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01课标板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docx_第1页
人教2001课标板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docx_第2页
人教2001课标板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docx_第3页
人教2001课标板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docx_第4页
人教2001课标板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甘谷县礼辛陈庄小学 姚贵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识记8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真挚、朦胧、凄凉、频频入梦”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3. 品词析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感受散文的写作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感受力。【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并阅读季羡林生平资料和相关文献,初步认识季羡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心中母亲(一)走近季羡林: 1.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学生轻唱。2.谈话导入:你喜欢这首歌吗?听着这首歌,老师想起了一段话:“花开花谢几度秋,滚滚江水向东流,人生世代新换旧,唯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天长地久至死不休。”是呀,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经无数次呼唤母亲,无数次享受着母亲的百般呵护。让我们轻轻地喊一声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也对自己的母亲有着独特的敬意和爱慕。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怀念母亲。(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二、整体把握,轻叩文本。 (一)检查预习,梳理思路说母亲,我们一般总会想到陪伴在身边的妈妈!这篇散文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会有发现?说说你的发现吧!(预设:文中有两个母亲,一个生身母亲,一个祖国母亲)大家自读怀念母亲,去感受作者对两位母敬意和爱慕。 (二)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词入篇,感知文本。 (1)识记生词,入文理解。 出示生词,自由认读。 弃养 朦胧 凄凉 寝不安席 食不下咽 灵魂不全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指名读词,相应理解。 (2)词语填空,把握内容。 出示填空:我六岁离开生母,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 )。我痛哭了几天,( )、( ),成了一个( )的人。抱( )的我在德国留学十一年,两个母亲( )。 同学们,词语是有情感的,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它相应的情感来。指生汇报,出示答案。师导;看得出来,你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1)是什么时候两个母亲频来如梦呢?找到辐射点,读第三自然段。 (2)由读导疑:作者到底在追问自己什么?(两位母亲为什么频来入梦) (3)过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梦”为线索,跟随作者探寻这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吧。三、走入“梦”中,品味文本。 (一)由疑导学,品“失母之恨”。 1.领入回忆,聚焦“终天之恨”。 (1)这一切还得从他失去母亲开始!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段回忆? (2)指名读,诱发疑问:这段回忆留给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3)是呀!季老极其伤心,极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终天之恨)2.层层叠进,品读“终天之恨”。 (1)抓词句 一品“终天之恨” 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终天之恨呢?再读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汇报句子,并简单说体会。 师引读:你们体会得真好啊!把你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师:面对母亲的弃养(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师:想想(生读: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师:终于明白(生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师:抱着终天之恨我不能自己(生读: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读到这最后一句话,哪些词语令你强烈地感受到萦绕在季老心头的终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抓住关键词品读“恨”的情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小结:这真是痛苦到了极点哪!(2)插资料 二感“终天之恨” 难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亲,不想孝顺自己的母亲吗?回想母亲是多么地疼爱他。(出示月饼资料教师概述: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细想他曾许下的愿望:(出示愿望资料师概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小结推进,激情朗读:(出示资料: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还没来得及尽孝,母亲就离我而去,怎能不抱终天之恨呢?让我们用心地读出季老心中那永远的痛吧。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读到这,你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填满作者内心的终天之恨生:是一种(遗憾),是一种(后悔),愿望还在,母亲却已随西风而去,只留下这终天之恨(全班读)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二)触景伤怀,品“思母之痛”。 1.回读“梦”境,自然过渡。 这终身之恨随着作者留学德国而消逝吗?不,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读第三自然段。 2.发疑引思,日记明心声。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内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记的写法详细地记下了当时的一切,让我们自由读读作者的心声。(读11月18日日记) 3.古今中外母亲都一样。 从房东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亲地等待,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母亲曾经怎样苦苦地等候自己的归来?4.小结朗读:季羡林想起曾经苦苦等待自己的母亲,现在给他留下的只有这三个字了:“真想哭”,作为儿子的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段文字里(全班读日记)。5.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季老对于母亲的无尽的怀念,可谓此恨绵绵无绝期,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