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9课春酒教学设计远东二中 焦瑜一、教材分析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散文化严谨的结构、诗意的意境和小说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动情。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本课教学要点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民俗,更是在引领学生体验一份真挚的情感。课文记叙描写的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回忆故乡春节后特殊的风俗-家家邀饮春酒的往事,表达了她对童年、母亲、家乡的深深怀念,包含游子的思乡情怀。文章笔触细腻,语言典雅又平易,字里行间散发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味道。最具特色的是琦君所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本堂课围绕“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悟真情”,“思春酒忆琦君”这样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在学生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眼“家乡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家乡味”,原汁原味感受课文。 本课文字浅显但意蕴深刻,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结合手头资料,放飞思维,体味“春酒”中的家乡味,唤起学生对自己家乡风俗习惯的温馨回忆。二、学情分析 基于目前八年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水平,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赏析能力,设计了课前查找关于琦君的相关介绍资料,以便于知人评文;在自主“诵读”的基础上,鼓励、激发学生讨论发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品味文章语句;教师适时点拨归纳,补充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引领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这些教学方法。为正式上课作好准备。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学习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根据积累的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六、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七、本课创意 琦君表达的“乡愁”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亲情、家乡的深情,给人淡雅、平静又夹杂了内心的些许淡淡的遗憾,如丝般绵延。由此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所以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 “以读串讲”是贯穿本课的线索性方法,课堂围绕着“品春酒,悟乡情”这一中心任务,从诵读感知开始,到细致研读,最后联系生活,品其韵味,诗意地表达思乡之情的理解,体悟琦君情怀,感受她那如春酒一般淳厚的乡情,丰富学生的情怀,提升他们的境界,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八、教学过程一、导入 读琦君的散文是从泪珠与珍珠开始的,文中几句话特别让人心软,她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那是天使的眼泪。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了一粒珍珠”她的文章如成年的老酒,不轻易开启,春酒就是这样一坛久违的老酒,一经开启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酒香。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一品台湾作家琦君为我们酿造的春酒。二、识春酒 知文意(初读课文,走进春酒)1预习感知多媒体1:气氛(fn)两颊(ji) 煨炖(widn) 枸杞子(q) 薏草(y) 斟酒(zhn)家醅(pi) 醇(chn) 醪(lo) 酝酿(yn)如法炮(po)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问题设置:何为春酒?味道如何?文中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2配乐朗读课文思考:1.春酒是一种什么样的酒?什么时候喝?怎样喝?气氛怎样?多媒体2:.春酒,冻醪lo也。醪,浊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介:祀求。眉寿:长辈。古人认为眉毛长的人寿命也长。祀求长寿。春酒的味道家乡味“家乡味”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三、品春酒 悟真情 (赏读细节,品味情感)多媒体3:春酒的家乡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过渡语:细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以孩童的心理和口吻,写的很有趣,大家在找一找,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趣,用你的声音再现当时的情态。1儿时的童真童趣品读细节:例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想一想:如果把“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换成了“受邀请”,会怎样?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换成说吃得“像小猪”、“像企鹅”、“像皮球”等结果会怎样?如果把“还”换成了“便”,效果又会怎样?“捧”字说明了什么?明确:终于到来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就是因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写出了“我”的可爱。“还”捧一大包说明她吃饱了后竟然还拿,也正写出了孩子的可爱。“捧”字可谓有多吃、又多占。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例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读看,看他是否能读出这样的感情来。例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指导朗读: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来示范朗读。其他的同学注意欣赏,听他们读得怎样。师再次强调几个重读的动词。大家来共同朗读这两句话。例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品读赏析: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情趣)请所有的男同学来给我们来示范朗读,女同学注意欣赏。例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教师小结并板书:这杯春酒里原来蕴涵着作者小时侯的童真童趣,酝酿着作者对失去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教学过渡: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我童年时最纯真的欢乐,那是留在我心中的一份美好的怀念,那么,常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又是谁呢?2 对母亲的追思怀念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品读细节赏析:例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例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3浓浓的思乡之情细节品读赏析:例1: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例2:“花匠阿标叔助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例: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例: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四、思春酒 忆琦君多媒体4:资料链接1琦君:6年生于温州。她1岁随家迁居杭州,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多媒体5:资料链接2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年月日凌晨,90岁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啊。多媒体6:资料链接3出示挽联:“琦思琦想琦笔,人在他乡,君忆君念君盼,魂归故里。”齐读课文最后一节,体会情感。教学过渡:家乡的春酒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只剩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酝酿着记忆里那坛异乡之酒,与其说是对酒的迷恋,不如说是对春酒中演绎着人情味的依依不舍。也许家乡的春酒永远不能酿造,但是春酒中的那份温情却难以忘怀。此时此刻,你难道不想与琦君先生说上几句心里话吗?【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消失的年声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与中小企业融资报告
- 2025-2030中国公寓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技术应用报告
- 地理必修一湘教版 第三节 大气环境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教学设计
- 6 闻一闻 尝一尝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
- 房地产合同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
- 房产买卖合同范本及权利义务说明
- 信息网络设施维护及租赁合同
- 护理专业笔试常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法宣贯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零陵路安全性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降低口腔炎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 职称评聘工作管理制度
- 三腔空肠营养管构造及护理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DB31/T 1367-2022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电费代付款协议书
- 2025年(第一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加密)
- 贵金属废料提炼合同协议
- 中国传统木工工艺课件
-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内容
- 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