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归纳1 考点2 考点5 考点4 考点3 考点6 a 知识全通关 b 解题大突破 c 能力大提升 考法7 考法8 考法9 考点1 归纳2 归纳5 归纳4 归纳3 归纳6 归纳7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 理解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 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返回目录 命题趋势 1 从2015年开始新增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同时将对实词的考查蕴含在了翻译之中 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2 体裁仍以历史传记为主 3 内容概括 文言翻译仍是考查频率最高的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中 重点实词的翻译 特殊句式的翻译是高频考点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知识全通关 考点一实词 文言实词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考试大纲 规定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 规定了考查的范围 突出 浅易 的特点 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在文中 规定了考查的方向 即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对该考点的考查形式 一是选择题 一般选择 不正确 的一项 分值3分 二是在翻译题中考查文言实词 翻译题评分时多 采点 给分 所 采 之 点 多为实词 从历年考查情况看 考查的文言实词涉及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等方面 如 2015年安徽卷中的 晏 属一词多义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 中的 振 为通假字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 代入检验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 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题 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时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 看这一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 尝试从是否通假来推断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 从考虑通假入手 找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也就是根据同音确定通假 然后求得词的意思 如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中的 倍 若解释为 一倍 加倍 便无法理解此句的意思 但是 倍 与 背 的读音相同 背 的含义是 违背 而将 违背 代入后发现句意完全通顺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 倍德 就是 违背恩德 3 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推断方法 因为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 语境对理解实词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推断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考向1一词多义 继续学习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5 根据语句间的比照 映衬关系来理解 有些句子句式比较整齐 或两两相对 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可以通过前后参看来理解词义 6 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的实词或相关知识进行推断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 想想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 可联系课文对应文句相应迁移 7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词合成的 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中的 敝 根据它与 疲 相邻的特点 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疲劳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考向1一词多义 继续学习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技巧 考向2古今异义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技巧 考向2古今异义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去伪存真 避免望文生义文言文中常有用甲字代替乙字的现象 这样甲字就成了乙字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 如不注意 就会望文生义 理解错误 那么 怎样辨析通假字呢 考向3通假字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去伪存真 避免望文生义 考向3通假字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向4使动用法和意向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容易混淆的两种类型 识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使动用法是 使宾语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 如 典例4 中的 秦穆公所以败其师 败其师 就是一种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则是 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 把宾语当作什么 多是主观的看法或心理活动 如 外连衡而斗诸侯 舞幽壑之潜蛟 侣鱼虾而友麋鹿 而耻学于师 中的 斗诸侯 是 使诸侯斗 中的 舞幽壑之潜蛟 是 使幽壑之潜蛟舞 这都是客观的结果 因而 斗 舞 都是使动用法 中的 侣鱼虾 友麋鹿 是 把鱼虾看成伴侣 把麋鹿看成朋友 这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 客观上是不可能的 因而 侣 友 是意动用法 中的 耻 是一种心理感受 即 认为 是可耻的 所以 耻 是意动用法 准确辨别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 1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考向5名词活用 根据名词在句中的位置来识别名词活用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考向5名词活用 根据名词在句中的位置来识别名词活用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1 表示比喻意 考向5名词活用 根据名词在句中的位置来识别名词活用 2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 其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 一般来说 凡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名词如果不充任句子的主语 那么 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 常见的名词用作状语有以下情况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2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识别 考向5名词活用 根据名词在句中的位置来识别名词活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一实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这里的 相对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的范畴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等 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 会有虚词的义项 也会有实词的义项 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 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做实词的 考试大纲 规定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中规定的常见的文言虚词是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在文中 规定了考查的方向 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意义和用法 规定了考查内容 意义 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 用法 指文言虚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考点二虚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点二虚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政治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技巧 继续学习 考点二虚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政治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技巧 继续学习 特殊虚词 不可忽视 返回目录 考点二虚词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政治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试大纲 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要求是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其中规定的 句式和用法 包括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几种类型 该考点重在 理解 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能够辨析出特殊文言句式的特征和不同用法 对该考点的考查方式 首先是将其放在翻译题中作为一个重要的采分点来考查 如2016年全国卷乙卷第7题第 1 小题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 的翻译就涉及了判断句式 2016年天津卷第13题第 2 小题 宗质起揖之坐 礼以客主 的翻译涉及了省略句 其次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如2016年北京卷第11题b项考查了判断句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 是 来表示 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类型 考向1判断句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统称为倒装句 主要有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等 考向2倒装句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统称为倒装句 主要有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等 考向2倒装句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 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 省略主语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 黑质而白章 2 省略谓语 如 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为乐 3 省略宾语 如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4 省略介词 如 将军战 于 河北 臣战 于 河南 辨析省略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果没有把省略成分补充出来 就会影响句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如 典例10 中的 1 句 当何所耻 前必须补上主语 我们 否则句意就不连贯了 常见的文言省略句与被动句的形式和判断技巧 考向3省略句与被动句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2 文言文中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 于 或 受 于 表被动 如 不能容于远近 2 见 或 见 于 表被动 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 为 或 为 所 表被动 如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4 意念被动 句子中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性词语 但从语意上可以判定主语是受动者 如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考生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 如果发现主语是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即可判定这个句子为被动句 如 典例10 中的 2 句 颇以此见讥 主语指步骘 谓语是 讥讽 步骘是 讥讽 这个动作的接受者 因此这个句子是被动句 译为 步骘因此略微被人们讥讽 另外 见 这个词在文言文的某些语境中 也是明显的被动句标志词 考生需要仔细辨别 返回目录 考向3省略句与被动句 常见的文言省略句与被动句的形式和判断技巧 考点三文言特殊句式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试大纲 对此考点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理解 不仅要求考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而且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二是翻译 要求考生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语句准确 流畅地翻译出来 翻译的基本标准是 信 达 雅 信 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 不误解 不遗漏 不增译 达 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 无语病 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 雅 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 译文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 文笔优美 生动 富有表现力 对高考考生而言 更要注重 信 达 两点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 有一词一句就译一词一句 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 而且词句的次序也不能变动 直译要 一对一 地进行翻译 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所谓 直译为主 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 要尽量直译 意译 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 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 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 所谓 意译为辅 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 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 省略句 倒装句较多 而且常存在词类活用现象 有时候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 不能机械地直译 而应意译 使语句顺畅 意思明确 该考点除北京卷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外 其他卷种均用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分值一般为10分左右 主要考查重点实词 重点虚词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等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政治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重点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翻译题中的重要考点 要求翻译的句子都会包含许多重要的文言实词 这些文言实词翻译准确与否 往往决定着整个句子能否译得准确 如 典例11 中的 迁 邀 方 考生如果把这三个实词翻译错了 就不可能把整个句子翻译准确 准确翻译文言实词 可采用 对译 替换 拆分 等方法 利用文言实词巧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技巧 考向1文言实词与翻译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利用文言实词巧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技巧 考向1文言实词与翻译 值得注意的是 考生在运用以上三种方法翻译文言实词时 需先判断所要翻译的实词是否具有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等情况 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文言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 但虚词不 虚 可以帮助考生准确翻译文言文 1 利用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方面的作用 尤其要利用好结构助词 如 之 在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一是定语的标志 二是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在翻译时要善于利用 之 字在句子结构方面的作用来翻译文言文 如 典例12 举天下惟法之知 中的 之 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明白了这一点 翻译时自然要调整语序 2 利用文言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起的作用 如语气助词 乎 焉 耳 等 语气副词 其 乃 何 等 考生要准确翻译出这些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 否则会影响句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 利用文言虚词在连接句子方面所起的作用 如 而 以 等虚词作连词用时 可表示承接 转折 修饰 递进等多种关系 考生在翻译时需准确把握其表达的关系 如 典例12 而用之至密 中的 而 表示递进关系 如果判断不准 就会影响句意 利用文言虚词在句中的作用准确翻译文言文 考向2文言虚词与翻译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调整文言特殊句式的语序 巧妙翻译文言句子 把握好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在翻译时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如考生在翻译判断句时一定要补上判断动词 是 在翻译被动句时 译文中一定要有 被 字 翻译省略句和倒装句的主要方法是 补充 和 调换 1 补充 主要针对省略句 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有主语 谓语 宾语等 考生在翻译省略句时首先要把已经存在的成分通过直译的方式翻译出来 然后以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为标准去检查整个句子缺少什么成分 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出应该补充的内容 将缺少的成分补充出来 使整个句子成分完整 表述明确 符合逻辑 语境 如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译为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第二次 击鼓士气 就衰减 第三次 击鼓士气 就消失了 考向3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 把握好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在翻译时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如考生在翻译判断句时一定要补上判断动词 是 在翻译被动句时 译文中一定要有 被 字 翻译省略句和倒装句的主要方法是 补充 和 调换 调整文言特殊句式的语序 巧妙翻译文言句子 考向3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调整文言特殊句式的语序 巧妙翻译文言句子 考向3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向3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熟读全文 领会文意 扣住词语 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 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 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 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 删去无义 修辞用典 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 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 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 检查仔细 通达完美 翻译完毕 考点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明辨句读 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 这需要在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 增强语感 提高理解能力 此外 要明确断句的基本要求 1 字句必须能讲通 2 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 3 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 语法 音韵 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等 考点五文言文断句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 明句读 对文言文进行准确断句文言断句是有规律的 考生首先必须联系语境进行整体思考 不可孤立地看待文言句子中的各个成分 其次要先易后难 即先寻找标志性词语来断开 然后再重点突破比较难的部分 最后就是要尊重史实 如不能将专有名词从中间断开等 考生在遵循以上准则的同时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即能够正确断句 1 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夫 惟 盖 今夫 若夫 凡 等经常出现在句首 乎 哉 也 矣 欤 焉 耳 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尾 以 于 为 而 则 等连词常出现在句中 关联词 苟 虽 虽然 纵 纵使 向使 假使 至于 且夫 于是 至若 若 故 是故 大多出现在一句话的开头 掌握这些特点 有助于准确断句 2 根据对话标志断句 文言文中多用 曰 对曰 问曰 言曰 谓曰 云 等作为对话标志 这些都是断句的凭借 考点五文言文断句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明句读 对文言文进行准确断句 3 根据对偶 排比等句式断句 对偶 排比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 它们之间往往要断开 4 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句式往往有一定的特征 如判断句用 者 也 句式 被动句用 见 于 句式 疑问句用 奈 何 句式 等等 这些也是断句的依据 考点五文言文断句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是根据题目要求 筛选并整合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它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归纳和提取 考查的题型是客观题 一种形式是给出六条信息 编排为四组 要求考生选出能表现题目规定信息的一组 另一种形式是两两组合 编排为四组 要求选出分别体现题目规定信息的一组 分值一般为3分 考点六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返回目录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是主人公的品行 性情 爱好 功绩等 非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是情感 观点 景物特点等 解答信息筛选题 主要步骤是 筛选并整合信息有妙招 考点六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试大纲 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 对中心意思进行概括 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点 这种考查应用性 综合性强 考查时 一般涉及以下几点 1 某个论点的依据 2 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 3 某件事发生的原因 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4 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等等 分值多为3分 题型多为客观题 有时也会设置主观题 若是客观题 题干绝大多数表述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 不正确 选项所设陷阱一般有 曲解句意 无中生有 颠倒是非 张冠李戴 等 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点七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准确归纳概括传记类文章内容要点的步骤 继续学习 考点七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准确归纳概括传记类文章内容要点的步骤 考点七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考试大纲 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个道理时的观点态度 常设题为客观题 分值一般为3分 这一考点常常与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从命题角度看 既有对原文中人或事的评价 也有关于写作目的的表述 考点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文中所写之人的感情倾向 如赞颂 同情 斥责 讽刺 也指作者对文中所写之事的感情倾向 如拥护 肯定 反对 否定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隐含在人物描写 事件叙述中 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 往往通过细节表现出来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来窥探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如 典例18 读者可以通过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无纤介之祸者 冯谖之计也 这句话 看出作者对冯谖的赞美之情 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以下方面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透过细节来窥探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透过细节来窥探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 卷 的文言文阅读题中都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包括天文地理 历法乐律 典章制度 职官沿革 文化典籍 行政区划 教育科举 宫室建筑 礼仪习俗 姓名称谓 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考点九古代文化常识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 分类积累辨析 做好文化常识 考点九古代文化常识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分类积累辨析 做好文化常识 考点九古代文化常识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返回目录 解题大突破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原文展示 2016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 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各题 1 曾公亮 字明仲 泉州晋江人 2 举进士甲科 知会稽县 3 民田镜湖旁 每患湖溢 4 公亮立斗门 泄水入曹娥江 民受其利 5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6 公亮明练文法 更践久 习知朝廷台阁典宪 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7 仁宗末年 琦请建储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8 密州民田产银 或盗取之 大理当以强 9 公亮曰 此禁物也 取之虽强 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10 固争之 遂下有司议 比劫禁物法 盗得不死 11 契丹纵人渔界河 又数通盐舟 吏不敢禁 皆谓 与之校 且生事 12 公亮言 萌芽不禁 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 可任也 13 使谕以指意 边害讫息 14 英宗即位 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寻加户部尚书 15 帝不豫 辽使至不能见 命公亮宴于馆 使者不肯赴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6 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17 使者即就席 18 熙宁三年 拜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 19 明年 起判永兴军 20 居一岁 还京师 21 旋以太傅致仕 22 元丰元年卒 年八十 帝临哭 辍朝三日 23 公亮方厚庄重 沉深周密 平居谨绳墨 蹈规矩 然性吝啬 殖货至巨万 24 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 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 凡更张庶事 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 25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 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26 安石德其助己 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27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 宋史 曾公亮传 考法示例 原文展示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 句 交代传主姓名 字和籍贯 2 4 句 初入仕途 做会籍县令 为民兴利除弊 5 句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所辖之地民风纯正 6 10 句 有才华 深得首相韩琦重用 据理力争 为民做主 11 13 句 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 14 17 句 英宗即位后 官职不断提升 并使辽国使者赴宴 18 22 句 熙宁年间以太傅身份退休 元丰元年去世 23 句 遵守规矩 性情吝啬 24 26 句 补充交代曾公亮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 27 句 借助苏轼评论表明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考法示例 文脉梳理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选文类型历史传记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北宋著名政治家曾公亮兴修水利 力争改判 止息事端的叙写 赞美了他为民造福 通晓典章 见识高远的品质和才识 补充交代了他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 重点实词知 习 当 间 校 讫 寻 豫 旋 致仕 与重点虚词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介词 凭借 身份 取之虽强 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连词 虽然 与之校 且生事 副词 将要 知上方向之 副词 正 正在 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连词 表目的 来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省略句 大理当以强 大理以强当 之 判断句 此禁物也 倒装句 命公亮宴于馆 命公亮于馆宴 考法示例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b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c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d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考法示例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解析 一 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 缩小断句的范围题中四个选项 主要差异在于 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 两处的断句 这样 断句即缩小了范围 只要确定这两处的断句 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二 通读语句 了解大意 借助方法 巧妙断句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 首先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中 其他的地方达到夜不闭户 显然是不符合曾公亮管辖郑州的句意 所以排除c与d两项 a与b两项中 关键是 移书 发文书 按其句意 应是 移书诘盗 这是一个省略主语的连动结构 如果是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则语意不通 所以 选b项 答案b 考法示例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 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 各有专司 所以可用 有司 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 后来改国号为辽 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与文本有一定的关联 但常无直接关联 解答此类题 重在平时的学习积累 要分门别类地对天文地理 历法乐律 典章制度 职官沿革 行政区划 教育科举 宫室建筑 礼仪习俗 姓氏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复习巩固 本题涉及古代官职设置 首相 有司 皇位继承制 建储 少数民族 契丹 等历史知识 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考生知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 c项 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错 有司 指有具体职务 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不是泛指 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答案c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公亮初入仕途 为民兴利除弊 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 当时湖水常常外溢 民田受害 他兴修水利工程 将水引入曹娥江 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 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 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 据理力争 最终改判 c 曾公亮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 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 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 曾举荐王安石 安石受到宠信 他考虑子孙前程 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 终于得到回报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解析 一 粗读选项内容 确定它在文中对应的信息区域a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 2 4 句 b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 6 8 9 10 句 c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 11 13 句 d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 24 26 句 二 细读选项内容 与原文进行比对 判断正误要对照选项第一句的概括是否准确 第二句的分析与原文内容在人物 时间 事件 逻辑关系等方面有无差别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解析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答案c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译文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解析 一 字字落实 1 锡 译为 赐给 是 译为 这 虔 译为 恭敬 而 译为 却 处 译为 处理 做 之 译为 这样的事 2 尝 译为 曾经 责 译为 责备 救正 译为 纠正弊病 世 译为 世人 持禄固宠 译为 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 理顺句式 1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 是判断句 也 表判断 而必使亲临 是省略句 应为 而必使皇上亲临 三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答案 1 赐宴不到场 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 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 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 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考法示例 参考译文 曾公亮 字明仲 泉州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 任会稽知县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 每每担心镜湖泛滥 曾公亮设置斗门 将湖水排到曹娥江 老百姓享受到了好处 曾公亮 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担任郑州知府 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名声 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 以至于百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 曾经有使者丢失袋子中的东西 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 曾公亮上报说 我所管辖的境内不窝藏盗贼 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 进行搜查 果然如此 曾公亮熟悉法令条文 久经历练 熟知朝廷官府的规章制度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 仁宗末年 韩琦请求立储君 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 密州民田盛产银 有人偷取它 大理寺把他们判为强盗 曾公亮说 这是禁物 偷取它虽然是强盗行为 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 坚持争论此事 于是 朝廷将此事 下交有关部门讨论 按照抢劫禁物的法律 偷盗的人没有被判死刑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 又多次开通盐船 官吏不敢禁止 都说 和他们计较 将要生事 曾公亮说 刚开始时不禁止 以后将怎么办呢 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 能够胜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考法示例 参考译文 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 边境祸害终于平息 英宗即位 曾公亮 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不久任户部尚书 皇帝身体不适 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 皇帝 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 使者不愿赴宴 曾公亮质问使者说 赐宴不到场 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 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 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使者立刻来参加宴席 熙宁三年 任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 第二年 被起用兼管永兴军 过了一年 回到京师 很快就在太傅官位上退职 元丰元年去世 终年八十岁 皇帝临丧哭泣 停止上朝三天 曾公亮端方庄重 深沉周密 平时谨守法令 遵守规则 但性情吝啬 积累财富非常多 起初曾公亮推荐王安石 等到他们一起辅政 他察知皇帝正宠信王安石 因此 暗中替子孙谋划 大凡改革的各种政务 都听从王安石 而表面上装作不同意 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参与谋划 到皇帝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因此皇帝更加信任王安石 王安石很感激他帮助自己 因而引荐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 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返回目录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能力大提升 继续学习 1 爱 喜爱 宠爱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韩愈 师说 喜欢 爱好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杜牧 阿房宫赋 吝啬 吝惜 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爱慕 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 爱莲说 通 i 隐藏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诗经 静女 楚人爱 宠爱 其子 虽爱 吝惜 钱财 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 有陶氏之风独爱 欣赏 菊 众人爱 爱慕 其高洁 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 其竟爱 隐藏 而不见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2 安 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全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罗贯中 失街亭 安适 安逸 然后得一夕安寝 苏洵 六国论 安抚 抚慰 则宜抚安 与结盟好 司马光 赤壁之战 安置 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罗贯中 失街亭 疑问代词 哪里 哪儿 而今安在哉 苏轼 赤壁赋 养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战国间 诸侯欲觅安 安全 闲之地 得旦夕安 安逸 寝 常与邻国相安 安抚 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 而能安 安稳 如泰山 所求衣食所安 养 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 安置 军 败矣 逝者如斯 而今安 哪里 在哉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3 被读音一b i 受 遭受 秦王复击轲 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介词 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司马迁 屈原列传 覆盖 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读音二p 通 披 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司马迁 陈涉世家 披散 散开 被发行吟泽畔 司马迁 屈原列传 屈原忠而被 表被动 谤 既黜 其思忧且幽 被 披散 发被 通 披 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 覆盖 衣 身被 遭受 十余创 犹不为苦也 4 倍 通 背 背离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 鸿门宴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苏洵 六国论 越发 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武陷匈奴 不倍 通 背 背离 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 每逢佳节 倍 更加 思亲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5 本 草木的根 凡植木之性 其本欲舒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根本 主要的 基础的东西 盖亦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本来 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李密 陈情表 版本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量词 书册的计量单位 若止印三二本 沈括 活板 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 欧阳修 伶官传序 柳宗元本 本来 求宦达 而谪柳州 近自然 植木本 草木的根 反其本 根本 也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 量词 书册的计量单位 书 即今日所见本 版本 以本 推究 其当日心境 6 鄙 边疆 边远的地方 可以活用为动词 译为 把 当作边邑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表自称的谦辞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浅陋 鄙陋 可引申为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轻视 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 司马光 训俭示康 晋之鄙 边疆 有二人 临秦地则曰 鄙 表自称的谦辞 贱之人 当其求谅 居久 则鄙 轻视 秦人曰 秦人亦不过如此 皆如蛮夷之鄙 浅陋无知 人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7 兵 兵器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贾谊 过秦论 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秦不敢动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兵法 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 过秦论 动词 伤害 杀伤 左右欲兵之 司马迁 史记 伯夷列传 陈涉初起之时 用兵 兵法 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 而能削木为兵 兵器 以疲惫之兵 军队 起事 灭秦 得天下后 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 左右欲兵 伤害 其友 勿劝 8 病 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毛病 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 吾不以为病 司马光 训俭示康 担心 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 论语 卫灵公 责备 羞辱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司马光 训俭示康 蔡桓公身有疾 左右病 担心 之 求扁鹊治 而不治 病 疾病 入内脏 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左右之过也 乃桓公之病 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羞辱 之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9 察 观察 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 石钟山记 考察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寡人之于国也 明察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曹刿论战 察察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司马迁 屈原列传 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孟子 梁惠王上 明智 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 汉书 东方朔传 考察和推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 陈情表 郡守察 观察 李密孝德之事 告于帝 左右以为不能察 明察 然帝以为李密身之察察 洁净的样子 乃众人之范 于是令其太守察 推举 孝廉 足见帝之察 明智 10 朝读音一ch o 朝见 序八州而朝同列 贾谊 过秦论 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蜀相 读音二zh o 早晨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旦日朝 早晨 服衣冠 于朝 朝廷 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 齐国日盛 弱国来朝 朝见 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 为历朝 朝代 谋臣所景仰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1 曾读音一c ng 曾经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琵琶行 通 层 重叠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 望岳 读音二z ng 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 面峰府君 余祖之曾祖也 戴名世 先世遗事记 通 增 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表示出乎意料 相当于 竟 却 简直 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愚公自曾 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 祖起居于太行 王屋山下 因太行 王屋二山阻隔 出入不便 愚公全家曾 曾经 齐议移山 于是率妻子移山 几度春秋 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 通 层 云 笑之 愚公笑曰 何曾 竟 不若孩儿 世代移山 而山不加曾 通 增 则终有竟日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2 乘读音一ch ng 乘坐 独与迈乘小舟 苏轼 石钟山记 登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诗经 氓 趁着 凭借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贾谊 过秦论 顺应 顺随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冒着 顶 自京师乘风雪 姚鼐 登泰山记 读音二sh ng 用作量词 辆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贾谊 过秦论 陶渊明手握 左传 乘 登 彼垝垣 阅至 公与之乘 乘坐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 凭借 便 终而亡 顿生归家之心 一路乘 冒着 风雪 至家 心乃定 居家乘 顺应 化以归尽 13 诚 诚心 诚意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确实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 果真 楚诚能绝齐 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司马迁 屈原列传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 足见赵国之诚 诚意 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诚 确实 无意 乃遣从者怀璧之赵 后秦诚 果真 如此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4文言文阅读 继续学习 14 除 台阶 赵王扫除自迎 执主人之礼 引公子就西阶 司马迁 史记 魏公子列传 拜官 授予官职 除臣洗 xi n 马 李密 陈情表 消除 除掉 然则将军之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治 整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张溥 五人墓碑记 除了 除非 除吾死外 当无见期 袁枚 祭妹文 荆轲以义闻天下 燕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 太子以诚待 三顾其舍 亲除 除掉 其东屋之除 台阶 尘 引荆轲之车 荆轲感之应允 与太子归 太子除 授予官职 其官职 令其刺秦王 荆轲曰 除 除非 吾死 不然事定成 15 辞 言辞 文辞 其辞微 其志洁 司马迁 屈原列传 托词 借口 动以朝廷为辞 司马光 赤壁之战 告别 辞别 今者出 未辞也 为之奈何 司马迁 鸿门宴 古代的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推托 推辞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司马迁 鸿门宴 屈原德高 作 离骚 其辞 文辞 美 子兰欲以叛国之辞 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生涯规划师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含脚本)(2篇)
- 模铸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硝酸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临床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家庭教育指导师认定考试复习题库大全(含答案)
- 宠物美容师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原料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气管道保护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加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机电安装监理服务合同
- 肩关节运动康复新策略-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卡车修理知识培训课件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微量物证检验技术
- 中西医结合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专家共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
- 《焊接结构生产》课件-第二单元 焊接应力与变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