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_第1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_第2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_第3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_第4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11 第 29、30讲课时?4项目十一旅游文学赏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诗词的基本知识2.了解中国楹联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运用诗词、对联的基础知识鉴赏旅游名胜中所见的诗词、对联。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中国楹联基础知识教学难点?中国楹联的审美策略教学方法?本章因知识性较强?故主要采用教师主讲的方法?并适当穿插师生互动环节?引用学生课外所收集的云南名胜楹联、诗词加以分析、鉴赏。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中国楹联的基本知识楹联就是对联?楹是客厅前面的柱子?对联多张贴在楹柱上?所以叫楹联。 其实?对联不一定都要张贴在柱子上?因而叫对联更贴切一些。 楹联、门联等应是它的属概念。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 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优秀的楹联?完全有资格同诗词一道讽诵?它同诗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 ?一?楹联的称谓楹联是左右对称的?就像耳环、手镯一样?所以称“一副”。 诗称一首?词称一阕?文称一篇?楹联只能称一副。 一副楹联?包括三个部分?上联、下联、横批。 上联又称“出句”或“对首”?竖贴在右边柱子上?下联又称“对句”或“对尾”?竖贴在左边柱子上。 横批贴在两柱之间的上方?形成完整的一副楹联。 书面对联则不一定要横批。 楹联属格律文体?是由文、赋、诗、词等文体综合衍化而来?尤其与诗赋的关系极为密切。 如王勃滕王阁序?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之问灵隐寺?诗?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因此?可以说?诗、赋、联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二?楹联的发展楹联的出现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据考证?在唐代中叶以后?就有严格意义的楹联问世。 但历史上?认为是中国楹联之祖的却是五代十国的蜀主孟昶于公元965年在宫中贴出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里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说是这副对联才挂出十来天?宋兵就攻破成都?孟昶被俘至开封,不到几个月就死了。 事有凑巧,蜀灭后,宋太祖派了一个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知府,而“长春”又是宋太祖钦定的“圣诞节”称号。 这节历史曾被载入正史,而这联又被视为“绝命联”和“谶语”。 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富有传奇色彩的这副联才被尊为“联祖”的。 到宋代?楹联已由春联扩展到寿联、挽联、灯联、戏谑联、讽刺联等等。 文人名士都有联语传世。 宋仁宗年间?契丹使者带来上联“三光日月星”求对?苏轼对以“四诗风雅颂”?十分机智巧妙?至今仍传为美谈。 吕蒙正曾作一讽刺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意为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含义巧妙深刻。 楹联发展到清代已臻成熟。 不仅应用广泛?门类齐全?联家辈出?作品丰富。 朝廷重臣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张之洞等都精于联语。 而且出现了象孙髯翁题大观楼长联那样的长篇杰构和历史上第一部联话巨著梁章钜的楹联丛话。 近代楹联在清代鼎盛的基础上?再攀高峰?思想内容更加深广?艺术水准进一步提高。 革命言志联、政治讽刺联占有重要地位。 革命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洪秀全、石达开、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人都楹联大家。 他们的作品?极富战斗性、鼓动性?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三?楹联的特征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归纳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实用性。 上述这五个“性”的概括?对楹联是非常准确、全面的。 鲜明的民族性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民族气派?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须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独特的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他文学形式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 按它的功能分类就可以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社交联、景迹联、言志联、讽刺联、行业联、游戏联、谜语联、广告联等等?各行各业?各种场合?各色人等?无所不用?无所不见。 ?四?联的写作要求 1、数字要相等。 联有长有短?上下联各只一句?不含分句?的叫短联?各二句以上的叫长联。 有的长联长到上下联各几百字、上千字的。 但不管多长多短?上下联字数都要相等?长联的句数?包括分句?还要相等?上下联每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如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全联一百八十字?上下联各九十字、六句、十八分句完全相等。 上下联句长短参差?那是绝对不能算楹联的。 2、句式要相同。 句式相同首先要做到词类相当。 就是说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等。 其次?结构也要相应。 就是说?上下联句型要一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一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方位词?/?名词?/?形容词?/?方位词?/?名词?/?形容词?/?主谓结构?/?主谓结构? 3、平仄要和谐所谓和谐就是利用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变化?使句子抑扬协调避免拗口。 楹联是一种格律文体?要求有音乐美?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好平仄。 说到平仄?必然要讲“四声”。 南北朝沈约作四声谱?把音韵学运用到诗的创作上来。 在现代普通话中?“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归一类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归一类即为仄声。 ?还有入声?也算仄声?楹联的平仄和谐?一是上下联在相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对?即相反?二是上联或下联本身音节之间?一般二字为一音节?的平仄要交替?这和诗的律句平仄基本相同。 这样才能收到抑扬顿挫、回环起伏的艺术效果。 4、语意要相关。 就是说楹联的上、下联之间语意是相关联的。 上联或下联?只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无论是“正对”“反对”或“串对”?上下联的意脉必须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反对侵略”用“保卫和平”去对是可以的?因为这两句话有内在联系。 如果用“飞雪迎春”去对?那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二、中国诗词基本知识?一?诗歌 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要求以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丰富的思想?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它具有高超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优美的音乐性。 2、诗歌的发展孔子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它主要保存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作。 西周的诗歌主要保存在“周颂”和“大雅”中。 “周颂”的内容多为歌颂周代的祖宗神灵?“大雅”则是贵族朝会宴乐的作品。 春秋时期诗歌创作空前繁荣?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善于以诗言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时的诗歌主要有两种主题?一是歌唱男女爱情?另一部分则揭示了当时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则代表了南方文学。 楚国的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贵族?早年得志。 但因倡导一些与当时大势相悖的事?多次被贬。 他在身心受尽折磨之后?投汨罗江自尽。 他一生作品颇多?其代表作离骚天问等楚辞体诗歌成为震烁千古的名篇。 到了汉代?有了专门采诗制乐的乐府。 乐府专门搜集民间歌谣和其他的配乐诗歌?这些诗作统称为乐府诗。 保存至今的乐府诗约有百余篇?其精华是民歌?民歌主要反映社会现实及劳动人民的苦难和对幸福的追求。 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讲述了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刘兰芝的婚姻悲剧?鞭鞑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全诗约有三百五十余句?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情节感人?是乐府诗中的佳作。 在中国诗歌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承先启后的发展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汉代乐府民歌的影响?创作出大量生动描绘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 这些诗风格悲凉慷慨?语言古朴自然。 曹操三父子皆是诗坛巨匠。 曹操的代表作有蒿里行。 曹丕的燕歌行是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曹植在当时最负盛名?他早期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报国热情?如白马篇?晚期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 建安七子的诗作中以王粲的七哀诗最为有名。 蔡琰?字文姬?以其一生的悲惨遭遇创作了五言体长篇叙事诗悲愤诗?全诗长达五百四十字?结构严谨?细节描写生动?艺术水平很高?是建安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佳作。 东晋诗人陶渊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大量描写了农田风光和质朴的劳动生活?人称田园诗?他也自然成了田园诗的鼻祖。 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等都是清淡自然、真实动人的名篇。 南北朝时期?民歌多如繁星?现存的有四百多首。 这些诗风格各异?生动活泼。 其中鲜卑族的敕勒歌和脍炙人口的叙事诗木兰辞流传最为广泛?也具有最高的艺术成就。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流传至今的诗歌有近五万首。 其中不少作品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又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深为人们所爱。 清代编成的全唐诗收集了两千三百多位唐代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 初唐诗歌开始改变齐梁以来的浮艳诗风?出现了一些意境深沉的作品。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他们的作品藤王阁诗、从军行、长安古意、帝京篇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卓越才华。 “四杰”之后的陈子昂对诗歌又做了大胆的革新?其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等。 盛唐的孟浩然和王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孟浩然的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相当浓厚。 王维的作品虽有萎弱消极、冷漠避世的缺点?但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他们的代表作有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进入盛唐时期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诗争奇斗艳?诗坛上群星璀璨。 最有名的有被人誉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一生遍游祖国名山大川?性格叛逆不拘。 他借诗驰骋幻想、宣泄苦闷。 李白的浪漫主义作品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 同时他的诗作也突出了追求自由的主题思想。 盛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是有“诗圣”之称的现实主义大师杜甫。 杜甫生活的时期正好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阶段。 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深刻的感受到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的痛苦。 安史之乱使山河残败?百姓蒙难。 杜甫为此写出惊心动魄的诗组三吏、三别。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风格浑厚?语言凝重?而且叙事真实?写出了时代的现实。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发展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峰?被誉为“诗魔”。 其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甚广。 到了晚唐国势衰落?社会动荡?感伤情绪成了诗歌的基调。 著名诗人杜牡写了不少咏史诗。 另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一生坎坷。 他的政治格调很高?其爱情诗情意笃深?尤为脍炙人口。 两人被合誉为“小李杜”。 宋朝诗文创作也颇有成就。 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以其波澜壮阔的诗篇独步宋代诗坛。 他亦是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留下诗作近万首。 诗文从金元衰微。 元代唯散曲独具风采?元曲实际上包括散曲和戏剧。 散曲?可以说是元代新诗体。 杂剧则是元代的歌剧。 元代涌现出了两百多位剧作家?剧目有六百多种。 其代表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 诗文的衰落既有其社会历史原因?更是因循守旧所致。 清朝发生了诗界革命。 戊戌时期?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倡导以通俗语句、新名词写诗。 其中?以黄遵宪的成就最高。 他的代表作有台湾行、悲平壤、哭威海等叙事诗。 ?二?词 1、词的概念词是一种韵文形式。 它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 2、词的发展词起源于唐朝?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五代时期的词超过了唐朝?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当时?巴蜀词人云集。 后蜀赵崇祚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