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二课时.doc_第1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doc_第2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doc_第3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詹天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2. 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能做简单批注。教学难点:通过自主读书、标画、批注、画图、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 1.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百年屈辱史,认识一个伟大的人物,齐读他的名字詹天佑。谁来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2.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修筑,怎样修筑,结果如何呢?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美读品味1.说说詹天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怎样评价他的?(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随机板书:杰出爱国) 2.“杰出”什么意思?(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课文哪些内容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品格呢? 自学提示:细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詹天佑杰出与爱国的内容,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或疑惑,用词、短语或简练的句子批注在空白处。三、精读悟法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詹天佑杰出与爱国?1. 毅然接受任务 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任务?提示: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下,在国内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在明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毅然”接受了。出示资料: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掠夺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争着办厂、开矿,掠夺我国的资源,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控制了铁路和沿线的地区。京张铁路连结着华北和西北,是我国北部的交通要道。控制了这条铁路,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的整个北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铁路修筑权的争夺,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命运的抗争!从詹天佑接受这样任务的行为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拳拳爱国心和他对自己杰出才能的自信。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勘测线路。2.勘测线路接受任务之后干什么?(马上开始勘测线路)要不要先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给帝国主义列强一个回击?(理解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是屡战屡败,清政府的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只会招来更多的嘲笑,詹天佑马上投入工作,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从“哪里、周密计算、经常勉励”体会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指名读詹天佑的话。(此时的詹天佑已经四十多岁了,读得成熟些,读出领导的语气。)这样的话詹天佑只说过一次吗?为什么经常说?就像老师讲安全问题,得经常督促、提醒。引读: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说,学生齐读语言。师: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说,学生齐读语言。师:极个别工作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说,学生齐读语言。出示:“他亲自当地的农民。”引导学生抓住“亲自、狂风怒号、黄沙满天、坠入深谷、始终、野外、白天、晚上、请教”等重点词语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的勇气,虚心求教的态度。指名读。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引读:师:如果强调这不是外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学生读。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学生读。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学生读。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学生读。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第四自然段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语言、行动、心理)领读:老师读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同学们读具体描写的内容。试背。3.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詹天佑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他的“杰出”和“爱国”?(经过很多高山)老师在黑板上画三座山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的山小组讨论:再读课文5、6节,一边画图,一边说说铁路经过这三座山的方法。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汇报方法边讲边画,体会詹天佑设计巧妙和创新精神。教师追问:既然能缩短工期,居庸关为什么不采用中部凿井法?青龙桥附近为什么不开凿隧道?为什么不直接爬坡,要设计“人”字形线路?教师:自然环境太复杂了,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筑铁路,詹天佑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拿起书,齐读课文5、6节。4.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只有这些困难吗?作者却只选取了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几个片段来写,为什么?(最能突出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就叫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特点。)四、拓展运用1.我们从资料中了解一下,詹天佑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资料: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帝国主义者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落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詹天佑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想出示“这是失掉信心。”齐读。2.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新,詹天佑带领他的工程人员终于让京张铁路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去感受这个奇迹。生齐读最后一段。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自豪、肃然起敬、扬眉吐气)3. (音乐渐起)出示资料:在此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在极度紧张的工作中,他病倒了,临终前他深情地说:“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病逝,享年58岁。4面对着将自己的生命化为铁轨的詹天佑,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可以借助于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文中的词句来表达你的情感。5.让我们面对着詹天佑的铜像,饱含深情地读出自己的话,表达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