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阳中学国庆作业寓言两则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郑人有欲置履者 ( )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 )(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 )乃曰:“吾忘持度。” ( )( )反归取之 ( )及反,市罢 ( ) 遂不得履 ( )何不试之以足? (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遽契其舟( )(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二、翻译1.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2.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 宁信度,无自信也。4.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5.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幼时记趣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余忆童稚时 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 故时有物外之趣。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不觉呀然惊恐常蹲其身 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余年幼,方出神鞭数十, 驱之别院2、 翻译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比较阅读【甲】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妙法插花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选自浮生六记) 【注释】芸:人名,作者之妻陈芸。盍(h):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踯躅(zhzh):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作俑(yng):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偈象,后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为“作俑”。闺(gu)中:特指女子所住的地方。闺,旧时指女子居住的内室。1.请给(甲)段文字你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方出神 鞭数十 焉能仿效 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 3.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4分) B 以丛草为林 拔山倒树而来 D 何不试之以足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C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其冲烟飞鸣 于花台小草丛杂处 先自度其足 忽有庞然大物 不觉呀然惊恐。4翻译句子。(4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喜,如其法行之 5选文中“以针刺死”昆虫与【甲】文中的做法相似,目的却不同,试对这两种做法做出评价。(6分)_默写。(1) 潮平两岸阔, 。 (2)为者常成, 。(3) _,铜雀春深锁二乔。(4) ,万紫千红总是春。(5) 梅雪争春未肯降, 。(6) 江山代有才人出, 。(7)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8) ,雪却输梅一段香。 (9)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10)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 (11) , ,萧萧暮雨子规啼。 (12) ,自将磨洗认前朝。 (13) ,归雁洛阳边。积累读书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4.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5.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6. 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赤 壁【唐朝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