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气化生产5万吨甲醇甲醛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地下气化生产5万吨甲醇甲醛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地下气化生产5万吨甲醇甲醛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地下气化生产5万吨甲醇甲醛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地下气化生产5万吨甲醇甲醛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生产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生产 5 5 万万 t at a 甲醇 甲醇 11 11 万万 t at a 甲醛 甲醛 2 2 万万 t at a 聚聚甲醛甲醛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 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生产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生产 5 5 万万 t at a 甲醇 甲醇 1111 万万 t at a 甲醛 甲醛 2 2 万万 t at a 聚甲醛聚甲醛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生产 5 万 t a 甲醇 11 万 t a 甲醛 2 万 t a 聚甲醛 项目单位 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法人 国汉斌 项目性质 新建 主管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目目 录录 一 项目概况 二 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三 项目的技术基础 技术来源 技术水平 技术特点等 四 产业化示范内容 规模 地点 期限 五 工艺技术方案 六 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 及项目组织方式 七 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八 大雁煤业有限公司建设煤炭地下气化煤化工项目的有利 条件 九 技术提供单位条件 十 结论 一 项目概况一 项目概况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 测资料 全区含煤面积为 11 81 万平方公里 截至 1996 年末 全区累计 探明储量 2259 亿吨 保有储量 2247 5 亿吨 其中褐煤 1018 17 亿吨 占全区保有储量的 45 3 褐煤大部分在内蒙古东部 按目前井工和露天 开采水平 这些资源总储量最多只有 50 左右得到利用 大量的煤炭资源 将被遗弃在井下 另外 由于褐煤灰分 水分高 发热量低 其市场受 到了限制 经济效益不高 给企业后续发展 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 工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以使被遗弃的煤 炭资源得到部分利用 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可发展高附 加值的化工产品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开 辟一个新的道路 大雁煤业公司开发的大雁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 东部区探明储量 18 3 亿吨 全部为褐煤 煤质在本地区位居中等偏下 在目前的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销售状况日渐紧缩 公司后续发展困难 作为多年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 寻找优质煤田进行开发 采用高新技术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走出困境再造辉煌的最佳途径 大雁褐煤由于灰分高热值低 约有半数以上不宜用常规方法开采 经考察论证 大雁煤业公司决定开发煤炭地下气化项目 预计将有近 10 亿吨煤量只能用地下气化方式开采 目前已具备有井式地下气化条件的 储量即达 7264 8 万吨 选择首先在大雁三矿西二采区进行 本采区位 于三矿井田西部 面积为 1 4km2 开采 17 18 号煤层 这两个煤层全区 发育 为局部不可采煤层 厚度变化较大 总体变化规律为东部厚西部 薄 浅部厚深部薄 平均厚度为 3 13 米 在 23 勘探线以西 500 水平以 上两层合并 含有夹矸 0 4 层 夹矸最大厚度为 1 64 米 煤层颜色一 般为黑褐色 结构为似条带状 偶尔可见带状或木质结构 具块状或层 状结构 裂隙发育 硬度在 1 3 之间 韧性较强 比重为 1 60 容重为 1 26 属暗淡型或半暗型煤 灰份 Ag 为 17 74 46 36 属中高灰份 煤层 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 泥岩细砂岩次之 泥岩少见 煤层倾角 的变化规律为东部缓而西部徒 倾角最大为 24 最小为 12 平均倾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角为 18 煤层裂隙含水层在 450 水平以上较为发育 向深部裂隙逐渐 减少 含水层为静水量 随采掘疏干而减少 两层煤的 A B 级储量为 1032 5 万吨 总储量为 2008 8 万吨 褐煤尽管发热量低 水分高 灰分 高 但其反应活性高 透气性好 很适合地下气化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是 生产 5 万 t a 甲醇 11 万 t a 甲醛 2 万 t a 聚甲醛 总投资约 88768 83 万元 年均销售收入约 34899 29 万元 年 均利润 13667 53 万元 7 38 年 所得税后 可收回投资 内部收益率 17 62 盈亏平衡点在 46 70 左右 建成后 是国内 外第一个采用煤 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建设的煤化工综合利用项目 改变了传统的煤炭生 产和消费方式 利用劣质褐煤资源 生产廉价的合成原料气 最终产品 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产品的空白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和经济效益 加快了企业的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 展 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 二 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产品的市场分析产品的市场分析 煤炭地下气化可生产洁净的燃料气 用于民用 工业锅炉燃烧和发 电 更可生产廉价的化工原料气 用于合成氨 甲醇 汽油等 煤炭地 下气化煤气的生产成本低于地面煤气化的生产成本 其比较如表 2 1 所 示 表表 2 12 1 地下气化和地面气化比较地下气化和地面气化比较 企业能否在目前形势下生存和发展 关键在于生产成本是否具有竞 项项 目目 地面气化地面气化 地下气化地下气化 基建投资 元基建投资 元 m m3 3 350 450 120 150 成本 元成本 元 m m3 3 0 4 0 6 0 15 0 25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备煤 选煤 建地下气化炉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有灰碴排放 无灰碴 污染物少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争力 特别是面临中国加入 WTO 在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面对面地竞争形 势下 企业的产品必须具有与国外产品相抗衡的能力 煤炭地下气化技 术拥 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 以地下气化煤气为龙头的合成装置和设备 基 本上能够在中国制造 技术自主和设备的国产化 大大降低了建设投资 缩短了建设周期 原料气成本低 从而大大降低了合成甲醇 聚甲醛的 生产成本 极具市场竞争能力 甲醇市场分析 甲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 它的用途几乎没有一种有机 化工原料能与之相比 在化工 医药 轻纺 工程塑料 染料等领域有 着广泛的用途 在化工生产中 甲醇用于生产甲醛 醋酸 甲烷氯化物 甲胺 甲基叔丁基醚 MTBE 硫酸二甲酯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二甲醚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希酸甲酯等 近年来我国甲醇生产发展迅速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我国甲醇年生 产能力尚不足 100 万吨 目前我国共有生产企业 200 多家 总年产能力 达 328 万吨 以煤为原料的甲醇装置 最大的是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 司的 20 万吨 年生产装置 其次是哈尔滨煤气厂 14 万吨 年和义马煤气 厂 8 万吨 年 近年来 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甲醇生产装置多 数规模较小 技术落后质量差 将不断被淘汰 国外产品质优价廉挤了 进来 未来市场需求增加旺盛 建设能生产质优价廉产品的先进大型装 置 前景看好 甲醛市场分析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于其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可以同多种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新的基本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 据统计甲醛下游产品可达百余种 其用途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 因此近 年来甲醛深加工形成了独立的发展门类 即所谓的 甲醛化学 随着 甲醛化学 和甲醛下游产品新技术与催化剂的开发 甲醛的消耗量正 在不断扩大 其市场潜力不可低估 甲醛可以用来生产酚醛树脂 脲醛树脂 聚甲醛树脂 三聚氰胺树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脂 多元醇如季戊四醇 三羟甲基丙烷等 甲醛属大宗化工产品 用途 广泛 生产工艺简单 原料供应充足 由于甲醛是低浓度液体产品 含 水量较多 运输费用大 不便于长途运输 只能地产地销 因此供应格 局较为稳定 也因此其进出口贸易量较小 国内市场基本不受国际甲醛 市场的影响 因而本项目研究甲醛市场主要着眼于东北区域 我国甲醛今年价格虽然有所下降 但还比较平稳 预计今后将稳中 趋升 大雁处于我国东北地区 结合国内化工市场行情 本项目确定甲 醛价格为 1400 元 吨 聚甲醛市场分析 聚甲醛 POM 又称聚氧化甲烯 是透明或不透明固体 具有优良的 综合性能 较高的弹性模数 硬度 刚性和机械强度 可在 104oC 下长 期使用 脆化温度为 40 oC 吸水性极小 突出的特点是磨擦系数低 动磨擦系数与静磨擦系数相同 自润滑耐磨损性优异 是与金属最相似 的一种塑料 被誉为 超钢 在机械工业中应用 不管多么复杂的零件 均可用聚甲醛作原料高精确地一次浇铸成型 它与金属切削成型相比 可节省大量原料和时间 性能比聚碳酸酯 尼龙 环氧树脂 酚醛和 PVC 树脂都好 因此 广泛地用于代替金属 钢 铜 铝和锌等有色金属材 料 用聚甲醛制成的齿轮 按钮 水表 阀门 泵和叶轮 喷灌器部件 拉链等制品 广泛地用于汽车工业 电子电器 工业器械 农业生产和 生活消费品等各领域 我国聚甲醛树脂的开发研制工作始于 1959 年 国内仅有上海溶剂厂 的 2000t a 和吉林石井沟联合化工厂的 1000t a 两套装置 因技术落后 质次价高 现已停产 云南天然气化工总厂引进波兰技术 已建成投产 1 万 t a 聚甲醛装置 计划 2 3 年内扩建到 3 万 t a 能力 我国 1992 年聚甲醛表观消费量 1 55 万吨 1998 年表观消费量达 5 6 万吨 年均增长率 23 8 2000 年全国需求量约为 5 8 万 t 预计 2005 年 需求量在 8 5 8 7 万 t 主要靠进口满足需要 见表 2 2 表表 2 22 2 聚甲醛净进口统计聚甲醛净进口统计 年份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净进口量净进口量 t t 15479191641940825602343384896555949 目前国内总生产能力仅有 1 万 t a 与需求 5 8 万 t a 相比差距 甚大 因此 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 有条件的企业应建设聚甲醛装置 其产品市场前景很好 1998 年全世界聚甲醛的生产能力总计 65 万 t a 美国 西欧和 日本是世界聚甲醛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 世界聚甲醛的年消费增长速度 4 5 而亚洲地区年均增长速度约 10 增长较快的是中国 马来西亚 和新加坡 预计 2000 年世界聚甲醛需求量约 55 万 t a 2005 年总需求 量将达 67 69 万 t 年均增长 4 4 5 国际市场前景也很好 价格预测价格预测 目前 聚甲醛在国内的售价在 14000 元 吨左右 国际上售价在 16000 元 吨左右 由于国际市场供需矛盾较大 故价格比国内市场要高 随着聚甲醛应用领域的拓展 供需矛盾还将加剧 预计短期内聚甲醛价 格还不会有下降的趋势 甲醇售价按 1500 元 吨考虑 甲醛价格 1400 元 吨考虑 产业带动关联性分析产业带动关联性分析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 使 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 由于井工开采回采率低 报废矿井时尚有 50 的 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被遗弃在地下 使资源造成不应有的大量浪费 同 时也带来了就业等许多社会问题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开采和利用技术 中成本最低的一项技术 使吨煤产值大幅度增加 实现了采面无人 无 设备的生产技术体系 地下气化技术不仅可以回收矿井报废资源 而且 可以开采井工难以开采或开采经济效益低 环境效益差 安全性不好的 高硫 高灰 高瓦斯煤层及薄煤层 深部煤层和 三下 煤层 大大提 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率 因此 本项目的实施 为目前关停并转的煤矿 为煤炭行业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 煤炭地下气化具有投资少 工期短 见效快 效率高 利润大 效益好等诸多优点 其成本低于天然气 在 供应民用与工业用燃气的同时 还可直接为化工行业提供原料气 制造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甲醇 二甲醚 甲醛 聚甲醛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 减少许多中间环节 的投资 赢得更大的利润 因此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将提高 煤矿经济效益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世界煤炭储量远远大于石油 天然气等 从世界现在的能源结构分 析来看 石油 天然气必将先于煤炭而枯竭 据世界银行统计 中国原 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2 4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1 02 今后中国 将会出现石油 天然气供给危机 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资源 条件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煤炭在中国资源结构中占据不可替 代的重要地位 煤炭地下气化可获得廉价的 H2和 CO 用于合成甲醇 聚 甲醛 二甲醚 汽油 柴油等多种产品 还可提取纯氢 因此煤炭地下 气化对我国碳一化学和煤化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煤炭地 下气化煤气综合利用途径见图 2 1 煤矿企业煤矿企业 煤煤 炭炭 煤炭地下气化煤炭地下气化 净净 化化 净煤气净煤气 发发 电电化工原料化工原料工业燃气工业燃气 甲甲 醇醇合成氨合成氨城市煤气城市煤气燃料电池燃料电池 还原气还原气精细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聚甲酯等聚甲酯等 粗煤气粗煤气 酸产品酸产品 苯苯 等等 甲烷化甲烷化提取纯氢提取纯氢 硫产品硫产品 焦焦 油油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图 2 12 1 地下气化煤气综合利用示意图地下气化煤气综合利用示意图 煤炭地下气化的突出特点是成本低 美国专家指出 相同规模的煤 炭地下气化与地面气化相比 生产相同下游产品的成本可下降 1 合成 气为 43 2 天然气代用品为 10 18 3 发电为 27 4 4 项目意义项目意义 实施大雁褐煤地下气化煤化工工程的意义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据调查 大雁矿区许多呆滞 遗留的各种煤柱 不宜 或不能 或 不经济使用传统的物理采煤法进行开采 但可用地下气化方式加以回收 因此可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 盘活煤矿企业固定资产存量 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现有矿井经过多年的生产 积累了大量的固定资产 形成了庞大的 职工队伍 但随着褐煤市场疲软 产量下降 使矿井固定资产闲置 人 员下岗 煤炭地下气化可充分利用矿井现有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建设地下 气化炉 和气化站 如矿井的供电 供水 道路 房屋等公共设施 矿井 的开拓系统 设备等都可利用 矿井经过多年的开采 地质资料清楚 地下水业已疏干 这些都为地下气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煤炭地下气化 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 3 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煤炭地下气化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的投资 生产成本又低于天然气 和地面造气 可赢得更大的利润 因此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 产业升级换代 4 保护生态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有辽阔 美丽的大草原 国家西部大开发首先以不破 坏环境为前提 但传统的井工采煤会造成地面塌陷 矸石外排 地表沙 化 大气和尘土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煤矸石自燃排出大量烟尘及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SO2 CO H2S 等有害气体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煤炭的洗选 运输 贮 存和加工利用也给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如污水 煤尘及有害气体的排 放 而煤炭地下气化燃烧的灰渣存在井下 大大减小地表塌陷量 无固 体物质排放 因此煤炭地下气化减少了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地下气化产 出的煤气可以集中净化 脱除其中焦油 硫和粉尘等有害物质 并且采 用分离或吸收技术将 CO2分离出来集中贮存或回填到气化空间里 从而 得到洁净煤气 因此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水平的同 时 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源头 而非末端治理 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 有利于草原环境的保护 符合国家西部 大开发的战略 江泽民总书记曾题词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试验 从煤炭 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经济效益来讲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来信祝贺说 煤炭地下气化的试验成功 无疑是煤炭工业的巨大革命 随着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实施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个以煤炭地下 气化为 龙头 的大型煤 电 化工联合企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 三 项目的技术基础项目的技术基础 技术来源 技术水平 技术特点等技术来源 技术水平 技术特点等 煤炭地下气化就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 通过对煤 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是在地下气化 炉的气化通道中实现的 由进气孔鼓入气化剂 有效成分是 O2和 H2O g 并在进气侧点燃煤 层 气化剂中的 O2遇煤燃烧产生 CO2 并释放大量的反应热 使还原区 煤层处于炽热状态 当气流中 O2浓度接近于零时 氧化区结束 在还原 区 CO2与炽热的 C 还原成 CO H2O g 与炽热的 C 还原成 CO H2等 由于还 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使煤层和气流温度逐渐降低 当温度降低到不能再 进行还原反应时 还原区结束 但此时气流温度仍然很高 对下流 干馏 干燥区 煤层进行加热 释放出热解煤气 经过这三个反应区以后 生成 了含可燃组分主要是 H2 CO CH4的煤气 气化反应区逐渐向出气口移动 因而保持了气化反应过程的不断进行 由此可见可燃气体的产生主要来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源于三个方面 即水蒸汽的分解 CO2的还原和煤的热解 这三个方面作 用的程度 正比于反应区温度和反应比表面积 同时也决定了出口煤气 组分和热值 如图 3 1 所示 固体的煤及其干馏产物在气化剂 空气 氧气 水蒸汽等 作用下 进气孔 辅助孔 排气孔 C O2 CO2 Q CO2 C 2CO Q 煤 CH4 C 1 2 O2 CO Q H2O C H2 CO Q H2 CO 1 2 O2 CO2 Q CO H2O H2 CO2 Q H2O C 2 H2 CH4 Q 转化为煤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 为了使被气化的燃料的 热 能最大限度地转入煤气之中 必须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气化过程 选择适宜的条件 促进或抑制某些反应的进行 在各反应步骤中加入或 移出热量 在气化过程中进行的主要反应有 碳的氧化反应 C O2 C 393 8KJ mol 还原区 干馏干燥区 氧化区 灰渣 气化煤层 气流通道 气化通道 图图 3 13 1 煤炭地下气化原理煤炭地下气化原理 示意图示意图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CO2 C 2CO 162 4KJ mol 水蒸汽分解反应 C H2O g CO H2 131 5KJ mol C 2H2O g CO2 2H2 90 0KJ mol 加氢反应 C 2H2 CH4 74 9KJ mol 甲烷化反应 CO 3H2 CH4 H2O 20 6KJ mol 由于制气方式的不同 煤气中的组分和煤气的热值也不同 根据煤 气中组分和热值的不同 其用途主要是作为城市煤气 工业燃料气 化 工原料气 还原气等 作为城市煤气 氢气 甲烷气的含量高 热值要 求高 用作工业燃气的煤气一般为低热值煤气 其发热量在 5 02MJ m3左 右 煤气的有效成分为 CH4 CO 和 H2 其生产工艺主要为鼓风煤气和半 水煤气 作为化工原料气 要求煤气中 CO 和 H2含量高 其生产工艺主要 采用富氧水蒸气连续气化及两阶段气化工艺 地下气化的物质基础是地下气化炉 组成地下气化炉的四个要素是 进气孔 通道 排气孔 通道 气化通道和气流通道 地下气化炉按施 工方法分 可分为有井式和无井式 有井式是指气化炉的施工都在地下 进行 进 排气孔是井筒 气化通道是人工掘进的煤巷 无井式则是所 有建炉工作都在地面进行 进 排气孔由地面打钻施工 从煤炭地下气化实现过程中可以看出 地下气化过程集建井 采煤 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为一体 抛弃了庞大 笨重的采煤设备和地面气化设 备 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 因而具有安全性好 投资少 效益 高 污染少等优点 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 早 在 1979 年联合国 世界煤炭远景会议 上就明确指出 发展煤炭地下气 化是世界煤炭开采的研究方向之一 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开采方法存在 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鉴于此 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试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前苏联是世界上进行地下气化现场试验最早的国家 也是地下气化工 业应用成功的唯一国家 1932 年在顿巴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有井式气 化站 为探讨气化方法 1932 年到 1961 年间相继建设了五座地下气化站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到 60 年代未已建站 12 座 统计到 1965 年 共烧掉 1500 万吨煤 生产 300 亿立方米低热值煤气 所生产的煤气用于发电或工业锅炉燃烧 通过前苏 联的工作 有力地证明了煤炭地下气化具有基本建设投资省 建站周期短 生产效率高 煤的回收率高 生产成本低 生产系统简单且安全 没有三 废外排 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仅 安格林 地下气化站的经济技术指标就 足以说明 详见表 3 1 表表 3 13 1 安格林条件规模基本相同的煤地下气化与地下开采的技术经安格林条件规模基本相同的煤地下气化与地下开采的技术经 济指标对比济指标对比 美国地下气化试验始于 1946 年 七十年代因能源危机 美国组织了 29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 在怀俄明州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试验 进行了以富 氧水蒸汽为气化剂的试验 获得了管道煤气和天然气 并用于发电和制氨 1987 年到 1988 年的洛基山 1 号试验 获得了加大炉型 提高生产能力 降低成本 提高煤气热值等方面的成果 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走向工业化 道路创造了条件 美国能源部宣称 一旦再发生能源危机 美国将广泛使 用该技术生产中热值煤气 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英国在中断 30 多年后 于 1949 年恢复试验 曾进行了 U 型炉火力 项目项目地下开采地下开采地下气化地下气化增减数增减数升降升降 基建总投资基建总投资2500 万卢布550 万卢布 1950 万卢布降 78 每吨煤投资每吨煤投资71 4 卢布15 7 卢布 55 7 卢布降 78 建设时间建设时间2 3 年1 2 年缩短一年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8 22 卢布7 8 8 卢布 11 14 卢布降 61 63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40 45 吨 月人180 吨 月人 135 吨 月人升 300 资源回收率资源回收率70 80 90 以上 10 以上 安全安全较差好 系统系统复杂简单 环保环保差好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大小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电力和定向钻进等贯通试验 还进行了单炉 盲孔炉等试验 积累了丰富 的资料 英国在有井式盲孔炉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曾用有井式盲孔 炉组成的复合炉 一次气化 20 万吨煤 煤气直接用于一个 5000KW 的电厂 发电 英国计划用地下气化技术开采千米以下的深部煤炭和海下煤炭资源 日本由于煤炭储量少 而且地层条件又极其恶劣 难以用传统工艺开 采 因此对煤炭地下气化也十分重视 1953 年先在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 1961 年又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现场气化试验 在赤平住友矿进行了二次规 模较大的试验 日本进行地下气化试验的目的在于开发恶劣条件下的煤炭 资源 以补充能源之不足 因此日本地下气化开发的重点是已报废的矿区 以及遗留的煤柱 整个地下气化发展目标是建立气化 电站联合企业 西德和比利时于 1976 年 10 月 签定了关于共同开发煤炭地下气化技 术的协定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 1000 米以下深部煤层气化 西德亚深工业 大学和比利时林堡大学 从 1979 年起在图林进行了现场试验 对约 870 米深的煤层进行了高压气化 煤气用于发电 1988 年 6 个欧共体成员国组成了一个欧洲 UCG 工作小组 提出了一 个新的发展计划建议书 1998 年 12 月完成了西班牙的 Alcorisa 现场联 合试验 计划在 10 15 年内商业发电 并将此技术及相关的仪器设备向中 国 印度 东欧等富煤国家出口 1958 年到 1962 年 我国先后在大同 皖南 沈北等许多矿区进行 过自然条件下煤炭地下气化的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85 年 马庄 矿试验进行了 3 个月 产气 16 万 m3 煤气平均热值为 4 2MJ m3 试验同 时暴露出国外普遍采用的无井式空气连续气化工艺的一些缺点 建炉和 运行费用高 生产不稳定 煤气热值低 煤气成本高 为了克服传统的地下气化工艺所存在的缺点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工 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 在总结国内外地下气化工艺 特别是前苏联 五十年工业化生产 煤气日产量可达到 200 万 m3以上 经验的基础上 加 以改进 完善 提高 结合我们在矿井遗留煤层中气化的特点 形成了 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长通道大断面是针对气化炉结构而言 它是有井式气化炉和无井式 气化炉合为一体的混合气化炉形式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艺 是一种循环供给空气 或纯氧 富氧空气 和 水蒸汽的地下气化方法 每个循环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为鼓空气 氧气 燃烧蓄热 生产鼓风 鼓氧 煤气的阶段 第二阶段为鼓水蒸汽 生产热解煤气和水煤气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生产鼓风煤气的同时 产生了大量的反应热积累在煤层 中 第二阶段鼓入蒸汽 水蒸汽经过高温氧化区被分解 到还原区后 剩余的水蒸汽进一步分解 形成水煤气 经过干馏干燥区以后 还将产 生热解煤气 从而得到 H2和 CO 含量较高的煤气 高含 H2煤气产生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化剂为水蒸汽 消除了 N2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使煤气中有 效组分的比例增加 2 水蒸汽不仅在氧化区被分解 而且在还原区被进一步分解 水 蒸汽分解率提高 H2含量提高 3 在整个气化通道上都能产生干馏煤气 煤气中 H2含量进一步 提高 由于水蒸汽分解反应的吸热 使炉里温度下降 水蒸汽分解速度减 慢 第二阶段结束 又将重新鼓入富氧空气 提高煤层温度 进入一下 循环 采用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工艺 在多次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 上 进行了徐州新河二号井和唐山刘庄煤矿现场试验 表 3 2 是模型试 验第二阶段水煤气组分和热值 空气 水蒸汽 表表 3 23 2 模型试验第二阶段水煤气组分和热值模型试验第二阶段水煤气组分和热值 序序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热值热值 号号H2COCH4CO2N2MJ m3 1 148 024 810 68 87 813 5 2 237 721 413 15 921 912 7 3 340 229 87 44 018 611 8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4 442 010 712 70 933 611 8 5 545 77 015 01 430 912 7 国家 八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徐州新河二号井煤炭地下气化 半工性试验 气化炉建立在露头煤柱中 气化通道长度为 168m 试验于 1994 年 3 月点火 先进行空气连续气化试验 鼓风煤气的平均热值为 5 02MJ m3 气体组分为 H2 23 58 CO 7 78 CH4 2 91 CO2 13 48 O2 0 N2 52 25 日产煤气量为 3 6 万 m3 煤气供工业锅炉燃烧 效果 良好 1994 年 11 月以后 又进行了多次两阶段气化试验 其试验结果见 表 3 3 空气 水蒸汽 表表 3 33 3 新河二号井水煤气组分 热值及产量新河二号井水煤气组分 热值及产量 序序 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煤气热值煤气热值煤气流量煤气流量 号号H2COCH4CO2N2MJ m3m3 h 158 298 599 2819 634 2112 221920 258 3810 3514 3213 383 5714 451400 357 1011 6614 8913 852 5014 701500 462 0714 4310 1311 072 3013 781650 554 2515 7210 6515 264 1213 141810 664 0711 319 9411 133 5513 571900 760 4216 579 5412 520 9513 611550 864 6312 479 6511 701 5513 691850 本项目通过了原煤炭部技术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完成 了国家计委攻关合同中所确定的任务 经科研成果查新表明 其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地下气化工艺 构思新颖 属国内外首创 半工业试验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试验基本上解决了煤炭地下气化长期因煤气 热值低 成本高 不稳定 可控性差而停滞不前的难题 找到了适合我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国国情发展煤炭地下气化的道路 徐州新河二号井煤炭地下气化半工性试验被评为国家 八五 重点 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成果 见附件 在新河二号井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河北唐山煤炭地下气化 工业性试验 为了保证鼓风煤气和水煤气产量的稳定 采用了双炉交替 运行方案 本次试验于 1996 年 5 月开始首先进行了空气连续气化试验 煤气供 唐山市卫生陶瓷厂和刘庄煤矿热力锅炉使用 同时也进行了多次两阶段 气化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3 4 和表 3 5 空气 水蒸汽 刘庄矿煤炭气化生产目前仍在进行 刘庄矿近四年的生产实践表明 新工艺能够实现长期连续 稳定生产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气化工艺辅以 双炉交替运行方案 可较稳定的生产含 H2量在 50 以上的煤气 为了进 一步提高煤气中 H2含量 降低 N2含量 可采用富氧水蒸汽 水蒸汽两阶 段工艺 表表 3 43 4 刘庄矿试验鼓风组分 热值和产量刘庄矿试验鼓风组分 热值和产量 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煤气热值煤气热值煤气产量煤气产量 H2COCH4CO2N2MJ m3万 m3 d 10 202 252 47 2050 654 18 5 0210 20 表表 3 53 5 刘庄矿试验水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量刘庄矿试验水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量 序序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热值热值煤气流量煤气流量 号号H2COCH4CO2N2MJ m3m3 h 140 6628 027 845 5117 9711 881963 248 985 0213 6522 619 7412 262315 343 5715 6811 026 9222 8111 892287 447 1413 3612 3820 486 6412 592263 547 1413 3612 3820 486 6412 592263 646 6914 4510 2723 555 0411 83234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747 739 0915 7326 121 3313 452233 847 9416 6312 0418 175 2212 972462 953 0124 777 2310 464 5312 742346 1052 0011 248 6521 836 2711 452430 该煤气在地面可直接提氢 作民用煤气或作 CH4裂解处理 CO 变换 处理后 作为合成二甲醚 氨 甲醇的原料气 刘庄矿生产目前仍在进 行 唐山市刘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 通过了河北省计委组 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委员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唐山刘庄煤矿煤炭地下 气化工业性试验连续产气一年零四个多月 稳定供给唐山市卫生瓷厂工 业锅炉使用三个多月 日产煤气为 10 12 万 m3 空气煤气热值稳定在 4 18MJ m3以上 水煤气热值达到 10 47MJ m3 该项目在实施 长通道 大断面 两阶段 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时 采用了辅助通道 双炉交替 运行 正反向燃烧气化 以及压抽相结合 边气化边充填 燃空区探测 等保障措施 构成了较完备的生产工艺体系 可保证在多变条件下 稳 定生产煤气 上述工艺方法和保障措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其创新性 和带动性如下 1 实现无人 无设备 长壁式 200m 气化工作面 生产地下水 煤气 改变了传统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 2 因为煤炭气化是化学采煤 新工艺还可以盘活老矿井现有的固 定资产存量 因此不仅可节约大量重型设备的投资 如大型采煤设备 地面气化设备等 还可消除采煤工种的劳动伤亡事故等 3 由于新工艺气化通道较长 断面大能使气化炉迅速提高炉温 提高了其蓄热能力 同时又增加煤气中干馏气中 CH4的含量 提高了煤气 的热值 提高了产气的稳定性 4 通道长 断面大则降低了风阻 减少供风电耗 降低了生产成 本 5 气化炉为多孔炉型 可以推进式跟踪供风 减少了氧的无效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耗 提高了供风效率 钻孔具有多功能 彼此可以互换 因此可以根据 具体工况的变化而变化 6 压抽结合防止了煤气外泄 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7 正 反向鼓风将整个煤层 从下水平正反向反复气化至上水平 8 边气化边充填的措施 使气化炉上方的地表不被破坏 9 灰渣和顶底板岩石中的金属氧化物如 AL2O3 CaO MgO Fe2O3 Fe3O4在长通道的条件中 对水煤气反应 甲烷 化反应能起到较好的催化作用 10 利用新工艺中 两阶段产气工艺 充分利用煤层中的显热 生 产大量的廉价水煤气 其热值大于 10 47MJ m3 H2含量在 50 以上 可用 于提取纯 H2 为 H2能的应用 燃料电池及电动车的发展 煤的液化 煤 化工 IGCC 等提供廉价的原料气 降低这些下游工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 其竞争力 11 地下水煤气与天然气相比 其碳氢比中氢的含量高 见表 3 6 按热值计价其生产成本低于天然气 可作为天然气的代用品 弥补我国 天然气储量少的现状 表表 3 63 6 各种能源燃料中的氢碳 各种能源燃料中的氢碳 H H C C 摩尔比 摩尔比 种类种类煤煤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徐州水煤气徐州水煤气 H H CC 摩尔比 摩尔比 0 86 11 76 13 71 14 76 1 1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将有害物处理在地下源头 所以水煤气的 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是洁净煤技术中投资最少 效果最理想的技术 将 燃煤电厂改烧水煤气 可取消锅炉的装煤系统和排碴系统 无须灰渣的 占地 并且不产生灰尘 2000 年 4 月 30 日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缓倾斜煤层地下气化 技术研究与应用试验正式开始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调试 目前已进入了 试验生产阶段 采用脉动两阶段鼓风方案 煤气组分和热值见表 3 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表表 3 73 7 孙村煤矿试验脉动两阶段试验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量孙村煤矿试验脉动两阶段试验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量 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热值热值煤气流量煤气流量序序 号号H2COCH4CO2N2MJ m3m3 h 129 583 203 3814 4448 554 871308 227 323 162 9512 2153 464 451319 322 293 322 7213 6257 323 841326 419 183 783 1221 2051 903 721297 547 409 978 5024 49 1010 72680 649 389 508 7123 048 4210 67654 753 337 7110 8223 664 4811 741093 856 229 629 6522 212 3011 901130 956 069 429 2220 494 0911 691143 1054 799 728 7520 755 2111 421171 目前成功地为 1 万户居民和蒸汽锅炉连续提供燃气 并进行了小型 内燃机发电试验 实现了地下气化从试验到应用的新突破 2000 年 8 月 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的鉴定 另外 山东肥城曹庄煤矿复式炉地下气化试验工程 缓倾斜 高硫 双层薄煤层 也于 2001 年 9 月 1 日点火成功 9 月 3 日生产出合格的煤气 煤气热值在 4 18 5 86MJ m3之间 单炉日产量约 3 5 万 m3 目前已成 功地供居民使用 山西昔阳无烟煤地下气化年产 6 万吨合成氨示范工程于 10 月 21 日 点火 煤层厚度 6m 缓倾斜 目前进入调试阶段 空气煤气产量达到 12 万 m3 日 煤气热值在 3 35 5 02MJ m3之间 煤气供低热值锅炉燃烧 产汽量为 4 吨 小时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长通道 大断面气化工艺可获得含 H2量 在 45 以上的煤气 该煤气不仅可作为燃气直接民用和发电 而且还可用 于合成甲醇 二甲醚 聚甲醛等的原料气或提取纯氢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气中 CO 含量 降低 N2含量 可采用富氧 水蒸汽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一阶段工艺和富氧 水蒸汽两阶段工艺 综上所述 长通道 大断面 煤炭地下气化工艺在我国已完成了半 工业性试验 工业性试验及工业化生产 具备了推广应用和技术基础 已 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矿井长通道大断面煤炭地下气化工艺 专利号 ZL 94 1 11480 5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 E21B 43 295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 化工艺 专利号 ZL 95 1 033446 4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 E21B 43 295 推进供风式煤炭地下气化炉 专利号 ZL 95 1 11055 1 国际专利主分 类号 E21B 43 295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校区 经过 15 年的研究 使 UCG 技术日臻成熟 目前用于矿井中报废煤炭资源的回收和浅部煤炭资源的开发 在技术上 是可行的 美 英 法 德 荷兰 波兰等外国专家 曾多次去刘庄现 场考察 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2 年 8 月 24 日至 27 日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校区 煤炭地下气 化工程研究中心对大雁三矿西二采区褐煤 采用富氧 水蒸汽连续气化工 艺 进行了生产合成气的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3 8 表表 3 83 8 大雁褐煤富氧大雁褐煤富氧 水蒸汽气化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率水蒸汽气化煤气组分 热值和产率 煤气组分煤气组分 煤气热值煤气热值煤气产率煤气产率 H2COCH4CO2N2MJ m3m3 t 35 515 253 520 302 66 8 9 81200 1800 该煤气在地面脱碳处理后 则可作为合成甲醇的原料气 四 四 产业化示范内容 规模 地点 期限产业化示范内容 规模 地点 期限 建立日产 65 万 m3合成气 H2 CO 60 的煤炭地下气化站 建立年产 生产 5 万 t a 甲醇 11 万 t a 甲醛 2 万 t a 聚甲醛生产装置 为此将建设 6 个长通道 大断面地下气化炉 地下气化炉建设在大 雁三矿西二采区 17 号煤层中 化工厂地址选在大雁矿区三矿西部 地势平坦 交通方便 供水供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电充裕 有利于煤气回收后的进一步深加工及产品销售 建设期限为四年 五 五 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方案 1 1 气化工艺及安全技术方案气化工艺及安全技术方案 煤层情况 大雁三矿煤系地层为侏罗系上统扎赉诺尔群伊敏组与大磨拐河组 其主要可采煤层发育于大磨拐河组 区内赋存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 17 层 煤层埋藏深度 区内煤层埋藏深度在海拔 640 180m 之间 煤层倾 角 煤层倾角在 8 30 之间 平均倾角 15 煤层平均厚度大于 4m 储量 17 号煤层 1019 6 万吨 18 号煤层 989 2 万吨 西二采区 17 18 煤层储量合计为 2008 8 万吨 煤质 17 号和 18 号煤层颜色一般为黑褐色 条痕为浅褐色 具弱沥青光 泽或暗淡光泽 结构为似条带状 偶尔可见带状或木质结构 具块状或 层状结构 断口参差状 裂隙发育 硬度在 1 3 之间 韧性较强 比重 为 1 61 容重为 1 26 属暗淡型或半暗型煤 据本区煤样化验结果 煤 质指标如下 水份 Wf 2 69 20 08 9 57 灰份 Ag 7 03 39 77 23 34 属中等灰份 挥发分 Vr 39 06 53 75 45 30 属高挥发分 粘结性 1 属弱粘结性 硫 Sqg 0 09 2 20 0 48 属低硫 磷 Pg 0 02 0 149 0 038 属低磷 氢 Hr 4 33 6 06 5 22 氮 Nr 0 92 2 39 1 63 腐植酸 Hfm 2 77 9 87 7 64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褐煤腊 EfB 0 1 2 27 平均 0 544 属低等 碳 Cr 70 24 76 93 平均 74 15 含油率 Tf 5 03 17 12 平均 8 16 属中油煤 灰熔点 T2 1090 1400 平均 1358 属难熔灰 发热量 QfDT 15 4 27 7 22 1MJ kg QrDT 27 3 32 0 29 9MJ kg 本区煤岩鉴定其变质阶段为 0 阶段 煤种单一 煤化程度低 均属 褐煤 根据大雁煤质及煤层赋存情况 将采用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 长通道 大断面 纯氧连续气化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 能够实现对煤气 产量和质量的控制 本项目采用多炉联合运行 能够满足合成甲醇原料 气的要求 按日产 65 万 m3合成气的生产规模计算 选定气化区可气化 20 年以 上 有扩大再生产的资源储备 煤层顶板岩石为沙质泥岩 底板为泥岩和沙质泥岩 埋深大密闭 性好 现有采区与气化区间距大于 500m 采取一定的密闭措施后 不会 产生气化区气体向周围采区扩散的现象 在安全上是可靠的 2 2 甲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甲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甲醇合成是将造气至净化工艺制得的主要含 CO CO2和 H2的新鲜气 在加压和一定温度下合成反应生成粗甲醇 新鲜气主要成份是 CO CO2和 H2 且根据化学计量要求及考虑到反 应速率 H2 CO2 与 CO CO2 的摩尔比一般在 2 05 2 15 范围内 由净 化工序得到的新鲜气在合成工艺上如不能充分利用制取甲醇 不论物料 或是能量都是很大损失 所以甲醇合成工艺是甲醇生成的关键工艺 在多种甲醇合成工艺中主要有以下三种 高压法 应用锌铬催化剂的高压合成工艺 在压力为 30MPa 温 度为 360 400 下操作 此法特点是技术成熟 但投资及生产成本较高 低压法 应用铜基催化剂的低压合成工艺 在压力 4 5MPa 温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