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教案讲义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一、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利用小组“讨论法”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知道研究这类问题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分子太小,无法用肉眼看到它的运动情况,该如何研究?汇总学生讨论情况回忆思考小组讨论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等 二、研究方法类比法选用类比的方法将不容易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探究分子的运动规律确定研究方法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在弹簧的两端各系两个小球,当两只小球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和拉伸时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还可能具有势能。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展示实物一杯大米、有一条小鱼的一杯水、有许多条小草鱼的一杯水,引讨论回答生活中大量温度影响扩散现象发生快慢的实例。 三得到结论通过假说推断的正确性来证明假说的正确,这是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正确关系,给出结论和本节课的课题分子热运动并解释为什么称为“热运动”分析理解评估与反思1在研究分子运动规律的过程中,经历的思维探究程序提出问题类比形成假说进行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2用到的研究方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进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小结。 播放课件进行简单总结,同时进行情感教育,说明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光的色散时曾用到这样的思维探究过程。 小组讨论后自行小结。 总结研究方法时具体说明在什么环节或问题中是如何运用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内能 (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2.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二)教具烧杯,墨汁等。 (三)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2.引入新课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奔驰的汽车、起航的轮船、飞行的飞机等交通工具,它们都具有机械能,那它们的能量从何而来呢?生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燃烧。 师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是否具有机械能?是否具有内能?0的物体是否具有内能?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由于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物体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为零,所以重力势能也为零,即物体没有机械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内含有的大量分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物体仍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都是0,此时物体内的分子依然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仍具有内能。 师由于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又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师物体具有能量,反映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物体做功的本领有大小之分,所以物体具有的内能也有多少之分。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生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的高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师如何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验证内能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有关?生质量和体积大小相等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程度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师如何证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程度越剧烈?我们可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扩散情况。 演示实验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师墨水在哪个烧杯中扩散得快?试验说明了什么?生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它的动能就越大。 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师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由此可知,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温度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 怎样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呢?2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师有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生A、放在太阳下晒;B、在石头上摩擦;C、放在热水中烫;D、放在火上烧;E、用锤子敲;F、放在手中捂;G、用力反复弯折师我们把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能量就会从高温处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的现象叫热传递。 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除热传递外,还有其他方式如摩擦、敲打等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板书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3热量师将金属汤匙放在热水中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金属汤匙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的转移师热传递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用符号Q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相同,也是J。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4)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 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枣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4.小结 (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 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 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板书)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快分子动能大内能大;温度低扩散慢分子运动慢分子动能小内能小。 小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板书)3.改变内能的方式(板书)结论: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一个物体的内能转移给另一个物体,能的形式没变.(板书)结论:做功也可以改变内能,其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转化,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板书)思考:出示钢锯条,问:如果只知道这根钢锯条温度升高了,而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能否判断是通过做功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的.教师分析点拔: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所以无法判断. 三、巩固练习1.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2.“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6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3.用活塞式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的过程中,气筒的筒壁通常会发热。 筒壁发热的原因是做功和做功。 请设计实验证明究竟哪个是主要的发热原因。 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_回答_第三节比热容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量及其单位。 2、知道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3、会查物质的比热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的实验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查比热容表知道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学习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探究在物路学发展中重要作用。 2、通过比热容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比较、归纳、综合法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观察、比较、归纳、综合,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教具准备烧杯2个(500ml),电加热器2个,温度计,水,煤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2引入新课引导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用水来冷却。 这里用水为什么不用其它液体呢?组织学生讨论点拨会不会是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强呢?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1)水的质量。 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 (2)升高的温度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半开吸热多,将一壶凉水烧开比将温水烧开吸热多。 (3)可能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有什么不同?为了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析实验数据以及实步骤。 3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需要的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得快、搅拌器、。 2、取相同的烧杯,甲烧杯里装400g水,乙烧杯里装400g煤油,使它们的温度都处于室温,给它们都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的热量),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3、如果它们都从室温升高到400C,观察它们需要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吸收的热量)。 分析数据实验次数物质名称质量/g加热时间/min初温/0C初温/0C吸收热量(多、少)1水煤油2水煤油交流、得出结论给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上升的温度高。 要使它们上升的温度相等,对的加热时间更长些。 可见,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本领。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 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 练习 1、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吗? 2、一滴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谁大? 3、把一铝块分成大小不同的四块,哪块的比热容大?每块和整块比较,其比热容有无变化? (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1)在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什么物质?它的比热容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2)干泥土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为水的比热容是干泥土的_倍 (3)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吗? (4)同中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变吗? (5)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分析课本图2-15,2-16,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 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2、为什么把水用做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和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物质? 3、讨论课后“你知道吗”,并尝试发表见解。 4、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特性,使秧苗的温度不致,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 4小结通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动机低空燃比工况下火芯塞电极积碳与氧传感器协同优化策略
- 即插即用架构设计中的模块化接口标准化进程
- 医疗级臭氧纯度标准与工业级成本控制的平衡悖论
- 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第2篇-洞察及研究
- 2024年增强塑料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爱马仕奢侈品手工工艺传承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分析报告
- 临床高职扩招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口腔临床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初级三基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社会工作伦理》课件:实践原则与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采购作业流程管理细则
- 泥工 清包合同
- 儿童肥胖症心理干预-全面剖析
- 光伏扶贫项目合同范例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心脑血管科普知识
- 高考英语长难句解析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