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3)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益阳)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 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 .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 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2. (2分)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 .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3. (2分)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4. (2分)小林同学用f=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够在光屏上呈现出来的像为虚像B . 为了使像落在光屏中央,实验前要调整蜡烛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等高C . 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上,光屏上恰好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蜡烛焰像5.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 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 .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6. (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B . C . D . 7. (2分)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s,如果他前6s的平均速度是8m/s,那么他在后6s的平均速度为( ) A . 8.5m/sB . 9m/sC . 10m/sD . 8.7m/s8. (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房屋在水中的“倒影”B . 小鸟在镜中的”像”C . 日食的形成D . 竹筷在水面处“折断”9.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景物在镜中成像B . 勺柄在水面“断开”C .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D .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10. (2分)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 .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C . 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 . 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11. (2分)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B .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s2s1C .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D .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s2=s112.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B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 真空也能传声13. (2分)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 A . 500千克B . 50千克C . 5千克D . 0.5千克14. (2分)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 橡皮从课桌撑到地上用时约为5sC . 一张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 . 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15. (2分)由密度公式= ,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 . 当V一定时,与m成正比B . 当m一定时,与V成反比C . 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 . 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二、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6. (5分)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再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17. (5分)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18. (5分)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请你按小希的作图方式,在图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种方案确定透镜的位置。三、 实验题 (共4题;共24分)19. (1分)小宇同学用电加热器给质量一定的蓖麻油液体均匀加热,研究液体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升高的温度T与加热时间 t 的关系式为:_ t/s102030405060T/16324864809620. (6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让一细光束紧贴硬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硬纸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_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54536060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是:_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填A. “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B.“减小实验误差”)(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4)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21. (6分)某同学做“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块的密度”的实验,器材有天平、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和细线 小明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先把游码移到左端_处,发现横梁左端高、右端低,此时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端调(填“左”或“右”)使指针指在_;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质量,当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横梁正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g,体积是_cm3 , 对照下面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可能是_物质金银铜铁铝密度kg/m319.310310.51038.91037.91032.710322. (11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坐上,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_,这样做的目的是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分析表格中的各项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由表格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cm(选填“10”、“20”、“30”).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当u_f时,这时所成的像是_像,这些像都是_立的(选填“正”、“倒”).在第2次实验中,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在第5次实验中,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利用凸透镜的这个规律,可应用于_(举一个实例).(3)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23. (10分)小明家与学校的直线距离AB为1500m某次小明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先向东沿AC走 1200m,再向北沿CB走900m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4min,如图所示则 (1)此次步行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若他用同样大小的速度从学校沿直线BA回家,则所需时间为多少min? 24. (10分)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