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B . 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C .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 . 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2.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侧重报道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瞬间。C .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D . 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7分)3.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庭中有奇树,_。攀条折其荣,_。(庭中有奇树) (3)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4)曹操的龟虽寿中“_,_”两句,用老马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事业的看法,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 (6)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 (5分)作文。要求: 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或材料,按指定文体作文。 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材料1:商鞅变法之初,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便在城南门立一根木头并贴出告示说:“能将此木移至北门者,赏十两黄金”。开始百姓议论纷纷,都不相信,因为移木轻而易举。商鞅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有一人半信半疑地将木头移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了赏金。百姓这才相信朝廷信守诺言,这就是“立木取信”的故事。材料2: “市无二价,童叟无欺”这是商家的诚信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海枯石烂心不变”,这是情侣的铮铮信言;“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成了人们为人处事的准则和高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诚信也面临危机,接受着挑战。认真阅读材料,读出你对诚信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22分)5. (12分)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锐不可当转弯抹脚瓦砾孤孀技俩愧怍狼籍张惶失措建忘长途跋涉穷愁僚倒赃物错别字_订正_6. (5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佩服、仰暮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迥迥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叶圣陶先生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细致肯切。我在那路口久久贮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7. (5分)指出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8. (4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 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 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 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 真正是茫茫了。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 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 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 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 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 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 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 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 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第段中说:“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好在哪里?(4)第段中说:“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好在哪里?(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7)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8)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9.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节选)(1)选段开头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作用是什么?(2)摸出四文大钱和前文排出九文大钱形成鲜明对比,你认为摸和排对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孔乙己对自己的事乃至折腿,总是不断地争辩、掩饰,甚至说谎,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以及孔乙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品读此处,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5分)10. (25分)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 号,元杂剧作家、散文家。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秋景的不朽之作,被誉为“”为历代所传诵。(2)本曲中点明季节的词是 , 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 。(3)文中的“断肠人”指的是谁?(4)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句的意境。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11. (8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1)题目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意思是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3)第段作者指出过目成诵的弊端是_。(用自己的话),并提出_的观点,孔子和苏轼的事例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中砂石质量监控方案
- 水稻脱险计课件
- 混凝土施工中的表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 陶瓷造型工艺35课件
- 人防工程建设验收标准与流程
- 2025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乙型肝炎病毒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琳琳47课件
- 信息技术(Kylin系统+WPS办公+AI赋能)教案 项目4 录入与编排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承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行业办公室设备搬迁与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