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38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深恶痛疾 油光可签 抑扬顿挫 娇生惯养B . 翻来覆去 刀剑入鞘 藏污纳垢 广袤无垠C . 粗制烂造 正襟危坐 无可置疑 肃然起敬D . 汗牛充栋 千山万壑 妇儒皆知 轩然大波2. (2分)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 . 少。例:陶后鲜有闻B . 新鲜。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 ) A . 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B . 如果。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 A . 仔细。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 . 谁。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A . 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 . 有时。例:或置酒而招之3. (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会宾客大宴请(适逢 )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B . 妇抚儿乳(喂奶) 虽人有百手(即使)C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曳屋许许声(拉)D . 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两股战战(大腿)4. (2分)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B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C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D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观众听完张惠妹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B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C .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6. (11分)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_;今义:_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_;今义:_7. (15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安求其能千里也?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 8. (2分)阅读相关资料,仿照下列例句表达你对苏州市镇湖镇某个方面的观感。【资料链接】镇湖半岛的湖岸一带基本都是生态湿地,有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半岛北侧的弧形湖湾长约5公里,湖水清澈,风光秀美,是天然泳场,也是避暑佳处。湖中的小连山(岛)、大小贡山(岛)、乌龟山(五指山岛),是休养胜地。该镇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传统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据“百度百科”整合)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9. (1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选自左传,有删改)【注释】莫敖:即屈瑕。举趾:抬脚。狃(ni):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徇(xn):对众宣示。鄢(yn):水名,汉水支流。(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B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C . 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D . 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B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C . 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D . 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B . 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C . 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D . 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5)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10.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两牧竖入山至狼穴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A . 始望见之B . 久之不动C . 学而时习之D . 钱帅登之(2)写出加线字的解释。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3)标出下列句子两处停顿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竖下视之,气已绝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