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1).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1).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1).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1).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3.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难点】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前学习】1、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2、什么是垄断?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开始出现。【推进新课】探究一:下表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展示,结合课文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骡机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灯发明者哈格里夫斯阿克莱特卡特莱特克隆普顿西门子格拉姆贝尔爱迪生国家英国英国英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美国美国身份织工钟表匠-工人工程师-发明家发明家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显著特征: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生产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电力、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2、工业生产结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份;3、工业生产规模扩大;4、生产组织形式调整:垄断组织的出现。探究三:哪些因素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有哪些?1、促进因素:(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同时展开,是世界联系更加密切;(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和商业信息交流传播;2、表现:(1)世界贸易额增加;(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探究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结合课文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3、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课后检测】1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3观察右侧图表,其中乙国是()A英国 B法国C俄国 D德国4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5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6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7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在解决严重污染环境的烟气问题上,英国议会也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早在1843年,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1874年又颁布了第二个碱业法;1906年,又再一次颁布制碱法。与此同时,议会也通过了控制烟气污染的其他法律。由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1953年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和系列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该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包括烟囱、汽车等;防止煤烟,对排放煤烟的设备,要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等。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指出英国出现严重烟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12分) 2、(2016广东佛山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关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BBDDC CD【答案】(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3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3分) 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6分,任答三点即可) 【答案】历史真实:英国由盛而衰,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4分) 联系:随着新航路开辟,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起,英国开展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3分)18世纪,美国独立后,学习英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19世纪末,在经济上赶超英国。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3分) 结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2分) 评分说明:真实含义符合材料内容可酌情给分;联系要紧扣材料史实范畴。BBDDC CD【答案】(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3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3分) 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6分,任答三点即可) 【答案】历史真实:英国由盛而衰,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4分) 联系:随着新航路开辟,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起,英国开展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3分)18世纪,美国独立后,学习英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19世纪末,在经济上赶超英国。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3分) 结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2分) 评分说明:真实含义符合材料内容可酌情给分;联系要紧扣材料史实范畴。 育星教育网 a.学生通过探究南昌起义的原因、了解南昌起义的概况,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b.学生通过第二节目土地革命(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比较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c.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概况,正确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b.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c.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学生通过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总结城市中心论的失败教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学习,培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b.学生通过红军长征概况的学习,感悟长征精神,培养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胆略,加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从而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这一素质教育新理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2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导入: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师】同学们,刚刚大家欣赏了一曲红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歌曲描绘的是中国红军长征的情况地球上的红飘带。今天,老师也将带领大家走一段红色之旅。今天我们的红色之旅从江西南昌说起。这段历史讲述的是1927-1937年间的历史。国共双方的十年对峙,是两个政党的对峙,是两支军队的对峙,是两块地区的对峙,是两个政府的对峙,更是两个阶级的对峙,【师】让我们走进江西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互动1:同学甲展讲预习案(1)南昌起义。【师】探究一: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以有力反击,高举起中国革命斗争鲜明的军帜,坚决进行武装斗争。分析1、“叛变”:国民党1924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启示:【师】史料:南昌起义之后,军队往哪里去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站:江西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讲述这段历史,我们要从一次会议和一场起义说起。这就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互动学生展讲:秋收起义和八七会议。【师】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想混乱是指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组织涣散是指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损失,组织涣散,破坏殆尽。秋收起义时中国共产党选择进攻中心城市。执着于城市,这是非常自然地。【师】材料: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然而仿效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