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队长发言稿.docx_第1页
支教队长发言稿.docx_第2页
支教队长发言稿.docx_第3页
支教队长发言稿.docx_第4页
支教队长发言稿.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教队长发言稿【篇一:支教发言稿】 爱的奉献 情的传递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代表永川区赴黔江支教的18名首批支教团成员,向大家汇报我们在黔江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爱的奉献,情的传递。 统筹城乡,百校牵手,共促发展。 2007年,重庆市教委发出了在全市开展?百校牵手?活动的通知,永川区教委积极响应,迅速从工商学校、永川中学、萱花中学、文理学院附中、红旗小学、上游小学和青城路小学七所学校中选派了18名优秀教师,组成了永川赴黔江支教的首批支教团。 2007年9月2日,肩负着百万永川人民的深情厚谊,肩负着永川区教委领导的殷切期望,来自7所学校的18名支教团集结到了一起,踏上了赴黔支教的路途,开始了我们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人生之旅。 一边是悬崖峭壁,河水湍急;一边是突兀高山,险象环生。三辆车在崇山峻岭间艰难地进行,经过近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到这块神秘的土地。第二天,我们便奔赴黔江职教中心、马喇镇中学、黄溪镇中学、阿蓬江镇小学和城南小学,分别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部分成员还担负着校长助理的职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黔江是一个有着?摆手舞之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地区。初来乍到,除了存留于心中的一点点新奇与神秘,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岗位。在黔江,很多孩子上学,常常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走很远的山路到学校上课。有一件小事给我的感受特别深。上学期,我参与了阿蓬江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监考工作。全镇的孩子都要集中到中心校考试,为了不误了考试,有一个孩子从凌晨2点钟就打着手电,揣着干粮(一包自家树上的李子)翻山越岭往中心校赶。知道这一情况,我心中的酸楚和震惊无以言表。每当想到这些孩子,望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目光,望着那一张张坚强而稚嫩的小脸蛋,就有一种神圣而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说实话,在黔江的每一天,我们都切身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种种不适应:夏天,大山里的蚊虫特别多、特别大、也特别厉害,晚上如果要开灯,就得先关好门窗,不然马上就会有大量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虫子与我们做伴。第二天,能从地上扫出一捧蚊虫;冬季,气温极低,水管很容易冻裂,饮用水非常困难。即使在平时,个别地方的水质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工商学校的支教老师所在的黔江职教中心的宿舍的水管里流出的经常是浊水,要想做饭,洗澡、洗脸、刷牙,必须头天就用桶沉淀,就是这样的水还经常停;黔江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地,当地人习惯于一天用两次餐,且?崇尚?素食。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很难买到肉类食品,萱花、北山、文理学院附中的支教老师所在的黄溪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补充营养,他们只能周末坐两三个小时的车进城饱餐一顿后,再带些菜回学校补给下一周然而,再苦的环境,我们能忍受;种种不适应,我们能克服。但是,时间一长,来自对家庭、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袭上心头,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来自内心的一种空茫与失落、孤独与寂寞。刚到黔江不久,跟我同住的一位女老师的丈夫就生病住院了,她还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里就靠年迈的父母照料,那段时间,每当她与家人通话就泣不成声,整个人明显的消瘦了。我们中,有的新婚燕尔,初尝甜蜜的爱情生活,却不得不承受劳燕分飞的离别之苦;有的子女尚小,正需要呵护,却不得不把他们托付给爱人或老人照管;有的家里有年老多病的亲人,却不得不把照顾老人的责任交给妻子或者丈夫。在黔江的日子里,我们放下了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放下了恩爱、甜蜜的儿女情长,每一个支教人员的心中都有着一种愧疚,都背负着一种无法偿还的?债?。但是,我们没有退却,没有抱怨,没有后悔,我们有的是一种光荣,一种责任。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克服困难,迅速融入到当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了搞好教学,我们走山路,过山涧,跋山涉水,深入孩子家里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黔江,孩子们除了通过课堂和课本了解知识外,平常接触到的就是农田、农活,一个孩子站在自家门前,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自家的地盘。学习全靠自主和老师指导完成,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帮助实在太小了,多数家长是大字不识一个,而且多数家庭都有2至3个小孩,如果一个老师放弃了一个孩子,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永远的被遗弃了,肩上挑着这样的重托,每个老师都是尽心、尽力,尽责,拉着每一个孩子往前走,尽量的让他们走得远一点,再远一点。在学校,很多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交流,我们便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一起跳绳、游戏,与他们交朋友,逐步打开他们紧闭的心理之门。在阿蓬江支教的老师,包里随时准备着大包餐巾纸,给孩子们擦鼻涕,擦脏手。然而,她却遇到了一件叫她难以启齿的尴尬事儿。一天,这位老师突然发现自己头上竟长有虱子。这对于她来说,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原来,她所教的班上的很多女生头上都长满了虱子,由于自己经常与孩子们玩,不知不觉主?染?上了。当时,她真想狠狠地批评她们一顿,可仔细一想,班上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全靠自理。看着这些六七岁的孩子,支教队员的心里酸酸的。她分批把情况特别严重的女孩领到寝室,教她们洗头、洗澡,给她们上药、治虫;晨会期间,给孩子们传授卫生知识,教育他们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在支教教师离开阿蓬江的时候,她任教的班子已经没有了?鼻涕虫?、?虱子王?了。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支教团成员人均家访达100余人次。他们视山区孩子为亲人,悉心呵护他们,用爱去温暖和感化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很多时候,当支教的老师们走进教室,他们都会收到一份特别的惊喜:讲桌上常常插着孩子们从山里采摘的一束束美丽的野花。 黔江的孩子自封心理严重,黔江的教师也不例外。在支教期间,我们很多成员都担任了校长助理的职务。为了配合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我们平常所接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入到当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黔江的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制又制约了很多老师的进步,埋藏了很多老师的光辉,那里的老师习惯于将自己的课堂用一扇门与世隔绝,闭关自守,怕观摩与沟通,让自己落后于别人。这种情况对于新招考到岗的年青教师尤为具体,他们基本上不知道好何教学,只能靠慢慢的摸索。令人遗憾的事,这种自闭状态下的摸索,只能是不顾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的。 在对教师教学技艺的培训上,我们主动打开自己的教室门,欢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随时推门听课和面向学校老师上公开示范课,力争形成交流与沟通,激发老师们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校新课程改革。2007年11月,在黔江职教中心创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验收中,工商学校的支教教师为专家评审组上了一节实用的机电课,得到了一致好评。在课改的潮流中村小教师的接受过程是缓慢甚至是空白的,阿蓬江镇中心小学就下辖了11个村小,是全区村小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乡镇,这些村小有的分布在海拔近2000米的山顶上,有的建在大山深处。很多村小交通车无法到达,只能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有的村小能通摩托车,但我们却宁肯步行,因为这些所谓的公路一边靠峭壁一边临深渊,坡度几乎是直上直下。部分建在深山里的村小,只有一间简陋的石屋或土屋,冬天寒风呼啸而过,直往屋子里灌。村小的老师们都是包班制,根本没有机会走出来学习,于是红旗小学和青城路小学的支教老师们就将课改的信息以?上课、反思、评课?的教研活动形式送进村小,一学年下来,他们跑便了所有的村小,让老老师们体验到了新课改的春风,新到岗的年轻教师有了教学的参考。针对受援学校管理力量薄弱,制度不健全等弊端,支教团成员一到岗就在各校校长的支持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情推出了关于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发展、内部管理荐言献策的支教感悟十三篇、马喇中学学生学习生活指南、黄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阿蓬江小学教师成长方案、城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及班级考核实施细则行政值周制度献课、评课制度教学奖励分配方案校本培训规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划,都得以很好的实施,效果显著。城南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在教科研上几乎为零,上游小学的支教教师们积极为学校的科研出谋划策,快速拟定了城南小学教育科研学年工作计划,以?牵线搭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们举办了三次科研知识专题讲座,成功的开展了?人人献一堂好课?活动和组织教师们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进生活。 针对学校的中层干部、老师、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培训三十多场次,如:针对学校中干的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好德育干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老师的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如何培养新生的学习习惯?、?小学低段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组织教学?、?我的治班之道?、?如何写好教育科研论文?、?我们如何处理学生中的早恋问题?等,针对学生的有?如何当好班干部?、?如何迈好初中第一步?等。 除了做好履行好校长助理职责外,我们每一位支教成员都深入到了教学的第一线,任教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由于当地教育思想落后,教育理念匮乏,教学方法简单粗糙,学生的认知有限,所以所接班级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但我们没有得过且过的惰性,而是抱定?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做好教学五认真,大量听课,找准切入点;精心备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慎选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家访,形成教育合力。务求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功也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这也是支教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最幸福和有价值的事情。【篇二:支教欢迎会发言稿】 扬州花园小学支教会议发言稿 扬州是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座大运河畔的古城,既风景秀丽,又人文荟萃。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扬州的各位领导和支教老师! 今天来支教的老师来自扬州花园小学,通过登录花园小学的网站,我了解到花园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扬州市先进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建学习型学校,塑学者型教师,育综合型人才。”学校教研气氛浓厚,特色建设凸显,各种兴趣班常年活动,花园小学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在扬州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们王岗集小学地处铜山区西北边陲,有8个教学班、16名教师、153名在校学生。经济基础薄弱,但随着国家均衡教育的推进,我们办学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多媒体教室,学生微机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已配套齐全, 本着“洼地崛起,推进农村小学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校在农村小学中敢为人先,较早通过了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心理咨询室”的验收。我校的排球队连续四年在市级比赛中获奖,面塑特色成果已初步显现,在王岗集村这片平凡的土地中,我们沐浴着教育的阳光茁壮成长。 今天支教老师三节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