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总结 专题知识精讲 高考真题体验 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知识精讲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 环境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 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 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在存在统一的同时 也存在着对立 它表现为 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 主观认识评价环境 力求以选择 改造 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符合需要的方面 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 又如近年开始加大力度的环境整治 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 令其事与愿违 例如对南部丘陵区开垦 引起水土流失 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 当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 如滥伐森林 滥垦草原 和自净能力 如工业 三废 排放 时 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 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 2 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 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一方面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弃物的自净能力 为了生存 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 水和食物进行新陈代谢 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为了发展 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在建设环境 如建造建筑物 开垦农田等 的同时 排放废弃物 如代谢物 生活垃圾 工业 三废 等 离开了环境 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 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 保护环境的能力 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 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 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 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只有坚持规划 建设 维护 管理 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 只有妥善加以保护 天然环境才不致被破坏 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离开其中一方 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2 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 能量 信息的不断交换 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因此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相适应 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死 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当人类活动违背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时 人地关系趋于失衡 失调 于是环境问题发生了 当人类活动的主观性与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致时 人地关系趋于平衡 协调 于是环境问题解决了 人类与环境就是在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 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中协调向前发展的 3 人地关系表现 1 人类尊重环境规律 对立性向统一性转化 人地关系协调 对人类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 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 人类违背环境规律 统一性向对立性转化 人地矛盾尖锐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势必会反作用于人类和人类社会 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 根据所给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见下图 材料2 下表是图中a b线上某区的有关资料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目前该区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协调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 本区年降水量为350mm 为半干旱区 从图上看 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气象灾害影响较大 本区植被覆盖率1900年较高 2005年显著降低 说明该区过度垦殖 导致土壤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 人均耕地由1970年的0 57公顷下降到2005年的0 23公倾 说明人口增长快 人均耕地减少 每公顷土地投入成本为4185元 土地产值仅为5610元 说明该区耕作不合理 土地收益低 土地生产力低 耕作方式由 1955 1980年 间向 1981 2005年 间的转变 均以种植业为主 说明该区农业结构单一 农业生产水平低 协调措施依据存在问题制订即可 答案 存在的问题 降水量少 或半干旱区 降水季节不均 或年际变化大 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垦殖过度 土地贫瘠 土壤侵蚀强度大 或水土流失严重 耕作不合理 土地收益低 土地生产力低 土地利用不合理 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 人口增长快 人均耕地减少 农业结构单一 农业生产水平低 协调措施 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 林 草 治理水土流失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提高土地生产力 调整农业结构 政府支持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放牧 适当 移民 缓解环境压力 2011年深圳六校联考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 回答以下问题 1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2 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 3 与松花江流域相比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 4 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第 1 题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 长江流域支流多 流域面积广 降水量大而集中 径流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也有人为因素 人为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第 2 题 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小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高于其他地区 植被起到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 第 3 题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当地植被覆盖率低 黄土的特性 土质疏松 直立性 再加上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第 4 题 水土流失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 河床淤积抬高 蓄洪泄洪能力减弱 湖泊 水库淤积 也使防洪标准降低 这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 长江流域面积广 地处湿润气候区 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严重 2 植被覆盖率较高 3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较低 4 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河床淤积 蓄洪泄洪能力减弱 湖泊淤积 调蓄径流能力减弱 水库淤积 降低水库防洪标准整体性 高考真题体验 1 2011年高考天津卷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 结合图文材料 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 学生经过分析确定 污染物主要来自 a 城镇b 牧区c 林区d 矿区解析 选a 从图中图例可看出 牧区和矿区不属于l湖流域 林区对环境不会带来污染问题 城镇位于湖泊附近 日常生活 生产污水的排放会造成湖水污染 2009年高考辽宁 宁夏卷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 南 西三面注入 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 湖泊水面呈现 冬季一条线 夏季一大片 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2 4题 2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湖滩面积大 水浅b 湖底砂砾石广布 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雾 能见度好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3 鄱阳湖冬 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线状洼地 冬季河道封冻 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 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 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 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4 过去50年来 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 本题组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取信息迁移思考的能力 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 条件在于 气候 纬度低 气候适宜 适于越冬 湿地面积广 滩涂 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一条线 一大片 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 可从水量 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 湿地减少 湖泊面积减少 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 但人为原因占主导 即 围湖造田 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泊水量下降 答案 2 a3 c4 b 2009年高考北京卷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 s 80 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 回答第5 6题 5 随年份的推移 臭氧总量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6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解析 第5题 从已知的9月份臭氧层分布的坐标图中 提取 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 中高纬度减少幅度大 中纬度30 50 左右 减少幅度较小 臭氧层总量最小值出现在极地地区且位置正逐渐北移 峰值出现位置也日趋北移 第6题 臭氧层减少的危害 分析典型环境问题的危害 立足于本质 大气的保护作用 大气的选择性吸收 答案 5 c6 b 7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 1998 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解析 回答该题时要特别注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从问题中获取时间信息 春季 春季降水少 植被没有恢复 加上高低纬度温差大 因此多大风天气 这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因素 从图中获取空间信息 一是多沙漠 植被差 容易起沙 这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 二是河西走廊 受狭管效应的影响 风力更强 这是沙尘暴多于其他干旱地区的特殊条件 三是此地区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因此多大风 答案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 沙源丰富 植被少 春季升温快 降水少 地表干燥 易起沙 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 多大风天气 受地形影响 狭管效应 地面风速增强 8 2009年高考山东卷 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 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 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 考查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