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档案.doc_第1页
居里夫人的档案.doc_第2页
居里夫人的档案.doc_第3页
居里夫人的档案.doc_第4页
居里夫人的档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玛丽居里编辑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更多含义,请参阅居里夫人(多义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 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1,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2、放射性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之后又发现了元素镭,因此她和丈夫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诺贝尔化学奖3,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但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人物生平概述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波兰文为Marie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玛丽居里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 居里:我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4学生时代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正直、爱国的教师家庭。她自小就勤奋好学,16岁时以金奖毕业于中学。因为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华沙不允许女子入大学,加上家庭经济困难,玛丽只好只身来到华沙西北的乡村做家庭教师。1889年她回到了华沙,继续做家庭教师,有一次她的一个朋友领她来到实业和农业博物馆的实验室,在这里她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实验室使她着了迷。以后只要有时间,她就来实验室,沉醉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实验中。她对实验的特殊爱好和基本的实验技巧,就是在这里培养起来的。1892年,在她父亲和姐姐的帮助下,她渴望到巴黎求学的愿望实现了。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她决心学到真本领,因而学习非常勤奋用功。每天她乘坐1个小时马车早早地来到教室,选一个离讲台最近的座位,便清楚地听到教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为了节省时间和集中精力,也为了省下乘马车的费用,入学4个月后,她从她姐姐家搬出,迁入学校附近一住房的顶阁。这阁楼里没有火,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依靠它,屋里才有一点光明。一个月仅有40卢布的她,对这种居住条件已很满足。她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清贫艰苦的生活日益削弱她的体质,然而丰富的知识使她心灵日趋充实。1893年,她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并且获得了巴黎大学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走进大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大姐和妈妈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 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发现镭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 玛丽居里墓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不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玛丽居里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勤奋刻苦Marie Curie 玛丽居里玛丽的勤勉、好学和聪慧,使她赢得了李普曼教授的器重。在荣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她来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活动。就在这里,她结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也译彼埃尔居里、比埃尔居里)。皮埃尔居里1859年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时,因为他具有独特的富于想象的性格,他父亲没有把他送进学校,而是在家里自行施教。这种因材施教使彼埃尔16岁通过了中学的毕业考试,18岁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并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19岁被聘任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他和他那同是理学硕士的哥哥雅克一起研究,1880年发现了电解质晶体的压电效应。1883年年仅24岁的皮埃尔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巴黎市理化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当他与玛丽相识时,他已是一位有作为的物理学家了。由于志趣相投、相互敬慕,玛丽和皮埃尔之间的友谊发展成爱情。1895年他们结为伉俪,组成一个志同道合、和睦相亲的幸福家庭。繁忙的家务及1897年出生的女儿并没有阻碍这对热爱科学的夫妇,特别是作为母亲和主妇的玛丽,她一直坚持着学习和科研。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在一间原来用作贮藏室的闭塞潮湿的房子里、玛丽利用极其简单的装置,开始向这个新领域进军。仅仅几个星期,她便取得可喜的成果。她证明铀盐的这种惊人的放射强度与化合物中所含的铀量成正比,而不受化合物状况或外界环境(光线、温度)的影响。她还认为,这种不可知的放射性是一种元素的特征。难道只有铀元素才有这种特性?遵循这一思路,她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物质。通过繁重而又艰巨的普查,她发现了另一种元素钍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地发出与铀射线相似的射线,由此她深信具有放射现象决不只是铀的特性,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对此她提议把这种现象叫作放射性,把铀、钍等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叫作放射性物质。她的调查很快从盐和氧化物扩展到一切矿物。她毫不厌倦地用同一方法去研究大量的材料,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有些矿物的放射性强度比其单纯由所含铀或钍所产生的放射性强度要大得多。开始她还不敢确信这一测定,但是经过一二十次重复测量,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这事实表明这些矿物中含有放射性比铀、钍强得多的某种未知元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吸引人的推断。尽管一些同行劝她谨慎些,她还是深信自己的试验没有错,并下定决心把这一新元素找出来。因为玛丽的研究工作太重要了,所以皮埃尔决定暂时停止他在晶体方面的研究,协助妻子共同寻找这一未知元素。皮埃尔的参加,对于玛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从此,在那间潮湿的实验室里,有着两个脑袋。四只手在忙碌。这种通力合作,持续了8年,直到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了皮埃尔的生命。这种未知元素存在于铀沥青矿中,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种新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只不过百万分之一。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接着化学分析的程序,分析矿石所含有的各种元素及其放射性,几经淘汰,逐渐得知那种制造反常的放射性的未知元素隐藏在矿石的两个化学部分里。经过不懈的努力,1898年7月,他们从其中一个部分寻找到一种新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铅相似,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皮埃尔请玛丽给这一新元素命名,她安静地想了一会,回答说 皮埃尔居里(左)玛丽居里(右):“我们可否叫它为钋(p)”。玛丽以此纪念她念念不忘的祖国,那个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已被俄、德、奥瓜分掉的国家波兰,为了表示对祖国的热爱,玛丽在论文交给理科博士学院的同时,把论文原稿寄回祖国,所以她的论文差不多在巴黎和华沙同时发表。她的成就为祖国人民争得了骄傲和光荣。发现钋元素之后,居里夫妇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继续对放射性比纯铀强900倍的含钡部分进行分析。经过浓缩,分部结晶,终于在同年12月得到少量的不很纯净的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闪烁着蓝光,据此居里夫妇把它命名为镭,它的拉丁语原意是“放射”。钋和镭的发现,给科学界带来极大的不安。一些物理学家保持谨慎的态度,要等研究得到进一步成果,才愿表示意见。一些化学家则明确地表示,测不出原子量,就无法表示镭的存在。把镭指给我们看,我们才相信它的存在。要从铀矿中提炼出纯镭或钋,并把它们的原子量测出来,这对于当时既无完好和足够的实验设备,又无购买矿石资金和足够的实验费用的居里夫妇,显然比从铀矿中发现钋,镭要难得多。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他们四处奔波,争取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援。在他们的努力下,奥地利惠赠1吨铀矿残渣。他们又在理化学校借到一个连搁死尸都不合用的破漏棚屋,开始了更为艰辛的工作。这个棚屋,夏天燥热得象一间烤炉,冬天却冻得可以结冰,不通风的环境还迫使他们把许多炼制操作放在院子里露天下进行。没有一个工人愿意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居里夫妇却在这一环境中奋斗了4年。4年中,不论寒冬还是酷暑,繁重的劳动,毒烟的熏烤,他们从不叫苦。对科 居里夫人晚年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艰辛的工作变成了生活的真正乐趣,百折不挠的毅力使他们终于在1902年,即发现镭后的第45个月,从7吨沥青铀矿的炼渣中提炼出012克的纯净的氯化镭,并测得镭的原子量为225。镭元素是存在的,那些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这么一点点镭盐,这一简单的数字,凝聚了居里夫妇多少辛勤劳动的心血!夜间,当他们来到棚屋,不开灯而欣赏那闪烁着荧光的氯化镭时,他们完全沉醉在幸福而又神奇的幻境中。每当居里夫人回忆起这段生活,都认为这是“过着他们夫妇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年代”。而他们也都痛并快乐着!但让居里夫人感到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丈夫皮埃尔出了车祸,这对居里夫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淡泊名利居里夫妇是一位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然而法国有关部门对待他们的工作所给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对于他们的科研成果反应是迟钝的。首先承认居里夫妇的才干并提议给他们安排一个相应职务的是瑞士政府,1900年,当时居里还只能为着每个月500法郎而在缺乏设备的实验室工作时,瑞士的日内瓦大学愿以年薪1万法郎和教授的待遇聘请他开设物理学讲座。但是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而从不考虑金钱和待遇的居里夫妇谢绝了。他们的第一枚奖章是英国赠与的,由于他们发现了放射性新元素钋和镭,开辟了放射化学这一新领域, 1903年英国皇家学会邀请他们夫妇到伦敦讲学,并授予皇家学会最高的荣誉戴维奖章。1903年底,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聘书、荣誉接踵而来的情况下,法国巴黎大学才于1903年授予居里夫人以物理学博士学位。1904年巴黎大学理学院才为彼埃尔开设了讲座。1905年彼埃尔才被推举为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居里夫妇并不计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价值的问题。伴随着荣誉而来的是繁忙的社交活动和频频的记者采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们的女儿都成为新闻成为时髦酒馆的谈话资料。对此他们感到烦恼和不安,他们需要的是安静,是继续工作,而不是骚扰。为此他们不得不象逃难者一样,化了装,躲到偏避的乡村去。当一个美国记者机警地找到他们后,玛丽很坦率地告诉他:“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一些要在美国创立制镭业的技师要居里夫妇申请这项发明的专利时,他们夫妇商议后作出决定:“不想由于我们的发现而取得物质上的利益,因此我们不去领取专利执照,并且将毫无保留地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制取镭的技术。若有人对镭感兴趣而向我们请求指导,我们将详细地给以介绍,这样做,对于制镭业的发展将有很大好处,它可以在法国和其他国家自由地发展,并以其产品供给需要镭的学者和医生应用。”如此声明可见居里夫妇所具有的无私、宽阔的胸怀,他们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荣誉头衔,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献身精神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1899一1904年之间,居里夫妇共发表了32篇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他们在开拓放射学这个新的科学领域的贡献。当他们正以倍增的热情继续前进时,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在参加了一次科学家聚会后,步行回家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奔驰的载货马车撞倒,当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对于居里夫人,这一打击太沉重了,一度几乎使她成为一个毫无生气、孤独可怜的妇人。但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皮埃尔生前的嘱咐:“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使一个人成了没有灵魂的身体,他都应该照常工作。”激励着她。她勇敢地接替了皮埃尔生前的教职,成为法国巴黎大学的第一个女教授。当她作为物理学教授作第一次讲演时,听课的人们挤满了那个梯形教室,塞满了理学院的走廊,甚至因挤不进理学院而站到索尔本的广场上。这些听众除学生外,还有许多与玛丽素不相识的社会活动家、记者、艺术家及家庭妇女。他们赶来听课,更重要的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表示敬意。居里去世后的玛丽,不仅生活上要养老抚幼,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居里的事业,把放射学这门课教得更好,要建设起一个对得起居里的实验室,使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在这里成长,共同发展科学。为此她接过了居里的所有担子,继续贡献出她全部的才智和心血。1908年,皮埃尔居里的遗作由玛丽整理修订后出版。1910年,玛丽自己的学术专著放射性专论问世。经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玛丽在助手们帮助下,制备和分析金属镭获得成功,再一次精确地测定了镭元素的原子量。她还精确地测定了氧的半衰期,由此确定了镭、铀镭系以及铀镭系中许多元素的放射性半衰期,研究了镭的放射化学性质。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玛丽又按照门捷列夫周期律整理了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转化关系。1910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放射学会议上,为了寻求一个国际通用的放射性活度单位和镭的标准,组织了包括玛丽在内的10人委员会。委员会建议以1克纯镭的放射强度作为放射性活度单位,并以居里来命名(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学大会通过以贝克勒尔为国际单位制单位,原单位居里废止)。1912年该委员会又在巴黎开会,选择了玛丽居里亲手制备的镭管作为镭的国际标准,直到现在它还放置在巴黎的国际衡度局内,作为世界上镭的第一个标样。由于玛丽居里在分离金属镭和研究它的性质上所作的杰出贡献, 1911年她又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长期的劳累,特别是放射性物质对她身体的损害,使她身体日渐虚弱。科学的事业心支撑着她,使她藐视了疾病对她的侵扰,当她对病情有所确察后,她却是更狂热地投身于工作。只要是身体还可以动,她就要到实验室去,当她感到实在体力不支时,就坚持在家里写书,抓紧生命的最后一刻作出最后的奉献。1934年7月4日,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恶性贫血即白血病最终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她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她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以及她的崇高品行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把自己的学金捐献给法国的战争中去,并把自己的奖章给自己六岁的女儿玩。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玛丽居里做实验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这所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过75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兰西共和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因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她最后死于白血病。2人物年表1867年 11月7日出生于波兰王国首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1868年 一岁 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任诺佛立普基公立中学副督学。母亲体弱,患肺病,不得已辞去女校校长职。 全家搬离费瑞达路那座住了八年的屋子。1873年 6岁 父亲被俄国当局降职降薪。为了补贴家用,在家收寄宿生,辅导学业。最初只有两三人,后增至十人。 玛丽亚进私立寄宿学校,校长是西科尔斯卡女士。1878年 11岁 5月9日母亲因长期患肺病去世。1883年 16岁 6月12日公立中学毕业,获金质奖章。1884年 17岁 担任私人教师,参加波兰爱国青年定期秘密聚会的“流动大学”,听课,做科学实验,并担任扫盲工作。1891年 24岁 10月到巴黎求学。1893年 26岁 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894年 27岁 获“亚历山大奖学金”600卢布贷款;同年,结识皮埃尔居里,获数学学士学位。1895年 28岁 7月26日与皮埃尔居里结婚。1897年 30岁 9月12日大女儿伊雷娜出世。1898年 31岁 发现钍的放射性:德国化学家施密特(18651949)也独立作出发现。 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钋(Polonium)。 从此居里夫妇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学工作方法。1902年 35岁 4月提炼出0.1克的镭。1903年 36岁 12月10日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工作,与皮埃尔和贝克勒尔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 38岁 第二个女儿伊芙出生。1906年 39岁 丈夫皮埃尔居里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居里夫人传中所述。1911年 44岁 因为发现钋和镭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4-1918年 47岁-51岁组成移动式放射疗法医疗队,奔赴前线。1916年 49岁 通过驾驶执照考试。开始与女儿伊琳合作。1918年 51岁 向军需部放射物资委员会报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应用问题。前往意大利北部视察放射性物资资源。伊雷娜居里担任委任助手。继续为军队训练X光照相技术人员,包括为参战美军军医开办训练班。1921年 54岁 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3月8日:接见我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次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 5月,与两个女儿一起到美国。1932年 65岁 向国际电学会提出论文放射性物体三种射线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参加华沙镭研究所落成典礼。1933年 66岁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生成放射性”。1934年 67岁 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下年出版。因过量接触放射线而导致的血癌去世,享年67岁。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3家庭关系玛丽居里, 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e Sklodowska), 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1867年(丁卯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妮雅”。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1934年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墓穴。玛丽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 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4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 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44人物著作论放射性 玛丽居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现代人的智慧怀念皮埃尔居里文章我的信念被选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书第9课、鲁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第4课、鄂教版七年级第20课。55获得荣誉除获诺贝尔奖外,她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居里夫人 Madam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奖金1898年 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1900年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1902年 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与亨利贝克勒尔和皮埃尔居里合得)。1904年奥西利奖金(巴黎报业辛迪加颁发,与埃都亚布郎利合得)。1907年阿克托尼安奖金,英国皇家科学协会。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金。1921年埃伦理查兹研究奖金。1924年阿让德依侯爵1923年大奖金,附铜奖章,全国工业促进会。1931年卡麦伦奖金,爱丁堡大学颁发。4-5奖章1903年 伯特洛奖章(与皮埃尔居里合得)。1903年巴黎市荣誉奖章(与皮埃尔居里合得)。1903年戴维奖章,伦敦皇家学会(与皮埃尔居里合得)。1904年马特奇奖章,意大利科学学会(与皮埃尔居里合得)。1908年克尔曼大金奖章,利尔工业协会。1909年埃利约特克瑞生金奖章,佛兰克林研究院。1910年亚尔伯特奖章,皇家艺术学会,伦敦。1919年西班牙阿尔丰斯十二世大十字勋章。1921年 本哲明佛兰克林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1921年 约翰斯考特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1921年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金奖章,纽约。1921年 威廉吉布斯奖章,美国化学学会,芝加哥。1922年 美国放射学学会金奖章。1924年 罗马尼亚政府一级褒奖,有证书和金奖章。1929年 纽约市妇女俱乐部联合会奖章。1931年 美国放射学学院奖章。5名誉头衔1904年莫斯科帝国人类学及人种志之友协会名誉会员。1904年英国皇家科学协会名誉会员。1904年 伦敦化学学会外国会员。1904年巴塔维哲学学会通讯会员。1904年墨西哥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904年 墨西哥科学院名誉院士。1904年 华沙工业及商业促进委员会名誉委员。1906年阿根廷科学学会通讯会员。1907年荷兰科学学会外国会员。1907年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08年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908年 布朗斯威克自然科学学会名誉会员。1909年日内瓦大学名誉医学博士。1909年 波伦亚科学院通讯院士。1909年捷克科学文学艺术学士院外国合作院士。1909年 费城药剂学院名誉职员。1909年 克拉科夫科学院现任院士。1910年 智利科学科学院现任院士。1910年 美国哲学学会会员。191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国院士。1910年 美国化学学会会员。1910年 伦敦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911年 伦敦通灵研究学会名誉会员。1911年 葡萄牙科学院外车通讯院士。1911年曼彻斯特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12年 比利时化学学会名誉会员。1912年 圣彼得堡帝国实验医学研究院合作会员。1912年 华沙科学学会实任会员。1912年 雷姆堡大学哲学部名誉职员。1912年 华沙摄影学会会员。1912年 雷姆堡工艺学校名誉博士。1912年 维尔那科学学会名誉会员。1913年 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学院特别院士(数学部及物理学部)1913年 北明翰大学名誉博士。1913年 爱丁堡科学及艺术联合会名誉会员。1914年莫斯科大学物理医学学会名誉会员。1914年剑桥哲学学会名誉会员。1914年 伦敦卫生学研究院名誉会员。1914年 费城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1918年 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1919年 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长。1919年马德里镭研究院名誉院长。1919年 华沙大学名誉教授。1919年 波兰化学学会会员。1920年丹麦皇家科学及文学学士院普通院士。1921年耶鲁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芝加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西北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史密斯学院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维尔斯利学院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 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名誉博士。1921年哥伦比亚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21年匹兹堡大学名誉理法博士。192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21年 布发罗自然科学学会名誉会员。1921年 纽约矿物学俱乐部名誉会员。1921年 美国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1921年新英格兰化学教师联合会名誉会员。1921年 美国博物学博物院名誉会员。1921年新泽西化学学会名誉会员。1921年 工业化学学会名誉会员。1921年 克力斯提阿尼亚学士院院士。1921年诺克斯艺术及科学学士院终身名誉院士。1921年 美国镭学会名誉会员。1921年挪威医学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1922年 纽约法国同盟会名誉会员。1922年 巴黎医学科学院自由合作院士。1922年 比利时俄国科学组名誉院士。1923年罗马尼亚医疗矿泉学及气候学学会名誉会员。1923年 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23年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数学家及物理学联合会名誉会员。1924年 华沙市名誉市民。1924年 姓名与巴斯特并列刻于纽约市政厅某建筑上。1924年 华沙波兰化学学会名誉博士。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学名誉医学博士。1924年 克拉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