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 贞观之治 的主要内容和 开元盛世 的基本史实 2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3 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4 遣唐使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等史实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5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6 宋代的社会生活 本单元所讲述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隋唐时期到宋元时期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 本单元主要复习这一阶段的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等相关知识点 在中考中 出题频率比较高 2012年中考 我们要特别关注唐朝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各国交往越来越密切 同时我国非常重视国内民族关系 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就是明证 所以这些知识点很可能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 一 贞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1 贞观之治 的主要内容 1 吸取历史教训 告诫臣下居安思危 2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 3 重视农业 轻徭薄赋 4 精简机构 加强国防 5 修订法律 宽省刑罚 6 改善民族关系 开放对外交流 贞观年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强盛 出现繁荣景象 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史称 1 唐太宗 贞观之治 2 开元盛世 的基本史实 前期 励精图治 政治比较安定 经济繁荣发展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史称 表现在 1 农业方面 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生产工具得到改进 出现了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产量大大增加 2 手工业方面 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3 商业方面 出现许多商业城市 有从事商业活动的 市 2 唐玄宗 开元盛世 曲辕犁筒车 二 隋唐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它创始于 大业元年605年 完善于唐朝 变质于 八股取士 废除于 1905年 常设科目有 武则天时设武举 科举历经了隋 唐 宋 元 明 清 整整存在1300周年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时开设进士科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 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 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 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 创设了武举 唐玄宗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隋朝明朝清末明经 进士隋炀帝 三 唐与吐蕃 今天藏族的祖先 的交往7世纪唐太宗时期 入藏 嫁给 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8世纪唐中宗时期 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进一步密切了唐蕃关系 促进了吐蕃社会进步 尺带珠丹上书时说 唐朝与吐蕃已经 四 遣唐使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唐朝国力强大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密切 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 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文化 同时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 如日本的遣唐使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 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影响深远 三 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同为一家 1 遣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共有13次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 天文历法 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对日本的生产 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五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随着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和经济发展 南方的农业 手工业 商业在全国经济所占的比重 技术 水平都超过了北方 这种变化的趋势从唐朝后期开始 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过程 魏晋南北朝以来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唐朝中后期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完成 六 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主要有士 农 工 商四个社会阶层 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中上层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自耕农 佃农 手工业者等劳动者的身份也有所提高 宋代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乡村 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改善 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大量涌现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文化 体育等各种活动也随之蓬勃开展起来 城市中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 使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瓦舍 2011年广东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 贞观政要 在这本书中 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 治世 史实 a 秦始皇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明太祖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 贞观之治 的主要内容 此题属于基础题 只要知道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此题可解 答案选b 答案 b 2011年汕头 南宋时期 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 殿试 中榜眼 进士第二名 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熟悉科举制诞生 发展的过程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 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和武举 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故选择答案c 答案 c 2011年肇庆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 货币 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 中国古代金币 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 证明唐代日本 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a选项中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的说法是错误的 先将a排除 b选项中的说法跟题意不相符 c选项中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对比题干和这些外国的货币 再联系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十分频繁的史实 可以得出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d选项的说法跟题意不相符 故可以排除 正确的答案是c 答案 c 2011年湛江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 下列关于他的生活场景的描述 最有可能的是 a 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b 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c 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d 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人情解析 此题最好用排除法做 白居易是唐朝的诗人 a选项中 八股文 是明清时期的 b选项中的 瓦舍 是宋代时期兴盛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 d选项中的 郑和下西洋 是在明朝时期 c选项中的 石榴 是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的 故选c 答案 c 2011年梅州 隋朝 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b 出现了 开皇之治 的盛世局面c 创立了科举制d 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历史 从a选项中可知这条运河是京杭运河 是隋炀帝时期连通了原来的几处运河 开皇 是隋文帝的年号 科举制也是在隋炀帝时期正式形成 贞观之治 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政治清明 答案选d 答案 d 2011年潮州 开元盛世 是我国唐朝的盛世之一 当时 社会比较安定 经济繁荣发展 唐朝达到鼎盛阶段 开元年间的皇帝是 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开元盛世的史实 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不大 考生只要知道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即可作出选择 选择答案d 答案 d 2011年佛山 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 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 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a 伎 艺 人b 军人c 商人d 士人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一直存在 士农工商 这样的封建等级 伎 艺 人 商人的地位一直比较低 可以先排除 在题干中的关键字 崇文抑武 中我们可以将b项军人也排除 得出答案d 答案 d 一 选择题1 杜甫的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 唐玄宗b 唐太宗c 隋文帝d 武则天2 由于推行开明务实政策 唐初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a 开皇之治b 开元盛世c 贞观之治d 康乾盛世 a c 3 下列对科举制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 促进了文学艺术 教育事业的发展c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 科举制打破了士族高门对朝廷重要官职的垄断 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答案 c 4 隋唐时期 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 他告别父母 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解析 科举制在唐朝不断得到完善 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 创设了武举 答案 d 5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 a 隋朝 明朝b 隋朝 清朝c 唐朝 明朝d 唐朝 清朝6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a 宋代国家统一b 民族政权并立c 宋代商业繁荣d 宋代民族融合 b c 7 唐朝与吐蕃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是 a 怀人可汗b 尺带珠丹c 骨力裴罗d 松赞干布解析 7世纪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 嫁给松赞干布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答案 d 8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的相关资料 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中华文明的起源c 统一国家的建立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二 非选择题16 阅读以下图片及文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举子看榜图材料二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三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四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材料五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 材料一中的情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2 请从材料二 三 四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说说这种制度有什么历史作用 3 分析材料五 说明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顾炎武把 八股之害 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类比 该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4 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被废除 答案 1 隋朝 2 图文材料表明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利于统治者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 有利于不同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通过平等竞争进入社会上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