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研究 学 院: 木材工业学院 专 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 学 号: 070401401 学生姓名: 曹 轩 指导教师: 张 洋 职 称: 教 授 二 O 一 一 年 五 月 二十七 日 摘要 杉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速生材之一,其制品大量用于 容易滋生 细菌 、真菌、病毒的公共环境 中 。 本论文以速生杉木锯材为主要 原料, 用抗菌剂增强杉木表面抗菌性能, 探寻速生杉木的抗菌处理工艺路线;结合抗菌剂 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优化杉木的抗菌处理路线。 通过 对比 现有的抗菌剂的优缺点,选择了三种类型共五种抗菌剂对速生杉木进行抗菌处理;总结归纳现有的塑料、纺织品、陶瓷的抗菌处理方法,选择 制备除菌抗菌涂料用涂饰方法 进行杉木的抗菌处理;比较分析目前的各种抗菌检测方法,选用了贴膜法和细菌粘附法进行抗菌性能检测 ;初步制定了杉木抗菌处理的工艺路线。 实验结果表明: 选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 ,添加方式是按涂料质量的 1%加入直接加入到面漆中(抗菌涂料存放 时间小于七天),涂布量是 100燥条件是 1000经涂饰处理的杉木 样品抗菌率达到 99%以上。 关键词 : 杉木;抗菌性能; 光固化 涂料 is of in to My as By to of of by be By of of of we of as of in %(of is of 00 ( 000W of is 9% UV . 1 国人工林杉木资源及利用现状 . 1 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 1 国人工林杉木资源及利用现状 . 1 菌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1 . 2 . 2 . 3 题 研究内容 . 3 题研究意义 . 3 题研究的创新点 . 3 2抗菌处理方法 . 4 菌剂的类型 . 4 然抗菌剂 . 4 机抗菌剂 . 4 机抗菌剂 . 4 材和涂料的抗菌处理方法 . 5 材的抗菌处理方法 . 5 料的抗菌处理方法 . 5 木的抗菌处理方法选择 . 6 木浸渍抗菌处理方法 . 6 木涂饰抗菌处理方法 . 6 3杉木的抗菌处理工艺试验 . 7 木的基本性能测定 . 7 验材料和设备 . 7 验设计与方法 . 8 验结果与分析 . 8 木的抗菌处理工艺 . 10 菌剂的选择 . 10 木的抗菌处理工艺设计试验 . 11 4杉木的抗菌性能检测 . 14 菌原理 . 14 菌性能检测方法的选择 . 14 木的抗菌性能检测 . 15 菌粘附实验 . 15 膜抗菌实验 . 18 . 29 菌 剂对漆膜色泽的影响 . 29 验材料和设备 . 29 验设计与方法 . 29 验结果与分析 . 30 木的抗菌处理工艺优化 . 31 致谢 . 32 参考文献 . 33 1 国人工林杉 木资源及利用现状 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森林蓄积量为 界排名第五位,但是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8 1。 2004 年国内木材供需缺口缺口达到 2010年 缺口达 材自给率只有 50%,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林产品进口国。据有关研究预测, 2015 供需缺口 将达 材供需矛盾依然严峻 2。 国人工林 杉木 资源 及利用现状 杉木 ( 是 我国重要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材质轻软细致,易加工,纹理美观,有特殊香气,不翘不裂,抗蛀耐腐,是建筑、家具、桥梁、造船、造纸及木纤维等工业的优良原材料。我国现有杉木林面积 1 000万 上,遍布我国南方 16 个省区。 【 3】 杉木资源在我国南方各省区的森林资源中都占有相当比重, 2O 世纪七八十年代营造的杉木林都将进入采伐期,大批的中、幼杉木林急待间伐,杉木原有的利用方式现已逐渐被现代的建材所替代。因此,广泛开展 杉木加工性质和加工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菌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在普通材料中添加或复合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抗菌成分(抗菌剂)便可制得抗菌材料。 【 4】 与普通材料相比,抗菌产品具有卫生自洁功能,可免去许多清洗保洁等繁杂劳动,能有效地避免细菌传播,减少交叉感染,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保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 抗菌材料广泛应用于纤维、塑料、建材、涂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 其中在纤维和塑料行业应用最为广泛。 2 外 抗菌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抗菌材料的 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穿着有抗菌效果的军服,有效地减少了感染的机会。随后, 抗菌塑料的开发及其在家电、厨卫设施、通讯、日用品、汽车、建材、玩具等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使抗菌材料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接着 抗菌材料 渗透到 卫生陶瓷、涂料、油漆等方面的应用 领域。 日本无机抗菌剂的开发和应用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欧美地区则跟随其后。有资料推测,如果以日本使用的抗菌材料为 100计,欧美则为 1,中国仅 5】 。 内 抗菌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学家十多年前就开始跟踪研究抗菌剂和抗菌防霉材料。但由于 研究条件和投入的起点较低,长期以来未能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体系,零星的研究结果与国际水平有 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很多,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所以抗菌材料的市场发展缓慢。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除 了在涂料防腐方面有些应用外,抗菌材料的应用几乎仍是一片空白领域 。 【 6】 近年来,国内抗菌材料产业发展很快。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海尔集团的“产、学、研”联合,使工程中心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取得的抗菌材料成果进一步完善,并推向市场。经过五年多在抗 菌剂、抗菌塑料和抗菌家电的系列研究后终于在海尔集团得到了成功 应用,率先推出中国抗菌家电制品,形成了强大的“健康家电”冲击波 【 7】 。 此外,龙玲、万祥龙、王金林等人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 (浆料以及以纳米 料为抗菌剂的饰面人造板的制备工艺 , 检测了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中添加纳米 料制成的饰面人造板的抗菌与物理力学性能 【 8】 。 李黎等分析了无机银离子抗菌机理,根据这一机理选用 6 种银离子抗菌剂进行试验,研究了添加银离子抗菌剂的三聚氰胺树脂的饰面人造板的抗菌性能 【 9】 。 黄素涌 ,李凯 夫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 (备 将此 膜负载于杉木表面。使其在一年内具有显著而广谱、稳定而持久的抗菌性能 【 10】 。 介于我国虽已有抗菌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但仅限于高分子纺织和塑料、陶瓷等制品的现状,刘秀英等介绍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抗菌产品检测标准与方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抗菌人造板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 11】 王思群,张洋等做了关于干燥方法对刨花 3 表面润湿性影响的研究。 【 12】 张洋、金菊婉、王思群研究了胶和石蜡对刨花吸水率的影响。【 13】 这些都为本课题供了理论依据。 题研究内容的意义和创新 题研究内容 1、 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菌剂对速生 杉木进行抗菌处理,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评价处理后杉木的除菌抗菌效果 。 2、 分析用抗菌剂对杉木进行抗菌处理后的影响。 3、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适宜的除菌 抗菌剂类型、添加量 和处理工艺,为实际工业生产提供技术参数,优化除菌抗菌环保杉木产品的生产工艺。 题研究意义 对木材抗菌的研究,传统上是研究真菌 ( 如木腐菌、霉菌和着色菌 )以及白蚁等对木材的破坏,其目的是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本研究着力于速生杉木及其制品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作用,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杉木及其制品大量用于公共环境中 ,这些地方因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够,往往成为微生物和细菌繁殖的温床。因此,用抗菌剂增强杉木表面抗菌性能,使杉木或木基复合材料表面对致病性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抑制或杀菌作用的研究 , 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题研究的创新点 将现有的木材加工工艺与先进的抗菌技术良好的结合,使速生杉木得以良好的改性,为促进我国重要速生用材 杉木的深度加工,开发多功能复合材料新产品提供了有效途径。 4 2 抗菌处理方法 菌剂的类型 人们生活 的环境中 存在 着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各种疾病 ,影响人体的 健康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 寻求 一种能 自动杀菌抑菌 材料 的需求 显得尤为迫切。 抗菌剂就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 范围内 , 使某些微生物 : 细菌 、病毒、真菌等 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物质。 按照抗菌剂中的有效抗菌成分将抗菌材料分为天然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三大系 14. 然抗菌剂 天然的 抗菌剂来源于自然界 中 ,人们通过提取、 分离、 纯化获得 ,天然抗菌剂的来 源极其丰富 ,如 虾蟹 壳 中的壳聚糖 ,中草药的 天然萃取物等。但 是天然抗菌剂的品种不多, 并且其耐热性差、易碳化分解,有 加工困难等问题 , 到目前为止尚未进行工业化生产。 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是指以有机酸类、酚类、季铵盐类、苯并 咪唑类等有机物为抗菌物质的抗菌剂 【 15】 。有机抗菌剂的特点是: 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有的还有坏血和致癌的危险。它 抑菌 抗菌 的 周期 较 短、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差, 容 易产生微生物 耐药性; 尤其耐热性差在温度到 300 14 左右容易蒸发和分解 ,故有机抗菌剂的适用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 通过抗菌成分和载体结合而成。一种是 是利用 金属离子如: 银、铜、锌本身所具有的抗菌能力 ,通过 离子交换或 物理吸附等方法 ,将银、铜、锌等金属 (或其离子 )固定于沸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或孔道内 ,然后将其加入到制品中获得具有抗菌性的材料 。 其种类主要有: 沸石型抗菌剂、磷酸盐型抗菌剂、膨润土抗菌剂、蒙脱石抗菌剂、硅胶抗菌剂等。 另一种是 利用陶瓷本身的特性,如以 天然矿石、贝壳等)而实现抗菌的无机系抗菌剂。 无机抗菌 5 剂 具有耐热性好、抗菌谱广、有效 抗菌期长、毒性低、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16,近年来 逐渐 成为 国内外 学者 研究的热点。 材和涂料 的抗菌处理方法 根据抗菌剂的性质和形态,可选用不同的方法将抗菌剂加入到材料中。在 生产抗菌纸时可 通过湿部添加、表面施胶、喷淋、浸渍、涂布 17 等方式 添加抗菌剂。 生产抗菌塑料时, 可将抗菌剂做成抗菌母粒,再 以一定的比例与树脂进行掺混进行后加工 18。 生产抗菌纤维时可用原纤维加工法(对化学纤维的高分子结构进行化学接枝或共混改性,也可通过物理方法使抗菌剂渗入到纤维内较深的部位,或者利用复合纺丝技术)或后处理加工法 (在纺织品印染、整理过程中,采用浸渍、浸轧、涂层或喷涂等方法将抗菌剂施加在纤维表面)15。 目前 为止,对于 在 木材中 添加 抗菌剂的添加方式研究还较少。 材的抗菌处理方法 黄素涌 , 李凯夫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 (备 将此 使其在一年内具有显著而广谱、稳定而持久的抗菌性能。 南京林业大学 王卫东 等 通过在实木复合地板表面覆以具有耐磨和杀菌作用的 无机银类纳米材料的表层纸 , 制成了抗菌耐磨实木复合地板 。 龙玲、万祥龙、王金林等人研究了纳米二氧化 钛 (浆料以及以纳米 料为抗菌剂 ,将此抗菌剂施加到三聚氰胺树脂中 的饰面人造板的制备工艺 。 李黎等分析了无机银离子抗菌机理,根据这一机理选用 6 种银离子抗菌剂进行试验,研究了添加银离子抗菌剂的三聚氰胺树脂的饰面人造板的抗菌性能。 总结得出,目前 抗菌剂添加到木材中的方式 主要 有:( 1)将抗菌剂添加到三聚氰胺树脂中,制备抗菌 浸渍纸 饰面人造板 或浸渍单板饰面人造板 ;( 2)将抗菌剂和木 材 以一定的方式(如液相沉积法)复合 制备新材料。 料的抗菌处理方法 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 , 涂料是家具生产、 居室装修必不可少的材料 之一 。 抗菌涂料是通过添加具有抗菌功能并能在涂膜中稳定存在的抗菌剂,经一定工艺加工后,制得具有抗菌和杀菌功能的涂料,其既不污染环境,又能长时间保持抗菌和杀菌功效 19。 使用抗菌涂 6 料可以使家具表面或居室内墙的细菌密度大大的降低 , 有效的 降低细菌交叉感染和接触感染机率。 应用抗菌剂生产抗菌涂料时 , 只要在涂料研磨过程之前加入抗菌剂即可 , 不影响其它加工工艺 20。 添加 1% 抗菌剂 , 即可使涂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葛兰氏细菌的抑菌率达 99%以上 , 对霉菌及真菌的生长也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抗菌剂对人体无毒无害 , 也不会影响涂料原有的性能 20。 木的抗菌处理方法选择 木 浸渍 抗菌 处理方法 杉木 为多孔性结构 , 吸液性能好 , 能把 抗菌剂保 存在木材 中。把抗菌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抗菌液 , 加入到三聚氰胺树脂中,让杉木 浸渍在装有抗菌液的液槽中 , 抗菌液被杉木 吸收 ,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杉木。 木 涂饰 抗菌 处理方法 杉木制品无论是家具、地板都需要表面装饰,从而获得既美观又实用的表面性能。 所以可以在涂料中按一定 的比例添加抗菌剂,制备抗菌涂料。用抗菌涂料对杉木表面进行表面 装饰 ,从而获得具 有抗菌效果的杉木制品。 由于涂饰的抗菌处理方法简单 、 易操作, 涂饰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故 本实验选用涂饰的抗菌处理方法 。 7 3 杉木的抗菌处理工艺试验 木的 基本 性能测定 速生 杉木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速生材之一。速生杉木 材质细致轻软,纹理美观,有特殊香气, 在建筑、家具,造纸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现对此次购买的杉木 物理 性能 、力学性能 进行测量。 验材料和 设备 验材料 1、杉木 : 来源于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 2、 光固化涂料 : 来源于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 司 ,涂料性质见表 3 3料性质 种类 外观 黏度 储存稳定性 底漆 无色粘液 2000s 避光室温三个月 面漆 乳白色粘液 630 s 避光室温三个月 4、 三聚氰胺树脂 :自制 ,三聚氰胺树脂性质见表 3 3聚氰胺树脂性质 种类 外观 黏度 固含量 三聚氰胺树脂 无色透明液体 45 s 9 5、蒸馏水 验仪器和设备 1、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 ,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游标卡尺 : 精度 海量具刃具厂 3、接触角测量仪: 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4、电子天平: 感量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5、旋转式粘度计: 上海天平仪器厂 8 验设计与 方法 1、含水率的测定 先用天平测出试件的初重 后把试件放在温度为( 103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干燥后的试件应立即置于干燥器内冷却,防止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冷却后称量 却至 测 5块试样,求平均值。 试件的含水率按 下面 公式 计算。 W=( 中: W 试件的含水率, %; 试件干燥前的质量, g; 试件干燥后的质量, g。 2、绝干密度测定 测量干燥后的木块 横 向、径向 、弦向 的尺寸,测量结果按下面公式计算 : =(m/a*b*h)*1000 式中: 试件的密度, g/ m 试件的 绝干 质量, g; a 试件 横向尺寸 , b 试件 径向尺寸 , h 试件 弦向尺寸 , 3、表面润湿性的测定 分别用水、 底漆 、 面漆、三聚氰胺树脂 作为测量液 , 将 抽入 微型注射器内的测量液 通过针头均匀滴在试件的表面 , 通过 触角测量仪测量 4 种待测液体在 杉木表面的接触角。 设定在 90s 的时间 , 前两秒每隔 录一次 ,之后每隔 1 10 s 记录 1 次 . 每种试件采用 3个重复样 , 每个试样测定 1点 。 三个重复样品求平均值,记录实验结果。 测试结果见图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含水率测量结果 见表 3表 3购买的杉木的平均含水率为 9 表 3木含水率 样品编号 1 2 3 4 5 试 材质量( g) 干材质量( g) 水率( %) 10 31% 平均含水率( %) 2、 绝干密度测量结果 见 表 3 3木的绝干密度 样品 绝干质量 m( g) 厚度 a( 长度 b( 宽度 h( 绝干密度 ( g/ 平均密度 ( g/ 1 表 3购买的杉木的平均绝干密度为 g/、接触角测量结果 见 图 图 水对杉木的润湿性最好 , 漆对杉木的润湿性次之,面漆对杉木的润图 液体对杉木的润湿性 间 接触角 底漆 面漆 10 湿性最差。 木的抗菌处理工艺 菌剂的选择 天然抗菌剂加工 提纯 困难, 耐热性差,易分解。 有机抗菌剂虽然杀菌速度快但是其稳定性和长效性差。 无机抗菌剂 具有 杀菌速度快,抗菌有 广谱性、不受 影响 , 亲水、环保等多种特 点。故本实验选用常见的 三类 无机抗菌剂, 下面总结 这三类 无机抗菌剂的优缺点 (见表 3 表 3菌涂料中应用的无机抗菌剂 总结 种类 优点 缺点 金 属 离 子 型 银系抗菌剂 ( 1) 杀菌能力最强 ( 2) 具有安全性、缓释性、抗菌耐久性、广谱抗菌性、耐热性等优点 ( 1) 银离子 易转变成棕色的氧化银或催化还原成黑色单质银, 变色 限制其应用到白色或浅色材料中 ( 2)大量使用银的成本 高 锌系抗菌剂 具有不变色、抗菌剂外观呈白色、成本低、应用领域相对较广 优点 1) 抗菌效果没有银系的好 2) 时效性差,靠消耗重金属离子杀 菌,当重金属离子消耗完毕,即失去杀菌作用 活性氧抗菌型 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有效杀灭细菌 ( 1)在光照下效果明显 纳米 远红外粉 具有杀菌消除异味、防病治病等功能, 成本低 ( 1) 抗菌效果 没有银系的好 从表 3系抗菌剂是现有抗菌剂中优势最明显 的抗菌剂 ,故本实验选用的为银系抗菌剂,根据载体不同,选用了银系沸石抗菌剂( 和 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考虑到银系抗菌剂易变色,价格高的缺点,又选用 纳米 菌剂、 纳米米远红外粉抗菌剂为实验材料 , 通过试验 寻求最优的工艺路线。 11 木的抗菌处理工艺设计 试验 1、 杉木 : 来源于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 。平均含水率为 2、 抗菌剂 6种,分别为 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 南京 海泰纳米公司 银系沸石抗菌剂( , 7南京天行新材料公司 纳米远红外粉 , 南京 海泰纳米公司 纳米二氧化钛, , 南京 海泰纳米公司 纳米氧化锌 , 7京天行新材料公司 3、 光固化涂料 : 来源于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 ,涂料的性能见表 31、手动进料木工圆锯机, 海木工机械厂 2、 推台锯 , 0 , 德国制造 3、 砂带 机 , 南京博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4、 电动搅拌器 , 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5、 电子天平: ,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6、 紫外光固化设备 , 自制 ,功率 1000W 术路线 杉木 基材备料表面加工 底 涂面涂除菌抗菌 树脂漆 抗菌性能和综合性能检测 效果评价修订工艺参数工艺优化合格产品 1. 杉木地板基材备料 购买杉木基材 经纵剖、横截、粗砂后制成尺寸为 5000样品。 木基材 图 验样品 12 2. 表面加工 用砂光机 给 每块 样品六面砂光,控制其表面平均粗糙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3. 底 涂 除尘 、 用刷涂法涂 底漆 ,涂布量控制在 100 应迅速先纵向后横向的涂刷,尽量将底漆涂均匀,再用 紫外光固化 设备干燥 3分钟 ,使漆膜 完全 固化 。 4. 面 涂除菌抗菌涂料 ( 1) 制备抗菌涂料 除菌 抗菌剂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分散 采用以下 2种方式: 第一种:首先将选择的 除菌 抗菌剂,分散剂和水(或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高速搅拌制备 除菌 抗菌剂原液;在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 除菌 抗菌原液,保证 除菌 抗菌剂的加入量为光固化涂料重量的 一定比例, 获得 除菌 抗菌光固化丙烯酸涂料,通过分散剂和溶剂等的原液的调节使得抗菌剂能够稳定的分散在涂料中;第二种:将选择 的 除菌 抗菌剂以光固化涂料重量的 一定比例 加入树脂液中得到 除菌 抗菌涂料。 本实验 选用 用第二种方法 , 在面漆中分别加入 1%的 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 银系沸石抗菌剂( 、纳米远红外粉 ,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 , 编号分别为 I、 M、Q、 U、 Y,空白为 G,用电动搅拌器 1000r/0分钟。 ( 2)杉木地板基材面涂除菌抗菌 树脂漆 采用 刷涂法涂 面 漆 ,涂布量控制在 100过 紫外光固化 设备干燥 3分钟 ,使漆膜 完全 固化 。 样品制作 中样品 G 在面漆中不加抗菌剂,样品 I 是在面漆中添加 1%在银磷酸锆抗菌剂, 样品 %纳米远红外粉抗菌剂,样品 %纳米远红外粉抗菌剂,样品 %银系沸石抗菌剂,样品 %纳米氧化锌抗菌剂。 光固化涂料的涂布量按下式计算 : R=(1000/B 式中 R 涂布量, g/ 涂刷后板的质量, g C 涂刷前的质量, g B 涂刷面积, 验结果 见表 33 13 表 3面漆膜 样品的制备 样品 编号 底涂前质量 涂后质量 布量 R g/涂前质量 涂后质量 布量 R g/ 3面漆膜 样品的制备 编号 底涂前 质量 m0(g) 底涂后 质量 m1(g) 底漆 涂布 量 R g/涂前 质量 m2(g) 面涂 后质 量 m3(g) 面漆 涂布量 R g/12 32 16 35 32 30 08 16 28 14 02 12 20 28 06 32 24 16 38 34 20 38 28 44 14 4 杉木的抗菌性能检测 菌原理 目前研究表明 21, 纳米抗菌材料从抗菌的机理上可分为 两类:( 1) 以纳米银为代表的接触反应,纳米银微粒靠近病菌时,纳米银微粒会吸附在细菌表面,银微粒与细菌蛋白酶中的 巯基发生反应,使蛋白酶迅速失去活性,从 而导致细菌无法进行分裂繁殖而被杀灭,当菌体被杀灭时,纳米银再游离出来,继续杀菌; ( 2) 以纳米 光的作用下,银离子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激活水和空气中的氧, 生成具有很高反应活性的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与微生物体发生反应生成 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的增殖能力而使细胞死亡 。 菌性能 检测方法 的选择 我国对于 高分子纺织品、塑料、漆膜、 陶瓷等已有一些抗菌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 如 2591抗菌塑料 20944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就分别规定了抗菌塑料和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效果评价方法 。 现将常用的抗菌方法和适用场合归纳如下 表 4 表 4同抗菌剂优缺点比较 评价方法 特 征 特 点 适用范围 抑菌圈法 试样制成圆盘置于已接种的实验平板中央 2 有些材料不能形成抑菌圈 纤维制品,塑料 贴膜法 菌液以薄膜形式存在 1 定量测量抗菌性 2 周期长 表面平滑的塑料、橡胶、陶瓷 浸渍培养法 试样浸渍在菌液 中 1 定量测量抗菌性 2 不适用于不吸水材料 适用于吸水性试样,纤维 振荡法 试样与菌液在锥形瓶中剧烈震荡 1 速度快、耗时短 , 2 由于强烈振荡 , 菌液易起泡沫 , 对抗菌性能有影响 织物、泡沫塑料、一次性卫生用品 15 评价方法 特 征 特 点 适用范围 接触法或包埋法 试样直接接触混有菌液的培养基或包埋其内 1 且检测周期较长 纤维、塑料、陶瓷等高分子材料 细菌粘附法 试样与菌液振荡接触 1. 直观看到细菌形态 2. 不能得到定量结果 塑料,陶瓷等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关人造板及其产品的抗菌标准及测试方法标准 22, 本实验中所用的抗菌检测 方法参照塑料及漆膜的抗菌检测方法。 由于贴膜法能定量测定抗菌材料 抗菌性 ,能反映出抗菌材料的抗菌原理 和 抗菌效果 , 是目前最接近实际的抗菌测试方法, 故选择了贴膜法检测经处理的杉木样品的抗菌性; 细菌粘附方法能直观的看到抗菌后细菌的形态,故细菌粘附也作为本实验的抗菌检测手段。 木的抗菌性能检测 菌粘附实验 验材料 1、 菌种: 大肠杆菌 ( , , 来源于 司 2、化学 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 氯化钠 、双蒸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