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进在大峡谷 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 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 傈僳族同胞在这里生息劳作 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 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 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 真可谓山多高 地多高 人也多高 为了在大山上立稳脚跟 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 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问题 这段野外考察游记中描述的 千脚落地式 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根据文中描述的当地环境推测 此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多呈什么形态 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同是平原地区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聚落也不同 北方平原地区多以规模较大 呈团状为主 而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则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比较松散 房前屋后多为农田或菜地 典例1 读下面两幅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从图中聚落的形态可以推测出甲地是 a 河流较多的山区b 地形较为完整 平坦和开阔的地区c 村落沿河道伸展 呈条带状分布d 我国南方的山区 2 甲图与乙图对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聚落的形成 形态反映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 甲图可能为平原地区 乙图可能为山区c 甲图为城镇 乙图为村庄d 甲图为我国南方地区 乙图为我国北方地区 思路点拨 甲图中的聚落呈团聚型 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 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区 如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 乙图中的聚落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有的呈条带状分布 一般分布在地形较复杂的山区 如我国广大的南方地区 答案 1 b 2 d 借题发挥 村落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交通线路的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其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技术因素是保障 具体分析如下 1 自然因素 曾经是影响交通线路最主要的因素 现在仍是影响交通线路的重要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 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 社会经济等因素 2 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 线路最短 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典例2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造价 路程 环境等方面 评价 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2 根据以上的分析 写出你选择的铁路建设规划方案是 3 简要评价该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思路点拨 本题以某地交通规划图为材料 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和影响聚落 城市 发展的条件 需要在阅读图例 分析各线路经过的地区特征基础上 运用交通线路原则和城市区位因素等方面知识进行分析 正确答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答案 1 方案线路最短 但穿越西侧的山地 若要完成山地段铁路线路的建设 需要开凿隧道 或者在陡坡上铺设铁路 技术要求与造价都很高 且对坡地的植被破坏大 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方案线路较短 绕开了城市 避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 在山地段与等高线平行 沿线坡度小 工程量小 技术要求不高 方案是四个方案中线路最长的 且穿过河流 需要架桥 造价最高 方案线路经过的居民点多 交通量较大 但北段铁路穿过城市中部 极易引起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 2 方案 3 位于平原 地势平坦 有利于城市建设 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 河运便利 土壤肥沃 有河流水灌溉 发达的农业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1 教材p88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点拨 1 村落位于河流的北岸 向阳 2 村落坐落在河谷阶地 土壤肥沃 接近水源 且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3 村落坐落在河流的凸岸 水流缓 浅 取水方便 泥沙沉积 产生新土地 2 教材p92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点拨 3 教材p89 90活动点拨 活动1 1 图4 3是山区的聚落 图4 4是平原地区的聚落 山区的聚落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分布相对稀疏 聚落规模小 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相对密集 规模一般较大 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格局 2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相对开阔 聚落的分布 规模受地形的限制较小 因而分布相对密集 规模也较大 山区地形则较为复杂 地势起伏较大 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 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 规模较小 活动2 丽江古城西面和北面的山地是抵御西北风的天然屏障 加上纬度较低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白昼较长 导致其冬无严寒 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 地势较高 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又使其夏无酷暑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 除利用上述所说到的地形条件外 还利用了丽江坝子平坦而且东 南两面开阔的地形 以及河流贯穿其中的有利条件 活动3 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 洪积扇上 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活动4 如自然因素中的水源 气候 河流 人文因素中的交通 农业生产方式 文化传统 社会经济等 4 教材p91活动点拨 活动1 第三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大 第二级阶梯和第一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依次减小 活动2 我国东部地势较低 以平原为主 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因此交通线路稠密 而西部地势较高 以山地高原为主 气候干旱 人口稀少 经济落后 交通线路稀疏 5 教材p93活动点拨 活动1 1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 而黄河谷地较宽阔 地势相对平坦 水资源充足 因此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 2 以东西走向为主 3 兰州城区的分布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影响很大 在高原 山区 河谷地带往往因为地势相对较低 平坦 水源充足 而成为聚落分布区和交通线路密集区 活动2 c理由 a方案线路最短 但要跨越山顶附近 地形坡度大 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很大困难 工程造价高 b方案线路较长 且穿越山地的鞍部 地形坡度也较大 c方案线路也较长 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 工程造价低 相比较而言 c方案比较合理 6 教材p94活动点拨 四川盆地周围山地环绕 地形闭塞 山地阻隔了其对外交通联系 因此素有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先后修建了宝成 成昆 襄渝 成渝 川黔等铁路以及一系列公路 改变了以往川渝地区对外交通联系困难的封闭格局 史记 五帝本纪 中写道 一年而所居成聚 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 易经 系辞下 记载 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据以上史料完成1 2题 1 史料中的 聚 邑 都 市 均属 a 乡村b 城市c 集市d 聚落 2 通过对史料中的 聚 邑 都 市 的复原发现 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台地上 这表明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 的影响 a 河流b 气候c 地形d 资源 解析 1选d 2选c 第1题 由古汉语的含义可知 聚 邑 都 市 都是人类聚居地的形式 因而都属于聚落 第2题 河谷台地不仅土壤肥沃 而且取水方便 适合农耕 防御 读日本铁路及主要城市 聚落 分布图 回答3 4题 3 影响日本城市分布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与气候b 土地与植被c 河流与气候d 河流与资源4 影响日本铁路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候b 河流c 地形d 城市 解析 3选a 4选c 第3题 由图中城市分布可看出在地形较为平坦的沿海平原较多 纬度较低的南方城市较多 第4题 由于日本多山地 为提高线路安全性和降低修建难度 日本的铁路主要分布沿海平原地区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 准备修建从a城 120 5 e 28 n 到b城的铁路 据此完成5 6题 5 在上图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 最佳的是 a b c d 6 一般来说 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因素b 水文因素c 气候因素d 经济因素 解析 5选c 6选d 第5题 四条线路中 坡度太大 距离太长 综合考虑 最合适 第6题 一般来讲 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首要因素应为经济因素 7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 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原因是 2 从地形条件来分析 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 3 图示区域山地东 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 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解析 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判读 找出a b c d四地之间的地形特征 然后结合地形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 1 题 早期形成城市主要靠自然条件 地形 河流 a地形平坦 有河流经过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条件 第 2 题 图中可见b d之间有山脉 第 3 题 影响交通线路密度的自然条件是地形 河流 答案 1 a地形平坦 有河流经过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2 山地地形的限制 3 东侧东侧地形平坦 有河流经过 水源充足 而西侧沙漠广布 且有山脉阻隔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 回答1 2题 1 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b 地形c 河流d 湖泊2 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是 a 顺应地势 呈团聚型分布b 环绕湖泊 呈多边形状分布c 沿河流呈带状分布d 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解析 1选b 2选d 第1题 m地村落位于山谷 受地形影响 第2题 图中聚落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民谣 十八怪 形象地描述了不同地区独特的景观和习俗 阅读不同地区 十八怪 对村落的描述 完成3 4题 石头洞里有村寨 云南 山上挖洞把房盖 山西 烟筒砌在山墙外 东北 水泊梁山无水寨 山东 3 村落形态较为分散的 怪 是 a b c d 4 村落发展处于穴居阶段的 怪 是 a b c d 解析 3选a 4选a 第3题 在山区 牧区 缺水 炎热或严寒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 聚落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第4题 利用 天然洞穴 是穴居阶段的特点 窑洞是人工开挖的洞穴 5 2010 汕头学业水平模拟 从自然因素考虑 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单位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最高的是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云贵高原d 内蒙古高原 解析 选c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且喀斯特地貌广布 公路建设成本最高 方法技巧 交通选线要考虑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指降低成本和带动经济发展 降低成本考虑长度应短 避开不利地形 避免开凿隧道 架桥 在陡坡上铺设铁路等技术要求与造价都很高的行为 多经过城镇 居民点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环境因素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避免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6 下图中 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的虚线修建 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虚线处是鞍部b 虚线处是河谷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解析 选d 鞍部和河谷地势相对较低 修建铁路工程量比较小 适合修建 等高线稀疏 则坡度小 也可修建铁路线 7 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 温福线 福厦线 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 这些铁路进一步完善了福建省铁路网 其中连接闽浙两省的温 州 福 州 铁路福建段于2009年6月30日上午正式开通并投入试运营 材料二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 1 有关修建温福铁路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 缓解了我国南北走向的铁路交通的压力b 活跃了浙 闽两省交通路网c 对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有重要意义d 缩短了我国福建 浙江两个经济大省的时空距离 2 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3 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 解析 第 1 题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是京九铁路的地理意义 温福铁路并不经过香港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福建省的铁路布局与该区的河流分布基本一致 这主要受山地 丘陵地形的限制 第 3 题 沿海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强区际联系 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答案 1 c 2 地形 河流 福建省多低山丘陵 多河流 铁路大都沿河谷 在地势相对较低 地面较平缓的地区分布 3 完善交通运输网 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 加强区际联系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生活地理 影视剧中的地理前面那座山你是什么山过了昌都寺才能到雅安巴塘奶茶甜理塘糌粑香过了八宿就到芒康前面那条江你是什么江过了中甸城才能到丽江大理姑娘好普洱茶叶香茶马古道远人间到天堂 随着电视剧 茶马古道 的热播 这首 茶马古道歌 被人们所熟悉 茶马古道 是云南 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 由于是用川 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 药材交易 以马帮运输 故称 茶马古道 结合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 回答问题 1 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 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特点 解释其意义 3 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提示 第1题 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原因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长助理职位招聘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劳动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提升考试题集及解答指南
- 2025年导游证考试高级模拟题及答案详解与攻略
- 公务员四川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经验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务员励志面试题及答案
- DB43-T 2629-2023回转窑挥发富集次氧化锌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 中铝矿业有限公司巩义市张家沟大发铝土矿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 班级管理常规优质课件
- IT运维服务方案信息运维服务方案
- ZSL1000、ZSL750塔吊外挂架施工方案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