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我)_第1页
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我)_第2页
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我)_第3页
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我)_第4页
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初中教师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农村初中教师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寺村镇中学 姚芳琼 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 更是教师个体发展和自 我追求的需要 过重的压力严重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影响了教师进行创造性 工作的热情 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有着较大的负面影 响 因此研究教师的压力有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教师 缓解教师压力以提高工作绩效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 一 农农村初中教村初中教师压师压力力现现状及危害状及危害 教师压力 是指由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生存状况相关的烦恼事件或学校 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及相应的行为表现 据调查 有 22 22 的 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 一般 或 较大 有 77 78 的教师认为存在着 很大 或 极大 的压力 压力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总体上看 男教师的压力 大于女教师 中年教师的压力大于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 同时 不同任科性质 是否教主干课 的教师其压力感也有显著不同 教主科的教师压力更大 这与课 程本身性质与投入量有关 而且性别 任科性质变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教副科 的男教师其压力要比教副科的女教师大 教主科的女教师其压力要比教副科的 女教师压力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 过多 过重的职业压力是人们产生身心疾病和心理问题的 重要原因 过重的职业压力会对教师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心理 行 为及生理等几方面 过重压力对人心理方面的影响是极大的 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 焦虑 主要 特征是恐惧 紧张 忧虑 抑郁 它会妨碍人的智力的发挥 降低人的适应和应付 能力 情绪爆发 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攻击他人或事物 习得性失助 表现 为软弱 消极被动 无可奈何 无所适从和无所作为 认知功能障碍 人不能对环 境因素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从而影响人正确的决策 自我评价下降 一个人 的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其动机和行为 自我评价下降会使人丧失进取的信心和勇 气 在沉重的压力状态下 人的自我评价降低 焦虑水平提高 过大压力给教师 造成的沉重心理负担往往又会导致教师的行为失常 表现为易怒 行为冲动不顾 后果 情感失常等等 2 在生理方面 过大压力会引起教师心理 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适应 这种不 适应也会引起教师生理方面的问题 长期处于沉重压力的状况下会出现食欲不 振 消化不良 神经性头疼 头晕等生理症状 这种生理上的不良状况又导致教 师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种种不适 造成循环恶化 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教师的压力还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 教师的压力与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承诺呈负相关关系 压力越大的教师对 教学工作和学校越容易怀有不满情绪 教师带着沉重压力和这种不满情绪走进 课堂 易表现出心情不好 丧失幽默感 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 容易发怒 处罚 学生等行为 教师在压力下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造 成间接的影响 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霾 二 二 农农村初中教村初中教师压师压力力产产生原因生原因 1 工工资资待遇偏低 生活困待遇偏低 生活困难难 教育部 2008 年年度报告指出 农村教师工资不到城市的 70 在对农村初中 教师压力来源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 收入低 和 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带来 的心理不平衡 即均与工资待遇有关 有 92 59 的教师认为 工资待遇过低 给自己造成了很大压力 而且在这一点上没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工资待遇低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地方财政实力差异较大 不少贫困地区的地方性津补贴政 策难以落实 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即使出台了 一些地方性的教师津补贴政策 由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也基本无法落实 最终导 致地方财政实力的差距拉开了不同地区教师收入的差距 农村初中教师大多谈 到 不仅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 就是与城区的教师 收入相比 其工资收入也相差不少 这使得他们的心态失衡 自我评价降低 特 别是未婚的青年男教师 往往会因经济收入低 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 连对象都很难找 因而产生焦虑 忧郁 自卑心理 2 工作工作负负担担过过重重 在我国 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是众所周知的 对于教师来说 每天并不是 8 小时 工作制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 每日除了繁重的上课任务外 还要精心备课 给学 生批改作业 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等等 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 10 小时以 上甚至更长 用一些教师的话来说就是 两眼一眼 忙到熄灯 工作负担重主要 是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 教师数量短缺和结构失衡 造成教师超负荷运转 一方面 由于地方财政紧张 严格控制教师编制 另一方面 也由于农村初中教 3 师工作 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初中任教 而已在农村的 教师又千方百计地进城区 使农村初中教师数量减少 目前农村初中生源尚处在 高峰期 教师又得不到及时补充 教师工作量加大 第二 班额过大 教学及管理 难度大 工作量大 由于编制 校舍紧张等原因 造成班额过大 班额过大不仅造 成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第三 当前农村出现的教师社会责任功能性扩展的趋势 事实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农 村初中有不少学生在学校寄宿 很多教师实际上还承担了照顾学生生活和安全 的责任 再加上 农村家长作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外流导致的家庭教育功能下降 这种社会责任从家庭向学校和教师转移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很多教师在本来就 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 还要承担学生课外学习辅导和日常教养的责任 实际 上还同时承担了未获法律认可的学生监护人的责任 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教师 的实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而且一旦发生意外 教师将不得不被迫承担本不应由 他们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应试应试教育教育积积重重难难返返 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阴影以及教育资源的有限性 使得升学考试仍然是各个 学校竞争的王牌 广大学生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 好大学 并将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 现在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仍将考试排名和 升学率与教师晋级 奖金等直接挂钩 因而教师的考试压力绝不亚于那些面临升 学考试的学子们 而且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关系到教师的荣誉和面子问题 调查发 现 认为升学率对自己造成压力的教师占 96 3 这不仅反映出教师压力的重 要来源 也折射出目前农村初中教育的现状 毋庸讳言 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初中 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 这里有深层次的社会和教育内部的原因 从社会原因 来看 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使得很多的家庭和学生将升学作为脱贫 的唯一出路 因此对学校和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农村 以升学率 考上重 点高中的人数 论学校 以分数 所教学科的考分 论教师 是通行的评价标准 对 学校和教师均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从教育内部原因来看 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 素质教育实施举步维艰 新课程理想主义色彩较浓 带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倾向 不切合农村教育的实际 考试改革滞后 未能形成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学校无法摆脱升学率的束缚 使得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教师们一方面要靠应试 的方法来提高考分和升学率 以回应社会过高的期望 另一方面又要在新课改中 艰难前行 以应付各种新课改的检查 可以说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在应试教育与 4 素质教育的搏弈中承受着双重压力 4 学学习习培培训训机会少机会少 学习培训机会少也是使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师面临压力的不可忽视的一个 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初中教师工作负担重 经济困难等原因 很难有机会外出参 加学习培训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忧虑 担心自己没有及时地更新知识而被社会淘 汰 尤其是担心在聘任制改革中下岗 上述是造成农村初中教师压力过大的主要因素 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 如何解决呢 三 三 农农村初中教村初中教师压师压力力过过大的大的应对应对策略策略 疏解农村初中教师过大的压力已是刻不容缓 这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的身心 健康及对教师中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的问题 更是涉及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 育质量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可有以 下对策 1 教教师师自身有意自身有意识识地减地减轻压轻压力力 很多研究表明 使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和倦怠 就目前 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教师在面临压力时能够有意识地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 但是 有些教师却是采取消极应对或是回避压力的方法 鉴于此 教师应当主动学习适 当的压力应对方法 在面临压力时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 尽量采取主动的 积极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 如通过积极计划来解除压力 安排合理 有条不紊 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 也会减轻教师的压力感 面临人际关系方面 的压力时 教师应该学会一些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如锻炼身体以发泄不良情绪 也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 寻求支持 听取别人的劝告和安慰 这些都是疏 导不良情绪的良好办法 2 关注并改善关注并改善农农村初中教村初中教师师的生存状况的生存状况 1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在政策上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 社会地位 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根本性的措施 因此 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 呼吁当地政府和全社会 都来支持农村教育 关注农村教师 善待农村教师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大幅 度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 使农村教师爱岗敬业 体验职业生涯的 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体验 使职业角色功能和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 为农村 5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减轻工作负担 保护教师的身心健康 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 过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教师劳动 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限定教师工作量的最高标准 如周课时或学期课时量 将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 教育部门要严格核定合理的 师生比 增加初中教师的编制 控制班级人数 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保护其身 心健康 学校应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采取相应的措施 尽量减轻教师的工 作负担 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 学校领导还应多 关心教学任务重的教师 让他们有松弛 休息的时间 以调节身心 消除疲劳 3 为农为农村初中教村初中教师师的的专业发专业发展展创创造条件 造条件 满满足他足他们们自我自我发发展的需要 展的需要 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既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也无法满 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 要 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 并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师继续 教育的机制 激发起广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 继 续教育要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和教师的实际 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区初中 与农村初中的联系 应定期选派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初中进行 指导 同时也选派农村初中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区示范初中学习观摩 为农 村教师的提高创造条件 4 推推进农进农村初中教育改革 村初中教育改革 为为教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