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政府建的保障房 十年后将成贫民窟

收藏

预览图
编号:698523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01 上传人:清**** IP属地:河南
12
积分
关 键 词:
王健林:政府建的保障房 十年后将成贫民窟 王健林 政府 保障 年后 贫民窟
资源描述:
王健林 政府建的保障房 十年后将成贫民窟 一线城市房价 明年会涨多少 各大城市的房价将会怎么走 王健林 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至少在十年到二十年内还是会上涨 十五到二十年以后 房地产市场会萎缩 为什么 城镇化率到 75 而且从世界房地产的 规律来看 这些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发达国家 都是差不多城镇化率到 80 房地产市场 就开始萎缩 所以我是说 现在大规模 快周转 中国房地产目前的这种普遍模式 十五 到二十年以后肯定就不行了 就萎缩了 那时候房地产行业是有的 几百年以后还会有 但是量会很小 就是正常 而且大量是二手房的交易 一手房的开发也少了 我只是说这 个区域 现代房地产公司的模式 普通就是一个叫做大规模 快周转 就是规模大 规模越做越大 一年几千万平米 一千 两千亿 甚至我们估计再过几年三 五千亿销售都会有 快周转 就是不停的拿地 不停的再买地 再投资 就是这种模式 所以我觉得这种模式 可能十 五年前后 也可能快一点儿十多年 也可能慢一点儿二十年 这个模式肯定是走不通的 所以将来就是往细了来做 房地产会有 但是不会现在每一年平均全国城镇 十五到二十 亿平米 这个量是没有了 可能那个时候全国城镇新开发的量 可能一亿 两亿平米 大 量是存量房 所以房地产公司的数量要大幅度地削减 到那个时候 房价就有风险了 饱 和以后 房价就会有风险 就会呈现出来像伦敦 美国 香港的模式 几年上去 又跌下 来 可能经济好一点儿 又上去 又下来 就是波浪式的规律了 不会像现在这样持续缓 慢增长 你要这么看 放在一个二十年 十年的时间段来看 它的房价还是在往上走 比如说伦敦 二十年前和二十年的今天还是往上走 但是在二十年当中 出现了好几次的波浪式的运动 规律 一下上去 下来 30 再又涨上去了 房价是跳水式的这种现象会出现 我相信这会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的一种规律 中国房价的一种规律 不完全是北上广深 包括像杭州 南京 就是大概中国有那么十个 八个城市 不管叫一线 还是叫二线也好 这一部分城市 可能包括成都 都会处在一个长时期的供不应求的状况 至少是十年到二 十年 供不应求的这种状态 房价还会涨 如果就以这些城市来看 我自己一个判断 至 少十年到二十年内还是要上涨的 刘戈 一线城市的如果不进行调控房价的增长速度慢不下来 我仔细看了一下 上个月 70 个大中城市的房价 基本上趋势一个是和 GDP 总量的话正相 关 一个是和地区影响力正相关 一个是和发展潜力正相关 那么这三个正相关加起来一 看 和王总说的是一个结论 也就是说 这些大城市由于他们的 GDP 他们的地区影响力 和发展潜力是最强的 明面儿就摆在这个地方 人是怎么流动的呢 哪个地方有工作 会向哪个地方去流动 所以这些大城市人口进入的 速度还是在不断地增长 再加上这种预期 就是这些大城市过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增长 所以这些大城市如果不进行调控 按照自然的发展 它的增长速度还是慢不下来 王健林 调控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地方发烧全部都吃一样的药 中国其实过去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刀切 一个地方发烧 全部都吃药 或者说一个地方得病 全部都吃一样的药 现在其实大家看来越来越清楚 可惜这个教训 可惜这个结论 是花 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得出来的 比方说北上广深杭 这些城市应该用一种方法 那就是要持 续调整 限购 限贷 这是不能放松的 否则房价会飙升 那么其他的可以说 我觉得可 以完全放弃调控 很多城市现在不是房价涨的问题 而是房地产的风险的问题 特别是像 一些西部 中西部的三 四线城市 房地产市场已经远远供大于求 对于我们 比方说 觉得这个地方风险偏大 我们就不进 我们是可以有选择的 但是作 为地方政府 对于整个中国政府 对于这种毛病的解决是应该拿出办法的 王健林 中央政府对楼市泡沫的消除不是采取扎针式而是采取一种捏着放气的办法 现在谈拐点为时尚早 现在他可能是滞涨 它就是基本上不涨了 或者是涨得非常缓慢 这个现象是有的 但是说就出现拐点 就崩盘 一直往下走 这个可能性还是小的 为什 么 第一 现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 主要就是要打造中 小城市 就是地级市和县级市 使人口 财富向这种城市流入 把更多农民解放出来 不是进大城市 不是进成都 杭州 北京 上海 而是进了地级市和县级市 所以从政策导向上 还是把人口 财富向这边集 中带 这个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第二 就是这些地方 虽然房子供大于求了 但是毕竟中国经济现在还有 7 的增长 人 们的财富也在适度增加 所以一下子崩盘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三 我们中央政府非常清楚 地知道 中国现在房地产这种泡沫的现象 那么对这种泡沫的消除 不能采取扎针式 看 到一个泡沫一针扎 破了 那完了 那就对实体经济伤害太大 而是采取一种捏着放气的 办法 比方说限制它的负债 限制它的土地供应 让市场长时间慢慢来消化 这三个原因 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断定崩盘 或者说另一个拐点出现 可能性是不大 对于房地产税 在三 五年前我就说过 房产税解决不了房价 房产税是一个长效机制 现在房产税的征收力度不大 因为中国人买的房子都是把土地出让金 70 年的一次性付给政 府了 在这个时候 如果再跟所有的存量房 所有的老百姓再加每个月几百块钱的税 可 能那就比较重了 房地产税核心问题是两个方面 一增加投资 投机者的持有成本 二 更重要目标不是这个 是为地方财政寻找到一个广泛的 持续的财源 使他不再依赖土地 财政 而且后一个是主要目的 因为西方的城市 至少 50 高的地方有 70 的收入是来 自于房地产税 持续不断的税收 刘戈 房地产税会对大城市的楼市产生一定影响 现在可以卖地 以后很多政府 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 对于房地产税 我觉得在一定程 度上 尤其在大城市还是有作用的 就是说 在一定程度上的话 让那些纯粹的 有几十 套 几百套这样的一些的人 他们的手里头持有成本升高了以后 会抛出一些房产 这个 量在大城市 在特大城市 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会影响大家对楼市的判断 尤其是除了对于楼市本身的影响 有更多的是对预期的影响 王健林 现在我们建的大量保障房小区在十年 二十年以后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保障房 这是抓对了 保障房如果抓得好 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 30 或者说更多一点儿 那是完全能够抑制房价 和保障中 低甚至其他一些人住房需求的 这是对的 但是我不 主张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房小区 其实我在海外有房地产投资 我在伦敦的黄金地段 白金汉宫旁边 泰晤士河旁边 取得 了一个豪华公寓的开发权 包括酒店 居然要配建 5 的保障房 伦敦就是根据区域 有 的区域是 20 有的区域 10 最核心这种黄金地段的要配建 5 那他现在的保障房占 市场的总面积 大概只有三分之一 但是在总量看 马德里 伦敦的巴黎 保障房的总量 和市场的总量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 那完成以后 可能不需要这么大量 他的保障房在所 有小区里走配建模式 这能够防止今后若干年后出现新的贫民窟 第二 现在单纯地建保 障房 政府因为财力所限 一定是把配套最差 道路最远 土地最便宜的地方去建大量保 障房 而配建 这个地要能卖得出去 一定是要过得去 至少道路要通了 水 电 煤气 要通了 才能形成市场上的土地 那么这种来建配套保障房 保障房也不会太差 所以我 觉得现在大量建保障房小区 十年 二十年以后 很可能相当一部分会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刘戈 很多保障房建在偏远的地方不能够形成有效住址 像王总刚才说的那些 就是很多保障房现在建在郊区 很偏远的地方 不配套的这些地方 建了保障房小区 但是不能够形成住址 很多人有了这个房子 最后还是挤在城里面 那 么最后这个房子的效用 就大打了折扣 淮安律师淮安律师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王健林:政府建的保障房 十年后将成贫民窟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985230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