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社会心理学》7秋平时作业.doc_第1页
兰大《社会心理学》7秋平时作业.doc_第2页
兰大《社会心理学》7秋平时作业.doc_第3页
兰大《社会心理学》7秋平时作业.doc_第4页
兰大《社会心理学》7秋平时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兰大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2一、单选(共 15 道,共 30 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题1. 情感性题2. 直接性题3. 定向性题4. 个体性标准解:2.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归因偏差。下列归因偏差的类型中,属于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的是题1. 题1.忽视一致性信息题2. 题2.过高估计内在因素题3. 题3.自我防御性归因题4. 题4.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标准解:3. 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著作是题1. 题1.梦的释义题2. 题2.性学三论题3. 题3.精神分析引论题4. 题4.图腾与禁忌标准解:4.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题1. 精神之恋题2. 互惠题3. 制度化题4. 奉献标准解:5.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K. Dion)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这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题1. 题1.首因效应题2. 题2.相似假定作用题3. 题3.类化原则题4. 题4.光环效应标准解:6.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题1. 题1.补偿题2. 题2.退化题3. 题3.反向题4. 题4.压抑标准解:7.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结构的层面题1. 物质自我题2. 理想自我题3. 镜像自我题4. 反思自我标准解:8. 心理学观点认为,人际沟通题1. A无规律可言题2. B只要有人就可以进行题3. C有时也可以借助报刊来实现题4. D不一定有目的标准解:9. 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是指题1. 双方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题2. 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合谐共处题3.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题4. 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配合和容忍对方标准解:10.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题1. A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题2. B人们面对面的交流题3. C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题4. D双向沟通标准解:11. 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题1. 题1.伯克威茨(L.Berkwitz)题2. 题2.威廉?詹姆斯(W.James)题3. 题3.弗洛伊德(S.Freud)题4. 题4.康拉德?洛伦兹(K.Lorenz)标准解:12. 态度的成分不包括题1. 环境成分题2. 认知成分题3. 情感成分题4. 行为倾向成分标准解:13. 下列哪一项情景因素不能影响态度转变题1. 预先警告题2. 灯光强弱题3. 分心题4. 重复标准解:14. 人际沟通有许多方式,根据蒂博特对人际沟通的分类,人与人之间的吵架属于题1. A假相倚沟通题2. B非对称性相倚沟通题3. C反应性相倚题4. D彼此相倚标准解:15. 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题1. A他们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题2. B他们之间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地位障碍题3. C他们个性有缺陷题4. D结构组织障碍导致沟通不畅标准解: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2二、多选(共 20 道,共 40 分。)1. 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题1.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题2. 人格因素题3.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题4.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E. 旁观者的数量标准解:2.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题1. 客观性原则题2. 系统性原则题3. 理论结合实际原则题4. 伦理原则标准解:3. 现场实验法的缺点包括题1. 不能广泛地观察被试题2. 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题3. 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题4. 被试的报告效率较高E. 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标准解:4. 下列哪些不属于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题1.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题2. 紧张与冲突题3. 意识与无意识题4. 心理生活原则标准解:5. 人际沟通的基本特点题1. 沟通双方均为主体题2. 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题3. 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题4.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标准解:6.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Cairns)指出,生物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细致地论证了题1. 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题2. 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中表现得最明显题3. 侵犯行为的再现与保持取决于侵犯者是否获得了外部环境的直接奖赏题4.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侵犯只扮演着不太重要的角色E. 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多地使用人际支配和人际惩罚的等替代性方式标准解:7.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层面题1.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题2.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题3. 群体心理题4. 人格心理学E. 应用社会心理学标准解:8. 下列行为中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的有题1. 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题2. 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题3. 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题4. 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E. 一个蓄意杀害他人的人,在仓皇中未能将刀子扎在谋害对象的身上F. 标准解:9. 社会感染的特点有题1. 双向性题2. 爆发性题3. 接受的迅速性题4. 全面性标准解:10. 图式的作用有题1.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题2. 影响对表象对象的选择题3. 影响记忆题4. 影响自我知觉标准解:11. 社会化的历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社会化分为题1. 基本社会化题2. 预期社会化题3. 发展社会化题4. 再社会化标准解:12. 根据莱维特(K.Levitt)对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效率的比较研究,与双向沟通相比,单向沟通的特点有题1. 速度快题2. 准确题3. 可以增强接收者的自信心题4. 使信息源常感到有心理压力E. 不易受干扰,有条理性标准解:13. 时尚产生的三个基本前提条件题1. 物质生活的丰富题2. 闲暇题3. 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题4. 社会促进标准解:14.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题1. 情感性题2. 个体性题3. 直接性题4. 主观性标准解:15. 下列哪些是引发从众行为的原因题1. 寻求行为参照题2. 群体凝聚力强题3. 避免对偏离的恐惧题4. 选择参与E. 扬长避短标准解:16. J.多拉德和N.E.米勒认为,各种学习应包括以下四种基本因素题1. 内驱力题2. 情感题3. 线索题4. 反应E. 奖赏标准解:17. 时尚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分为题1. 阵热题2. 流行题3. 时狂题4. 时髦标准解:18. 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题1. 角色失调题2. 角色领悟题3. 角色实践题4. 角色期待标准解:19. 课堂上,历史老师正义愤填膺地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忽然发现一个学生趴在桌上睡着了,就提问这个学生:“李晓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啊?”这个学生迷迷糊糊地答道:“反正不是我烧的。”在这个小幽默里存在着题1. 单项沟通题2. 双向沟通题3. 语言沟通题4. 非语言沟通E. 假相倚标准解:20. 经验表明,在旁观者认为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对当事人施予帮助。一般而言,“紧急事件”具有以下哪些特点题1. 事件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发生题2. 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题3. 随着时间的延续,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题4. 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当事人E. 旁观者有能力给予当事人帮助标准解: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2三、判断题(共 15 道,共 30 分。)1. 相似假定(similarity assumption)是认知偏见的一种,指的是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2. 某人由于另外一个人的阻碍而遭受挫折和烦恼,但又不能还击他,因为那个人有地位、有权威或其他缘故。在这种情况下,他通常会通过侵犯那些与制造挫折者相似的人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这种现象称为“寻找替罪羊”。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3. 在人际关系中,如“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4. 从社会测量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团体成员做出选择所持的动机。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5. 米德(M. Mead)认为,儿童早期养成的同情心很可能是成年以后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6. 书面沟通中信息明确,可视性强,比口头沟通效率要高些。(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7. 口试时教师对学生的追问属于非对称性相倚沟通。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8. 漂亮的外貌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机会,对个体能否成功总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9. 伯克威茨(L. Berkwitz)指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直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0.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题3.Schuts)对人际关系的分类,大多数人喜欢与人交往,去关心别人、同情别人是出于感情的需要。(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1.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有的行为动机都能被个体本身所了解和洞察。(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2. 人际沟通可以通过动作、空间距离来实现,所以不一定要借助符号系统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3. 只有经过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4.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的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只有激情的爱情不是爱情。(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5. 亲密的关系只存在于恋爱的双方之间。( )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兰州兰大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2一、单选(共 15 道,共 30 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题1. 情感性题2. 直接性题3. 定向性题4. 个体性标准解:2.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归因偏差。下列归因偏差的类型中,属于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的是题1. 题1.忽视一致性信息题2. 题2.过高估计内在因素题3. 题3.自我防御性归因题4. 题4.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标准解:3. 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著作是题1. 题1.梦的释义题2. 题2.性学三论题3. 题3.精神分析引论题4. 题4.图腾与禁忌标准解:4.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题1. 精神之恋题2. 互惠题3. 制度化题4. 奉献标准解:5.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K. Dion)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这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题1. 题1.首因效应题2. 题2.相似假定作用题3. 题3.类化原则题4. 题4.光环效应标准解:6.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题1. 题1.补偿题2. 题2.退化题3. 题3.反向题4. 题4.压抑标准解:7.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结构的层面题1. 物质自我题2. 理想自我题3. 镜像自我题4. 反思自我标准解:8. 心理学观点认为,人际沟通题1. A无规律可言题2. B只要有人就可以进行题3. C有时也可以借助报刊来实现题4. D不一定有目的标准解:9. 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是指题1. 双方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题2. 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合谐共处题3.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题4. 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配合和容忍对方标准解:10.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题1. A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题2. B人们面对面的交流题3. C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题4. D双向沟通标准解:11. 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题1. 题1.伯克威茨(L.Berkwitz)题2. 题2.威廉?詹姆斯(W.James)题3. 题3.弗洛伊德(S.Freud)题4. 题4.康拉德?洛伦兹(K.Lorenz)标准解:12. 态度的成分不包括题1. 环境成分题2. 认知成分题3. 情感成分题4. 行为倾向成分标准解:13. 下列哪一项情景因素不能影响态度转变题1. 预先警告题2. 灯光强弱题3. 分心题4. 重复标准解:14. 人际沟通有许多方式,根据蒂博特对人际沟通的分类,人与人之间的吵架属于题1. A假相倚沟通题2. B非对称性相倚沟通题3. C反应性相倚题4. D彼此相倚标准解:15. 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题1. A他们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题2. B他们之间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地位障碍题3. C他们个性有缺陷题4. D结构组织障碍导致沟通不畅标准解: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2二、多选(共 20 道,共 40 分。)1. 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题1.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题2. 人格因素题3.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题4.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E. 旁观者的数量标准解:2.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题1. 客观性原则题2. 系统性原则题3. 理论结合实际原则题4. 伦理原则标准解:3. 现场实验法的缺点包括题1. 不能广泛地观察被试题2. 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题3. 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题4. 被试的报告效率较高E. 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标准解:4. 下列哪些不属于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题1.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题2. 紧张与冲突题3. 意识与无意识题4. 心理生活原则标准解:5. 人际沟通的基本特点题1. 沟通双方均为主体题2. 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题3. 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题4.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标准解:6.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Cairns)指出,生物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细致地论证了题1. 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题2. 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