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 1我们怎么听见声音 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填仪器名 可以显示声音的波形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回来 这样的声音叫做 4 人耳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两者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大于 s 振动 振动 声源 波 示波器 反射 回声 0 1 5 实验表明 声音的传播 介质 真空 传声 6 声音能在固体 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 有关 一般来说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 次之 在 中传播较慢 此外 声速还与介质的 有关 7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 s 真空中的声速为 m s 8 人耳听声的两种途径 传导和 传导 需要 不能 种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温度 340 0 空气 骨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1 关于声音的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 但人不一定能听到b 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a 2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 响声立刻消失了 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 鼓面停止了振动c 鼓的振动变快了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 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 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 铃声明显减小b 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 发出不同的声音c 人们先听到闪电 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 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b d 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小芳和小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芳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感觉声带振动了 小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 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芳用手使劲敲桌子 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 但她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 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 你的改进方法是 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面放一些小纸屑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形式 5 2017河南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 以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6 声音是一种波 我们把它叫做 振动 波 声波 知识点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7 2017枣庄 下列声现象中 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8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这是因为 a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离得太远 只能用无线电话联系b 宇航员们戴的头盔隔音c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 不能传播声音d 使用无线电话交谈 便于录音 c c 9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声 的事例是 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啾啾 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人在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10 端午节赛龙舟时 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 鼓声通过 传到观众处 c 振动 空气 知识点4声速 11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 有关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 s 12 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 它的传播速度将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不能确定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c 为了计时准确 短跑比赛时应听到枪声开始计时d 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温度 340 c b 14 如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 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为20 时 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 s 气体种类 声速 m s 1 温度 1306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 在温度 填 较高 或 较低 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 在同种气体中 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变快 较低 知识点5回声 15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 闪电一闪即逝 而雷声却响个不停 这是因为 a 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b 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d 雷声经过地面 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 d 16 教室内 老师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 墙壁不能反射声音b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c 反射时声音从窗户跑掉了d 回声太小17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 1s 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 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 大于17mb 大于34mc 小于17md 小于34m b a 18 5 7 空难发生后 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 实际上这是利用 来测距定位的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 s 要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约需要 s的时间 你在山下大喊一声 经过2s听到回声 你距离山的距离为 km 回声 2 94 0 34 知识点6人耳听声途径 19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几个阶段 产生声音 在 中传播 引起鼓膜振动 听小骨将振动传到耳蜗 将信息传入大脑 20 在课外探究 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的过程中 小丽等同学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实验 当喇叭发声时 肥皂膜振动 可以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的振动 振动 介质 听觉神经 鼓膜 21 当你在吃薯片时 别人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 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导 别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导 22 骨导式助听器是通过骨质 乳突 牙齿 听骨等 的传导把声音传至内耳 从而使耳聋的人听到声音 骨导式助听器是利用 填 固体 液体 或 气体 传声原理制成的 骨 空气 固体 夯实基础1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解释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 放在发声的鼓面上的小纸团在鼓面上跳动b 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被弹开c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d 弹击绷紧的橡皮筋 听到声音的同时 观察到橡皮筋的振动 c 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 无论怎样用力敲打 铃声也不会清脆 这是因为 a 手按在铃上 声音传不出来b 手按在铃上 铃根本不振动c 手按在铃上 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 周围没有介质3 古代打仗的士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的骑兵 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b 马蹄踏在地面时 会使地面振动c 马蹄声可以向四面传播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c a 4 下列实验中 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水面溅起水花 吹笛子时 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放在钟罩内的响铃闹钟 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 听到铃声明显减小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 把钟敲响后 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 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 b c d d 5 下表是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 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b 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d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6 某人在湖边钓鱼 另一个人在湖的对岸用木棒拍打水面 假如鱼群刚好游到钓位 先听到拍打声的是 a 人b 人和鱼同时听到c 鱼d 无法判断7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 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 一次b 两次c 三次d 四次 c c 8 2017内江 如图2 1 2所示是小明探究 看 到自己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 固定其中一个纸杯 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 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 拉紧棉线 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 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 不接触纸杯 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 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a 9 上月的运动会上小佳同学参加了百米赛跑项目 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 所记录的时间为12s 那么小佳的真实成绩是 a 12sb 12 294sc 11 706sd 无法计算10 小明同学 探究声音的产生 的装置如图2 1 3所示 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 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 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b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2 乒乓球在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便于观察 这种方法叫做 填 等效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或 类比法 3 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 回答下列问题 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a 既能听到声音 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b 不能听到声音 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c 既不能听到声音 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 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转换法 真空不能传声 b 能力提升11 一人站在两平行的大山中间形成的峡谷底 当他大喊一声后 经过0 3s和0 7s听见由大山反射的最初两次回声 若空气中声速为340m s 则此峡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