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中文 摘要 : . 1 英文摘要 : . 1 一、 引言 . 2 (一)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意义 . 2 (二)现有的研究成果 . 2 二、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 3 (一)从消费水 平看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 3 (二)从消费结构看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 4 三、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产生的原因 . 6 四、影响江苏省城乡居 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 10 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对策及建议 . 12 参考文献 . 15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伴随而来的消费差异却正在不断扩大。本文先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原因,基于 1999 年 取了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异、城市化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差异这 4 个因素关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做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 :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回归分析 ap of a of a by of it on on 999 009, to do In is So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 一、 引言 (一) 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意义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消费品市场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产品供给空前丰富,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使人们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尤其在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投资,出口均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我国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 非常大,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面临了巨大挑战,因此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随之逐步提高。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 快速增长固然可喜,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目前从整体情况上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消费水平。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从 表明,农村市场具有很多潜在可发展的客户,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与开发价值。所以,扩大内需的当务之急就是扩大广大农村人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使他们有能力消费,有愿望消费,也敢于消费。 统筹城乡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现状,并分析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城乡消费差异的方法,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作者一直想探讨的问题。从反面来说,如果不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形成、存在以及影 响,就不可能看清其中的利害,也就不能为解决此项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二) 现有的研究成果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3 消费问题一直都是经济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消费的研究,但是侧重点不同。国外对消费函数有很深入的研究: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理论认为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杜森贝里提出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居民消费支出不仅与自身收入水平息息相关,还受到周围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之后莫迪利安尼、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再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霍尔将理性预期因素 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考虑了收入风险,提出了“随机游走”模型。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将消费函数的研究重点放在预防性储蓄理论上。 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显著,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金淑彬、赵利敏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收集了全国 31 个省市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从地域上对城镇和农村消费进行划分,探讨了区域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影响。周锋,万伟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对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构建函数,利用软件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怀特检验,认为导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直 接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造成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康彦彦运用塞尔指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分析,阐述了城乡居民内部及其之间 消费差异的特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严重偏低,城乡居民间消费差异逐年扩大日益成为我国居民总消费倾向逐年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制约因素。姚金海通过 居民基本生活线,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 型对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范秀荣 ,贺本岚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城乡 居民消费差距指数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差异。 二、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一) 从消费水平看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消费水平是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商品和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从数量上看,可以表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 示为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表 1中我们看到,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999年的 5011元增加到 2009年的 13153元,增长了 其中 2005 增幅达到最大;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999年的 2294 元增加到 2009年的 5058 元,增长了 其中 2005年增幅达到最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幅差异不大。但是,由于城乡基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到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由 1999 年的 2717元上升到了 7348元。由此看出,经济发展给江苏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了稳定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 是造成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表 1: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表 消费水平 差距 年份 城镇居民 (元) 增幅 农村居民 (元) 增幅 差额 (元) 差比 1999 5011 2294 2717 2000 5323 2337 2986 2001 5533 2375 3158 2002 6043 2625 3418 2003 6709 2704 4005 2004 7332 3035 4297 2005 8622 3567 5055 2006 9629 4135 5494 2007 10715 4792 5923 2008 11978 5328 6650 2009 13153 5805 7348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从消费结构看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占总消费的比重,可以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一般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讯、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5 医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娱教育服务和杂项这 8大项。消费支出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存型消费,另一类是发展和享受型消费。 为比较城乡居民在食物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本文引入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恩格尔系数是 19 世纪 德国 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消费结构变化时发现的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会下降。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已经成为被广泛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恩格尔系数大于 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如果恩格尔系数在 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如果恩格尔系数在 明 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小康;如果恩格尔系数小于 么说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富裕的状态了。 表 2:江苏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单位: %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 村 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由表 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总体是下降的,城镇从 1999年的 降到 2009年的 农村从 根据前面陈述的标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已经由小康迈进了富裕的标准,说明了经济增长确实给人们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大于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说明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和生活状况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进一步从衣着、居住、交通通讯、医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娱教育服务这 6个方面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表 3中的数据看出,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比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重明显大于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小于农村居民。结合前文分析的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比城镇居民要大,而城镇居民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农村居民,这说明 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城镇居民在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注重更多的精神文化消费。 表 3: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比例( 2000) 单位: %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 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三、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产生的原因 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是多种多 样的,有经济因素,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等,也有非经济因素,如消费观念,消费环境,还有诸如政策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等。这些因素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的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差距是造成居民消费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把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城市,对农村主要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和发展乡镇企业。近年来,乡镇企业大多开始走下坡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加之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更有利于城镇居民 ,导致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在各项社会福利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7 政策上也比农村居民占有更大的优势,农民的收入还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表 4: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表 单位:元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 6538 6800 7375 8178 9262 10482 12319 14084 16378 18680 20552 农村 3495 3595 3785 3996 4239 4754 5276 5813 6561 7357 8004 收入差距 3043 3205 3590 4182 5023 5728 7043 8271 9817 11323 12548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从表 4 中看出,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1999 年的 6538 元增长到 2009 年的20552 元,增长了 此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3495 增 长到 8004 元,增长幅度 增长幅度要小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尽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在增长,但是由于增幅的不同,他们收入的差异正在逐步扩大,由 1999年的 3043元扩大到了 2009年的 12548元。 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处的外在环境,包括产品的供给,消费场所的建设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等一系列方面。良好的消费环境能促进居民消费,反之亦然。本文城乡消费环境差异的研究主要基于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城 市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占国家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同时期的农村发展没有得到相对应的重视。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增加与完善,为城镇居民消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而农村由于投入不足,在交通设施,娱乐设施,商业网点等方面都与城镇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医疗保健设施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健制度作保障,这些都是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并最终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8 表 5:江苏省城乡基本建设投入表 年份 总投入(万元) 城镇人均投入 (元) 农村人均投入 (元) 差距 (元) 1999 379400 2000 458000 2001 610000 2002 635600 2003 759700 2004 1012200 2005 1537100 2006 1818900 2007 2107300 2008 2520800 2009 2840700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从表 5提供的数据来看,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都有很大的提高,说明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为居民生活和消费提供更好的环境。但是差距依然存在,但是与投入的增长相比差距还是较好的控制住了,也就是说政府在城乡基本建设投入的分配比例上进行了调整和控制。 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使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化进程有效 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村劳作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城市趋同,继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因此,本文将城市化率纳入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9 表 6:江苏省城市化率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物价水平高时,居民除了必须的生活消费,进行其他消费的意愿就会减小,购买力变小;物价水平低时,会刺激消费需求的上升,消费者购买力变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服务项目价格和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利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的差异,可以分析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消费的差异。 从表 6中我们看出,城市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一直低于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除2009 年),说明城市居民承受价格变动的 能力要高于农村居民承受价格变动的能力,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相关。 表 7: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差异表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总人口 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城市化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市 农村 格指数差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0 消费观念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及风俗等原因形成的对消费的态度和对商品选择的取向。城镇居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快, 逐步摈弃了传统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精神消费,因此他们在发展型消费上的支出比较高。农村居民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与城镇居民相比日常生活比较节俭,在消费上也显得更为谨慎。同时,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低于城镇居民低,他们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成活的基本需要,如进行食品消费。而且城乡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农村居民对于消费的理解与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要比起城市居民来说要低的多,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生活必需品。 四、 影响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建立模型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影响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因素不止一个,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了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 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距( 城市化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差 ( 4个方面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Y)进行分析。数据全部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局网站,截取的是 1999年到 2009 年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321 , 为残差项 在该方程中, Y 是被解释变量, 2,4 是解释变量。我们研究的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进而来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可以用判定系数,又称可决系数,来评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各回归方程所包含的变量个数不一定相同,与一元回归方程相比以此大小作为衡量拟合程度的尺度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通常采用“修正自由度判定系数”来判定现行多元回归方程的拟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1 合优度。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另一个是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二)模型分析和结论 运用 择 到下表: 表 8回归统计 2R 整后的 2R 准误差 9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和 回归 误差 总计 24565110 10 表 10 回归系数 值 标准差 常数 均收入水平差距 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距 市化率 民消费价格指数差距 表 8看出,根据线性回归模型,该方程的判定系数 2R =整后的 2R =明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比较理想。 显著性检验: 43210 : H ; :1 , i=1,2,3,4不 全为 0; 统计量 F= p 值小于 拒绝 0H ,接受备择假设,说明总体回归系数 i 不全为零,即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2 0: 10 H ; 0: 11 H 拒绝 0H ,接受备择假设,即回归系数 01 。 其他回归系数 i ( i=2,3,4),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 02 , 03 , 04 。 根据上述分析,我 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市化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关键就在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基本建设投入对居民消费差异的有影响,但是显著程度不够高。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对策及建议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 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收入水平的差异,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最关键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长期以来一直偏低的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于工业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科技农业。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降低农民承担的市场风险,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不断提高农产品收购最低价,维护好农民的利益。继续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二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消费增长创造稳定的预期环境 众所周知, 入学、医疗、养老支出占我国居民消费比重相当大,而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使得农村居民在进行消费时有许多后顾之忧,大大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居民的消费需求也越高。因此,必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方面的建设,以此免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进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传统的养老、防病方面的担忧一旦消除,用于此方面的存款也将被解放,从而扩大消费,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3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三)搞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客观原因的影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跟城市还是有很大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即使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居民有消费的需求,也因为没有良好的消费环境而没有得到满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创造条件。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不断开拓其他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市场,为农民生活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健全农村消费流通市场和流通网 络,推进农村流通环境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减小因信息不对称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实际影响。 (四) 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城市应发挥对农村的带头作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江苏城镇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狱民警餐厅服务方案(3篇)
- 核酸采样投标方案(3篇)
- 同城快递管理办法
- 后勤诚信管理办法
- 员工借条管理办法
- 唐山暖气管理办法
- 商业机密管理办法
- 商场结算管理办法
- 商票贴现管理办法
- 喷漆环保管理办法
- 竞争性谈判业务培训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口腔科年终总结报告课件卡通蓝色
- 托管班管理制度范本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脑机接口课件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84道)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
- 公安局直属单位民警食堂食材供应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B11T 220-2014 养老机构医务室服务规范
- 标准土方弃土堆放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