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震憾 霎时 风云变幻 招摇撞骗B . 枯燥 彷徨 名富其实 轻歌曼舞C . 帷幕 驰骋 销声匿迹 自圆其说D . 狡辩 堕落 川流不息 振耳欲聋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B .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C .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D .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3. (2分)(2017毕节)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B .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C . 阅读史记左传战国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事迹。D . 课文雪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野草。4.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B .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C . 后两句侧面写情。“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廖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D .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5. (2分)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B .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C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D .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6. (2分)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霎时,_;山峦、田野、屋舍_,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似的。这红彤彤的景致煞是可爱,绝不亚于七仙女织就的锦绣。A . 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纱B . 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C . 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D . 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仿佛穿上一件红红的外衣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默写。 (1)_,松柏有本性。 (2)_,行止依林阻。 (3)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诗句:_,_。 (4)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_,_。 (5)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 (6)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固山在京口城北,下临长江。丁丑夏五月,复至京口。遂与刘君及唐和卿出城,自山之冈而登,里许至甘露寺。寺之得名,以创于吴甘露元年。门内稍右,有铁浮图十级,乃唐李德裕观察浙西时所铸,后毁于火。今之浮图,宋元丰间铸,非复唐之旧矣。刘君以所携酒酌于观音殿前,长江在目,茫无畔岸。殿侧崖下有秋月潭,潭之右为走马涧,其水已涸。登山之颠,多景楼仅存其址。予癸丑之游,楼犹未废。尝记把酒倚阑,云影堕江,金焦两山,东西对峙,如青螺列银盘中,最为奇观。今楼虽废,景犹昨也,慨叹久之。和卿复要饮于真武祠,祠在山之半。饮毕,予欲观狠石。僧识其处,命之前导。下山至演武场,而石在焉。苏文忠公诗序谓“寺有石如羊”,相传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论曹公兵事。今此石绝不类羊,而亦不在寺中。予疑移于后人。撼以数人不动,视其下,则石之生土中者,岂苏公作诗时未见之耶?予惟斯游之乐,固昔之所无。而况有同年同志如刘君、和卿,则又非偶然者。京口之山,以金、焦、北固为首,人称三山,其胜概诚天下之最也。金、焦予向游其间,皆为作记。而复记斯游,幸亦大矣。神仙渺茫,又何必舍此以求所谓三山者哉?(选自明都穆游北固山记,有删改)【注释】浮图:佛教的塔。苏文忠公:苏轼。惟:思考。三山:这里指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里许至甘露寺_和卿复要饮于真武祠_绝不类羊_予向游其间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刘君以所携酒酌于观音殿前,长江在目,茫无畔岸。予疑移于后人。(3)作者上次游览北固山观赏最美的自然景观是站在_(具体地点名称)。 (4)说说文末作者发出“神仙渺茫,又何必舍此以求所谓三山者哉”这一感慨的原因。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9.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材料二: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宇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材料三: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是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B . 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C . 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D . 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3)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 10.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制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不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1)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论证的方法,一是 二是 (3)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4)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养一朵听话的云在我刚刚辞职回家,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的那些日子,天总是阴沉沉的。虽是春日,但似乎也无甚春光。正如我困顿时期的心情,疲惫,不知道人生是否像书上所写的一样阳光后总会有彩虹。我总是躲进书房里,去那些平日里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籍里引经据典,试图为自己的心开启一扇窗口。女儿常常来敲门,学着小品演员的腔调喊我吃饭。妻子和女儿,是我那黯淡时光中的最后一缕阳光。想起女儿,我不禁又酸楚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给孩子礼物了,不仅因为囊中羞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我的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我所有的篮子都已空空如也。周末的时候,全家人蜷缩在家里,一起等阳光的出现。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灰黑的厚重的窗帘似乎一下子遮住了外面所有的光线。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些让人绝望。因为又不能去公园玩了,女儿噘着小嘴,不停地埋怨着:“该死的云彩,把太阳都给遮住了,什么时候才能晴天啊?” 妻子不想“火上浇油”,就耐心地劝着不开心的女儿:“这不是云彩的错,其实云彩很乖的,它能带来雨,有了雨庄稼才能生长,农民伯伯就有了好收成,我们才有粮食吃啊。”“是吗?云彩那么好啊!”小家伙有些疑惑地问道。“是啊,”妻子说:“它还能美化我们的世界,使空气更干净,你看它在天空上是不是像一块大手帕”女儿果真趴到窗子上,认真“研究”起云彩来。妻子说:“云朵还会变呢!你想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女儿忽然间来了兴致,她风风火火地在书桌上摆满了画纸和画笔,妻子问她要做什么,她说:“我要画一朵云彩,把它养起来,像我养的那只猫一样听话,我让它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那样我想什么时候去公园就什么时候去,农民伯伯也会年年都有好收成啦。”养一朵云,多美好的想象啊!我在这个美好的想象里看到了女儿纯净的心灵,看到一颗善良的种子,在那里悄悄发芽。接着,我听到了她们让我感动的对话: “为什么要养一朵云?”“因为,它可以随时变成我想要的东西。”“那你现在想要什么呢?”“现在我要它把阳光变出来,我要带爸爸去公园玩,我还要它变成很多很多的礼物,我要送给爸爸,让爸爸开心。”一朵云,从怀念的心上,思念的眼底慢慢飘散,就这样一点一点在尘世积攒纯洁的诗篇,慢慢铺下一张幸福的白色床单。一朵云,带给我对人生的洗涤和过滤,让我在纯净中守住了自己的心灵。让我蓦然感到,我生命里的阳光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云彩里打着盹。我豁然开朗起来,是孩子为我指了路,为我开启了那扇窗子。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被云朵遮住阳光的时刻,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驾驭这些遮住阳光的云朵,它们既是阻止你前行的障碍,也是人生路上难得的风景。我收拾好遍布阴霾的心灵,重新制作了我的简历,准备在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去一家新的公司应聘。(选自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11年第12期,有删减)(1)文中“我”所遇到的事情及看到的情景使“我”对生活的态度几次发生了变化。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表格补充完整。事情或情景生活态度_怀疑人生躲在书房看到窗帘遮住阳光_听见女儿说为了“我”开心要“养一朵云”_(2)文章题目为“养一朵听话的云”,请说说“云”在文中有什么象征义?(3)请分析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理解。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根据要求写作。 “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多么空虚的问题。”“可是,一个人总得有梦,总得有憧憬,有心题,有抱负,有理想。好好努力,梦想总能成真!”“真的吗?”你觉得梦想空虚吗?写一篇文章来回答疑问,可以讲故事,可以写书信,可以发表议论要求:题目自拟。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检验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房管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地图绘制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公路养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食品检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理疗技术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管道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机械热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堤灌维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4版协议结婚协议书模板
- 高速天桥拆除方案(3篇)
-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合作合同范本下载
- 手外伤急救诊疗流程标准化
- 农村土地托管培训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公司岗位补助管理办法
- 游戏与儿童发展课件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