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智学校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doc_第1页
开智学校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doc_第2页
开智学校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doc_第3页
开智学校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智学校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为深入贯彻泉鲤委教201045号文件的精神,我校结合实际,积极响应上级关于组织好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及时部署,认真策划,将9月的工作重点放在弘扬民族精神上,在学校师生中了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总结如下:一、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校长高度重视,开学前,在第一周升国旗仪式上向所有老师做了宣传与布置。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校德育领导小组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本学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二、积极创新,组织各项活动。(一)、开学第一周:本周内应抓紧班级布置、校容整顿、制定班级活动计划,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1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把今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升旗,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启动仪式,全面部署和启动学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爱国意识,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2认真抓好学生升旗手训练和“唱响国歌”工作。从“升国旗、唱国歌”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国旗、国歌、国徽”、“两史一情”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落到实处。并出好开学第一期黑板报。(二)、开学第二周:本周内积极开展弘扬和教育活动。1以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为主要内容,安排“教师礼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在9月10日教师节前,组织开展教师拔河比赛的庆祝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2召开一次座谈会。由德育辅导员做一次爱国主义的讲座。组织学生听报告。3全体老师学习闽委教宣201046号精神,大力弘扬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在防抗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三)、开学第三周:本周内开展“回顾中国历史,激扬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1以抗战胜利65周年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2出好一期黑板报。结合本月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出一期主题性黑板报。3开展“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学生的演讲比赛。4国旗下讲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四)、开学第四周:本周内开展“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发扬革命传统。1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懂得诚信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纪意识和诚信意识,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2国旗下讲话:诚实守信,从我做起。3进行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三、活动要求。1各年级、各班级要根据学校的活动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制定好本年级、班的活动方案,并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班级要树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动月结束后,对此项工作继续予以高度重视,抓长期,长期抓,建立起长效机制。3活动期间,将结合开学工作,学校对各年级、班级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活动结束后,各班要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书面总结材料上交保存,做好资料整理。4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语文、常识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四、活动的预期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使全体教师增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历史责任感,让全体学生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弘扬民族精神月虽然即将过去,但是对于我校的全体师生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