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诗三首.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诗三首.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诗三首.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诗三首.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诗三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课型】 精读引领课【学习目标】1.认识“螺、谙”2个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能正确读写“敬亭山、洞庭、潭面、青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能够背诵、默写三首古诗词。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用本课所学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以致用拓展阅读主题学习丛书1诗韵飘香部分。【教学重点】1.认识“螺、谙”2个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能正确读写“敬亭山、洞庭、潭面、青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能够背诵、默写三首古诗词。【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用本课所学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以致用拓展阅读主题学习丛书1诗韵飘香部分。【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师: PPT多媒体课件生:课前小组分工自主搜集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资料,自主预习主题丛书1诗韵飘香内容。【教学过程】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师:孩子们,进入小学四年以来,我们背诵了很多古诗,接触了不少诗人。现在我们进行一个课外知识抢答活动: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为有名,请问他们是谁?生:自由抢答(“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师:我们学过李白的许多首诗,谁来说说都有哪些诗?只说题目,抢答开始。 生:自由抢答(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二、简介作者、背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新诗独坐敬亭山(出示ppt课件第2页)(齐读)。知作者,明诗意,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李白以及写作背景,课前1组(慎思组)、2组(自强组)和老师一起整理完成了这项任务,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现在由1组和2组同学进行学习引领(出示ppt课件第3、4页)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师:提出自读要求(出示ppt课件第5页):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思考问题:诗人李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2、熟读古诗,借助注释或生活积累,结合插图,理解诗中词语,尝试说说诗意。四、小组合作学习师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质疑解答,试着说一说诗句的诗意。五、全班交流、展示1、小组读古诗、正音,师范读(出示ppt课件第6页)指导朗读:五言古诗断句:“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生:朗读体会2、学生质疑、解答。师:在前面的预习指导课,各小组提出了不易理解的字词,经过课下的查字典、查注释、查材料和这节课的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探讨环节,大家都解决了吗?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字词学习效果,有请小组进行展示。3、指名小组回答,评议交流。(重点指导、点拨: 独:独自 厌:满足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学法指导:古诗学习,看注释、查字典、结合生活积累很重要! 4、师: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相机出示ppt课件第7页)生:指名小组自由发言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话尝试说了说诗句的意思,描绘了一幅画面。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如:“我看着山,山也看着我,互相都看不够。”(这是拟人修辞方法)4、点拨指导:诗歌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效果更好。5、教师总结:前面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长达十年的漂泊生活,饱尝世态炎凉的辛酸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孤独的李白投身于大自然中,以山为伴,寻找安慰,对敬亭山喜爱之情显现在字里行间,同时也表达出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孤独而又坚强的李白吗?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再次诵读古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感情。6、生配乐看图自由朗诵古诗(出示ppt课件第8页)六、学法指导师:学法指导:经过独坐敬亭山的学习体验,我们切身体会到古诗学习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出示ppt课件第9页) 读好题目、了解作者及背景 看注释、想画面,理解诗意 反复品读、体会感情望洞庭一、交流学法,自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李白与山为伴、孤独寂寞之情和他对生活的乐观、坚定,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唐朝另一位诗人刘禹锡的诗歌,用我们刚学到的古诗学习三步走方法自学望洞庭这首诗。(出示ppt课件第10页)二、学以致用,自由吟读1、了解作者。(出示ppt课件第11页)师:知作者,明诗意,诗人刘禹锡的材料课前由3组(勤学组)、4组(博学组)和老师一起整理完成,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现在由3组和4组同学进行学习引领。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自学要求:(出示ppt课件第12页)(1)自学古诗,读准字音,思考问题:诗人刘禹锡描写的是什么特定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诗人刘禹锡望着洞庭山水,看到什么,联想到什么呢?(2)借助注释或生活积累,结合插图,理解诗中词语,尝试说说诗意。三、展示交流,点拨理解,描绘诗意1、朗读展示(出示ppt课件第13页)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展示诗歌朗读师:朗读指导:七言古诗断句:“望洞庭” 、 “湖光秋月两相和” 、“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朗读体会2、词语展示,点拨理解(出示ppt课件第14页)师:接下来我们有请小组展示词语理解(重点指导: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3、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中又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有请小组展示。(出示ppt课件第15页)生:小组成员展示教师点拨:“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子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师:同学们想象力丰富,描绘的画面真美。诗中美丽景色的呈现离不开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诗中有几句是比喻句,你找出来了吗?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正是诗人看到和联想到的画面,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而诗人正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巧妙地表达了对洞庭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4、教师总结: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多么令人陶醉呀!孩子们,此情此景,令你陶醉了吗?让我们再一次诵读古诗,体会一下诗人笔下那美妙、令人陶醉的画面吧。生:配乐自由诵读古诗(出示ppt课件第16页)忆江南一、切题导入我们学习了两首唐代的诗歌,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词,(出示ppt课件第17页)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文体。(出示ppt课件第18页)“忆江南”就是词牌。二、读诗词,理解内容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出示ppt课件第19、20页)师:知作者明词意,诗人白居易的材料课前由5组(自砺组)、6组(惜时组)和老师一起整理完成,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现在由5组和6组同学进行学习引领。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白居易眼中美丽的江南,来一次江南之行。生:运用古诗所学方法,学习词“忆江南”。边读边看课文插图,领悟词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小组朗读展示(出示ppt课件第21页)朗读指导:结合前面诗句朗读,读好长短句。4、字词理解展示(出示ppt课件第22页)师:这首词不难理解,里面有几个地方需要结合注释和生活来理解,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字词展示。(重点指导: 谙:熟悉。 旧:过去。 胜:超过,胜过。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教师点拨:“旧曾谙”:那往日的风景是那么熟悉。4、亦如诗,词中依然藏着美丽的画面,读了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出示ppt课件第23页)生:小组展示师:同学们描绘的江南风景真美,江南的景色是这样的好、这样的美,在诗人的印象中是那样的深刻,怪不得诗人那么念念不忘。而这么美的风景呈现离不开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对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点拨指导:对比、比喻修辞方法,体现江南风景美。5、教师总结:这首词以反问句收尾,首位呼应,更加体现出诗人对江南风景的无限怀念。这样的风景和感情感染到你了吗?让我们再次诵读古诗,感受一下江南风景的美。6、生:配乐自由诵读古诗(出示ppt课件第24页)【学习小结】师:师指板书:同学们看这三首古诗词,观察一下,它们都是描写风景的(敬亭山、洞庭湖、江南),它们都是江南风景,我们跟随诗人的步伐一起领略了它们的美,更感受到作者对它们的爱!正是因为这种爱,诗词才这样的美!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江南风景的美吧!生:自由诵读【课堂检测之古诗背诵我最棒】(出示ppt课件第25页)师:下面我们来一个课堂检测,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检测形式:画配诗(出示ppt课件第26、27、28页)生:小组自由抢答。【课堂检测之古诗内容我来说】(出示ppt课件第29页)师:表现不错,诗词朗读有进步!下面我们检测一下诗词的内容,准备好了吗?生:小组自由抢答。【课外拓展】师: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化宝库的明珠。我们已经学习完课内的三首古诗词,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生:自由说。师: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的“诗韵飘香”模块,再次沐浴古典诗歌的阳光雨露,尽情享受馥郁的诗歌芳香。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四首诗中的江南春、山居秋暝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