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doc_第1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doc_第2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doc_第3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背诵全文。【教学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多媒体出示):1、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又称楚辞。特点: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六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3、解释文题: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现今一般说法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三、放范读录音,读准字音,读出情感、气势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奚( x ) 飏( yng ) 熹微( x ) 壶觞(shng)眄( min ) 庭柯( k ) 流憩( q ) 遐观( xi ) 岫( xi ) 翳翳( y ) 西畴( chu )棹( zho )窈窕( yo tio ) 皋( go )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写出段落层次大意。(一)诵读第一段,并分析: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反问语气:1)、直抒胸臆,归田之志坚决。2)、回顾因谋生而出仕,深感痛苦悲哀。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自恕自慰之词。向往未来隐居生活: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1)、摆脱樊笼,复返自然,心情舒畅,2)、一“问”一“恨”归心似箭。3)、句式对偶整齐,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富有韵味。小结:辞官归田:1、自责之词田园将芜,心为形役2、自恕自慰之词来者可追,迷途未远情感:厌弃官场,向往田园生活(二)、诵读第二段,思考: 1、抵家时的欣喜悠闲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2、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1)、“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反映主仆俱迎,妻子皆乐情景,尤其是妻子具有情味,看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一幅美好的天伦之乐图。2)、“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3、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感情丰富:对田园生活向往,感叹不早归来;对简陋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犹在(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淡泊明志之意(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写景寄情:出则如云无心,归则如鸟有意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无心”、“知”拟人。(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托物言志“孤松” 孤高坚贞之志,归纳: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室内(舒适安逸)园中(流连忘返)第二课时(三)、诵读第三段,思考: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1)家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2)田野劳作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3)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小结: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有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应该读得“气满声高”。五、探究思考:1、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1)、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兮”哲理性归结。“不为五斗米折腰,乐夫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2)、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他积极人生的表现。官场的庸俗污浊使他难以保存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2、小结:1)、作者的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2)、文中出现典故(多媒体出示)3)、课文结构板书(多媒体出示)4)、写作特色:A、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B、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想象, 尽显浪漫色彩。C、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六、字词总结(见多媒体)七、板书(见多媒体)八、作业:1、背诵课文2、课后练习1、3。附:文言知识归纳总结1 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2“以、而、之、兮、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之词性 例句 释义代 词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他们,代江东父老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之子于归 这、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样的人,这类人悦亲戚之情话 结构助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何陋之有 宾语提前标志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中心词与补语间,得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音节助词 怅恨久之 无实义 以归去来兮辞全文仅240字,用到“以”的句子就有十七处之多。现将“以”字的用法进行归纳如下:一“ 以”在文言文中的一般用法(一) 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2)起提宾作用。译为“把”(3)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由于”(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的处所。(5)表动作行为的对象(二)用作连词,用法同“而”有许多相似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译为“而”“又”“而且”“并且”(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二归去来兮辞一文中 “以”的用法分类归纳(一)作介词(1)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可译为“让”“使”)(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可译为“拿”)(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可译为“用”、“拿”)(二)作连词1用“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2用“以”连接两个动词,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表目的关系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表目的,“来”)(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表目的,“来”)(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表结果)(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表目的,“来”) 策扶老以流憩:连词,表修饰(5)悦亲戚之(取独)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表目的,“来”)(6)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以:连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表目的) 登东皋以舒啸:连词,表修饰 3用“以”连接两个动词,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方式或手段表承接关系(1)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A.表承接关系;B.表因果关系,因而;而:表并列关系)(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承接关系)4用在两动词之间,表并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文言虚词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难于识记。要准确把握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牢固掌握一些常用虚词一般用法。归去来兮辞一文意境淳朴优美,“以”字出现频繁,用法多样,学习本文时让学生在这种自然和谐的意境中归纳“以”的常用方法,势必事半功倍,印象深刻。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而词性 例句 释义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通“尔”,你的连 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如果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 表承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 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3.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请找出来加以解释.明确: 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乐琴书以消忧(名词动用,弹琴,读书)或棹孤舟(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4.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A. 寓形宇内复几时?B. 将有事于西畴.C. 复驾言兮焉求?明确:A 省略句, “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B介宾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句.反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还出去干什么呢?”5.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有4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学生逐一明确教师归纳总结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行例句 出处 释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行走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走、离开、前往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出师表 实行,做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行为,品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将要琵琶行 古诗一种体裁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 (hng)行列 引例句 出处 释义引而不发 成语 开弓、拉弓引壶殇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端起乃引匕首提秦王 荆轲刺秦王 举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之战 率领、导引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游黄山记 吸引Niagara n. 尼亚加拉(河;瀑布)乃设九宾于廷,引赵使者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引、召请令查出引入上谕中 谭嗣同 引用、援引gradual adj. 逐渐的;逐步的李凭箜篌引 诗题 乐府诗体名3 乘例句 出处 释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 驾、乘车adj. 傻的乘虚而入 成语 利用、凭借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顺着attend vt. 照顾;护理;出席;参加乘鄂渚而反顾兮,秋科之绪风 涉江 登上、升observatory n. 观象台;天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