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兄、倍”四个生字,会写“旧、符、兄”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够进行背诵。 3.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意境,了解相关传统节日的习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进行自主研读,同时在不理解的地方给予点拨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借助对诗歌大意的感知真正融入到诗歌意境中,并展开想象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其心理活动,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2.难点想象诗歌画面,融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突破方法教师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诗歌画面,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练习,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不断激发想象,努力让他们真正融入诗歌意境中。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诗人的资料。 2.学生课前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其有趣的习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交流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其有趣的习俗。 2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两首诗歌元日和九日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诗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通1回忆以前读通诗歌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诗题、读出节奏)2运用以前读通诗歌的方法,自读这两首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反馈自读情况,相机指导难读的字音和诗句。 三、对比朗读体会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回忆以前读懂诗歌的方法。 (结合注释和插图、查阅工具书、了解诗人和背景、展开想象)2你从两首诗歌中读出了哪些相同的地方?(两首诗歌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 )3你又从两首诗歌中读出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节日不同、习俗不同、诗人和朝代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四、补充资料走进诗人,了解背景,体会情感1补充两位诗人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王安石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 49岁被任命为宰相,为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当时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 王维王维少年时就与弟弟王缙离开家乡蒲州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多年漂泊在外,久而久之,思乡怀亲之感不断袭扰他。 特别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的“九九”重阳佳节之日,达官贵人们都以家宴自娱,弟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遂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2再读两首诗歌,通过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歌,了解了其中有趣的习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了他们的真实情感。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