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光与透镜 第1讲光现象 1 2014年广东 请在图2 1 1中作出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 的大致光线 图2 1 1 答案 如图d1所示 图d1 2 2013年广东 如图2 1 2甲所示是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 点 的实验 1 下面步骤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实验步骤a b c 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的字母 a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b 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 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 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 重复以上实验 在纸上记录 物与像的位置a2 a2 a3 a3 如图乙所示 d 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在 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2 如图乙所示 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 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 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请在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3 如果在像a1 的位置放一光屏 光屏 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像 这说明 图2 1 2 adbc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 1 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2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或物距 cm 或像距 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3 不能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 2012年广东 画出图2 1 3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图2 1 3 答案 如图d2所示 图d2 考点一 光源 发光 影子 日食 月食 自身能够 的物体 如太阳 萤火虫 篝火 烛焰 工作的灯泡等 小孔成像 准直 射击 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 1 条件 同种均匀介质 2 现象 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等 应用 3 光速 光在 中速度最大 大小为c m s 光在真空中 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叫光年 光年是 单位 真空 3 108 一年 长度 考点三 光的反射 1 反射现象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 会返回到 中的现象 人能看到物体 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 入到人的眼睛 原来介质 同一平面内 2 反射定律 1 同平面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2 居两侧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 3 角相等 反射角 入射角 法线 等于 3 反射类型 1 反射 其反射表面是光滑的 如黑板 反光 这一类现象 2 反射 其反射表面是粗糙的 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 两类反射都 填 遵守 或 不遵守 光的反 射定律 镜面 漫 遵守 考点四 平面镜 相等 相等 垂直 虚 1 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 像 2 平面镜的应用 1 成像 2 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 原理是光的 3 球面镜 反射定律 发散 会聚 1 凸面镜 对光有 作用 如 汽车的后视镜 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 作用是可以扩大视野 2 凹面镜 对光有 作用 如 太阳灶 汽车车头灯 手电筒的反光镜 考点五 光的折射 斜射 偏折 1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 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 靠近 小于 远离 2 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的方向偏折 即折射角 入射角 光从水 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的方向偏折 即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时 入射角是 光的传播方向 3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 光路是 4 常见的折射现象 水底变浅 海市蜃楼 彩虹 筷子在水面 折断 大于 0 不变 可逆的 考点六 光的色散 红 橙 黄 绿 1 色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 七种色光的现象 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 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 2 色光的三基色 三原色 是 红 绿 蓝 考点七 看不见的光 单色光 复色光 1 红外线应用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遥感技术 红外测温仪2 紫外线应用 验钞机 紫外灭菌灯 蓝 靛 紫 题型一光的直线传播例1 2015年哈尔滨 如下列各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由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b 手影的形成d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a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c 水中铅笔变弯折答案 b 题型二 光的反射规律 例2 2015年武汉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 如图2 1 4甲所示 图2 1 4 1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 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 原因可能是 2 正确操作实验 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如图乙所示 取下纸板 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并比较 3 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 思路点拨 1 根据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分析 2 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需分别测量出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 分析得出结论 3 两块纸板连接而成 可将f纸板沿on向后折 探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 1 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内 2 测量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大小 反射角与入射角 3 验证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题型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 玻璃板 刻度尺 大小相同的两根蜡烛 1 玻璃板 利用玻璃的透光性 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2 刻度尺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 大小相同的蜡烛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实验结论 1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 像的性质是正立 等大的虚像 5 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实验分析 3 注意事项 1 玻璃板要竖直放在水平台上 否则蜡烛无法跟像重合 2 玻璃板要选择薄的 如果太厚 有可能出现两个重叠的 像 3 要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否则像太淡看不清 4 要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 遍性 典例剖析 例3 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如图2 1 5所示 在此实验中 图2 1 5 1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 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 虚 或 实 像 5 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它的像 填 变 大 变小 或 不变 思路点拨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蜡烛放在直尺上可以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答案 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到平面镜的距离 3 大小 虚 4 不能 5 不变 题型四 光的折射 例4 2013年苏州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 如图2 1 6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图2 1 6 1 分析表中数据 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 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 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 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请简要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 1 折射 反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小于 2 是 探究过程不完整 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进行多次 实验 结论存在偶然性 题型五 作光路图 例5 1 2015年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八年级美术教案
- 时间极限皮秒课件
- 关于梦想的中考作文(12篇)
- 早期发现课件
- 商业智能咨询及服务合同条款
- 500字左右的教师节作文14篇
- 产品采购供应合同及质量保证条款
- 工地混凝土输送泵车出租合同
- 纪念七七事变课件
- 2025年磨工(中级)考试试卷:磨削加工教育与培训体系
- 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河北2023年邯郸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简思plc状态帧使用说明书
- 世界范围内社区支持农业CSA(下)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FZ/T 07010-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
- 科幻小说《三体》内容简介读书分享会ppt图文课件
- 校园文化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