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chapter3-perception.docx_第1页
认知chapter3-perception.docx_第2页
认知chapter3-perception.docx_第3页
认知chapter3-perception.docx_第4页
认知chapter3-perception.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st yourself 3.11.至少列出三个知觉的特征,请阐述知觉超越物体辨认的重要性。答:知觉的特征:(1)基于附加信息,知觉可以改变。(2)在多数情况下知觉的过程是快速的不费力的,似乎是自动的,但有时知觉的过程也涉及了复杂的不可见的类似于推理的过程。(3)知觉参与动作联结,例如:看到一杯咖啡,确定其位置,伸出手抓住杯柄等动作。在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需要个体的知觉过程,例如记住过去发生的事,问题解决,与他人的交流,认出上周遇见的某个朋友,在认知心理学考试的试卷上回答问题等,这些都涉及个体的知觉过程,超越了物体辨认。2.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如何从生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描述它?答: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的知觉加工过程为自下而上的加工。从生理学角度: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之后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信号从感受器传递到大脑,大脑各皮层中对特定电信号的神经细胞被激活而形成了知觉。从行为学角度:成分再认理论(recognition by components theory)认为个体知觉一个物体时首先知觉到了该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础成分,这些基础成分被称为geon,通过对这些基础成分的组合,才知觉到一个物体,只要我们看到一个物体的几个基础成分,我们就能认出该物体。3.描绘以下时间如何表明知觉过程超越自下而上的加工:(1)命名由基础成分geon构成的物体(2)模糊形状的多种特质(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a blob)(3)生理上的反馈信号(feed-back signal),什么是自上而下的加工,我们如何在知觉和烤面包过程中做一个类比?答:(1)命名由基本成分geon构成的物体:因为同样的基础成分geon可以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物体,例如桶和杯子。(2)模糊形状的多种特质(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a blob):模糊形状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信息下代表着不同的事物。(下面会有图片解释)(3)生理上的反馈信号(feed-back signal):在知觉过程中,也会有更高皮层向下传递的反馈信号的出现。自上而下的加工指由于我们带到情境中的知识,知觉加工过程开始于个体的先验知识和期待。烤面包的基本原料是水和面粉,再加上一些罂粟籽和盐等材料,但若没有酵母粉,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面团,知觉过程也是如此,感受器接受的物理刺激如面包的原料,而个体的先验知识和环境信息则相当于酵母粉,只有将他们恰到好处地组合起来,才能完成正确的知觉过程,烤出美味的面包。4.描述以下例子如何表明个体在知觉过程中除了感受器接收到的信息外,还将一些额外信息纳入考量。答(1)尺寸知觉:如图3.8所示,个体会将图片上方的动物知觉得比图片下方的动物要大,这是由于环境提供了距离信息和相对大小信息,因为我们会将上方的动物看的比下方的动物离我们更远,同时与与铁轨相比,上方动物比较大。(2)对气味浓烈程度的知觉:对同一个散发味道的物体,个体在使劲闻(strong sniff)的时候和微微闻(weak sniff)的时候对该物体的气味浓烈度的评价没有太大差异,虽然在使劲闻时鼻腔内接受气味分子的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更多,这是因为个体在评价气味浓烈度时,也会将自己闻该物体的努力程度纳入考量标准。Test yourself 3.21.什么是语音分段(speech segmentation)?作者是如何通过描述他观看Telemudo(某综艺节目)的体验来阐述知识对知觉的影响的?答:语音分段指个体辨别一个句子中的单词、音节、音素间的间隔停顿的过程。Telemudo是一个西班牙语的节目,作者不会西班牙语,在他观看这个节目时他听到的只是一连串的无间断的声音刺激,但是他的懂得西班牙语的朋友在观看这个节目时,听到的却是有意义的独立的单词。这一声音对双方的感受器刺激相同但是双方却对这一声音的知觉不同,是由于是否懂得西班牙语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作者认为知识对知觉有很大的影响。2.请描述Helmholtz的无意识推断理论(theory of unconscious inference)。并指出它如何阐述了知识在决定知觉时所扮演的角色。答:无意识推断理论指个体的某些知觉是个体对环境信息的无意识猜想导致的结果。无意识理论中有一条被称为似然原理(likelihood principle),我们在感知物体时,我们会将其与我们过去经验中所认识的物体作比较,找出相似的模型,并将两者联系起来,因此我们会将此刻的物体感知为过去熟悉的物体模型。例如图3.14,个体可能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a图知觉为b图的形式,因为我们过往的经验常常如此,但有的时候实际上是c图的形式。3.请描述格式塔知觉组织定律。为什么我们说这些定律基于环境?这些定律与Helmholtz的似然原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格式塔定律可以被称为“启发式(heuristics)”?答:格式塔知觉组织定律包括:好的连续性原则(law of good continuation):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仅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我们倾向于将它知觉为完整的连续的只是其他部分被遮挡的一个物体。求简律(Pragnanz):我们会尽量将物体知觉为简单的结构。相似性(similarity):相似的东西经常会被分为同一类别。意义性或熟悉性(meaningfulness or familiarity):熟悉的或是有意义的物体模式将会被归为一类。格式塔知觉组织定律中对物体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信息,与Helmholtz的似然原理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解释我们如何感知物体。称格式塔定律为启发式的原因为这些定律是“最好猜测(best-guess)”准则,主要基于环境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效。4.什么是环境的规则(regularities in the environment)?请解释物质规则(physical regularities)和语义规则(semantic regularities)。请确保你理解以下概念和实验:oblique effect; light-from-above heuristic; Hollingworth gym experiment; Palmer kitchen experiment; 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a blob.答:环境的规则就是环境中经常出现的特征。物质规则就是指环境中常出现的物理性质。语义规则就是指不同场景发生的动作功能特征,例如在厨房做饭,准备食物,在课堂上听课记笔记等。Oblique effect(倾斜效应):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相比其他方向来说,人们会更好地知觉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light-from-above heuristic:如图3.25所示,我们会将上白下蓝的圆点知觉为突出,下白上蓝的圆点知觉为镶嵌,这是因为我们将上白下蓝知觉为有光从上往下照射,由于该圆点突出,下部有阴影。Hollingworth gym experiment:如图3.27所示,有两组被试,一组被试事先看到哑铃放在地毯上的图片,另一组被试未看任何图片,之后让被试将哑铃置于图片中的某一位置,结果发现看过图片的被试组放置哑铃的区域为图中白色小圈区域,未看图片的组放置哑铃的区域为白色大圈区域,相差不大,证明了人们拥有特别事物属于特别场景区域的概念。Palmer kitchen experiment:如图3.28所示,先给被试呈现厨房图片,之后快速闪现A、B、C三种图片,结果发现A图片的识别率高,说明被试在用对厨房的经验知识来帮助自己感知图片。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a blob:如图3.6所示,blob这个模糊阴影图形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信息下构造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含义。神经元发放与后天经验:对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刺激放电更强视神经元对环境中的横竖朝向的刺激更敏感证据:1) 行为实验:人对横竖朝向的刺激较其他朝向的刺激更敏感(oblique effect)2) 猴子的单细胞记录:初级视皮层有更多神经元对横竖朝向反应最好3)脑成像研究:环境依赖可塑性:概念、两个证据(第一题)知觉与运动的交互:1)运功促进知觉: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运动)可以更好地辨认其真实形状(知觉);2)两者的交互:伸手拿水杯的过程需要运动与与知觉的交互。What 和 where通道:证据:1)猴子的脑损伤研究(Ungerleider and Mishkin experiment,第三题) 2)人类脑损伤患者研究(第四题)镜像神经元:(第六题)发现猴子的镜像神经元的实验:观察实验者用手拿食物激活镜像神经元、猴子自己用手拿食物激活镜像神经元、观察实验者用镊子夹取食物镜像神经元不激活。图表 Error! Main Document Only. what and where pathway听觉的镜像神经元:位于运动前区,观看实验者用手剥花生并听到声音有激活、观看实验者用手剥花生有激活、听剥花生有激活、猴子自己剥花生有激活。Test yourself 3.31. What is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Describe the kitten-in-the tubeexperiment and the Greeble experiment. What is behind the idea that neuronscan refl ect knowledge about properties of the environment?环境依赖可塑性指的是大脑被环境塑造/改变以提高知觉加工的效率,这种大脑结构被后天经验改变的机制叫做环境依赖可塑性。猫咪实验:新生的猫咪在仅有横向/纵向条纹的环境中长大后初级视皮层仅含有对横向条纹刺激/纵向条纹刺激反应的神经元Greeble家族实验:Greeble是计算机产生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某些部分不同的类似人脸的刺激,被试在学习Greeble刺激前加工Greeble刺激在FFA产生的激活弱于加工人脸的激活,在学习后(4天)两者的激活强度没有差异。结果表明FFA不仅含有对面孔特异性反应的神经元,还有加工其他复杂刺激的神经元。在特定的环境下大脑功能可以改变以适应环境,因此,持续地暴露在某种刺激固定出现的环境中可以导致神经元产生适应性,对该种刺激反应最强烈。从这个角度看来,neuronscan refl ect knowledge about properties of the environment 这一观点是合理的2. Describe the link between perception and action in everyday perception, by图表 Error! Main Document Only.Greeble的实验结果giving a specifi c example and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ceiving andtaking action.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知觉客体、环境往往需要额外的信息,包括运动信息。例如为了拿起一个杯子,个人首先要知觉到这个杯子的存在,其次要将手伸到杯子所在位置(空间知觉、运动控制),最后用手拿起杯子(运动控制),这一系列过程包括了知觉过程与运动过程3. Describe the Ungerleider and Mishkin experiment. How did they use theprocedure of brain ablation to demonstrate what and where streams in thecortex?他们研究切除猴子大脑的部分结构如何影响猴子识别物体以及知觉物体的空间位置。这种切除部分脑结构的技术被称为脑损伤技术(brain ablation),其目的是分析特定脑区对完成特定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切除猴子大脑的颞叶部分后,猴子不能完成物体区分任务(区分长方体与楔形体);切除顶叶后猴子不能完成地标辨认任务(“选择离圆柱体更近的食物”),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大脑内存在投射至颞叶的what通路与投射至至顶叶的where通路,分别负责客体识别与空间位置加工。4. Describe the dissociation procedure used in neuropsychology and how it was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two processing streams in patient D.F. Howd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D.F. compare to the results of the Ungerleider andMishkin monkey experiment?神经心理学上的分离指的是(脑损伤病人)大脑某一功能存在而另外一个功能丧失的情况,分为单分离与双分离两种。单分离指的是就是在某个人或某类人身上A功能保留而B功能丧失的情况;双分离指的是一类人或一个人A功能保留B功能丧失,而另一类人或个人A功能丧失但B功能保留的情况。以病人DF的 研究为例,DF损伤了颞叶。对比DF与正常被试用卡片比划狭缝朝向的任务与将卡片投入狭缝的任务,DF相比正常被试不能完成前者而可以很好地完成后者;这一但单分离的结果表明判断朝向与协调视觉与运动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机制。5. Describe how the perception and action pathways both play a role in an actionsuch as walking on a crowded sidewalk.6. What 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