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教案_第1页
《登高》杜甫教案_第2页
《登高》杜甫教案_第3页
《登高》杜甫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登高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体味作者情感 通过诵读 感受诗人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境 感受诗人复杂情感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引导法 赏读 点拨 讲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一 激趣导入 1 通过知识抢答环节 梳理有关诗人杜甫的文学常识 1 杜甫字 号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诗人 2 杜甫被世人尊称为 他流传下来的 1400 多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 子 所以他的诗有 之称 3 请说出本册书以外的杜甫的两首诗的名称 并用 4 个字来概括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 4 将以下出自杜甫的诗句补充完整 会当凌绝顶 出师未捷身先死 城春草木深 5 杜甫的古乐府诗 三吏 三别 分别是什么 6 解释一下杜甫诗歌 沉郁顿挫 的风格 2 小结 我们学过杜甫的许多诗歌 对他的诗作诗风也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 一篇被称为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的旷世之作 登高 进一步感受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 二 背景简介二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 公元 767 年 作者寄寓夔州 重庆奉节 时写的 当时 安史之乱 已结 束四年 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 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诗人长期漂泊 备尝艰辛 晚年多病 再 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 严武相继辞世 种种悲苦郁积心头 这年重阳节诗人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 外的高台 登高眺远 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 激起意中所触 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三 初读诗歌三 初读诗歌 1 检查预习 请生朗读 读准字音 2 示范朗读 初步感知诗歌 3 学生齐读 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四 赏析诗歌四 赏析诗歌 一 把握意象 探究意境 一 把握意象 探究意境 1 提问 首联和颔联具体写了哪些意象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 学生分组合作 完成思考 2 学生交流成果 请生展示 学生点评 3 明确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风 天高 哀猿 清渚 白沙 回鸟 急风 秋天的急风凛冽 不仅吹在诗人身上 更吹在诗人心里 寒凉彻骨 天高 天高阔远 在茫茫天地之间 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孤单 哀猿 哀猿声声 使人感到非常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清渚和白沙 清和白是冷色调 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飞鸟 在空中盘旋 说明它无处停息 比喻孤独无依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 鸟 这些独具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营造了一种高远广阔 萧瑟凄清的氛围 让我们感受 到诗人那种孤寂悲凉的情感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种景物 落木 长江 无边落木 落木即落叶 到了秋天 树叶纷纷落下 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看到落叶诗人也感 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 内心无限凄凉 不尽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 人生苦短 孔子在长江边上 感慨道 逝者如斯夫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苏轼在 赤壁赋 中写到 哀吾生之须臾 羡 长江之无穷 同时 人生的短暂而渺小和历史的悠远而不可逆转 也让诗人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诗人仰望着茫无边无际 萧萧而下的木叶 俯视这奔流不息 滚滚而来的江水 一种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 忧国伤时的感怆油然而生 2 首这首诗联和颔联写景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首联和颔联融为一体 诗人通过急风 高天 哀猿 清渚 白沙 回鸟 落木和长江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 秋风劲疾 天高气清 江边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 四周州渚 沙滩历历在目 一只孤寂的飞鸟在空中盘旋 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 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 不息 营造了一种雄浑高远 苍凉悲壮的意境 抒发了诗人 孤寂悲凉 因韶华易逝而壮志难酬 的感怆 二 由景入情 体会情感 二 由景入情 体会情感 1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 万里 作客 百年 老年 多病 独 这些字眼中 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万里 离国别家 漂泊路途之远 常 离家万里 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 感叹年老多病 精神疲惫不堪 独 感叹独自登台 形单影只 万分凄凉 身逢战乱 时值悲秋 离乡万里 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 体弱多病 孤独无依 再加上国家多 难 诗人身受多重愁苦 倍感老病孤独 身世凄凉 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 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2 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 艰难 苦恨 两词所蕴含的深意 艰难 既指个人处境 孤苦无依 四处漂泊 年老多病 又指国家命运 苦恨 常年在外漂泊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五 诗歌小结五 诗歌小结 1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 战乱频繁的的年代 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 孤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 回望自己四处飘泊 穷困潦倒的一生 面对祖国山河 黎民苍生 老人百感交集 让我们再次带着 感情诵读去感怀这位老人 齐读 登高 风急 天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 飞回 无边 落木 萧萧下 不尽 长江 滚滚来 万里 悲秋 常 作客 百年 多病 独 登台 艰难 苦恨 繁霜鬓 潦倒 新停 浊酒杯 同学们 你们的诵读就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诠释 2 学生自由朗读 当堂成诵 六 拓展练习六 拓展练习 1 提问 鉴赏 登高 这首诗 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怎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 的赏析中 明确 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入手 由景入情 分析这些意象 进而探究诗歌的意境 体味诗人 的感情 鉴赏步骤 找准意象及特点 运用想象展示画面 感受诗歌意境 把握诗人情感 组 织语言 通过 意象 描绘了 画面 营造了 氛围 表达了 情感 2 迁移训练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 课内完成练习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江汉 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 孤月 落日 秋 风 几个意象 试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与 登高 诗中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人通过 片云 孤月 意象 描绘了高远天空中一片浮云形单影只 漆黑暗夜中一轮孤月 高挂的画面 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