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1.doc_第1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doc_第2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doc_第3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doc_第4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 自主学习”教案课题: 文言词语和句式 编写: 王毅 审定: 骆晓娟 时间: 2013.10 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班级组别第 组姓名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及其特殊用法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文言诗词的活用方法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温故预习二、激趣导入三、梳理探究活 用 的 类 型例 句译 法说 明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形容词使动用法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形+宾=使+宾+形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名+宾=使+宾+为+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形+宾=以+宾+为+形有人认为动词无意动用法,“羞”为形容词活用。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名+宾=以+宾+为+名动词的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廉蔺动+宾=以+宾+为+动二、导入: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三、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辞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以上例到例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到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例到例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到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使动用法是表示(客观上即事实上)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丰足。 “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 (二)实词词义 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例“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3、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学会联想,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A项“竟”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生乙:(第二小组补充) 4、收天下之兵 。 (过秦论)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例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5、故山殊可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 例“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例“鲜”应和“无”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生丙: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归纳小结综上所述,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 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作业(课堂生成问题)拓展练习:解释下了黑体字属于什么用法。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 2、不远万里 (认为远) 3. 鱼肉百姓 (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 收获与反思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高二年级语文学案课题: 文言词语和句式 编写: 王毅 审定: 骆晓娟 时间: 2013.10 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班级组别第 组姓名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及其特殊用法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文言诗词的活用方法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温故预习二、激趣导入三、梳理探究活 用 的 类 型例 句译 法说 明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形容词使动用法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形+宾=使+宾+形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名+宾=使+宾+为+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形+宾=以+宾+为+形有人认为动词无意动用法,“羞”为形容词活用。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名+宾=以+宾+为+名动词的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廉蔺动+宾=以+宾+为+动二、导入: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三、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辞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以上例到例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到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学生就以上6个句子做课堂探究展示:(二)实词词义 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生甲: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2、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学生展示: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3、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学生展示: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学会联想,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A项“竟”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学生展示:4、收天下之兵 。 (过秦论)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例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5、故山殊可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根据以上例句,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