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四下记金华的双龙洞word版教案【精品教案】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简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 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文章线索清晰是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另一条线索是从头至尾“水”在其中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在外洞,作者找了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防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善于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画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 如,写孔隙情况,作者不直接说孔隙多大、多高、多宽、多长,里面的情况怎么样,而是用人们所常见的东西比喻说明。 说孔隙的高低宽窄用了“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的小船呢两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无法容纳第三个人”。 写孔隙内的情况,用感觉去写“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 写外洞的大小形状“像桥洞似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个人开个会,一定不会觉得拥挤”,等等。 这样写,把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形象化、具体化了,是学生学习事物描写的极好范例。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品味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习按一定顺序记述的方法,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游记的写作顺序,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特点的方法,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图象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2.学生准备上网搜索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和图片资料,搜集其他自然风光旅游景点的文本与图片。 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再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本 1、听说过双龙洞吗?在哪里?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那文是一篇游记。 ) (2)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浙(zh)呈(chng)稍(sho)是翘舌音;臀(tn)蜿(wn)蜒(yn)源(yu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而上”、“系(j)着绳子”、“像桥洞(sh)的” 2、理解新词二三丈十来进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3、重点指导书写簇、蜿蜒、臀、擦 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四人小组合作) 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可是一个全国著名的大溶洞。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品味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按一定顺序记述的方法,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1.教师引导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启程喽,一起去金华的双龙洞! (1)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大家评议,然后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找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及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 (3)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启程喽,过了罗甸,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一丛一簇的大油桐花,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一句,概括写出了金华一带小区明亮艳亮的春色。 齐读山上开满了映山红眼前一片明艳。 教师真是美不胜收啊!尤其是那映山红!出示句子“山上开满了映山 1、指名读第 1、2段。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理解【精神】读轻声,意思是活跃,有生气。 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作者把“映山红”与“杜鹃”比较,在一个句子中使用同义词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引导学生感悟到在一个句子中使用同义词能使语言不重复;其次,这与写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映山红”这一名字的由来是春季在山野开花,远远看去,漫山遍野一片粉红,因而人们给它起了个十分形象的名字映山红。 映山红当然要开得漫山遍野,所以叶圣陶爷爷在前半句中写道“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而“杜鹃”是学名,不含环境色彩。 如果把盆栽的“杜鹃”说成“映山红”,就会使名字与景色不对应了;如果把山野里的“映山红”说成“杜鹃”,就不能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漫山遍野的一片粉红色了。 大家看到叶圣陶爷爷遣词造句的功力真高,景美文更美!3.山中有花也有水。 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1)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2)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3)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4)自由朗读此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 (5)集体诚背此自然段。 作者不直接写山势,而是通过水流的宽窄、急缓、声响来暗示山势的变化多端,以水写山。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二、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导沿途秀美的景色没看够,入山就到了双龙洞洞口,这洞口和外洞是怎样的呢?(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具体说说“突兀”“森郁”的意思。 在山势高耸、树林茂盛繁密的气势中,洞口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洞口“高”“宽”“大”。 高山密林,使人感觉到双龙洞天然而成、鬼斧神工的神秘感。 )3.“走进去”的外洞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石顶石墙石地,仿佛到了一个大会堂。 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用大会堂来形容外洞的大,并通过“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会”不会拥挤来具体说明。 教学时还可以再进一步换算理解我们教室能容纳50人上课学习,一千人的大会堂相当于20个教室,使学生更具体想象外洞的“大”。 )4.洞宽、大、高,给你什么感觉?(气势雄伟,鬼斧神工!)(二)学习第五自然段导说到“孔隙”,大家都会想到很小的窟窿眼或很细小的缝儿。 那作者乘船进去的孔隙有多小呢?1.带着问题默默读第五自然段;2.讨论交流。 先强调这个孔隙大却可以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再说明小船小“两个人并 1、【时而】可以换成什么词?用【一会儿】好吗?没有【时而】来的轻快,活泼,快乐。 2、时而后面的用词有什么讲究?必须是反义词。 我们也来模仿写一段话。 (一)游览外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 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背诵积累第四段。 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孔隙有什么特点?A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从小船的小这个侧面知道,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样子的小船。 3.用多种形式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至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理解“臀部”、“额角”等词语。 体会“我”的这种感觉,并说说体会到的这种感觉。 集体朗读“眼前昏暗了”至“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三)学习第 六、七自然段 四、驰想象,析特点学习描写“内洞”段落。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 六、七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内洞给人第一感觉是什么?(伸手不见五指,一片阴森漆黑。 )工人点亮星星之火,引导作者观赏到洞内哪些景物?(蜿蜒的双龙、石钟乳、石笋等。 )2.出示溶洞内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读了文本,看了图片,内洞的景色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除了课文所描写的内洞景物外,在图片中你还看到哪些景物,感受到了什么?(内洞凹凸不平,比外洞还要大,有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形状各异,颜色不同,像龙、像神仙、像动物、像器皿名目繁多,给人的感觉神奇而有趣。 ) (1)看一看。 内洞的描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有哪些语言标志?(内洞的景色描写用“首先、其次”来标明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线路十分清晰。 ) (2)“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形状颜色各异,神奇无比,“奇”的特征使作者感受“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 (3)“十来进房子”有多大?“进”是过去大宅院建筑深度的单位,一般一排平房为一进,“十来进”相当于十多排房子深度距离那么大。 3.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内洞奇异的景色。 作业1.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 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2.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学习写设问句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孔隙之窄小与危险。 贴挤压撞破擦伤练习背诵精彩段落。 1、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2、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理解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更加突出了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奇特、颜色各异。 3、看幻灯,想象说话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仅形状变化多端,而且颜色各异。 看,。 补充洞内的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避水金针”“寿星捧仙桃”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在水晶龙宫。 摘自新浪网 4、背诵第六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按一定顺序记述的方法,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双龙洞的美1.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的游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二、介绍双龙洞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汇报幼儿园发言稿
- 创意画钟表课件
- 小班水彩创作课件
- 时间与生命的课件
-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代付款服务三方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房地产经纪保密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制作公司投资与合作协议0001
- 二零二五年离婚协议有声书版权授权与内容更新合同
- 2025版离婚协议书英文翻译与本土化适应研究
- 2025年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初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护士延续注册申请审核表
- CIE1931-色坐标-三刺激值
- 中航工业运营管理体系内容介绍课件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
-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标准化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方程式双线桥单线桥专项练习
- 科技强警公安警察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