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 一 百家争鸣1 历史背景 社会经历着时代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 经济 生产力的提高 铁器 牛耕的使用 井田制的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封建经济产生 2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不同阶级立场不同 观点不一 因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 政治 诸侯争霸 分封制崩溃 国家分裂 4 教育 私学兴起 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2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 历史意义 1 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政治 诸子百家的理论成为各诸侯国变法的理论基础 3 教育 由于大国争霸 士阶层受到重视 进一步推动私学的发展 4 文化 促进学术交流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名师指津 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复习时要注意不同学派及同一学派之间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还要注意同一学派思想观点的相似性 如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都以 仁 为核心 都提出民本思想 都对人性进行研究等 要把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还要注意比较孔孟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民本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礼 仁 仁政和民本等思想 又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和 大一统 思想等理论 适合汉武帝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使儒学由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为官方学说 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原因 汉武帝时 中央集权面临王国的威胁 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政治 汉初的黄老 无为 思 想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董仲舒吸纳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 给儒学注入了 君权神授 和 大一统 思想 使儒家思想日益成熟和完善 2 措施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兴办太学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 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以思想的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但也限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形成了思想专制的局面 名师指津 复习时要注意全方位审视董仲舒的新儒学 它新在既宣扬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和 大一统 思想等理论 又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它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兼采了各家的思想精华 增强了自身的生命力 其根本目的和实质是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专制皇权 因此董仲舒的新儒学既体现时代性 实用性和积极性 也反映了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 探究1 孔子 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比较 探究2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原因 1 相似性 都重视知识和道德 孔子重视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提倡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都重视教育对知识道德的作用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著名的教育家 都广收门徒 发展教育 都肯定人的价值 孔子提出 仁 即爱人的民本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 认识你自己 原因 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诸侯争霸战争时期 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城邦战争时期 2 差异性 孔子强调人是 社会 的人 苏格拉底强调人是 个体 的人 孔子强调社会等级秩序 为维护专制政治起主要的作用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平等 为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基础 孔子的思想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为了张扬人的个性 肯定人的价值 原因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的瓦解时期 苏格拉底生活在奴隶制的繁荣时期 两国的经济形态不同 中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希腊则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探究3 儒家思想的德政与现代的 以德治国 思想的本质区别 1 基本内容 儒家的德政是以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 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2 阶级利益 前者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维护封建统治 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典型题例1 2010 浙江文综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 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 不以人助天b 制天命而用之c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d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试解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 效果更好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制天命而用之 和 天行有常 是荀子的思想 排除b d项 a项出自庄子 南华经 原文是 不以心损道 不以人助天 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 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 或去影响自然 体现了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出自 道德经 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 在祭祀之前 人们对它敬若神明 祭祀一结束 就被丢弃了 这句话 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 它没有仁爱 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其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 无所谓仁 也无所谓不仁 的精神 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选a 变式训练1 2010 永安调研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及其学说的评价 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 崇功利 尚干涉 巩固君权 抑制民权 苏渊雷 b 人对自然只能任 顺从 和法 效法 不能违背它 范文澜 c 同情公室 反对私门 一味开倒车 郭沫若 d 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 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 梁启超 b 典型题例2 2010 天津文综 史记 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试解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 效果更好 解析 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的原因是什么 天下之学士 跟的是什么 风 由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可以判断公孙弘的成功得益于他研习儒学经典 说明了研习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