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5.6章 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生物 第5.6章 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生物 第5.6章 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生物 第5.6章 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生物 第5.6章 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知识整合 板块一易错集训营 易错知识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摄入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是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例 不是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摄入能量的比例 也不是下一营养级贮存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贮存能量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 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 但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 如沙漠生态系统和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 恢复力稳定性也弱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关系一定是正金字塔型 营养级越低 能量越多 营养级越高 能量越低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一定是正金字塔型 如树 虫 鸟 纠错体验 1 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 其中 分别是 a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b 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d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包括信息传递 答案 c 2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不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被自己利用或以热能散失 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蚯蚓不是微生物 但属于分解者 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 但不是分解者 而是生产者 答案 c 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 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流动c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 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解析 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同化量 故a错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不能循环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输入过程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自身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这样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进入了生物群落 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 捕食者把被捕食者的绝大部分能量同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但有少量要变为粪便排出体外而未被利用 答案 c 4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图中 的值代表草 兔的能量传递效率c 和 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答本题时 应先明确图中 过程所代表的含义 再依据能量的流动过程和特点加以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同化的总能量 2 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 图中 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 则 的比值代表兔 狐的能量传递效率 3 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 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 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才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 4 分解者利用了动物粪便和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能量 这部分能量并不是最少的 答案 c 5 下列生态系统中 物质能循环流动的范围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分别是 a 森林 化合物b 草原 化学元素c 海洋 化合物d 生物圈 化学元素 解析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元素 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物质循环的范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答案 d 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森林中 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 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 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 其恢复力稳定性较高d 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营养结构越复杂 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7 2011 苏北四市调研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 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 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 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 d 8 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能量单位是j km2 a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乙的同化量为200j km2 a b 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5 c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d 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和被丁利用 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 随着营养级的增加 个体数量会减少 体积会增大 但也有特殊情况 如树上的昆虫和树之间的关系 答案 c 板块二专题大讲堂 课题十二提炼信息 巧答材料信息题材料信息题往往是以现代生物科技新成果 新发现为背景材料 考查考生对信息筛选 加工 运用等的能力 这类题型的命题意图 能力立意 决定考查哪些知识和原理 创设情境 提供材料 确定设问 提出要考生回答的问题 其特点是情境新 知识活 起点高 落点低 能力要求高 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遵循 阅读情境材料 理解 筛选信息 前后联系 思维整合 确定概念原理 联系材料组织答案 的答题思路 针对此类试题 没有必要专门去复习相关的生物学新成果及材料提供的信息 只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生物现象的一般规律 原理和特征 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联系教材 答题时力求规范 尽可能用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原理 生物学专业术语等规范答题 2011 佛山检测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暖化 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 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 1 珊瑚所受的破坏尤其严重 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 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 据甲图 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 即使背光面有充裕的空间 珊瑚也只向见光面扩展 这是因为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 这构成了一个 珊瑚礁如果消失必将导致 锐减等环境问题 2 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海水酸化 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 动物细胞除了通过 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 泵出去 还可以通过 的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 3 假设海水ph值在千 万年尺度上缓慢变化 某种生物有望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 这实质上是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 的过程 4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 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 特点 技巧阐释 答案 1 互利共生 答 共生 不准确 虫黄藻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有机物 答 提供有机物和o2 即多答o2不扣分 若只答 提供o2 不给分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答 物种多样性 或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不准确 答 多样性 物种 生物 等不给分 3 耐酸基因 或 有利于适应酸性环境的基因 抗酸基因 笼统答 有利基因 得一半分 答 基因 突变基因 有利变异 可遗传变异 等不给分 必须从基因的角度回答 从性状变异的角度回答不给分 4 全球性 1 2011 广州一模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 饲料残渣 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 畜的饮水安全等 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 圆田螺 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2 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 3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 需经稀释处理 是为了防止 4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 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 原因是 5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 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 还有利于 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 说明生态系统的 解析 1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粪便 饲料残渣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 圆田螺 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2 含磷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 氧化塘后部的有机物减少 无机物增多 植物增多 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 3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 需经稀释处理 是为了防止外界浓度过高 导致微生物失水 4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遮挡阳光 使水体中光照减弱 抑制浮游藻类生长 5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 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和无机物被充分吸收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 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 1 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 2 核酸高 多 3 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 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 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5 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2 2011 惠州调研 含氮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 近十多年来 利用微生物技术强化生物脱氮已成为生物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生物脱氮的相关结果 3 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 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答案 1 20 40 40 不是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2 增加生长繁殖 或代谢产物 3 草光能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5 2011 济宁检测 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 不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 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b 乙图能体现酶 c 蛋白质 a 和固醇类物质 b 的关系c 丙图表示糖 b 和糖原 a 的关系d 丁图可体现出细胞 c 核糖体 a 和线粒体 b 的关系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酶是rna 固醇类物质都不是酶 答案 b 3 2011 济南一模 由于人类的活动 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 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 对此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 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 则早上比傍晚要 2 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 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 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 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 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m取水样一次 依次编号为 已知 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 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首先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 a组 然后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 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 编号b c d 其中b 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或p d组不添加 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 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 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 统计数据如下表 蓝藻数量单位 百万细胞 mm3 请回答有关问题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 依据是 进行b c 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 其中d组起 作用 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 1 蓝藻为原核生物 而绿藻是真核生物 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 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