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随笔_第1页
优秀教育随笔_第2页
优秀教育随笔_第3页
优秀教育随笔_第4页
优秀教育随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结协作,努力拼搏 顺德区大良街道育才幼儿园 郑少玲团结协助是一种良好的品质,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更显得重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我总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商有量,团结协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取得最好的成绩。可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孩子们只会用于语言表达,而在很多时候,他们还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喜欢我行我素,缺乏合作精神。端午节到了,在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时,我想到了利用“赛龙舟”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团结协助精神,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团结力量大的含义,而为了使活动更具说服力,我邀请了家长参与活动。 “赛龙舟”的日子到了,我用旧的广告横幅制作了颜色鲜艳的“龙舟”,当我带着孩子和家长们来到草地上的时候,那里早就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龙舟”在静静地等待着。孩子们一看见“龙舟”就摩拳擦掌,兴奋异常,不等老师说开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坐上去了,打鼓的孩子就对着鼓咚咚地乱敲个不停,划“龙舟”的孩子则用尽全身的力气划啊划,有的孩子看见“龙舟”没有往前行,心急地换个方向又埋头苦干起来,可是由于他们事先没有商量好,也没有用同一节奏,同一方向去划,结果孩子们折腾了大半天,那龙舟硬是没有往前行的迹象,渐渐地孩子们泄气了,垂头丧气地互相埋怨着从龙舟上走了出来。看到孩子们无精打采的样子,我说:“大家别灰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爸爸们是怎样赛龙舟的”。第二轮的家长“赛龙舟”比赛开始了,家长们先讨论并分好工,推选出一名鼓手,只见坐在龙头的鼓手有节奏地一下一下敲着鼓,而其它的家长则整齐地坐在“龙舟”上,用力地随着鼓声一下一下的用力划。很快,“龙舟”在家长们的团结协助下靠“岸”了。看着家长们那么轻易地就把龙舟划了回来,孩子们真的是羡慕、妒忌、恨啊。第二轮比赛一结束,我请孩子们找找自己跟家长在划龙舟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在谈话中发现家长取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大家听从统一的口令下向着同一方向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听着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我总结说:“正是因为他们在比赛前讨论好方法,比赛的时候又团结协助,因此,他们能取得了成功”。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又跃跃欲试起来了。这一次大家进行的是亲子龙舟赛,每小组由五个孩子和五个家长组成,希望在家长们的带领下,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如何做到团结合作,因为有了爸爸们的引导和作用,这一次每一组的孩子们都很注意听鼓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龙舟”在绿绿的“河水”中快速前行。有了这一次的基础,最后我们进行一次小组赛,孩子们自己组织小组,自己商量具体的人员安排,最终“龙舟”在孩子们的团结协作下成功地向前划去。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类的学习,更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所能奏效的。原则上讲,态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可以脱离其他内容而单独存在的东西,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在社会领域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的教育建议提到: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虽然比赛结果有输有赢,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团结合作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育形式比老师的说教方法更让孩子们印象深刻。放手,让我收获了惊喜顺德区大良街道育才幼儿园 梁淑筠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显得传统含蓄,喜欢把对亲人的爱埋藏在心里,有时就算是一些节日的祝福语,面对电话或是电脑,我们可能还会大胆地表达出来,但是当和亲人面对面时,可能就没那么自如了。而孩子是新生一代,我们希望他们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里有爱要说出来,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老师的“二传手”。在开展新年贺卡送祝福的活动中,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当孩子们制作好新年贺卡时,我在想如何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祝福语并大胆地表达出来时,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如何让幼儿按我的意愿去做?为什么不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说呢?”可我又否定了自己,“如果我不教,孩子们怎么会说呢!”就在我矛盾之时,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在组织活动时,我为孩子精心布置了一个充满新年气氛的环境,并让孩子们自己合作选角色,谁当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和宝宝,将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送给“长辈”并说出自己的祝福语,我在旁观察,发现有的孩子说“妈妈,新年快乐,祝您青春美丽,妈妈我爱您。”有的说:“奶奶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我给端杯茶。”还有的说我对孩子们不同的说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你们的说得很棒,如果放学的时候,你们也能对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大胆地说出祝福语你们会更棒的。”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大方地对着家长表达着自己的祝福,有的还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家长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更让我意外的是,平时不是很会表达的嘉贝拿着自己的新年贺卡,走出门口时,突然单膝跪在妈妈的面前说:“妈妈,祝您新年快乐,开开心心,妈妈我爱您!”说完还亲了妈妈一口,一瞬间,不但嘉贝的妈妈激动得流下了惊喜的眼泪,站在旁边的我们几个老师也感动不已。这是我以往曾经费尽心思、想尽各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的效果,现在却顺其自然地达到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让我看到了“要我说”和“我要说“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得益于老师的放手,也得益于活动中所创设的环境,让孩子有了想说的欲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尊重并且接纳他们的想法,教育也会应此而出现奇迹。注释:摘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钱江晚报2006年7月16日重阳节随笔顺德区大良街道育才幼儿园 梁锦华镜头一:开饭前,雯雯和家乐到洗手间洗手。用洗手液的时候,雯雯没有关水,家乐忙说:“雯雯,把水关了!我外婆说了,节约用水,低碳生活!”雯雯立刻关了水,我也及时夸奖家乐:“家乐懂得真多!”这下他可来劲了,:“我外婆说了,好多哥哥姐姐都没有水喝,不能浪费水!”“我外婆还说了,垃圾分类!”这都哪跟哪呀! 镜头二:餐后我忽然听到游戏区里的幼儿在大声的吵架,铭铭说:我爷爷最厉害,他会划龙舟,还拿过冠军,你爷爷会吗?斐然说:我爷爷才是最厉害,他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你爷爷会吗?嘉倩说:我外婆最厉害,外婆做的菜最好吃-听到他们稚气的话语我乐了,说明我开展的活动初见成效。还记得之前发生的一幕,时钟刚到五点,嘉轩的外婆来了,我说:嘉轩你走了,外婆来接你,谁知道嘉轩一看到外婆,立刻很生气的冲出来,一边哭一边拿起小拳头一拳一拳狠狠地打在外婆的身上。“嘉轩,发生什么事啦”,我赶紧问。他跟本不管我,凶吧吧的对外婆说:“叫你最后一个来接我,你干嘛这么早来,我才开始玩。”我们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来接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有一次,麦斐然一出班上门口,就把书包往地上一扔,“爷爷帮我拿”就自己跑去玩。为什么会这样的呢?人们常说:“隔辈亲!”难道爷爷奶奶过于“亲”了,孩子们觉得爷爷奶奶给予他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他就不用尊重老人,不用关心老人了吗?九九重阳节之际,我抓住这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契机,展开了夸夸我的爷爷奶奶一系列的活动。首先让幼儿做一次小记者,采访的不是歌星影星,而是自己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幼儿了解爷爷奶奶的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并把他们的优点图文并茂的展示出来,带回幼儿园与同伴分享。然后通过家长协助拍摄爷爷奶奶和我的一天,让幼儿感受到爷爷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并和爸爸妈妈制作敬老标语拿回幼儿园进行展示、评奖。最后在重阳节当天,邀请所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园参加庆祝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老人的爱。重阳节夸夸我的爷爷奶奶系列活动终于结束了,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爷爷奶奶的光辉岁月及对自己的关心,他们对爷爷奶奶产生了无比的敬意,开始懂得了在享受爷爷奶奶关爱的同时自己也要爱爷爷奶奶,因此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幕镜头。而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教育了我们的幼儿,同时我也收获了家长对我们教育的认同,活动结束后,我就收到了倩倩爷爷奶奶寄来的感谢信,里面是这样说的:“敬爱的梁老师,有幸参加您们组织“敬老联欢”,实在很感动谢谢您们的辛劳和爱心,谢谢您们充满智慧和爱心的教育,关怀下一代的成长,谢谢!”收到这样的来信,感受着老人家发自内心的谢意,虽然整个主题活动经历的时间稍长,老师的各种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也比较繁琐,但我收获了感激和感动,也让我觉得我们开展的活动是值得的!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把“尊老、敬老、爱老”的活动一直延续下去,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妈妈,让我天天为你榨果汁顺德区大良街道育才幼儿园 周文笑中国传统节日在年轻一代人们的心中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西方节日的冲击,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节日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对着年仅三岁,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们,在开展各种传统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时,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眼神,有时我会想,这么小的孩子能理解孝悌忠信这么深奥的含义吗? 星期天一大早,手机突然想起短信的声音,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周老师,感谢您在孩子的心田中种下爱的种子,母亲节快到了,提前祝您节日快乐!”每到节日,祝福的短信好多好多,但为何说我“在孩子的心田种下爱的种子”?起床洗漱后,我惯例性的打开班级网页浏览,顺便审核一下家长们发上来的帖子,“妈妈,让我天天为您榨果汁”的帖子让我好生好奇,细看之下才知道,原来四月份,我们在进行清明节主题活动中,除了教育孩子缅怀先人,我们注重的是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学会爱,并结合课程主题瓜果乐,与孩子们一起用果汁机榨果汁,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长辈,做个会感恩的小朋友。星期六的早上,旭旭悄悄地自己用家里的一次性杯子和一个贴纸卡片,把两个杯子口对口,并把贴纸夹在杯口上,变成一个自制的“果汁压榨机”,送给他的妈妈,说贴纸上的圆点就是按钮,把水果放在上面的杯子里,按钮一按,果汁就会哗哗哗地流到下面的杯子里了,还说“妈妈,让我天天为您榨果汁”。旭旭的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把照片和感谢老师的话发上班级网页,让大家分享她的快乐。哦,原来刚刚的信息说“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就是来源于这里的啊。我也激动地在帖子后面跟帖回复:旭旭妈妈,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孩子拥有感恩的心,你也就拥有最美的全世界!现行的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大大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人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和厌烦情绪,这些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三至六岁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记者说的:“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包含着优秀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往我们常常以为幼小的孩子不理解含义,因此注重的是节日氛围和“吃”文化的渗透,忽略了节日内涵的挖掘和延伸,旭旭的行为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前想法的片面性,这样的课题研究让我认识到它的意义,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把传统节日中热爱生命、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弘扬正义、团结和睦的优秀传统渗透于我们的教育中。亲子包粽子顺德区大良街道育才幼儿园韩芳为迎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班在节前的一个周五下午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包粽子”。 在活动前我了解到李锘瑶的奶奶曾经包过粽子来卖,因此我邀请了锘瑶奶奶来教孩子们包粽子。还有很多的妈妈、奶奶、外婆都说要来帮忙。因此我把家长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负责几个孩子。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周五终于来到了,我园的厨房阿姨在上午已帮忙准备了粽叶、糯米等材料。孩子们刚刚起床,家长们就早早地来到幼儿园,来和孩子一起淘米、洗粽叶,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包粽子,因此特别兴奋。锘瑶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只见粽叶舞动,手指穿梭。青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在奶奶的手中瞬间便包成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但由于年龄小,大家都笨手笨脚的,糯米撒得到处都是。有些妈妈也是第一次学,为防止粽子漏米,就用线绳将粽子五花大绑。家长们看着自己包出来的形态各异的粽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颖瑶和珞珞的奶奶都包的很细致,还不停地互相交流经验,有三角粽、虎头粽、长条粽。诗诗的妈妈和锘瑶的妈妈非常认真地学着,时不时还互相帮助。霏霏的爸爸妈妈一起来,两人联手一起包只小粽子,还有的孩子和妈妈、奶奶一起动手包粽子。包的粽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有的尖,孩子们都不停地在数自己有几只粽子。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她们都表示这次活动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特别是那些第一次学会包粽子的家长们,更是兴奋不已,活动结束后还一直在热烈地讨论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还一起听了屈原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家长们表示不仅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劳动的乐趣,还学会了不同形式粽子的包扎方法,同时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和沟通,让孩子们也从小体会与爸爸妈妈合作的乐趣,这样的活动形式很好,希望幼儿园多搞类似的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节日教育将幼儿园与家庭相结合,挖掘了家长资源,利用亲子情感纽带,密切亲子关系,充分发挥了节日教育的价值。谦让中的小智慧 顺德区大良街道本原幼儿园 伍艳云不知不觉,我们小班级开展成语故事教学活动已有一段时间了,通过学习成语故事,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近来,我们开展成语一团和气的学习,我们级组根据成语自编了故事。故事中讲到有两只小动物为争看一本图书吵了起来,不能做到互相谦让,和睦共处。为了能及时地引导幼儿发现当中的文明行为学习要点,我特意突出了这一故事情节,让全班幼儿进行了了讨论:一本图书大家都想看怎么办?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都积极发言,然而,他们的回答却是大同小异“我要谦让,让别人先看吧!”虽然我在再次进行了引导,但幼儿还是没有讲出别的办法。这实在让我感到诧异了:这答案真的是孩子们心中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三四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此时此刻正流露出更多的是顺从。这是好还是不好呢?的确,通过学习,小朋友们都明白到谦让是一种美德,同伴之间友好地相处是相当重要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谦让也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试想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与人交往时学会一味的谦让,那岂不是也有点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吗?于是我便继续引导幼儿讨论,要求他们多想一些既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又不伤害别人的好办法。不一会儿,有好几个孩子终于提出了一些新点子,如:两个人一起看图书;两人轮流看;用交换或竞赛的方式确定谁能先看等等。听着孩子们各自不同的回答,我不禁欣喜:他们“知道了”!为了检测孩子们是不是真的“知道了”,我便借助区域活动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把刚才的想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美工组内,我发现路洋小朋友很想借用思思手里的水彩笔,他拿着橡皮泥想跟她交换,可是思思没答应他,这时我引导路洋再想想办法,路洋就把自己的橡皮泥地捏给思思看,并介绍自己的橡皮泥是多么的好玩,终于,在他的“真心”打动之下,思思同意了交换,小朋友们智慧的小火花终于被“点燃了”,他们真正把“我知道”转化为“我做到”了!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深深地感到:学习经典成语故事,可以让幼儿从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确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文明行为规范的良方。但就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到的:“幼儿的社会领域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实际生活、在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所以,我们要把来源于生活的文明行为学习回归到生活中去,为孩子们创设积极交往的机会,引导孩子孩子们学习交往的小智慧,这样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才会变得更轻松、更快乐!我们的孩子也就会变得更自信、更文明!是否应该让座 顺德区大良街道本原幼儿园 邱俊红学习成语故事“孔融让梨”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谦让行为,我组织了班上的小朋友开展公共汽车情境游戏活动。游戏中,我特意安排2位大班的哥哥姐姐分别扮成“老奶奶”“老爷爷”上车,而此时车上已没有空余的座位,车上的“乘客”见到“老奶奶”“老爷爷”上车没有什么反应,我启发说:老奶奶、老爷爷上车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有礼貌的孩子?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小四班的“乘客们”还是动也没动。我只好站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请坐!” 老奶奶一边道谢一边高兴地坐下了。这时,我再一次启发孩子们:老奶奶坐下了,可是,老爷爷还没有座位,怎么办呀? 聪聪马上站起来响亮地说“老爷爷,请到这边来坐吧”。看到我以身作则的示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连忙表扬聪聪小朋友。接着,很多小朋友都纷纷站起来抢着让座,活动目的达到了,我乐坏了!可是,一直坐在座位上的振宇小朋友说话了:“老师,我们小朋友不能让座”。我惊讶地问:“为什么?老奶奶、老爷爷年纪大,我们应该让座给他们啊”。他摇摇头说:“我们年纪小,妈妈说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要坐着才安全呢”。到底该不该让座?我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教育的使命,要引导孩子们给老年人让座,做个文明的社会人;一边是孩子的实际,孩子在车上确实应该拥有座位的权利。如何做到既不强迫孩子们让座,但也要培养孩子们尊重关心老人的意识呢?我灵机一动,对小朋友说:“那这样吧,聪聪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自己站着有点危险,现在让老奶奶抱着你,这样大家都有座位坐,大家都安全了 ,好吗?”小朋友们鼓起掌来。从孩子的身上受到教育,我既感动又不安:许多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如果不从孩子的切身体验出发,不从孩子的生活感受出发,仅仅要求孩子们做个文明的小乘客,做个文明的社会人,这种教育是有缺失的。为什么社会上常常出现大学生不会游泳却舍命救人、最后白白牺牲这类不自量力的事件,那就是是学校教育的不当:老师只注重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而忽略了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所以说,如何让孩子们学会机智、科学地处理生活中的事情,让文明与安全同行,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研究的课题。亡羊补牢顺德区大良街道本原幼儿园 郑钰阳浩浩是我们中四班出了名的“破坏王”,老爱恶作剧地破坏别人的东西,看到别人焦急难过的样子就会得意地哈哈大笑,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很想教训教训他。有一天,他用塑料积木好不容易拼了一个大大的机器人,就拿着它到处炫耀,高兴极了。当他到室外去取水喝时,嘉嘉、骏骏两个小朋友趁机将他的机器人悄悄地拆散了,当浩浩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一堆积木时,气得一边掉眼泪一边挥舞着小拳头向我告状。我摸摸他的头轻声问道:“你很喜欢你拼的这个机器人吧?”他说:“喜欢”。我接着说:“所以你看到心爱的机器人被别人拆坏了很难过、很生气,是吗?”浩浩用力地跺着脚说:“对,我一定要他们赔、赔、赔!”我说:“那你知不知道,当别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图书被你撕坏了、别的小朋友辛辛苦苦搭建的公园被你踩倒了,他们也会难过、也会生气吗?”他瞪大眼睛鼓起腮帮看着我,然后满有理由地说:“我不是马上就跟他们道歉了吗,我不是很快就“亡羊补牢”了呀!”“那好,我也让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跟你说声对不起,也象你一样“亡羊补牢”成了吧”。他看看我,慢慢地垂下了小脑袋,看到他的样子,我感觉到了他的悔意。嘉嘉他们虽然用这样的办法“教训”了浩浩,令浩浩明白自己平常的霸道行为是不对的,但我告诉他们:用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这样的方法来教训别人也不是好办法。嘉嘉他们有些不好意思,主动地和浩浩一起修复了那个机器人,大家的脸上都有了笑容。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浩浩一定会吸取教训的,他以后一定会控制、改变自己的破坏行为的。而对于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我感觉孩子们还是没有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知错就改”“早改早好”。 而且这个“改”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说说,应该是实际行为上的改变。可能“有错就改,马上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将错误带来的坏处降低到最小。”这个寓意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来说,还是较难理解。以后我们在开展成语故事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在内容选择方面作出更适当的更正确的调整。男女有别顺德区大良街道本原幼儿园吴秀冰近来在网络上、报纸上阅读到令人发指的新闻:深圳一幼儿园发生无良保安猥琐4岁女童,至其下体流血不止,在其被刑拘后,还在他住处搜出其他女孩内裤;珠海市名苑幼儿园一个女童被门卫带到厕所猥亵,门卫用手指戳入她的下体。继续搜看同类事件,让我更加震惊和气愤的是幼儿被猥琐、强奸的事件一直是频繁发生。联想起我班孩子发生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在幼儿期向孩子进行初步的性别教育,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前几天,我们大三班的东东小朋友跑进女厕所看女孩子小便,结果引得女孩子哇哇大叫并向老师告状,他的理由是:“我是站着小便的,我想看看女孩子是怎样小便的”;“六一儿童节”节目表演的那天,在更换服装的时候,红红故意拧了菲菲的乳头,她的理由是“好玩”,结果两个孩子的家长为了此事大吵了起来;还有在学习成语故事“悬梁刺股”时,孩子们竞然一个劲地嘻嘻哈哈说屁股。除此以外,在各类幼儿园内我们还会经常发现:幼儿随意抱着异性朋友亲吻、当众小便、午睡时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其实,作为孩子,对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对异性的身体好奇,是正常的事情,只是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一直是一个神秘、隐晦的代名词。正是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当36岁幼儿对“性”疑问较多的时候,作为父母、教师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对于不良的行为也未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及时的干预。由于孩子缺乏认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就导致社会上屡屡出现猥琐儿童的事件发生,让一个个大好家庭受到沉重打击,给孩子的一生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针对班上出现的状况,为了让班上的孩子对自己及异性的身体有一个初步的较正确的认识,我利用幼儿园开展成语故事课题研究的机会,特意选取了成语“男女有别”进行学习。活动中,我为孩子们自编了“男女有别”的成语故事,让孩子们认识男孩、女孩的身体特征,了解男孩跟女孩的区别;并采用“点圈圈”“拼一拼”等的游戏让孩子们加深对男孩和女孩隐私部位的认识,懂得自己的隐私部位除了家人给自己洗澡的时候和医生检查身体的时候,不能让其他人触摸,也不能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还指导家长在家里同步开展性别常识的教育,增强孩子们对自己身体、特别是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意识。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们对异性的身体没有过去那么好奇了,随意地触碰别人身体隐私部位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了。我认为:保护儿童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责任,幼儿期对孩子进行初步的“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谦让与分享 顺德区大良街道本原幼儿园 陆思明区域活动时间,霏霏从玩具架上取下一本新图书兴高采烈地看着,思源走过来一边抢着一边说要看,霏霏才刚看没几页不肯给,结果两人争夺起来,我看见了,连忙走过去说:“你们忘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吗?待会把图书抢烂了,谁也不能看了。”思源得意地说:“就是,小朋友要互相谦让”,结果,霏霏极不情愿地把图书让给了思源,思源一脸开心地坐下来看书,霏霏则只能无可奈何地去拿别的图书看。看着满脸委屈的霏霏,我不禁思考:“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这种使一方愉快一方愁的“谦让”绝对不是我最初想要的教育效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在和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让孩子尝试学习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协商、交换、轮流、谦让、合作等方式解决。我决定转换一种教育方式帮助孩子们,因为相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有时候还会曲解了“谦让”的意思,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有“谦让”。平常,相较“谦让”而言,孩子们更乐意与别人“分享”,那么,让孩子们先懂得并乐于分享,然后再进一步学会谦让、轮流、合作等是不是更好呢? 我马上在班上尝试开展了一次 “玩具分享日”活动,让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带回幼儿园,自由结伴交换玩具、共同分享进行游戏,并引导孩子能和更多的同伴进行分享,让他们体会分享的乐趣。那一天,孩子们玩得异常开心,有的孩子抱着好朋友的芭比娃娃爱不释手,有的孩子两人比赛谁的跑车跑快。活动结束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许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反问我:“陆老师,这样分享玩真开心!我们明天再这样玩吧!”真不错,孩子们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开始产生愿意分享的意愿了。我把“玩具分享日”定为一周一次,伴随活动的继续深入,自由分享已成为我们班孩子之间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在分享的同时,因为感受着同伴的友爱,孩子们逐渐地学会轮流使用、大家合作,而且更乐于谦让了,如今,几人共玩一个玩具、自觉排队取放操作材料、轮流使用尺子、自助餐取食物时互相谦让等画面比比皆是。原来:孩子们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要有一个认知、感受、养成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贴近孩子的生活,考虑孩子的感受,选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儿子母亲节的献礼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幼儿园 韩小兵 我既是五沙幼儿园的一名英语老师,又是五沙幼幼儿的一名家长。在儿子入读五沙幼儿园以来,我感受到儿子在不断地成长,特别是幼儿园开展生活礼仪教育的课题以来,我发现儿子不但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身边的人的感谢,有了感恩的意识,作为家长我感到特别欣慰,作为教师我更感受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母亲节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晚餐。正当我这个做丈夫的想好好表现表现,帮妻子洗碗时,儿子祥祥跳下椅子大声地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老师说我们要感谢妈妈,要帮妈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今天就由我来洗碗吧!”妻子听了儿子的话,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连声对祥祥说:“祥祥真懂事,妈妈谢谢你!但你还小,还是妈妈来吧!”这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联想到在参加佛山市骨干教师学习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有一条教育建议是这样写的: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孩子想帮妈妈洗碗,是他对妈妈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也是从小培养他学会感恩和责任意识的好时机啊!而作为一名家长,我们更应该支持幼儿园老师开展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逐步养成敢于探究和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啊!于是,我连忙拉住妻子说:“这是孩子对你的一番心意,也是老师交给孩子的任务,你就休息休息吧!”再来看看祥祥,由于他手小,每次只能拿一只碗或碟进厨房。我和妻子看着他像蚂蚁搬家似的来来回回将碗碟拿进厨房而又小心翼翼的身影,心里感慨万分,妻子说:“我的祥祥长大了,母亲节会帮我洗碗了!老师真有教育方法!”是的,一名中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渐渐地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还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为身边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难道不值得高兴吗?作为父亲,我感受到祥祥虽然没有用语言直接对妈妈说“我爱您”,但他为妈妈洗碗的实际行动却很好的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和感谢!我由衷的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而作为五沙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看到了班级里的老师把礼仪教育自然地融入了幼儿的生活中,结合节日有机的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学会感恩,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祥祥整个洗碗持续了约20分钟,中途没有找我或他妈妈帮忙,也没有跑去玩玩具,而是专注而认真的做好洗碗这项“工作”。等祥祥从厨房出来后,祥祥妈妈走过来,主动抱起他说:“我的祥祥真能干,妈妈要谢谢你。”他的嘴角里露出会心的笑意,脸上写满了自信,大声地对妻子说:“妈妈,您喜欢我给您的母亲节的礼物吗?”妻子连声说:“喜欢,妈妈很喜欢!”妻子的眼中满是幸福的笑意!我也在旁向他夸起了大拇指!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幼儿园开展的礼仪教育让原本是家庭中“小太阳”的独生子女学会了“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感受,主动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还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责任心,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的认知能力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美丽的过程,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给了更多我对祥祥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多的欣慰;而祥祥逐渐由“小太阳”向“小绅士”式转变的文明举动让我对孩子有了更多的惊喜与更多的感动!我也深深体会到家园同步的教育会让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让我们的孩子进步得更快,成长得更快。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愿意用自己的大手拉着祥祥的小手,在孩子的童年播撒文明的种子,和老师一起浇灌,一起期待文明种子一点点的发芽、长大,静听文明花开的声音 孩子教我说:“谢谢”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幼儿园 梁碧慧不小心,我把一篮塑料拼插玩具雪花片洒了一地,正当我在懊恼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的时候,小豆豆们都围了上来,刚学会说话不久的雯雯用尚不清晰的粤语对我说:“老师,捡!”其他的孩子都七嘴八舌的嚷嚷着:“老师,我帮你啊!”“老师,我来帮你好不好啊?”望着一脸稚气而又纯真的孩子,我的心热呼呼的,多可爱的孩子啊!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将“错”就“教”呢?让孩子们在收拾玩具时学习颜色的分类呢?于是,我让孩子们根据玩具的颜色,把它们装到相同颜色的小盒子里,分类放好。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像蚂蚁搬家似的在地台板上来来回回地把一片片雪花片分到不同颜色的盒子里,有的小豆豆的脸上还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不一会儿,满地的雪花片被小豆豆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不禁在心里暗自高兴:我多聪明啊!既让小豆豆们学习了分类,又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不用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去收拾,真是太好啦! 玩具收拾好了,备课去!我洗洗手,正准备把书本拿上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尾巴”老是跟在我背后,我上厕所洗手跟着,我到储物间拿笔记本跟着,我正准备出门的时候他还是跟着。转过头,发现原来是我们班的机灵鬼嘉铭,真是个粘人的小豆豆!我又气又好笑地说道:“嘉铭,老师要备课,你跟着区老师啊!”谁知道嘉铭一脸认真地对我说:“梁老师,你还没谢谢我们呢!”哎呀,我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呢!我心里不禁暗自惭愧!平时,我在班上要求孩子在接受了别人帮助的时候不要忘了说:“谢谢!”可是,作为老师的我,为什么会这么粗心?小豆豆们刚刚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嘉铭说得对,我还没有向小豆豆们说一声:“谢谢”呢!我连声对嘉铭说:“谢谢嘉铭提醒老师!谢谢你啊!”嘉铭听了我的话高兴地一蹦一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去了!我赶紧放下手头的书本,来到孩子们面前,郑重其事地说:“刚才,小朋友都很能干,帮老师把地上的雪花片都捡起来了,而且还能按颜色把它们送回家,老师要谢谢你们!”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高兴地用小手噼噼啪啪地拍了起来!我接着对小豆豆说:“老师,今天要特别表扬一个小朋友嘉铭,是他提醒老师要说谢谢!嘉铭,老师谢谢你哦!”嘉铭高兴的站起来大声地说:“不用谢!”我乐着说:“嘉铭多棒啊!还会说不用谢呢,表扬你!”说完我还让区老师把小红花奖给了小豆豆们,小豆豆们高兴极了。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如果以后别人帮助了你,你也应该对他说声谢谢,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哦!”这时一军插嘴了:“是不是像老师谢谢我们一样啊!”我笑了:“是的!”这时,明明小声地对正在奖红花给他的区老师说了一句:“谢谢区老师!”区老师笑了:“明明真有礼貌!”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过程。嘉铭提醒我要说“谢谢”的事情,让我深深反思: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而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幼儿,将会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今天,我虽然将“错”就“教”让孩子通过收拾雪花片学习了分类,却忽视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及时地给孩子道谢,是孩子提醒了我,是孩子教会了我说:“谢谢!”。孩子教会了我说:“谢谢!”,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礼仪教育无处不在,礼仪教育就在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中!老师们,请不要忘记在教育情景中体现礼仪教育的细节,让礼仪之花在我们生活中美丽绽放吧!家长教育了我 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幼儿园 梁敏桃我们班的孩子升上中班后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任务意识,在班上我开展了“我是值日生”的活动,安排小朋友每周轮值,要求孩子按教师图文并茂的“工作单”完成工作任务。一天晚上放学后,我接到嘉壕的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是懊恼,原来是嘉壕没有完成值日生的小任务,就被奶奶接走了。我想这么小的事,嘉壕爸爸却打电话来解析,就连忙说没关系,可是嘉壕的爸爸显然十分过意不去,一直在抱歉,还说明天一定要嘉壕回幼儿园把值日生的工作给补上。嘉壕爸爸的一番话,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在我看来让孩子做值日生只是培养孩子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一种活动,重在参与,让孩子体验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嘉壕爸爸却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第二天放学,爸爸特意请假来到幼儿园来接嘉壕,并坚持要嘉壕把昨天没有完成的值日生活动和今天的值日生一起去完成。嘉壕就留下来了,爸爸教他怎样把区域柜里的区域材料按标志放好,指导嘉壕把装区域材料的托盘擦干净,忙得小嘉壕满头大汗,最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嘉壕终于把区域材料摆放整齐。看着嘉壕爸爸认真而执着的样子,看着小嘉壕头上冒出的汗珠,看着那么热情、单纯、人缘很好的嘉壕,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嘉壕值日工作完成以后,嘉壕爸爸还特意留下来和我谈了一会,还要嘉壕向我道歉,说不应该没有完成值日生工作就走。我对嘉壕爸爸说:“爸爸,不好意思,还要你专门请假。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搞到你还要和嘉壕一起去做值日生收拾区域,真不好意思!” 嘉壕爸爸说:“在家长会上您介绍了您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您的工作举措和活动,我觉得值日生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作为家长就必须配合老师的工作,而老师安排了值日生的活动,嘉壕就要好好的完成,这是他的责任,没有完成任务就应该道歉,做人知错能改这点最重要。”嘉壕爸爸要嘉壕补做值日生工作执着而坚持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常说要家园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是作为教师的我,首先没有考虑到中班孩子刚做值日生对值日生工作不熟悉,效率比较低的年龄特点,也没有事先通知家长在孩子值日那天晚点来接孩子,导致值日生活动流于形式,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的活动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嘉壕爸爸陪做值日生事件,让我认识到我要求孩子做值日生,但孩子没有完成值日生工作就放任孩子放学的行为,也许对孩子将来的责任心的培养及个性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与对教师工作的关注更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我们开展的每一个小的活动,小的细节,真正让教师的教育行为做到润物细无声。晚上,我把“补做值日生”教育随笔发布在家长QQ群上,并向家长们道歉说声“对不起”,承认自己工作的疏忽,还把每周轮值表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孩子轮值的那天晚点来接孩子。第二天,我发现在QQ上许多家长给我留言,纷纷表示以后会更支持我的工作。而孩子们在家长的支持下也更加喜欢值日生工作了。值日生事件让我意识到: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做错了事情要说对不起”所以,在我们看来孩子做错事情对老师说“对不起”似乎是天经地义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而老师做错了事情却往往因为面子拉不下来很少对孩子和家长说“对不起”。而老师的一声“对不起”却往往能拉近家园关系,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有利于班工作的开展。老师们,当我们面对自己工作疏忽时,请不要吝啬您的一声:“对不起”。一声诚恳的“对不起”会让你获得更多孩子的喜爱和更多家长的尊重。幼儿的如厕公约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幼儿园 叶蕾上厕所是每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小事了,但是文明如厕却往往成为衡量城市公共文明的重要尺度,而如厕者的文明素质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公民素质。一件事情的发生更让我意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一天下午放学,我正在幼儿园门口迎送放学的家长和孩子,一位奶奶急不可耐地拉着孩子往幼儿园门外的围墙边走去,一边对孩子说:“去围墙边就可以了!”当我正在纳闷的时候,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奶奶快速地脱下孩子的裤子,地上留下了一大泡尿液。我连忙走上前问道:“奶奶,为什么让孩子在这里小便啊!”奶奶回答我说:“她说急尿,反正是小孩子,没有关系啦!”正当我想教育教育孩子和奶奶时,也许是奶奶也觉得让小孙女在幼儿园围墙边小便的行为不恰当,连忙拉着孩子走了,连让我和孩子交谈、教育的机会都不留给我。望着地上一滩异味难闻的排泄物,我有些无奈,只能提一桶水把地上冲洗干净。但,孩子在幼儿园门口随意小便的一幕却深深刺痛了我!是的,由于我园地处顺德和番禺的交界地,是顺德人常说的“顺德的西伯利亚”,家长的素质也远远不及大良城区的家长素质高。但五沙幼儿园的开办正是希望通过优质的学前教育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通过孩子去影响家长,教育家长。孩子随地小便的一幕虽然是孩子与家长长此以来不文明陋习的行为表现,但这恰恰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要忽略对孩子任何细节的礼仪教育,或许在某一天、某一环境里,当细节被扩大化时,就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成效,也影响幼儿园的形象,我意识到文明如厕的教育应马上行动起来!尽管我们国家没有太多关于文明如厕的传统,我们还是发动老师上网查找在家或在外文明如厕的礼仪知识,吸收国外文明如厕的标准。为了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又避免简单的说教,我们在开展文明如厕教育活动时注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在生活中巩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需要。并注意从幼儿文明如厕多元化的学习、教师一日生活组织流程的完善、家长工作三方面入手开展幼儿文明如厕的教育活动。第一,开展幼儿文明如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1、在活动中学习。首先,我们先和老师们一起选择了既具有教育意义又有趣的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拉巴巴等,通过语言活动、餐后活动和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中体会到随地大小便不但会影响环境卫生,更是不文明的表现,不文明的如厕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麻烦。其次,通过选择孩子们都熟悉的动画形象“巧虎”开展教育活动。通过 “巧虎”和“便便小超人”文明如厕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绎,开展 “我会上厕所,我会擦屁屁” 的集体活动。2、在游戏中体验。让幼儿在“宠物乐园”、“娃娃家”等区域游戏中教小动物、小娃娃上厕所,练习为小动物、小娃娃擦屁屁,巩固幼儿对文明如厕的行为表现的认识。3、在生活中巩固。为让幼儿养成文明如厕的习惯,我们还结合指南社会领域中目标2的引领:遵循基本的行为规范。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集体商量制定如厕公约。由于幼儿通过故事聆听、动画片的动态演示、区域游戏中的体验已逐步积累了对文明如厕的认识,所以孩子在制定文明如厕的规则上已体现出基本的文明如厕的要求,例如:小便时,男孩应尽量靠近尿槽,女孩上完厕所擦好小屁股;有需要时能大胆表达需要并能自己上厕所;大、小便后,冲水、洗手等;老师把孩子们共同商讨制定的文明如厕的规则以图夹文的方式张贴在厕所里,提醒幼儿要文明如厕。第二,完善教师一日生活组织流程。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孩子走出园门就有尿意,想上厕所,我们还对教师一日生活组织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要求教师在幼儿放学前要组织幼儿上厕所,避免家长因为在路上找不到厕所,无奈之下让幼儿随地大小便。第三,做好家长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同步教育,发挥教育的合力。1、向家长发出文明如厕的倡议书。2、通过班级网站、家长QQ群及活动报道宣传我园在幼儿文明如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尽量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常抓不懈,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就连小班的孩子也能在人多上厕所时学会排队和等待,随地小便的现象也渐渐消失了。幼儿对文明行为及规则的学习具有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幼儿的文明习惯不可能一早一夕就能养成,我们希望幼儿在日复一日不断的、渐进的礼仪学习中让幼儿的礼仪知识发生“量变”;在教师营造的良好礼仪文化的熏陶中和文明行为的模仿、强化、内化中让孩子的行为发生“质变” ,成为一名真正小绅士、小淑女;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我们不急于求成,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每天前进一小步,我们一年就能前进一大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做好每一个礼仪教育的细节,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从容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礼仪教育环境,我们的孩子一定能成为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会受到教育和影响!礼仪教育,我们正在前行的路上!宇宇的故事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幼儿园梁艳媚啲挞,啲挞每天早上走到储物间把书包放进柜子里,又不声不响地走到自己位置坐下来,无论是教学活动或者游戏活动他都是安安静静地低着头在做自己的事情,不参与也不捣蛋。这就是宇宇,是我们班上学期从四川来的一个内向、懂事、安静的小男孩。在其他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活蹦乱跳的同龄的孩子中宇宇的安静让人感到不安,在我心里总想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为了帮助宇宇,我针对宇宇不愿说话,不愿意和人交往的问题来到宇宇家家访。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宇宇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宇宇很小的时候就把他留在了老家,让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满口的四川音宇宇和其他小朋友无法沟通,由于语言的障碍,宇宇更不愿意和人交往了。听了家长的话,我意识到宇宇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幼儿园特有的问题,由于地处五沙工业园,有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有60%都是外来工的子女,很多新来的外地孩子都面临交往困难的问题,怎样帮助宇宇?怎样让其他的孩子能接受、友好、礼貌地对待这些刚来幼儿园的外来务工子女?回园后,看着宇宇怯怯的身影,我和班上的老师商量一定要宇宇尽快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结合国庆节的生成活动,我们让孩子通过欣赏短片让幼儿知道我们国家有23个省,56个名族,有很多种方言。然后,我请我们班外地的小朋友都上来说一句自己的家乡话,外来工子女们这下热闹了,你一言我一语,班上的孩子都被他们的家乡话逗得笑个不停!而宇宇似乎也被这种愉快的气氛所感染了,小嘴巴微微的往上翘着,但是仍然不敢上前来。我故作神秘的向小朋友介绍说我们班有一个四川省来的小朋友,会说四川话,请小朋友猜一猜是谁?小朋友你望我,我望你,谁也答不出来,我走上前轻轻地拉起宇宇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