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6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检测卷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 . 变小B . 变大C . 先变小后变大D . 先变大后变小2. (2分)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B . 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C . 物体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D . 用望远镜观察月球时,月球在望远镜的物镜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3. (2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要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蜡烛可以放在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个位置:( )A . 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2.5cm处B . 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0cm处C . 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2.5cm处D . 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25cm处4. (2分)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B . 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 .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D .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能成像5. (2分)(2017益阳)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 像变大,像距变大B . 像变小,像距变小C . 像变大,像距变小D . 像变小,像距变大6. (2分)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应当用( )A . 平面镜B . 凸透镜C . 凹透镜D . 凸面镜7. (2分)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光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光屏上可能是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若图上一格表示10cm,则f可能是20cm。C .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会再出现一次放大的像。D .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光屏应向左移动。8. (2分)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A . 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 .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9. (2分)(2016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 5cmB . 10cmC . 15cmD . 18cm10. (2分)人的眼睛可以看作是凸透镜,当人看物体时物距与眼镜焦距的关系是( ) A .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 一倍焦距以内C . 二倍焦距以外D . 二倍焦距上11. (2分)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蓓蓓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她把不正确的图挑出来( ) A . B . C . D . 13. (2分)(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14. (2分)使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若将物距减小20cm,物体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缩小的实像B . 等大的实像C . 放大的实像D . 放大的虚像15. (2分)小芳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焦距没有手臂长的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的物体,她可以看到的物体是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可能是虚像B . 像一定是虚像C . 像一定是倒立的D . 像一定是放大的16. (2分)(2016上海)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 3厘米B . 13厘米C . 23厘米D . 33厘米17. (2分)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 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 .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1分)18. (6分)眼睛近视是因为物体在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太_,近视镜的作用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使像能清晰地成在_而远视与此相反,远视镜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 19. (3分)“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的范围,能形成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20.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三、 实验题 (共5题;共30分)21. (4分)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_.(2)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如何摆放:如何调整:_.(3)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_.(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3)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22. (9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13015220203153045/(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 (2)此透镜的焦距是_cm (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其应用是_;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透镜,将光屏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3. (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cm.(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_.(3)如图丙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倒立、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4)在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 24. (7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的(放大/等大/缩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_反射。 (2)当LED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_(左/右)方向适当移到,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_眼镜。 (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 A . 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 . 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 . 适当扭转凸透镜D . 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25. (5分)老师给小明一个凸透镜、一把刻度尺、一张白纸,让他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请你帮助他完成。可画图辅助说明。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1、2-1、3-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瓶式氧气吸入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融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2025年智能农业种植风险防控与绿色生产方案报告
- 球团厂安全规程培训
- 安全教训培训工作通报课件
- 房屋室内拆除工程方案(3篇)
- 以不变的精神面对变化的时代
- 比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 《英国政党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