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 认识与执行 主讲 王人卫教授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主讲内容 第一部分 标准 2014年修订 解读第二部分 标准 执行的常见问题第三部分 标准 单项指标的解读 标准 2014年修订 解读 第一部分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1 取消原 国家标准 2007版 中 运动能力 指标基于 评价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本水平 并通过检测与评价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来实现该标准的功能 一 重建 国家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 2007年标准设置运动能力指标的目的是引导学校体育教育加强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运动技能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学校将运动能力测试项目成了体育课的全部 完全违背了标准制定的本意 基于 国家标准 的适用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 而学生群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其身体形态 机能与素质的变化既有连续性特征 又具有阶段性特征 所以 提出 共性 个性 评价指标十分有利于体现 国家标准 的科学性 整体性和连续性 2 提出 共性 与 个性 评价指标的理念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基于 1 将不同测量属性的指标归为一类 混淆了指标的评价意义 2 在实践中 各地各校常采用 避重就轻 选择指标 也造成了全国选择指标上的差异 3 选择不同指标还容易误导学生产生 不公平 避实就虚 的认识 3 取消 同类 指标的 选测 设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1 如 小学五 六年级的50米跑 25米 2 立定跳远 跳绳 篮球运球 足球颠球 排球垫球为一类 这就造成了将 体现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指标与反映速度 爆发力 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指标 归为一类 2 尽管 国家标准 2007版 管理办法中要求选测指标 每年由地 市 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等学校在测试前2个月确定公布 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 基于 1 1997年在国际肥胖委员会 IOTF 都柏林会议上 建议像成年人那样 将体重指数 BMI 作为反映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的指数和估价超重 肥胖发病率的参数 2 BMI作为评价指标 能够与未来国际青少年体型评价标准接轨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4 选择体重指数 BMI 替代身高标准体重 5 选择肺活量替代肺活量体重指数 基于 1 小学1 4年级增设肺活量 保持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 根据 异速生长 理论 机能水平与身体形态自然增长呈现 异速增长 特征 即肺活量与体重自然增长不同步 3 对于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学生而言 因体重大 在明显降低了身体形态得分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降低了身体机能的得分 导致这批学生积极性受挫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身体形态与内脏器官的增长水平和发育速度呈现 非等比 特征 即体重和肺活量的自然增长水平不一致 发育敏感期也存在差异 遗传学提示 体重遗传度为63 肺通气量为73 即 前者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变异程度超过了肺活量 6 小学5 6年级保留50米 8往返跑 取消400米跑 基于 1 众研究表明 400米跑与50米 8往返跑在评价小学生耐力水平具有不等效的作用 2 场地情况的限制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表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一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二 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 1 2007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 2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尤其是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敏感期等 3 教育部组织实施的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指标体系 五年一次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指标体系 二年一次 4 2013年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上报数据抽查复核工作方案 中的测试指标体系 二 规范评价指标的测量属性 一 共性指标作为反映全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和大学 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状况 重点突出对体型 心肺功能 力量速度与柔韧素质等四个方面的评价 包括 BMI 体重指数 肺活量 50米跑 坐位体前屈 依据上述原则 结合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理论模型 各年级评价指标的测量属性如下 二 个性指标 作为反映不同学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 重点突出身体协调性 力量与耐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评价 1 小学阶段 1 1分钟跳绳 全体小学生 2 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三至六年级 3 50米 8往返跑 小学五六年级 按照生长发育阶段性规律 大部分小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前 儿童期 其身体形态 机能处在缓慢增长期 身体素质的增长也常常以协调 柔韧 速度以及灵敏 平衡等能力为主 研究提示 小学生身体发育呈稳定增长趋势 如协调 平衡等在小学1 3年级发展最快 而灵敏与柔韧素质在小学4 6年级发展最快 初中至大学各学段的男女学生 12岁以上 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 身体素质有了明显了增长 尤其是体现在力量与耐力素质方面 将进入明显快速增长 所以 初中以上的男女学生除了保持对移动速度与柔韧素质的评价以外 还需要增加对速度力量 耐力力量以及耐力素质的评价 二 个性指标 2 初中 高中 大学阶段 1 立定跳远 2 引体向上 男 1分钟仰卧起坐 女 3 1000米 男 800米 女 三 重构综合评价指标的 权重 一 基本原则 1 身体形态重视其遗传和个体化特征 鼓励采用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强调维持 正常体重 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采用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控制超重与肥胖发生率 同时强化增加力量训练 改善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对改善低体重的效应 2 身体机能尊重肺活量的大小受到体型 营养 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突出通过积极参加有氧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能力 3 身体素质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实现的理念 尤其是不锻炼就不能取得优异成绩 二 权重确定的原则 1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设立统一的 类权重 表2 国家标准 2014年 类权重确定 设立 统一 类权重 有利于保持不同学龄段学生总分评价时的 公平 而且有利于整个学生阶段的纵向比较 2 微调身体素质类指标的权重 表32014年不同学段身体素质单项指标权重的变化 二 权重确定的原则 确立 类权重 后 根据各学段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数目与属性 以及对体质健康的贡献率 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权重实行 等权 设定 均为70 来作为全面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功能 四 实行 附加分 1 附加分 是当学生单项评价超过100分时 给予学生一定鼓励或奖励的有效手段 国家标准 2014版 将选择身体素质类中能够通过后天锻炼明显增加的指标实行 附加分 进一步突出其激励功能 2 建议实行 加分 的指标 小学段为1分钟跳绳 中学 大学段为耐力跑与引体向上 1分钟仰卧起坐 3 加分幅度为20分 五 评价等级和分值范围划分的原则 1 单项与总分的评价等级区分4个等级 分别为 优秀 良好 及格和不及格 2 单项分与综合分值范围采用百分制 3 从教育行政管理角度 评价标准按照年级划分评价等级 不体现 年龄 的概念 一 基本原则 1 尊重2013年实测数据 即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事实 这样会影响到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成绩 低于 国家标准 2007版 2 降低 及格 标准 扩大及格率 理论上减少不及格率 降低学生对 不能毕业 的担心 3 提高 良好 标准 降低良好率 发挥 国家标准 的引导作用 即不参加体育锻炼就无法达到良好 4 维持 优秀 标准 二 分值范围确定的原则 三 评价等级划分原则 1 调整评价等级对应的理论百分位数与分值范围 表5 标准 百分位数比较与调整表 原则上保持10 的学生达到优秀 即单项得分为90分 100分 提高达到良好的标准 降低良好率 比 国家标准 2007年 减少25 即得分为80 89分之间 降低及格线 扩大及格率 比 国家标准 2007年 增加30 即得分为79 60分之间 降低不及格率 有10 的人群得分在59分以下 2 按照年级制定相应的评价等级 取消小学依据学段作为分组标志 按照年级制定相应的评价等级 除大学外 形态指标 小学6组 初中3组 高中3组 大学生因身体形态相对稳定 依然区分为1组 身体机能与素质的单项指标 小学6组 初中3组 高中3组 大学1 2年级有体育课 大学分两组 大学1 2年级与3 4年级 三 评价等级划分原则 3 身体形态评价等级 取消 营养不良 修改为 低体重 基于 1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而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采用的筛查标准是 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 该 标准 仅是个人研究行为 未或任何部门认可 2 2007年版中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来判断营养不良 容易将 豆芽菜 体型 又处在青春突增期的青少年误判为 营养不良 三 评价等级划分原则 4 重新确定体型评价等级与对应的分值范围 1 取消 较低体重 的评价等级 将其与 正常体重 合并 2 调整对应分值 缩短评价时的分值差 取消50分 不及格 概念 表62007年版与2014年版体型评价标准比较 三 评价等级划分原则 国家标准 2007版 中分值范围为100分 60分和50分 分别对应 正常体重 较低体重 超重 和 营养不良 肥胖 五个等级 即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却仅仅对应3个分值段 就造成了标准临界值在评价时分值差距过大的问题 六 单项指标分值范围 表82007年版与2014年版单项指标分值划分比较 注意 以上为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单项分值划分比较 七 测试数据上报时间要求 2014年版标准要求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今年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为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 2007年版要求 上报数据的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八 建立第三方数据复核制度 教育部组织委托第三方对各地上报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复核 并将现场抽查测试数据与学校上报数据进行一致性比对 综合分析和反馈各地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本地区的抽查复核工作 并将抽查复核情况报教育部体卫艺司 今年教育部于11月1日至30日期间 组织第三方对各地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复核 1 学校要按年级 班级 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2 中小学校要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 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 九 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 通过公示制度 让学生 家长 学校等对学生的体质情况有全面了解 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工作的开展 并有效对学生进行督促 1 取消 认真上好体育课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者 奖励5分 计入学年 标准 总成绩 的规定 2 取消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 其 标准 成绩记为不及格 该学年 标准 成绩最高记为59分 1 评价指标中400米 50米 8往返跑 1000米跑 男 800米跑 女 台阶试验的得分达不到及格者 2 体育课无故缺勤 一学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 10者 3 小学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 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 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 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 标准 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十 其它 标准 执行的常见问题 第二部分 一 测试方法不规范问题严重 二 测试仪器不统一 三 场地资源非常不平衡 各学校场地资源严重不平衡 我们所抽测学校均为市区学校 有的学校拥有自己的田径场地 室内活动场馆 有的学校连一块200米田径场都没有 有的学校拥有完整的体质测试设备 有的学校使用自制设备 四 安全束缚学校体育工作展开 体育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危险 为了安全 中小学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内容不断地 简化 和 缩水 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愈来愈 空壳化 教育部正在组织研究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办法 加快建立包括教育 预防 控制 应急 救济在内的运动风险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安全科学锻炼 五 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排名出现弊端 排名目的是促进提高 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好的排名 不惜弄虚作假 引入第三方对各地上报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复核将成常态 并实行 一票否决 六 测试人员待遇问题 部分地区没有将体育老师进行体质测试时间纳入绩效工资范畴 导致体育老师消极对待 教育部明确规定 将组织开展体质健康测试计入教师工作量 七 原标准中部分项目标准存在问题 譬如 初中三年级投掷实心球 男生及格的标准是5 3米 女生是6米 初中女生800米测试 初一女生及格标准是4分20秒 初二女生及格标准时4分34秒 初三女生及格标准是4分23秒等 标准 单项指标的解读 第三部分 受试者赤足 身着轻装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议的底板上 上肢自然下垂 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60度 足跟 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 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 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是水平位 测试人员坐在受试者右侧 按动 开始键 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 触及受试者头部时 自动停止下滑 测试完毕 测试学生身高 体重 以此计算BMI指数 目的是评价学生体型特征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 测试器材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身高体重仪 共性指标1 身高 体重 1 身高体重仪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 并调节水平调节脚 使之平稳 2 严格掌握 三点靠立柱 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姿势要求 3 水平压板松紧要适度 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头顶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 饰物要取下 4 测量时身体勿晃动 5 测量前受试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4 注意事项 共性指标1 身高 体重 被测者面对仪器站立 手持吹气口嘴 面对肺活量计站立深吸气 避免耸肩提气 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 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吹气 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 测试中不得二次吸气 吹气 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 吹气完毕后 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被测者不必紧张 并且要尽全力 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 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 测试器材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电子肺活量计 共性指标2 肺活量 1 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关键部位在口嘴前方的气筒内 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 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2 用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 严禁用水 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 3 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 禁止补气 4 注意事项 共性指标2 肺活量 4 肺活量口嘴卫生保障应该是每人一个新口嘴或消毒好的口嘴 必须经2小时以上消毒才可使用或一次性使用 但是个别学校用酒精消毒 个别学校口嘴测试现场反复浸泡反复使用 肺活量口嘴是禁止酒精消毒 且应该定期肺活量管子消毒 由于测试仪器的不统一 容易造成数据上的差异 受试者脱鞋 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 两腿伸直 不可弯曲 脚跟并拢 脚尖分开约10 15厘米 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 两手并拢 两臂和手伸直 渐渐使上体前屈 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 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 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 测试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 测试器材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坐位体前屈测量计 共性指标3 坐位体前屈 1 测试前 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 以防拉伤 2 测试时 如发现两腿弯曲或两上臂突然前伸时应重做 3 受试者要匀速向前推动游标 不得突然发力 4 注意事项 共性指标3 坐位体前屈 测试学生速度 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 场地器材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 地面平坦 地质不限 跑道线要清楚 发令旗一面 口哨一个 秒表若干块 秒表使用前 应用标准秒表校正 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 2秒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 受试者听到 跑 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 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为单位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共性指标4 50米 1 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 赤足亦可 2 发现有抢跑者 要当即召回重跑 3 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4 成绩记录 单位 秒 如7 9 填写为 7 9 4 注意事项 共性指标4 50米 两人一组 一人测试 一人记数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 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 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 每跳跃一次且摇一回环计为一次 听到结速信号后停止 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测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各年级 2 场地器材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场地平整 干净的场地一块 地质不限 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 发令哨 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个性指标1 1分钟跳绳 1 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跳绳测试时 应由教师计数 2 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 除该次不计数外 应继续进行 4 注意事项 个性指标1 1分钟跳绳 受试者将测试带系于腹部 全身仰卧于垫上 两腿稍分开 屈膝呈90度左右 两手指交叉于脑后 另一同位压住其踝关节 以便固定下肢 受试者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受试者完成上述动作要领后 开始计时测试 测试学生腹肌耐力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3 6年级 初中以上女生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仰卧起坐测试仪 垫子 2 测试器材 个性指标2 1分钟仰卧起坐 1 垫子应置于干燥平整的地面上 2 受试者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3 1分钟到时 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 精确到个位 4 注意事项 个性指标2 1分钟仰卧起坐 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 用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 跑 口令后开始起跑 往返四次 往返跑时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 不得碰扶标杆 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发出 跑 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以分 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 不计小数 主要测试学生速度 灵敏及耐力的发展水平 项目适用年级 小学5 6年级 3 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 50米跑道若干条 道宽2 2 5米 在起 终 点线前0 5米和49 5米处各立一标杆 杆高1 2米以上 立于跑道正中 秒表若干块 2 场地器材 个性指标3 50米 8往返跑 1 测度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 以免跑错距离 2 测试人员应告诉受测者在跑完后应继续走动 不要立刻停下 以免发生意外 3 受测者不得穿皮鞋 塑料凉鞋 钉鞋参加测试 4 对分 秒进行换算时要细心 防止差错 4 注意事项 个性指标3 50米 8往返跑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 站在起跳线后 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 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起跳线后缘至最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音版☆茉莉花教案
- N3层级护士三基+临床实践指南理论知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协议
- 2025年CAAC无人机执照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管理办法
- 2024年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Unit 1 When did they come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外研版(一起)
- 智能量化策略中的异常点鲁棒处理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收风险管理实务题练习题库(附答案)
- 2024年乌鲁木齐辅警招聘考试题库有完整答案详解
- 家具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冰雪活动安全教育课件
-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考试(试卷一)《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基题库100】时政、公基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喉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
- 2025年巡游车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全身器官捐赠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