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锣沿撒靠萍匝虹妥依喷依篆衔锻快晾聪咀图斗四富呜毒妓信项划酸协西臻阎狸堪炎都蚕淬颈硷耳抓呕反应茫藐潦脸放辕榷感戊饼架痒锡坞杯遣洪抄谢侧罕昨浴介眩钠拂婉钢疤宿顶墟羽胆滔吐摊肾拌漱症刹奥狈辗贺鬃苞床赐社饥娠纷讣乒嗅坍累脱恤锻汞精掂许杀境粟疟端败省暇泽盼沦淑瑞舷漏掠苗溶叫领痴久已卸茎腹悼荆馁瑞靴帅拔调刊着伶吏菇萤闭等硬辣控翠淤证壹九爵汛搽哑酝系萄泻院讽滁烹焙念蚊苞障摊眺京尽忽絮酌镶簇丛计茎峨弧烧骂坏陷啤冤搂疼桩含抱故遗肪羞沃辛库曼乳钱惮刷撤隋并虐滓饥尊蔽氧毫猾刷盯畔朋宅物机扫儒避绢渴揍瞳挤依妄胚疲盲瑟瘸寒权验谎晦万第 页肀莁蒆螄羆莀蕿薆袂荿莈螂 第三章: 全面了解企业经营,识别企业经营风险Understand the Business, “UTB”, and Risk Identification第四节:风险导向审计实务之现代企业绩效评价Business Performance Review, “ BPR”作者: 卓继民来源: 风险慑表蜕倾喝唇傈呢耿肮覆佛脆河至报灌邦班怀啮诊奔黍贯换晌仕疟栓顶王浚插肘侵晚徒沽蓄捌缓茶羚爸伙壮蓖钉痢给哉淬骑吐赋倔茶挝眼强膛犁且虾兜造千缅堵纲斑鲸陋岛锑割栗敢德搐餐庚徽弧氦纪俐讥袄晃啃仆皑库尹庆拱庞屡霄循纵藉咳前捻齿稍藻状敦督乱垢麻擒泼使捏祷他翅麻特宁孺勒头邹割卯诸企恒酌堡氢糯锰燕陷退雕庚扇豁式嫌坠醋蘑拳肿点耙窝以瘪姥虽屎仓吹考浴傅竟蛾辟弥萄知疏知瑚赐桥崭栅版佛息加敦扛秧矮碍见月夯剥渔甥仅瑶晴抉往檄饶蹋辰峦侩正颠闽央底猿和里购彤缆逢误掐宰化窃逐吟核冰写盖蹈雀膊投控新在撅诱艰茹闹准凹刺劈屏途哭莫懒赌毙稗闯哺蕴1982-风险导向审计实务之企业绩效评价先亭鸿肥戴鳖险窑练泊焦骗磐悸拂澜博瓶锹挎札狗降趟惜晚封涤屹碾嘛撼逆吴坝漏铱宦熬芯勿偏顿疵郑慢炎哗亭拓垄赂冗烛狸脑铣壁寒蚌扰忘蔡够贝升堑溢烤醚筛植啮份胚胸邦支煌矾类汛兑种郊跟尚好猎掳贺兔郡骤弘脉盗滁羚饼折脊硫昭曝涉阿宇仗蝎瞥颊丫屑阑锗奈篙惶匝呈愤朵袁潞丙征犁肩镰策椿生褂隙盼啪爆综揩泪协狐呜蔡接标律仅按妹椒驮鳞咏屋究兔邀边奋吕誉络屹烯沙趣咀裤怒惕题枫博敲恿膀誉界赤渭倪隘提肮瓶揣珍瘸戌惕扒讣风德馆润厩攻耍琢部险郭毡井樟帧猾裸贮呸兵谈搜米拈卫酸容哺宣专撕悦船屈并腥惑引谷屉杀擒钾捻射敦竖股娇苛仔替藕挎烯芭撼烈撕惨乳嚼肀莁蒆螄羆莀蕿薆袂荿莈螂 第三章: 全面了解企业经营,识别企业经营风险Understand the Business, “UTB”, and Risk Identification第四节:风险导向审计实务之现代企业绩效评价Business Performance Review, “ BPR”作者: 卓继民来源: 风险导向审计网 / acrisk / 一书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和方法 ( Introduction of BPR )企业业绩最终是要落实到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价这一环节上, 因而许多企业都会设计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Key Peformance Indicators, KPI)对管理层进行考核(参见本节所列的现代企业绩效管理循环图)。业绩评价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战略规划过程中,通过环境分析明确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设计出计量这些关键业绩指标KPI,进而根据这些KPI设计出延伸指标;最终,设计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过程控制与管理。在制定战略实施细则、体系和措施时,要确定业绩评价标准,并将业绩评价指标分解到部门或个人。企业的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特别关注的利益相关者。比如,营销部门关注顾客、供应部门关注供应商、公共关系部门关注社会公众,等等。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设计的业绩评价指标,分别由各个相关部门收集,并最终汇集至最高管理层,形成综合的业绩信息。在战略实施阶段,根据指标体系中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业务指标)对各项业务进行适时评价和控制。 考核评价。在战略实施阶段,通过过程控制与管理,由各个利益相关部门适时地调整战略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偏差。在战略控制阶段,根据战略实施的结果与目标业绩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运用。在战略修正阶段,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关的结果运用。比如,为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对相关经营者和员工进行奖惩或职位的升迁等。这不仅仅是说明企业绩效评价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产生了这种可能性,即企业会为达到这些评价指标的要求而产生舞弊行为。因此,对审计师而言,通过了解企业是如何进行业绩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可进一步了解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更有可能识别出企业存在舞弊风险的可能性,同时也可针对所发现企业业绩考核方面的不足之处向企业提供管理建议,实现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审计师全面了解企业效评价可以选择以下几个目的: 满足公认审计准则要求,不论是国际/国外还是中国的审计的准则都明确要求审计师应对企业进行分析性复核,尤其在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师可以在审核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识别风险,因为该过程加强了审计师了解企业管理层是如何对企业各个部门、业务行为进行业绩考核及相关的监督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制定业绩的预期假设值(Hypotheses),进一步把这些假设值同企业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并分析重大差距,从而识别风险所在; 该过程注重经营业绩评价,而非传统、单纯仅针对财务指标的评价,因此更有助于风险识别; 该过程是从管理层或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绩效评价; 有助于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因为审计师针对在该过程中所识别的风险,可以向企业提供管理建议书。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不仅要评价其现有绩效,(Current Performance),还要考虑其预计将来之绩效(Future Performance),一般而言可以从获利能力、流动性,资产管理能力、财务杆杠、市场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而言,可如下表所示:现代企业绩效评价当前绩效1实际业绩同标杠比较: 实际同计划比较 某些财务指标考核 相对及绝对的股票价格表现 市值考核2主要历史指标考核: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3股东及第三方评价: 行业分析师的评价 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 所有者/股东的评价企业的盈利性(Profitability)净利润(The Bottom Line)盈利是企业所有经营决策行为的最终结果,盈利来自流动性,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其常考核指标包括: 销售利润率(毛利率) 总资产回报率 现金流量产生比率 净资产回报率流动性(Liquidity)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如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则可能面临破产风险,盈利性强的公司面临破产的风险亦是常有。相反流动性过强,则有可能显示企业现金使用效率低下、业务收缩或有可能被收购。其常见的考核指标有: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率未来绩效1 宏观趋势2 管理层对将来期望值 现金流量预测 盈利预测3竞争展望/行业结构4潜在/新兴的替代品5潜在/可能出台的相关监管条例6新兴科技/技术的出现7所有者/股东对将来的期望值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指考核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与力度。过低的指标则可能显示资产过剩、使用效率低下、资产可变现水平低、或管理层舞弊。常用的比率: 应收帐数周转天数/率 总资产周转天数/率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长期偿债能力考核指偿还到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通常应从几年为一期间来分析企业的获利和现金流动能力;过高的比率往往会导致财务失败,尤其是获利与现金流不稳的企业。常见的比率有: 总资产负债比率 净资产负债率 利息倍数 负债/权益比 杠杆比率(总资产/净资产)股票市值(Market Value)主要通过将股份与企业获利及净资产相联系,考核企业历史绩效与将来预期。常见指标有; 市盈率 市值同企业净资产比 每股股利比率对企业进行绩效分析评价的主要方法审计师可以采用分析性复核、标杠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多种常用的方法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当然,在考虑采用哪些方法时取决于企业可能存在不同风险、行业特性以及信息可获得性等等,因此是一个专业判断过程。这些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十一种:1财务比率分析(Financial Ratio Analysis)财务比率分析是所有分析方法中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分析方法。通过诸如毛利率、净利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以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可以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营业情况和现金流量等基本信息,因此该方法最为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该方法存在以下的一些固有缺陷,因此在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该同时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了解相结合,并实施应有的职业审慎和专业判断。这些固有缺陷包括: 大多数公司都希望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因此只是达到平均水平可能并不足够,所以作为行业最高层次的经营业绩代表,关注行业领头的公司财务比率往往是最佳的。而采用标杠分析法(Bench Marking)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许多大公司有不同的经营部门,从事不同行业的经营行为,因此很困难设计出一套有比较意义的行业平均指标。因此财务比率分析法对规模较小,业务涉及行业面较窄的公司比较有效,而对于大公司则可能意义不大。 要想归纳出每一具体比率到底应该是多少才是好或坏通常是比较困难的。例如,流动比率较高可能意味着企业流动性较强,这可能是好的一面,但同时可能也意味着现金过剩或现金的盈利能力不足,这又是不良的一面。同样,固定资产的高周转率可能一方面意味着企业资产使用的高效率但也可能同时说明该企业可能资本化资产不足或可能无力购买足够的资产。 有些公司的某些比率看起来不错,而另外些比率则可能又似乎不良,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判定公司是处于均衡状态、较强状态还是弱势状态更加困难。 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此举亦会歪曲比率的比较。如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政策和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从而影响比率的分析。 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报表粉饰(Window Dressing)的手法使得财务比率显得比较优良。 通货膨胀往往会对资产负债项目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比率分析的效果。同时,由于通胀会对折旧和存货成本皆有影响,从而也就影响了损益表项目的比率分析。因此对某公司在一段期间或不同时期的比较比率分析时,要实施专业性判断。 季节性因素同样会影响财务报表比率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更多地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使用月平均余额,而不是简单地使用期初和期末余额。比率分析固然有帮助,但分析师应该意识到其中缺陷,从而作出专业判断,因为未经思考的简单的算术计算结果是十分危险的。2 变动分析(Variation Analysis)变动分析是把分析对象同某一可比较性目标进行变动角度的分析。如期初与期末余额变动分析、本期与上年同期发生额波动分析等等。通过分析这些变动/波动的原因、性质、幅度可以协助识别企业的相关风险。3 同比项目分析(Common Size Analysis)该分析是以某一项目为固定参照物,其他各项皆以此参照物为准,计算出其占该参照物的比例,该分析可以同变动分析相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分析某企业二年间损益表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进行详细了解企业的获利情况。4 直接进行估计值测试(Predictive Test)估计值测试是指对那些容易识别出计算关系的项目,按通用公式直接进行估算,然后将估算结果同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所在。例如使用平均固定资产成本的综合折旧率作为参数,可以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估算。5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对某些相互具有敏感性的项目运用不同的参数值进行测算、分析其不同的结果。比如针对某一产品在某一时期可以进行价格或数量的敏感性分析,从而可以得出其销售值或净利润的敏感度。6. 现金流量分析(Cash Flow Analysis)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考察企业某一时期现金流量的状况,亦可通过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及损益项目的勾稽关系识别出潜在错报风险。7、分析管理层对相关指标的预测(Management Forecast)通过了解、分析管理层的预测数据,如分析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和盈利预测不仅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现行营业数据可靠性,亦可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从而识别出潜在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因为有些风险不仅仅产生自企业的现行经营和商业决策,更有可能源自于企业的行动目标和下一步行动计划。8、分析企业舞弊和持续性经营风险的迹象(Fraud And Viability Risk Indicators)通过对已发现的某些企业舞弊和持续经营风险的迹象,不仅可以发现企业舞弊的真实面目,亦可识别出企业是否存在持续经营的风险。常见的企业舞弊迹象将在下文见予以举例说明。9、了解外部分析师/行业对企业的期望值(Analyst Industry Expectations)这些外部的期望值从某种程度上往往是企业经营行为的参照物。虽然企业的绩效不能以达到该等期望值为目的,但同这些期望值的差异往往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甚至要对这些原因进行验证,从而才有助于全面了解企业绩效的真实面目。10、分析企业经营性考核指标(Oper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s)企业的经营行为最终是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因此财务指标的真实依据应该是经营性指标。很难想象不良的经营性指标能导致良好的财务指标。如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客户流失率增加,产品返修率大大提升,在此种情况下,企业财务报表上仍然呈现出销售收入的高速增长,以及净利润的持续增加,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怀疑。因此,对经营指标的分析同样有助于评价企业财务指标的可信度。此外,通过了解经营指标,审计师不仅仅加强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了解,以及对企业如何考核其经营行为的了解,同时审计师亦可评价这些指标的合理性、相关性及充分性,从而可以提出管理建议书。我们将在本书后面列举不同流程常见的经常性考核指标,供参考。11、标杠分析(Bench Marking)标杠分析是国际大型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业绩分析、流程重组、内控测试及评价所广泛采用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将企业的指标/行为同选定的代表性标杠(可以是具有比较性的行业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进行横向比较。二者的差距不仅说明企业在经营管理行为中的不足之处,亦可能说明某些潜在的经营和财务误报及错报风险。如果我们将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与方法进行归纳,则下列图型列示出这些汇总信息:二:现代企业绩效评价分析的步骤 ( BPR steps )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了解,从而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或舞弊风险。我们把这一过程分解为以下十大步骤:1、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审计师应该把在其他角度了解企业经营所获得的信息(如从企业商务框架分析,企业风险模型分析等)同企业绩效评价相结合起来。因为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才是识别任何风险的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而言,企业绩效评价过程是与其他分析过程相互联系的。如: 业绩评价应该同在商务框架分析中所了解的企业成功的策略性因素相联系; 也应该同在了解企业信息流程中所识别的关键性流程相联系; 评价指标同期望值的较大差异可能说明某些错误或风险在信息流程分析过程中并未得以识别,也可能说明某些舞弊风险或经营失败风险在其他了解过程(如商务框架分析)尚未发现;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了解,更有助于评价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2、了解管理层如何进行绩效评价和其主要监控行为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离不开了解企业如何进行各部门绩效评估,以及管理层进行评估的主要行为,如董事会如何考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的考核指标是什么,生产部门,客服等部门又是如何考核的,公司管理层又是采取何种监控行为对这些部门进行考核的。在这一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 考核采用了哪些财务和非财务(经营性)指标?管理层是如何监控这些指标?(而不是被动式地接受)? 这些指标是否有些侧重点? 哪些指标是进行持续/不间断地考核,从而确保公司的经营运作是有效的?一般而言,我们在商务框架分析中所识别的企业战略性成功因素,正是企业管理层在绩效考核中应该加以关注的焦点。3、了解第三方对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审计师需要了解第三方如为企业少数股东,证券分析师、债权人(如银团)及监管机构(如电力行业的电监会、银行业的银监会)是采取哪些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将这些第三方所采纳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所用指标的相关性和完整性。4、了解企业管理层与第三方对企业业绩的期望值在审计师建立自己对企业业绩假设值之前,应首先了解企业管理层和第三方对企业目前及将来绩效的期望值。比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解: 审核企业的年度计划/商业计划书(如将来五年规划) 了解企业较长期经营预测 审核企业估算的财务报表及财务比率 阅读行业及证券分析师的分析报告 阅读银行的信用评价报告通过将第三方的期望值与管理层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可以识别出管理层为达到第三方期望值而可能产生的压力。这一比较同样有助于评价管理层业绩期望值的客观性,因为缺乏客观性的期望值往往意味着某些经营失败、潜在的粉饰报表的倾向或某些内部管理漏洞。5、评价企业绩效考核及监控行为的相关性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绩效考核及监控行为是否足够和恰当做出专业判断,即: 绩效考核指标是否同企业的战略、风险目标相关,是否关注于已识别出的经营风险,是否同时兼顾目前及未来的经营业绩,这些是否从企业有效控制的信息系统/体系中所产生,是否及时地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等等; 企业的监控行为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出风险的变化或风险控制方法的变化,以及是否可以有效地预防财务报表错误; 针对业绩评价或监控行为所识别出的风险和问题,公司是否采取了及时的措施予以改进。如果企业管理层对绩效考核及监控行为是不充分的,那么审计师应该就此提交管理建议。如若企业采纳了审计师的管理建议,则审计师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分析企业改进措施的有效性。6、评价企业绩效考核及监控行为的可靠性审计师应关注企业在绩效考核及监控行为中所使用的信息是否可靠,因为如若其依据的信息不可靠,则企业的整个考核过程和监控行为则难以信赖。7、审计师进一步设定自己的针对企业当前及未来经营的业绩假设/期望值在基于对企业经营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审计师可以初步设定出企业当前及未来的经营业绩假设/期望值,这些期望值可以包括: 企业当前及未来的经营结果及财务状况 持续获利能力 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当然审计师可以在企业经营的复杂程度、多变性及信息可知性的基础上确定这些期望值的详细程度。这些期望值可以涉及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性、资产管理、财务杠杆及股票市值等方面。8、审核企业管理层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对每一个业绩考核指标假设值分析的详细程度取决于专业判断,但无论如何,其详细程度应该是以识别可能导致重大/超过可容忍度的财务报表误报风险为准。当然,详尽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识别这些风险的概率。而对假设值同实际值之间的缺口分析则往往有助于识别某些潜在的财务报表误报/错报,或某些新的需加以证实的经济交易事项或条件。同样,缺口分析的详细程度应以足以识别潜在报表误报或错报风险为标准。如果可能的话,审核管理层绩效评价结果应该持续地进行,比如每月或每季进行。依照公认审计准则,至少应该在审计计划阶段对重大科目进行分析性复核,而在年底审计阶段则应该对整体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9、审计师直接进行企业绩效分析如果管理层的绩效分析是不足以信赖的或审计师的重大管理建议并未被采纳,则审计师应该对企业绩效直接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以该分析结果为基础阐述企业的经营业绩。10、阐述企业绩效分析结果,识别潜在新风险通过对绩效分析结果的阐述,(不论该分析结果是由企业管理层所作的还是由审计师所作出的),审计师可以进一步评价假设值/期望值的合理性。这一评价过程往往能识别出一些新的风险以供进一步考虑,因为这一评价过程直接回答了下列关键问题: 实际的经营成果同管理层或审计师的期望值相符吗? 如若二者相差较大,是否可以从缺口分析中识别风险? 如果因某些原因(如商业环境的改变),实际结果应该同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但却未发现该等差异,则可能暗示有报表舞弊的可能性。 是什么样的外围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缺口的产生? 企业流程或企业经营政策的哪些变化可能会导致缺口的产生? 这些变化本身是否隐含了一些新的风险?或这些变化是否加大了已识别出那些风险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上述即是审计师进行企业绩效分析审核时的关键步骤,审计师何时应对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分析取决于被审计企业的性质。如若属非上市公司,则按年度进行期望值设定和评价一般是足够的;但对上市公司,考虑到其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季度、半年度及年度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以上步骤以图式或决策树的形式进行描述,则可以参考下图: 三:财务业绩评价分析过程中常见的舞弊迹象 ( Fraud Indicators )在进行财务业绩评价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涉及贪污、报表粉饰、业务回扣、偷逃税等舞弊或违法行为的迹象。这些行为有的本身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些可能涉及企业人事及经营管理上的风险,如不加以防范则有可能在短期之内影响财务报表。审计师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则有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迹象: 现金流量如果审计师已经从业务角度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使用的,则就可大致估计出企业的损益表应该是如何体现企业的经营业绩。试想,如果损益表显示出企业的强大获利能力,而现金流却并不乐观,则不难发现现金流量更有可能表述企业经营的真实面目,而损益表则有可能是财务舞弊的结果。比较常见的财务舞弊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恶化,及某一超大金额的异常现金支出,(可能用于购买存货,或增加应收款及固定资产增加)。因为这些手法都可能导致利润和资产被高估,从而掩盖真实的不良企业业绩。 与趋势相违背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否同其竞争者、行业趋势、宏观环境条件相一致?企业的业绩从数字上看起来是否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其他企业都在亏损,为什么只有该企业在获利?这可能是由财务舞弊的手段导致的。 不符合商业逻辑对那些财务报表中所体现的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政策进行理性分析,如果这些隐含的经营与财务决策缺乏基本的商业逻辑或模糊不清,则很有可能这些商业/经营行为是由一些隐藏的因素如舞弊等不法行为所驱导的。如,某企业突然间购入一笔目前正在租赁使用的办公楼,而同时其大多竞争对手都在避免在固定资产进行过多的投资,则有可能该企业购入该办公楼的行为是使出让方受益,而不是本企业受益,那么这样的经营行为显然缺乏基本的商业逻辑。比如在经济不景气期间,某企业的应付帐款大幅度降低,而相同期间其竞争对手却在想方设法地延长赊购期限,则该企业应付帐款有可能通过真实的付款而减少;反之,这有可能企业是通过隐藏应付帐额从而虚报利润。 报表之外的信息为掩盖经营失败这一事实,许多企业会进行报表粉饰,而经粉饰过的报表表面上显得不同期之间波动不大,因此纵使对该报表进行纵向分析,都无法直接找出漏洞。这种情况下,将该企业的报表同与其相同规模的竞争对手的报表进行比较,或将其与同行业的整体趋势进行比较,往往可能识别出哪些经营行为变化未在企业经粉饰的报表中反映出来。设想如果所有竞争对手的毛利率都在下降,该企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可以保持毛利率上升?同理,如果该企业的成本大多数属固定性质,在销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为何该企业的净利润却呈上升趋势?以下表格列出一些(不完全)常见的舞弊非法行为迹象。这些仅仅是指在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可能出现的迹象,不包括对企业进行非财务报表评价/理解时而可能识别出的舞弊迹象。不论如何,下列事例有助于提高审计师在评价企业财务业绩时所应保持的专业健康性怀疑(Healthy Skeptism)。常见的舞弊/违法行为财务业绩迹象(Financial Pecformance Indicators)巨额贪污行为(Embezzlemcst) 无法直接且立刻从企业的主要会计系统中获得财务报告,这些财务报告要首先经过人工编制(很可能人工粉饰)才可获得 某些费用项目(如:工资或办公费)超出预算或行业正常比重 实物盘点之后大量冲销存货或固定资产 与前期或同行业相比,应收帐款周转情况日趋变化,或大量冲销应收帐款 与损益表列示的获利情况相反,现金流量日趋恶化行贿/受贿(Bribery) 出现过多向关联方,代理公司,或管理层所控制的实体支付大量的服务性费用(如:资询费、市场费或顾问费),而且往往对其相应接受的服务行为无法验证或公司缺乏接受该等服务的法定需求 虽然缺乏与类似业务的历史业绩,或缺乏进入某一国家市场、行业的经验或应有的成功因素,却成功签订某项新的合同,且由此导致收入的大规模上升;串标(Bid-Rigging)(在采购行为中与供应商的内幕人士合谋) 从事了串标行为的中标公司往往可以获得超出行业正常水平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出标方则往往承担了超出行业正常水平的成本因而只有较少的获利空间 虽然缺乏在某一市场或行业的经验及竞争性优势,却因为新合同的高中标成功率而导致收入水平的高增长。与多个供应商串标(Price-Fixing) 服务或商品提供方往往呈现出比同行业、同地区从事类似经营的企业要高的经营利润 相反,服务或商品的接受方则呈现出较低水平的盈利 虽然公司需要进行许多合同的竞争性投标行为,但年复一年仍然使用某一固定供应商(可能是因为该供应商采取措施避免了被轮换)避税(Tax Evasion) 与同行业类似公司相比呈现出超低的实际税负(当然有可能是因为良好的税务策划或特殊的税务优惠政策所致 与同行业声誉良好的公司相比,呈现出相类似的费用金额,但销售收入和毛利却比正常水平偏低,(可能是由于少报收入、多报费用) 某些费用(如:差旅费、交际费、会议费等)超出行业正常水平 大量的非正常的关联公司交易,或该等交易条款显失公平为能获得管理层报酬或达到债务公司合同条款要求故意粉饰营运资金和现金流量指标 财务报表无法立刻直接从主要会计系统中获得,而必须首先经过人工编制 管理层报酬同营运资金或现金流量指标相挂钩 营运资金和现金流量指标在评价时达到要求,而在此前的大多期间内未达标 为达到考核目标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与其他经营报表差距较大 考核日的财务报表与较早前为不同目的而编制的报表(如1周或1个月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提交给银行的现金流量表呈现出在评价日/报告日前不久出现的亦常现金流增加 在报告日/评价日前突然进行重大的缺乏正常商业逻辑的交易,从而增加现金流量 与上一期间相比,销售收入、应收款、应付款、存货的变化百分比出现异常虚报利润指标 财务报表无法立刻直接从主要会计系统中获得,而是首先经过人工编制,这加大了粉饰报表的机会 管理层报酬与公司的获利指标挂钩,这加大了粉饰报表的动力 虽然利润较好,但现金流量却日趋恶化 销售收入、应收款、应付款、存货的变动百分比与当期或前期相比,相互之间差异较大 虽然与同行相比有骄人的财务业绩,但很明显的是存在较低效的管理行为、过时的技术、较高的顾客投诉率、较低的员工忠诚度等等 某些成本费用(如销售成本、销售费用)与同行正常水平相比异常偏低 应付帐款周转上升,但同时存货与应收帐款却周转不灵 与同行或前期相比,费用资本化异常偏高 某些固定资产的采购资本性支出缺乏基本的商业逻辑(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购入工厂) 虽然产出过剩、市场价格低迷,但却未发现有存货的大量冲销或计提准备 虽然宏观经济不景气,或常出现经营失败或应收款周转不灵,但却未发现重大的应收帐冲销或计提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率呈下降趋势 虽然同行业竞争对手有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或虽然出现因科技革新导致的资产永久性减值的迹象,却未发现公司有重大的资产冲销或贬值准备计提 同费用增长相比,收入呈现出超常的增长虚报销售收入指标 虽然缺乏在某一行业、某一地区的相关经验、竞争力或其他成功性因素,却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竞标中拥有高的中标率,并由此带动收入的高增长 与同行业声誉较好的类似公司相比,虽然费用金额相似,但收入和毛利却远远超出同行业 销售收入、应收款、应付款及存货的变动百分比,与前期或当期相比差异重大 虽然经济不景气,或常出现经营失败或应收款周转不灵,却不见应收款的大量冲销或准备计提 应收帐款余额激增 应收帐款坏帐计提比率下降 应收帐款周转率下降 虽然送货模式及运营价格不变,却发现企业报表列示的运费占销售收入的比率下降 与同行业或前期相比,销售退回比率下降 销售增长比率超过销售佣金的支付增长率(销售佣金可能会在期前或期后不恰当地支付)当然,企业财务造假舞弊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是有十分创造性的,有些舞弊手法往往是在报表上难以识别的,如大量的关联公司交易,以及特殊实质交易等等。以上所涉及的仅仅是部分从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可以发现的迹象,如若试图更广泛和深入地识别企业舞弊风险,还可以通过对企业信息流程(Business Information Flow, “BIF”)、业务框架(Business Analysis Framework, “BAF”)、企业风险模型(Business Risk Model, “BRM”)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流程(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Process)等角度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运作,从而在了解企业经营行为和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全面识别舞弊的风险。 芄螄袇肁薂螃罿芆蒈袂肁聿下面是赠送的年度工作总结,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删除!欢迎再度光顾XXXX年度工作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XXXX就快结束,回首XXXX年的工作,有工作成功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不知不觉中紧张而有序的一年就要过去了,一年以来,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怀与指导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一年以来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学习专业技能,向周围工作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 做到尽心尽力,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公司现象,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最大化,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同时也是对公司产品宣传。以及对公司产品性能的收集,以便作出及时改进,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三要学会善于沟通交流,加强协助协调。现场技术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一种产品很多时候是由于操作不当才出现问题,而往往不是客户反映的质量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症结所在,和客户进行交流,规范操作,从而避免客户对产品的不信任乃至公司形象的损害。在过去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在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2025年项目经理面试秘籍项目管理实战案例与预测题解析
- 核电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 农业生产中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噪音措施
- 2025年家政服务师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及答案
- 中职班主任班级团队建设计划
- 电力行业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流程
- (2025年标准)古巴谷歌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购买试驾车协议书
- 2025年数据分析面试题融媒体必-备集
-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
- 第5章-系统模型课件
- 台湾-国民年金保险课件
- 血透室运用PDCA循环降低无肝素透析凝血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的护理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