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 2011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 开 课 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开 课 教 研 室 小学教育 授 课 教 师 孙爱莲 职 称 副教授 授 课 班 级 09(1) 09(2) 学 生 人 数 116 第一章 第一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授课时间 2011年 8月 日第 1周星期 第 1 节第 1 次课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含义;2.明晰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及课程设置的情况。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概念;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内容纲要1. 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授课方法1. 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先请学生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有关课程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得出小学语文课程的概念。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课程结构的概念,然后得出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特别强调小学语文正式课程所包含的的五大领域的课程。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这部分内容由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完成。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1课时。分配如下:1. 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10分钟;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20分钟;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15分钟。4.课后小结5分钟。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课程结构图。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1. 在“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提问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知识,然后有师生归纳得出结论。2.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然后再进行讨论对语文课程演变的几个时期特点进行对比,再对比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情况。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本小节暂不布置思考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第1节).2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1节).教学后记:第一章 第二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授课时间2011年 9月 日第 1-2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理论+2实践=5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语文”的含义;了解语文课程的阶段性。2.正确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学科性质的关系。难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人文性;学科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语文”的含义;2.语文课程的阶段性。3.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 授课方法1. “语文”的含义: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对语文的辨析”再引导学生分析语文的含义,引导时通过树状图说明语文的含义。2. 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中学所学习的语文课文体裁,让学生知道小学、中学各阶段学习任务的不同。特别强调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语言文字教学。为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任务请学生阅读教材p24页,以加强认识。3.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2627了解每一阶段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看到表述虽然不同,但语文学科的三个性质也就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始终是统一的。然后再对语文学科三个性质进行分析,其中基础性可以由学生总结得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以先从讲故事引出体现人文性的做法,先总结什么是人文性,再总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讲解中可以举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性的例子。为了明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并进行讨论。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5学时。分配如下:1.“语文”的含义0.5学时;2.语文课程的阶段性0.5学时;3.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4学时(2理论+2实践)。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视频播放教学实录窦桂梅的葡萄沟。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语文”的含义内容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再引导学生分析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中学所学习的语文课文体裁,然后由学生总结各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内容 ,现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归纳人文性的内容以及小学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容,为了明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并进行讨论。思考及练习题:1.教材p561、2、3题。 2.阅读文章“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 3. /user1/297/62643.html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音乐家扬科教学反思.4.搜索相关文章下节课分小组进行交流。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一章(2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一章(14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2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章(第1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一章 第三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目标授课时间2011年 9月 日第 2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充分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 比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区别于联系,明确其作用;3. 明确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四个基本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难点:四个基本课程理念。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对对每一个语文课程理念,先举例再由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引出课程理念的结论性知识。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补充教师收集的案例。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件展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然后请学生分析二者的作用、区别与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变”内容可请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不同时期的特点。3. 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先请学生分析自己手中所下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然后再对目标体系特点进行分析,再由教师总结。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3学时。分配如下:1.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学时);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0.5学时);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0.5学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1.教材p561、2、3题。 2.阅读文章“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 3. /user1/297/62643.html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音乐家扬科教学反思.4.搜索相关文章节课分小组进行交流。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一章(2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一章(14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2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章(第1节).6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二章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下)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授课时间2011 年 9月 日第3 周星期 第 4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2. 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3. 明确如何使用教材;4. 掌握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5. 理解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2.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3. 如何使用教材;4.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5.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先提问学生他们所理解的教材,然后归纳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内容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教师提问而总结现在所使用的三套教材的特点,同时向学生展示三套教材的编排风格。2.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由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在讲授中与三套教材编排案例相结合。3. 如何使用教材:教师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可以呈现小学语文文教材和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先有教师讲授课程资源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5.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可以先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再谈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3学时。分配如下: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1课时);2. 如何使用教材(1课时)。3.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1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1.浏览杨九俊,姚琅强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全书基础上精读第一章。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3.思考教材p871、2题,下节课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汇报。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二章(1-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三章(1-4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四章、第五章.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章(第1-3节).5 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1日.第一章(13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三章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小学语文学习授课时间 2011年 9月 日第4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5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 了解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重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难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先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美丽的小兴安岭,分析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引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概念,然后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规律性知识。最后再由学生讨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注意的问题。教学安排是理论课2节,一节播放教学视频,一节进行讨论。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由教师结合实际系统讲授完成。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5学时。分配如下: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理论+2实践=4课时);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1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播放教学视频美丽的小兴安岭。思考及练习题:1.阅读教材课后练习题“阅读导航”中的参考文献。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3.写一篇小论文,主题可以是与前三章的内容有关的,写好后收齐交给任课教师。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三章(13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 第二章(34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二章(第3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四章(第3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章(14节).6靳健,石义堂.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M.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课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四章 第一节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上)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授课时间2011年 9 月 日第 5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充分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学习文化、思维训练、语感培养、言语实践的关系。2. 能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充分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语感培养、言语实践的关系。难点:语感、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2. 语文学习与学习文化的关系;3. 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关系;4. 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5. 语文学习与言语实践的关系。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先向学生展示案例一堂口语交际课学会请求,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内容;2. 语文学习与学习文化的关系:由于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所以在这里可以进行简单的回顾。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所以在这里可以进行简单的回顾。3. 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过去同学们并没有接触过“语感”的概念,所以这里要重点教学。教学时先课件展示三个案例支玉恒的“第一场雪教学片断”、“称象”教学片断及“荷花村”教学片断,让学生感性的接触预感教学的实例,然后教师从语感的概念、语感培养的作用、语感培养的策略进行讲授。讲授中结合caki检索的有关语感培养的文章,以加强和扩充学生的认识。为加深学生对语感教学的认识,可请学生观看特级教师王菘舟的长相思教学实录,学生讨论分析王老师是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4. 语文学习与言语实践的关系:可以先展示相关案例(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再进行系统讲授。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4课时。分配如下:1.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0.5课时)2.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1理论+2实践=3课时)3.语文学习与言语实践的关系。(0.5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播放教学视频长相思。思考及练习题:1.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后,请自选感兴趣的、有话要说的某条规律写篇5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教师布置的几篇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四章(第1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 第四章(14节).第六章(1-2节).3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三章(第2节).4 王崧舟. /Article/jxgl/200701/165694_2.html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5 陈俊清. 浅谈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学周刊.2011年07.6 胡雪梅.采用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语感.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4 年04期.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四章 第二节 第三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上)第三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第四节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第 6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理解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2. 了解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扩充学生的知识。能够用所学理论分析各教学模式异同。3. 能够初步学会使用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4. 了解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异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种类及使用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种类及使用策略.难点:初步学会使用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含义,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类型;2. 愉快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3. 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4.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策略。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含义及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类型:现有学生回顾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所学习的教学模式内容,然后有教师简单总结。教学模式类型也由教师做简单介绍。2. 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可由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讨论教师总结,也可由教师举例分析讲解。3. 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可由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讨论教师总结,也可由教师举例分析讲解。4.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种类及使用策略:先请学生回忆所知道的语文教学方法,然后由教师重点讲解主要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及引导得出选择与整合策略,而后讨论“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 的含义。由学生选择一篇小学语文课文进行备课并进行试讲,运用所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然后评课讨论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4课时。分配如下:1.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含义,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类型,愉快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1课时)2. 语感教学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其教学策略;(0.5课时)3.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策略。(1课时)4.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践活动。(1.5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了解还有那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并做好读书笔记,下节课进行交流。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四章(第2-3节).2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四章(第1-4节).3钟启泉,汪霞,王文静. 课程与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 2008年7月1 日(第1版). 第六章(第四节).4李文龙. 浅谈小学语文的愉快教学法. 凯里学院学报.2004 年01期.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四章 第四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上)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授课时间2011 年 10 月 日第 7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教案编写的内容、格式;2. 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内容;3. 掌握课堂导学的方法,明确布置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了解如何预习、讲课、提问和如何结课;4. 明确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作用,初步掌握板书设计的方法;5. 了解如何听课和评课。重点与难点:重点:教案编写的内容、格式;课堂导学的方法;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内容;布置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作用和方法;难点:初步学会设计教案、学会引课、学会板书设计、学会评课。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教案编写的内容、格式;2. 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内容;3. 课堂导学的方法,明确布置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了解如何预习、讲课、提问和如何结课;4.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作用,初步掌握板书设计的方法;5. 如何听课和评课。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教案编写的内容、格式;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内容;课堂导学的方法,明确布置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了解如何预习、讲课、提问和如何结课:结合实例(包括教案、说课稿、学生作业等)教师进行讲授总结。2.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内容:先观看板书设计案例,然后再讲解板书设计作用及基本要求。3. 如何听课和评课:可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讨论,最后总结如何听课和评课。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4课时。分配如下:1. 教案编写的内容、格式;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内容;课堂导学的方法,明确布置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了解如何预习、讲课、提问和如何结课;(1课时)2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内容;如何听课和评课;(1课时)4.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任意选择一篇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试讲活动。每位学生是试讲时间把握在15-20分钟并进行评议;(2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1. 编写一篇教案。要求环节完整,格式正确。必须写详细教案;2. 结合教案编写一篇说课稿。要求规范格式。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四章(第4节).2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四章(第1-4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五章 第一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下) 第一节 识字与写字教学授课时间 2011年 10月 日第 8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9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2. 明晰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理解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3. 了解识字写字教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掌握识字教学的重点音、形、义教学的方法;了解写字教学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识字教学的目标;识字教学的关注点及识字教学的方法。难点:初步掌握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2.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3. 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及方法;4. 识字写字教学教材的编排特点;5. 识字教学的关注点及识字教学的方法;6. 写字教学的方法。7. 培养学生初步的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技能。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由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让学生观看课件,以熟悉汉语拼音的内容,明确识字和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2. 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及方法:学生首先阅读教材了解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可以尽可能多的展示,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五个课时。每个学生10-15分钟。3. 识字写字教学教材的编排特点:由教师结合案例讲授,案例为三个版本的识字教材。4. 识字教学的关注点及识字教学的方法: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尽可能多的展示一些方法,以扩充学生知识面。并适当的要求学生做一些练习,从而巩固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五个课时。每个学生10-15分钟。5. 写字教学的方法:教师讲授完成。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10课时。分配如下:1. 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内容;(0.5课时)2. 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及方法;(1理论+5实践)3. 识字写字教学教材的编排特点;(0.5课时)4. 识字教学的关注点及识字教学的方法;(1.5理论+5实践)5. 写字教学的方法;(0.5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案例及练习题。思考及练习题:1.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了解还有那些汉语拼音及识字教学的方法,并做好读书笔记,下节课进行交流。2. 每位同学写一篇汉语拼音教学或者识字教学教案,准备试讲或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五章(第1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 第十章、十一章.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九章(第1-4节).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第三章(1-3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五章 第二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下) 第二节 阅读教学授课时间2011年 10月 日第9-11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20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归因;2. 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3. 充分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4. 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5. 培养学生初步的组织进行阅读教学的技能。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难点:初步掌握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培养进行阅读教学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归因;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归因:由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让学生观看课件,以了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原因分析可以请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小结。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师讲授结合学生阅读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完成。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重点学习对话教学、语感培养和整体把握三个内容。三个内容的教学都采用先呈现案例再进行讲解的方式,讲解中注意补充当前新课改一线教师的一些成功做法,既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结合,又扩大了知识视野。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内容,结合教材讲解,使学生明确词语、句子、段篇、朗读与默读、背诵与复述等方法,同时让学生做一些课件上已制作好的练习,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内容。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10个课时。每个学生试教20分钟。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由教师讲授结合案例完成。重点掌握一般步骤和变序教学法。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18课时。分配如下: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归因;(1理论)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1理论)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2理论+2实践)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3理论+4实践)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1理论+4实践)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案例及练习题。思考及练习题:1.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了解还有哪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并做好读书笔记,下节课进行交流。2. 每位同学写一篇阅读教学教案,准备试讲或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五章(第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十二章.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十章(第1-3节).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第三章(1-3节).5王玮.对话教学的成功要素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6. 6刘仁增.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8年12.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五章 第三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下) 第三节 写话与习作教学 授课时间2011 年 11 月 日第 13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目标;2. 充分理解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3. 掌握习作教学的方法、习作的指导与评价方法。4. 初步形成进行习作教学的技能,培养实践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写话与习作教学的目标;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习作教学的方法;习作的指导与评价。难点:初步掌握习作教学的一般方法,培养进行习作教学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目标;2. 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3. 习作教学的方法;4. 习作的指导与评价。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目标: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实例。2. 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实例。3. 习作教学的方法;习作的指导与评价: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结合案例,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由教师搜集提供。课件展示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2个课时。每个学生试教15-20分钟。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4课时。分配如下:1. 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目标;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1课时)2. 习作教学的方法;习作的指导与评价。(1理论+2实践)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案例及练习题。思考及练习题:每位同学写一篇习作教学教案,准备试讲或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五章(第3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十三章.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十章(第4-5节).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第五章(1-3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五章 第四节 第五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下)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 第五节 综合性学习指导授课时间2011年 11月 日第14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6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2. 掌握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的基本策略;3.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4. 了解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的基本策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难点:初步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方法,培养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2.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的基本策略;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实例。2.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的基本策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实例。案例可参考教材也可以采用教师提供的实例。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2个课时。每个学生试教15-20分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结合案例,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由教师搜集提供。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1个课时。每个学生试教10分钟。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6课时。分配如下:1. 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0.5课时)2.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的基本策略;(1.5理论+2实践)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0.5课时)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0.5理论+1实践)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案例。思考及练习题:每位同学写一篇口语交际教学或者综合性学习教案,准备试讲或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五章(第4-5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十四章,第十五章.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十九章(第5节).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第六章、第七章.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六章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2011年 12 月 日第15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7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理解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2. 明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及策略。3. 了解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及策略。难点:初步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内容及策略;3.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习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流派:采用教师系统讲授的方法。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及策略:教师讲授结合观看教学视频,讨论而得出规律性知识。教师讲授占用1课时,观看教学视频1课时,学生讨论1课时。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让学生试讲,实践为2个课时。每个学生试教15-20分钟。3.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基础的整合:采用教师系统讲授的方法。讲授结合案例进行。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6课时。分配如下:1.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流派;(1课时)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及策略(2课时+3实践)3.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基础的整合。(1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案例。播放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教学视频。思考及练习题:每位同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编写一篇说课稿,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六章(第1-3节).2唐懋龙. 小学语文常规课教学设计(5上)M. 宁波出版社. 2010年10月第1版.第11、12、14课. 3 王小明、胡谊、 皮连生.教学设计(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9 月. 第一章(第1节),第三章(第13节).4 李龙.教学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9月. 第三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培训用管理办法
- 限高设施管理办法
- 积分贷贷款管理办法
- 云南省仓储管理办法
- 监理项目群管理办法
- 临时团支部管理办法
- vts内部管理办法
- 人才供应链管理办法
- 液氮罐储存管理办法
- 临时措施费管理办法
- 16949-PPAP培训资料课件
- 公司年度季度预算项目明细记录excel表模板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
- 教练场地技术条件说明
-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培训
-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第七版-上册)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40831-2021资产管理财务与非财务职能在资产管理活动中的一致性指南
- GB/T 28046.1-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
- GB/T 24405.2-201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2部分:实践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