于月光的语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1.七律 长征【教学内容】21.七律 长征【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2.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个人加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2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教学过程:(一)我会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二)我能知七律 长征是 (谁)在红军 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是一首 。(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屏幕展示)1.结合课前搜集的长征的资料,回忆学过的关于长征内容的课文,读一读长征的故事。2.这首诗重点讲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体会五幅“征难图”。3.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二、集体交流,深入探究(大屏幕展示)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断出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三、拓展延伸,积累提高(大屏幕显示)1.七律 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2.课外查找毛泽东的其它诗词,进行朗读背诵。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练习6”中的清平乐 六盘山来进一步理解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并背诵这首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内容】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分角色朗读。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2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重点难点】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个人加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3.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看拼音,写字y _寒 _兆 沐_ 犹_ 疆_ 监_png 汹涌_湃 _程万里 _胀 _勃 帐_二、填空。1.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 的事,表现了彭德怀 的感情。赞扬了他 的精神。2.彭德怀:中国无产阶级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人,曾领导“ ”等著名战役,毛泽东赞扬他说: 。3.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2万5千里,经过11个省市。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高度评价长征:“长征是 ; ; 。”长征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有: 、 、 、 。 三、在对课文的预习中,你还收获了哪些或者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分角色朗读。2.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爱大黑骡子?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他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二、深入探究“不耐烦”“怒吼”“发火”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分别 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外延伸1.长征路上象这样作最后奉献的骡马难以计数!推荐同学们读一本书: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读一读吧。2.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四、课堂检测一、注音。骡子 饥饿 彭德怀 絮语 御寒 警卫 融洽 宿营二、阅读分析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 )了北进的滚滚铁流,( )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 )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 )”。1.将课文补充完整。2.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暗含着 ;也暗含着 。3.“身无御寒衣,肚内饥。”相当于文中的 一词? 4.北进的“滚滚铁流”指 。称红军战士为“铁流”是因为 。体现在竹板声里的句子是 。战士们能做到这些是因为 。五、布置作业1.读“主题丛书”六冲不垮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感受“红军精神”。2.把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改编成故事,讲给同学或者父母听一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六【教学内容】练习六【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2.诵读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和毛泽东的清平乐 六盘山,体会长征时期的红军战士精神。3.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4.学写毛笔字。【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教学课时】三课时个人加工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创设情景:播放长征组歌尤其让学生听四渡赤水出奇兵。(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你从歌曲中都听出了什么?(3)指名回答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段歌词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兵重兵围困下,依靠毛泽东的正确指挥,四渡赤水,彻底拜托了敌人的围追阻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确字音。(3)全班交流,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4)同座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诶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和使用方法)(6)学生练习背诵。2积累与反馈(1)指名读,集体练读。(2)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模拟一个语言环境,说一段话。(3)集体齐背,指名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来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月光启蒙中的一段。(2)引导学生读帖。终端观察整体的布局,行宽2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匀称、合理。(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子2之间、自2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总的位置,那些字不宜与其他子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2练习。(1)学生联系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的3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那里i。结症写的3不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练习。 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学生自选话题。2指导。(1)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演讲的技巧和时间分配技巧。(2)学生根据自选的话题用五分钟时间准备。(3)分组练说各自的话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